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
背景技术:2.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其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负压治疗时负压能将创面的渗出物及时的吸引掉以达到清创的目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3.公开号为cn2074622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多功能胸带,主要涉及医用胸带领域。包括医用胸带、固定气囊盒、加压气囊、气管总成和积液负压引流装置,所述医用胸带的两侧胸部与固定气囊盒连接,所述加压气囊的尺寸大于皮瓣的尺寸,所述气管总成包括加压气管、气压表、放气支管、放气阀和单向进气阀,所述积液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环、引流管、止流夹。该装置的负压引流装置通过设置的放气阀来平衡气体。公开号为cn201257174的中国专利提供胃肠减压引流器,伸缩波纹负压引流瓶上方设有吸液口,吸液口连接软管,软管前端设有进液口,软管上设有止液夹,软管前方设有气囊连接气管,气管上设有进气单向阀和放气阀,伸缩波纹负压引流瓶下方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上设有出液口盖,上述装置的气体压强平衡主要通过放气阀放气完成,独立操作的放气阀使压强检测具有延迟性。
4.针对医疗用创伤引流负压装置,公开号为cn105126181b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带双环形气囊固定的n向式介入灌洗引流器,包括上下环形气囊,用于固定引流管于皮肤,其中点将引流管分为腔外、腔内两部分,上方环形气囊上引流管为圆形主管,其远端接负压装置,并用于引流脓液及敏感抗生素灌洗,三管(两管)合一时,外形同主引流管;分开时,各横截面呈扇形或半圆形,互相贴合面为凹凸椭圆点状的扣接装置。上述装置引流结束后需要保持负压状态远离创伤后放气,在接头远离过程中,其接头移动过程中的负压对创伤是一种负担,并极大的可能对清创后暴露血肉或血管的伤口产生一定吸力使伤口流血加剧。
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负压装置结束时为平衡压强,会采用负压装置的泄气阀进行泄气。而对创伤处理的负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手部的无污染处理,不便于对泄气阀进行操作,同时泄气阀泄气产生的压强差变化会对创伤产生一定的冲击,在增加患者不舒适感的同时也会对创伤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7.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包含:负压组件,用于产生负压;吸头,能够允许创伤液体进入护理仪;吸管,传送创口液体,其两端分别连接吸头和负压组件,吸头设置有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设置有能够通过重合使吸头内腔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穿孔,其中,第一密封层按照能够与第二密封层错开以关闭第二密封层的穿孔的方式与第二密封层连接。
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密封层能够相对第二密封层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相对转换,其中,第一密封层包含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的穿孔重合的第一状态和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的穿孔分别被第二密封层和第一密封层遮盖的第二状态。
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穿孔周向均匀分布于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的侧壁。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按照彼此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套接,第二密封层按照能够与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密封层形成密闭空间的方式与第二密封层的边缘通过弹性密封层连接。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密封层按照能够相对第二密封层移动的方式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之间的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层。
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吸头能够与所述吸管按照可分离的方式连接。
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吸头设置有能够允许创伤液体进出所述吸头的出入口。
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出入口设置有能够防止堵塞所述出入口固体进出的滤网。
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吸管为可伸缩式吸管。
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护理仪还包含用于容纳体液的容器,所述容器被设置于负压组件内部。
17.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通过设置负压吸液装置、长度可变的吸管和手动扭转放气的穿孔使护理仪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触伤吸液,并在不影响伤口的情况下通过吸头侧壁放气减少负压,而避免负压装置放气阀放气产生的压强冲击对伤口的破坏和扩大,同时在护理结束后,能够先通过吸头放气后移开吸头,使吸头能够避免在移动时对伤口依然产生负压抽吸,引导创伤血液加速流动,造成创伤的出血量增多或淤青增大等情况。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架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列表
23.100:负压组件
