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56688发布日期:2022-04-22 09:5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


背景技术:

2.电动手术台是开展外科手术和麻醉的平台,操作者可以根据手术的要求将手术台自动调整到所需的高度和体位,从而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便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3.电动手术台主要由台面、立柱和底座构成,立柱位于台面和底座之间,用于支撑台面,调整台面距离底座的高度和台面的角度,立柱外侧通常设有立柱护罩,用于保护和遮挡安装于底座立柱外侧和底座上的关键部件。立柱护罩为与立柱形状相配合的方形筒状或圆柱形筒状结构。为了保养设备时拆装便捷,立柱护罩通常沿立柱护罩的中轴方向分为两个护罩分体,安装时,将两个护罩分体扣合并固定,形成完整的筒状立柱护罩。
4.现有技术中,两个护罩分体的组装方式一般为固定式和插拔式,固定式的组装方式,两个护罩分体之间是通过螺钉相连,固定式的组装方式的局限性在于,在台面和底座之间有限的操作空间中,安装或拆卸过程中,拧紧螺钉操作困难,此外,还存在螺钉裸露,降低设备外观的平整性,不便于清洁和消毒。插拔式的组装方式局限性在于,两个护罩分体的拼接处缝隙过大,多次插拔,插销或插孔磨损,两个护罩分体之间的固定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柱护罩,护罩的拆装便捷,使用寿命长。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由两个护罩分体拼接成方形筒状,两个护罩分体的两个拼接处分别位于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的两个平行的侧壁上,拼接处两侧的护罩分体上分别设有片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插板部和插槽部,插板部包括与护罩分体贴合的插板部基部,插板部基部沿连接件所在的护罩分体向另一个护罩分体方向延伸形成插板,插板上设有卡接孔,插槽部的一端与插板部基部相连,插槽部的另一端与护罩分体的侧壁贴合,所述插槽部的中部设有向远离护罩分体侧壁方向凹陷的插槽,插槽的深度与插板的厚度相配合,插槽的底部设有向护罩分体侧壁方向拱起的卡接凸起。
8.所述插板为梯形或三角形,插槽的形状与插板的形状相配合。
9.所述插槽为梯形,卡接凸起靠近梯形的上底,卡接凸起的两侧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由梯形的上底向梯形的下底方向延伸。
10.所述护罩分体拼接后拼接处形成拼接缝隙,拼接处两侧的连接件中的任意一个连接件的插板部基部和插槽部远离插板部的一端均覆盖拼接缝隙。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2.图1是电动手术台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
16.1、台面
ꢀꢀꢀꢀꢀꢀꢀꢀꢀꢀꢀꢀꢀꢀꢀꢀꢀꢀꢀ
2、立柱
ꢀꢀꢀꢀꢀꢀꢀꢀꢀꢀꢀꢀꢀꢀꢀꢀ
3、底座
17.4、立柱护罩
ꢀꢀꢀꢀꢀꢀꢀꢀꢀꢀꢀꢀꢀꢀꢀ
41、护罩分体
ꢀꢀꢀꢀꢀꢀꢀꢀꢀꢀꢀ
42、连接件
18.421、插板部
ꢀꢀꢀꢀꢀꢀꢀꢀꢀꢀꢀꢀꢀꢀꢀ
422、插槽部
ꢀꢀꢀꢀꢀꢀꢀꢀꢀꢀꢀꢀ
4211、插板部基部
19.4212、插板
ꢀꢀꢀꢀꢀꢀꢀꢀꢀꢀꢀꢀꢀꢀꢀꢀ
4213、卡接孔
ꢀꢀꢀꢀꢀꢀꢀꢀꢀꢀꢀ
4221、插槽
20.4222、卡接凸起
ꢀꢀꢀꢀꢀꢀꢀꢀꢀꢀꢀꢀ
4223、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
22.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4套于电动手术台的立柱2外侧,电动手术台主要由台面1、立柱2和底座3构成,立柱2位于台面1和底座3之间。
23.如图2、图3所示,
24.一种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由两个护罩分体41拼接成方形筒状,两个护罩分体41的两个拼接处分别位于电动手术台立柱护罩的两个平行的侧壁上,拼接处两侧的护罩分体41上分别设有片状的连接件42,所述连接件42包括插板部421和插槽部422,插板部421包括与护罩分体贴合的插板部基部4211,插板部基部4211沿连接件所在的护罩分体向另一个护罩分体方向延伸形成插板4212,插板4212上设有卡接孔4213,插槽部422的一端与插板部基部4211相连,插槽部422的另一端与护罩分体的侧壁贴合,所述插槽部422的中部设有向远离护罩分体侧壁方向凹陷的插槽4221,插槽4221的深度与插板4212的厚度相配合,插槽4221的底部设有向护罩分体侧壁方向拱起的卡接凸起4222。
25.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护罩分体41通过2个拼接处进行拼接,在两个护罩分体的拼接处两侧各设置一个连接件42,同一个拼接处的2个连接件42相互配合,一个完整的护罩一共通过4个连接件42完成拼接。两个护罩分体41为左护罩分体和右护罩分体,同一个拼接处的2个连接件为与左护罩分体固定相连左连接件和与右护罩分体固定相连的右连接件,左连接件的插板与右连接件的插槽相对应,左连接件的插槽与右连接件的插板相对应。左护罩分体和右护罩分体拼接时,左连接件的插板插入右连接件的插槽内,卡接凸起嵌入卡接孔内,右连接件的插板插入左连接件的插槽内,卡接凸起嵌入卡接孔内。在护罩分体和右护罩分体的另一个拼接处,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上述拼接过程,使两个护罩分体便捷且稳定的拼接成完整的方形筒状,立柱护罩的结构简单,拼接过程较为便捷,连接稳定,连接件寿命长。
26.所述插板4212为梯形或三角形,插槽4221的形状与插板4212的形状相配合。
27.插板4212为梯形时,插板4212的插入端为梯形的上底,插板4212为三角形时,插板4212的插入端为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梯形和三角形的插板在插板4212插入插槽4221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28.所述插槽4221为梯形,卡接凸起4222靠近梯形的上底,卡接凸起4222的两侧设有
开口槽4223,开口槽4223由梯形的上底向梯形的下底方向延伸。
29.开口槽4223的设置允许卡接凸4222起所在的插槽底部发生一定量的形变,使卡接凸4222起在垂直于插槽底部的方向上发生一定的位移。当插板4212接触到卡接凸起4222时,卡接凸起4222受到来自插板4212的挤压,卡接凸起4222带动插槽底部向远离插板4212的方向上位移,插板4212继续插入,当卡接孔4213与卡接凸起4222配合时,卡接凸4222起嵌入卡接孔4213内,插槽底部复位。
30.所述护罩分体41拼接后拼接处形成拼接缝隙,拼接处两侧的连接件中的任意一个连接件的插板部基部4211和插槽部422远离插板部421的一端均覆盖拼接缝隙。
31.插板部基部4211和插槽部422远离插板部421的一端均与护罩分体41的侧壁贴合,二者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拼接缝隙被二者所覆盖,可以保证拼接缝隙两侧的护罩分体41的侧壁位于同一个平面,最终保证连接后的护罩分体41侧壁的平整性。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