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婴儿约束衣。
背景技术:2.现有临床中患儿进行头部静脉穿刺时容易发生躁动、不配合,影响穿刺成功率。目前采用婴儿约束衣对所有需要进行头部静脉穿刺患儿起约束固定作用,患儿皮肤薄嫩,头部血管条件复杂,穿刺难度大,以防患儿躁动,不配合,哭闹,恐惧等影响护理人员穿刺成功率,或出现穿刺后意外拔管、坠床等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婴儿约束衣。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婴儿约束衣,包括固定包被、固定带和约束结构,所述固定包被上设有多条所述固定带,以实现将所述固定包被固定设置,所述固定包被上设有所述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包括肩部束缚带组、第一束缚带组、第二束缚带组、第三束缚带组和第四束缚带组,所述肩部束缚带组设置在所述固定包被上婴儿肩部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一束缚带组设置在所述固定包被上婴儿肘部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二束缚带组设置在所述固定包被上婴儿手腕部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三束缚带组设置在所述固定包被上婴儿膝盖部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四束缚带组设置在所述固定包被上婴儿脚踝部对应的位置上。
6.所述肩部束缚带组、所述第一束缚带组、所述第二束缚带组、所述第三束缚带组和所述第四束缚带组结构均为两条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包被上的束缚带组成。
7.所述束缚带端部设有插扣,两对称设置的所述束缚带端部通过插扣座进行连接,以实现约束。
8.所述肩部束缚带组和所述第一束缚带组的所述束缚带端部设置在同一多头插扣座上。
9.所述插扣上设有束缚带长度调节结构。
10.所述束缚带上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包被上。
11.所述缓冲垫包括缓冲层和接触层,所述缓冲层外包覆设置有所述接触层。
12.所述接触层采用透气棉质面料材质。
13.所述缓冲层上均匀有透气孔,所述缓冲层采用乳胶材质。
14.所述缓冲层上设有设置通槽,所述束缚带穿过所述设置通槽。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针对婴儿穿刺治疗中需要约束的问题进行设计,在患儿接受治疗的时候便于固定患儿的体位,通过对患儿的肩部、双手、双膝及脚踝部设置约束带长度的调整,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儿。同时还可对约束的力度可进行控制简单舒适,不会因为患儿不配合增加穿刺难度,延长寻找合适穿刺部位血管时间,安全性高。进一步,设置有缓冲垫可以有效减轻局部压力,避免婴儿皮肤受损。缓冲垫结构可以有
效防止将患儿的皮肤蹭破等情况,便于透气,增加患儿的舒适度,避免在紧贴皮肤时使皮肤因缺氧而红肿瘙痒。本方案极大的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同时便于观察患儿穿刺部位,可以提高对患儿进行治疗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缓冲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设置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为固定包被,2为固定带,3为肩部束缚带组,4为第一束缚带组,5为第二束缚带组,6为第三束缚带组,7为第四束缚带组,8为束缚带,9为缓冲垫,10为缓冲层,11为接触层,12为透气孔,13为设置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实施例一
22.一种婴儿约束衣,包括固定包被1、固定带2和约束结构,固定包被1上设有多条固定带2,以实现将固定包被1固定设置,固定包被1上设有约束结构,约束结构包括肩部束缚带组3、第一束缚带组4、第二束缚带组5、第三束缚带组6和第四束缚带组7,肩部束缚带组3设置在固定包被1上婴儿肩部对应的位置上,第一束缚带组4设置在固定包被1上婴儿肘部对应的位置上,第二束缚带组5设置在固定包被1上婴儿手腕部对应的位置上,第三束缚带组6设置在固定包被1上婴儿膝盖部对应的位置上,第四束缚带组7设置在固定包被1上婴儿脚踝部对应的位置上。
23.肩部束缚带组3、第一束缚带组4、第二束缚带组5、第三束缚带组6和第四束缚带组7结构均为两条对称设置在固定包被1上的束缚带8组成。
24.束缚带端部设有插扣,两对称设置的束缚带8端部通过插扣座进行连接,以实现约束。
25.肩部束缚带组3和第一束缚带组4的束缚带8端部设置在同一多头插扣座上。
26.插扣上设有束缚带长度调节结构。
27.束缚带8上设有缓冲垫9,缓冲垫9固定设置在固定包被1上。
28.缓冲垫9包括缓冲层10和接触层11,缓冲层10外包覆设置有接触层11。
29.接触层11采用透气棉质面料材质。
30.缓冲层10上均匀有透气孔12,缓冲层10采用乳胶材质。
31.缓冲层10上设有设置通槽13,束缚带8穿过设置通槽13。
32.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在对婴儿进行头部穿刺治疗之前,将婴儿放置于固定包被1内,使用固定带2将其与病床等设备进行固定保证稳定性,根据婴儿的身形对肩部束缚带组3、第一束缚带组4、第二束缚带组5、第三束缚带组6和第四束缚带组7的长度进行调整,分别约束好婴儿的肩部、手肘部、手腕部、膝关节部和脚踝部。以达到约束婴儿的作用,使穿刺治疗可以顺利进行。
33.进一步,肩部束缚带组3、第一束缚带组4、第二束缚带组5、第三束缚带组6和第四
束缚带组7的结构均为对称设置的束缚带8,采用束缚带8设置的插扣进行固定。采用插扣结构可以快速的设置束缚带8,增加工作效率。
34.进一步,为保证肩部和肘部的稳定性,更好的固定婴儿,肩部束缚带组3和第一束缚带组4的束缚带8端部设置在一个多头插扣座上,将肩部和肘部进行合并为一个约束区域,放置婴儿晃动等问题,增加了约束效果。
35.优选的,固定包被1采用棉质包被,增加婴儿的舒适度。同时插扣上设有束缚带长度调节结构,如日字扣等结构,便于快速调整束缚带8的长度,也减小了培训的时间和成本。
36.进一步,如图2
‑
3所示,缓冲垫9用于减小对婴儿身体表面压力造成损伤等问题,缓冲垫9采用缓冲层10和接触层11相结合的结构方式,通过缓冲层10分散束缚带8的局部压力使其分散,同时采用接触层11贴近包被避免对婴儿皮肤造成蹭伤。缓冲层10采用具有弹性的乳胶材质,为解决透气问题在缓冲层10上均匀有透气孔12,用于透气。缓冲层10上设有设置通槽13便于束缚带8穿过进行设置,避免束缚带8滑落或位移造成安全隐患。
37.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38.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 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3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