ꢀꢀꢀꢀꢀꢀꢀꢀꢀꢀꢀꢀꢀꢀꢀꢀꢀꢀꢀꢀꢀꢀꢀꢀꢀꢀꢀ
110:容器
24.200:吸管
ꢀꢀꢀꢀꢀꢀꢀꢀꢀꢀꢀꢀꢀꢀꢀꢀꢀꢀꢀꢀꢀꢀꢀꢀꢀꢀꢀꢀꢀꢀꢀ
300:吸头
25.310:第一密封层
ꢀꢀꢀꢀꢀꢀꢀꢀꢀꢀꢀꢀꢀꢀꢀꢀꢀꢀꢀꢀꢀꢀꢀꢀꢀ
320:第二密封层
26.330:穿孔
ꢀꢀꢀꢀꢀꢀꢀꢀꢀꢀꢀꢀꢀꢀꢀꢀꢀꢀꢀꢀꢀꢀꢀꢀꢀꢀꢀꢀꢀꢀꢀ
340:吸头内腔
27.350:滑动件
ꢀꢀꢀꢀꢀꢀꢀꢀꢀꢀꢀꢀꢀꢀꢀꢀꢀꢀꢀꢀꢀꢀꢀꢀꢀꢀꢀꢀꢀ
360:弹性密封层
28.370: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普外科手术创伤护理仪,包含:负压组件100、吸头300和吸管200。负压组件100用于产生负压;吸头300能够允许创伤液体进入护理仪;吸管200传送创口液体,其两端分别连接吸头300和负压组件100。吸头300设置有第一密封层310和第二密封层320,第一密封层310和第二密封层320设置有能够通过重合使吸头内腔340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穿孔330,其中,第一密封层310按照能够与第二密封层320错开以关闭第二密封层320的穿孔330的方式与第二密封层320连接。负压组件100为用于负压创伤治疗的装置,其通过us2004/0073151a1等专利公开,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为了施加负压以为更加方便的对创伤液体进行抽吸,设置柔性吸管200如排液管形式的吸管200,其一端连接圆形的吸头300,另一端与用于容纳液体的容器110连通。吸头300依靠第一密封层310和第二密封层320的交错实现封闭状态,保持负压组件100的负压状态。
3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密封层310能够相对第二密封层3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相对转换,其中,第一密封层310包含第一密封层310与第二密封层320的穿孔330重合的第一状态和第一密封层310与第二密封层320的穿孔330分别被第二密封层320和第一密封层310遮盖的第二状态。优选地,第一密封层310通过设置于第一密封层310上的转环与第二密封层320连接,并实现第一密封层310以其中心轴作为转轴相对第二密封层320转动。
3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穿孔330周向均匀分布于第一密封层310和第二密封层320的侧壁。优选地,穿孔330能够围绕密封层均匀排布至少一圈,其还能够以交错的形式围绕密封层至少两圈以上。
3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密封层310与第二密封层320按照彼此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套接,第二密封层320按照能够与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密封层310形成空间或彼此抵触的方式与第二密封层320的边缘通过弹性密封层360连接。优选地,弹性密封层360能够是橡胶制环形圈,并与第一密封层310固定连接,使第一密封层310至少上下两个边缘与第二密封层320紧密连接,并在两者的穿孔330不重合的情况下使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间紧密抵触或存在极小的空间。
3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密封层310按照能够相对第二密封层320移动的方式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层310和所述第二密封层320之间的滑动件350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层320。优选地,第一密封层310能够通过设置的滑槽实现在任意方向的转动并与第二密封
层320错开,以使与第二密封层320重合的穿孔330被封闭。
3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吸头300能够与所述吸管200按照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优选地,吸头300与吸管200间设置有匹配的螺纹,使两者能够通过旋拧的方式固定连接。
3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吸头300设置有能够允许创伤液体进出所述吸头300的出入口370。优选地,吸头300正向与吸管200通道一致的方向设置有出入口370,出入口370边缘圆润,使液体能够在进入出入口370和吸管200内时不需方向改变。
3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出入口370设置有能够防止堵塞所述出入口370固体进出的滤网。优选地,出入口370设置的滤网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拆卸,根据不同创伤大小、位置及程度时选择是否使用滤网过滤可能堵塞吸管200及吸头300的固体或粘稠流体。所述滤网材质应与吸头300及吸管200的材质一致。优选地,材质能够是医疗级不锈钢或医疗级硬塑。
3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吸管200为可伸缩式吸管200。优选地,吸管200能够是pvc套接的可伸缩软吸管200,其还能够是医疗级不锈钢波纹管。
4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护理仪还包含用于容纳体液的容器110,所述容器110被设置于负压组件100内部。优选地,由于医疗用装置,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会针对不同患者,因此容器110能够为一次性容纳盒。容器110能够通过卡扣、卡锁等方式配合负压组件100使两者能够可分离式接合。
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容纳体液的容纳器放置进入负压组件100内部。拉出吸管200,并将吸管200拉伸至合适的位置,将吸头300靠近待处理的创伤处并固定位置,移动吸头300的密封层,使第一密封层310与第二密封层320的穿孔330错开,达到吸头300密闭。打开负压组件100,使吸头300能够吸取创伤处液体。当需要暂停或移动位置时,不需触碰负压组件100,摁动吸头300上的开关或手动移动吸头300的第一密封层310,使吸头300与外部环境连通,平衡气压后进行其他操作。在结束创伤护理后,通过吸头300平衡压强后移开吸头300并关闭负压组件100。
42.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