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6910发布日期:2022-02-16 14:2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


背景技术:

2.当今社会女性或多或少骨盆变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外伤引起:当单腿站立负重突然滑跌或跌倒时单侧臀部着地、外部施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部以及局部挫伤等情况下,都可致使耻骨联合部的距离增宽加大或上下错动等临床症状。2、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例如长时间习惯性跷二郎腿、长期穿高跟鞋、紧身衣等。3、女性在妊娠晚期耻骨联合部的水分增加,分娩过程中因产力和重力的作用,耻骨也有轻度移位,使骨盆容积增加;同时女性在分娩后,其内分泌改变会导致骨盆变宽、盆底肌松弛,盆骨疼痛等问题。图1所示,女性产后盆底肌会出现松弛,耻骨之间的缝隙变得极大,组成骨盆的所有骨骼都呈现出打开的状态,骨盆呈现出外扩的状态,产后骨盆增加了两处间隙(右图中黑色区域部分):1.髋骨与骶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2.髋骨上的耻骨之间形成了很大的间隙,处于耻骨分离状态,也就是常说的耻骨分离症。
3.间歇式贯序加压治疗(ipc)是指通过对患者肢体施加周期性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液回流,从而缓解由肢体静脉血栓和下肢动脉缺血引起的水肿、疼痛、酸胀、肢体沉重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基于间歇式贯序加压治疗方法,可有效对盆骨周围组织和骨骼施加周期性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液回流,缓解耻骨分离症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套筒中的气囊反复充放气,使套筒形成了对患者的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进而起到促进患者的肢体血液和淋巴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强肢体组织液回流。不仅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还能够间接或直接治疗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但是,现有的用于妇科盆骨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髋部仅有一个气腔,不能够针对女性生理结构进行有针对的施压,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够针对女性生理结构进行有针对的施压,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包括腿部气腔、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
7.所述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相对设置,所述盆底气腔设置于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下部,盆底气腔与臀部气腔、腹部气腔均连接;
8.所述髋部气腔包括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
9.所述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和腿部气腔均为两个;腹部气腔两侧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和腿部气腔;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均与臀部气腔连接;
所述腿部气腔与下髋部气腔和盆底气腔分别连接;
10.所述盆底气腔、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内均填充有与其气腔形状相同的预制件。
11.进一步地,所述腿部气腔、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形成“短裤”形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件为软性的医用硅胶或tpu弹性材料制成的填充物。
13.进一步地,所述上髋部气腔与下髋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上髋部气腔与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分别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下髋部气腔与腿部气腔、盆底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14.进一步地,所述腹部气腔包括下腹部气腔和上腹部气腔,所述下腹部气腔设置于上腹部气腔下部,所述下腹部气腔与盆底气腔、上腹部气腔和髋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上腹部气腔与髋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15.进一步地,所述臀部气腔包括上臀部气腔、中臀部气腔和下臀部气腔,所述上臀部气腔与髋部气腔、中臀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中臀部气腔与髋部气腔、下臀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下臀部气腔与髋部气腔、盆底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腿部气腔、盆底气腔、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腹部气腔和臀部气腔依次进行充气后保持压力一段时间后放气,循环上述动作达到对患者腿部到患者腹部及臀部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骨盆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按摩肌肉和修复腹部、臀部曲线等功能。同时对于水肿、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髋部气腔分割成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针对性对患者的髋部部位和股骨关节部位两个不同的受力点分别挤压,受压部位更加精准,受力合理,实现对髋部二次挤压进一步促进骨盆恢复的功能,达到在同样的治疗时间内增加治疗效率,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腹部气腔分成上腹部气腔和下腹部气腔,通过腹部二次加压,对腹部进行脂肪塑形并修复腹部曲线。通过将臀部气腔分成上臀部气腔、中臀部气腔和下臀部气腔,对臀部多次加压,便于对臀部进行脂肪塑形并修复臀部曲线。
20.本实用新型的盆底气腔、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的气腔内均填充有与其气腔外形轮廓相同的预制件,预制件为软性的医用硅胶或tpu弹性材料制成,在压力空气的作用下,预制件的较硬的接触面挤压与其气腔对应的骨骼;使骨骼承受更大的挤压力,更好地促进髋骨、骶骨和耻骨的移位恢复。
附图说明
21.图1是正常骨盆与产后骨盆的对比图(左侧图为正常骨盆结构图,右侧图为产后骨盆结构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内部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斜线阴影部位为预制件)。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内部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斜线阴影部位为预制件)。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使用状态时套筒本体与人体骨骼对应位置结构示意图之一(其中斜线阴影部位为预制件)。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使用状态时套筒本体与人体骨骼对应位置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斜线阴影部位为预制件)。
28.附图中标号为:1为腿部气腔,2为盆底气腔,3为下髋部气腔,4为上髋部气腔,5为下腹部气腔,6为上腹部气腔,7为下臀部气腔,8为中臀部气腔,9为上臀部气腔,10为预制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0.如图2~7所示,一种埋有预制件的妇科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包括腿部气腔1、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2;所述腿部气腔1、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2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形成“短裤”形结构;具体的,所述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相对设置,所述盆底气腔2设置于臀部气腔、腹部气腔下部且与臀部气腔、腹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两个腿部气腔1分别设置于腹部气腔、臀部气腔两侧,腿部气腔1与髋部气腔、盆底气腔2分别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31.所述髋部气腔分别设置于腹部气腔、臀部气腔两侧;为优化产品结构,所述髋部气腔包括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所述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均为两个,所述上髋部气腔4与下髋部气腔3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两个上髋部气腔4与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分别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两个下髋部气腔3与腿部气腔1、盆底气腔2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 内均填充有与其气腔外形轮廓结构相同的预制件10
32.为了更好地改善髋骨与耻骨移位情况,所述盆底气腔2、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内均填充有与其气腔外形轮廓结构相同的预制件10,所述预制件10为软性的医用硅胶螺tpu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10为软性的医用硅胶制成。
33.为进一步地优化产品结构,所述腹部气腔包括下腹部气腔5和上腹部气腔6,所述下腹部气腔5设置于上腹部气腔6下部,所述下腹部气腔5与盆底气腔2、上髋部气腔4和上腹部气腔6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上腹部气腔6与上髋部气腔4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34.为进一步地优化产品结构,所述臀部气腔包括上臀部气腔9、中臀部气腔8和下臀部气7,所述上臀部气腔9与上髋部气腔4、中臀部气腔8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中臀部气腔8与上髋部气腔4、下臀部气腔7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下臀部气腔7与上髋部气腔4、盆底气腔2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35.本实施例中的两个腿部气腔1、两个上髋部气腔4、两个下髋部气腔3、盆底气腔2、下腹部气腔5、上腹部气腔6、下臀部气腔7、中臀部气腔8和上臀部气腔9均通过超声波热压
或高周波热压分离而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气腔;本实施例中的套筒本体为弹性材料制成。
36.在使用时,患者穿上套筒本体,此时,两个腿部气腔1位于患者大腿部位,盆底气腔2位于患者会阴部位,下髋部气腔3位于患者股骨关节部位,上髋部气腔4位于患者髋骨位置,下腹部气腔5位于患者下腹部位置,上腹部气腔6位于患者中腹部或上腹部位置,中臀部气腔8和下臀部气腔7位于患者臀部位置,上臀部气腔9位于患者臀部或腰部位置。
37.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系统的气路与套筒本体内每个气腔连接,通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系统主机内程序控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对每个气腔依次通入有压力的空气进行充气。所有气腔依次充气完成后保持压力一段时间,全部气腔放气;循环上述动作。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系统为常见的用于间歇式贯序加压治疗(ipc)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系统。
38.通过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系统主机内程序控制,与腿部气腔1连接的气管传输具有压力的空气至腿部气腔1中,腿部气腔1充气膨胀变形并对患者腿部进行施压,对腿部进行脂肪塑形和按摩的作用。
39.腿部气腔1充气动作完成后,与套筒本体内盆底气腔2、下臀部气腔7连接的气管传输具有压力的空气至盆底气腔2和下臀部气腔7,盆底气腔2充气膨胀,盆底气腔2用于支撑盆底,具有按摩盆底肌肉的功能。对下臀部气腔7充气、放气具有初步对下臀部进行脂肪塑形和按摩的作用。
40.盆底气腔2与下臀部气腔7充气动作完成后,与套筒本体内下髋部气腔3连接的气管传输具有压力的空气流向下髋部气腔3,下髋部气腔3对患者股骨关节进行加压,压力传递到髋骨的耻骨部位,对两侧骨盆耻骨加压,促进耻骨联合初级复位。
41.下髋部气腔3充气动作完成后,与套筒本体内上髋部气腔4连接的气管传输具有压力的空气流向上髋部气腔4,上髋部气腔4充气膨胀对髋骨进行加压,压力传递到髋骨的耻骨部位,对两侧盆骨耻骨加压,促进耻骨联合进一步复位;压力传递到与骶骨相连的部分,使髋骨与骶骨之间的间隙也同样起到调整复合功能。促进骨盆恢复,改善臀部曲线。
42.盆底气腔2、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的气腔内均填充有与其气腔外形轮廓相同的预制件10,在压力空气的作用下,预制件10的较硬的接触面挤压与其气腔对应的骨骼;使骨骼承受更大的挤压力,更好地促进髋骨、骶骨和耻骨的移位恢复。
43.上髋部气腔4完成充气动作后,与套筒本体内下腹部气腔5和中臀部气腔8连接的气管传输具有压力的空气流向下腹部气腔5和中臀部气腔8,患者腹部经过下腹部气腔5充气,对腹部进行脂肪塑形,并修复腹部曲线。患者腹部经过中臀部气腔8充气,对臀部进行二次脂肪塑形,并修复臀部曲线。
44.下腹部气腔5和中臀部气腔8充气动作完成后,与套筒本体内上腹部气腔6和上臀部气腔9连接的气管传输具有压力的空气至上腹部气腔6和上臀部气腔9,患者腹部经上腹部气腔6充气,对患者腹部进行二次脂肪塑形并修复腹部曲线。患者臀部经上臀部气腔9充气,对患者臀部进行三次脂肪塑形并修复臀部曲线。完成对上腹部气腔6和上臀部气腔8充气动作。所有气腔充气完成后,保持压力一段时间,然后全部气腔由主程序控制进行泄压动作,这样完成了一个治疗循环,一个治疗周期可以包括多个治疗循环。
45.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腿部气腔1、盆底气腔2、髋部气腔、腹部气腔和臀部气腔依次进行充气、放气后循环动作达到促进骨盆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按摩肌肉和修复腹部、臀部曲
线等功能。同时对于水肿、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46.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