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智能旋钮式煎药壶

文档序号:28008750发布日期:2021-12-15 08: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智能旋钮式煎药壶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旋钮式煎药壶。


背景技术:

2.中药博大精深,中药副作用小,不易形成抗药性,能做到标本兼治。在中国使用中药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传统煎制中药的器具较为简单,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中药煎制器具不断出现,同时还有不同材质的煎药壶。
3.现有的煎药壶只能进行简单的煎煮,无法自动均匀的搅拌药材,在煎煮过程中需要专人不间断的进行搅拌,不然极易造成药材沉淀粘渣、烧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旋钮式煎药壶,解决了现有的煎药壶在煎煮过程中需要专人不间断的进行搅拌,不然极易造成药材沉淀粘渣、烧糊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全自动智能旋钮式煎药壶,包括加热底座、药壶和搅拌组件,所述加热底座的顶面安装药壶,所述加热底座的背面安装搅拌组件;
7.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支撑臂、活动臂、电机、驱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转轴、搅拌主轴和搅拌叶;所述加热底座的背面固接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顶端转动安装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内部开设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固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固接驱动锥齿轮,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转动安装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转动贯穿安装腔的底壁,所述转轴的中部外圈固接从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药壶的内部转动安装搅拌主轴,所述搅拌主轴的顶端与转轴的底端连接,所述搅拌主轴的外圈固接若干搅拌叶。
8.优选的,所述药壶的内部底面中心固接定位环,所述药壶的内部底面固接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的与定位环同圆心,所述搅拌主轴的底面固接圆板,所述圆板的外圈与药壶的底部内圈转动配合,所述圆板的底面中部固接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圈与定位环的内圈转动配合,所述圆板的底面固接滑环,所述滑环的外圈与环形导轨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滑环与定位柱同圆心。
9.优选的,所述药壶的顶部安装有壶盖,所述壶盖的中部开设转孔,所述转孔的内部转动安装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开设第一卡槽,所述转轴的底端安装第一卡柱,所述第一卡柱与第一卡槽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接第二卡柱,所述搅拌主轴的顶端开设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柱与第二卡槽滑动配合。
10.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端固接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内部开设六角滑槽,所述六角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六角滑板,所述六角滑板的底面与第一卡柱的顶面固接,所述第一卡柱的中部外圈固接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面固接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安装台的底面固接,
所述弹簧的内圈套在第一卡柱的外圈。
11.优选的,所述支撑臂的顶端开设转槽,所述转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活动臂,所述支撑臂的背面固接挡板,所述挡板位于转槽的底部,所述挡板的底面与三角铁的直角面固接,所述三角铁的另一直角面与支撑臂的背面固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柱与第二卡柱均为正六边形柱,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均为正六边形槽,所述第一卡柱横截面与第一卡槽横截面的尺寸形状相吻合,所述第二卡柱横截面与第二卡槽横截面的尺寸形状相吻合。
13.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个数为八个,且均匀分为两层,所述搅拌叶与药壶底面夹角为四十五度。
14.优选的,所述药壶的外壁与把手均套装有隔热保温橡塑套。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电机带动驱动锥齿轮转动,驱动从动锥齿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经过传动轴进行动能传递,使得搅拌主轴转动,带动搅拌叶搅拌药壶内的中药,实现了煎药的同时对中药进行均匀搅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7.2、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一卡柱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推动第一卡柱牢牢卡入第一卡槽内,避免了第一卡柱从第一卡槽内意外滑出造成危险,提高了搅拌组件的整体安全性;通过定位柱在定位环内转动,带动滑环沿着环形导轨转动,使得搅拌主轴限定在药壶的内部中心转动,提高了搅拌叶的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例说明:
23.1、加热底座;2、药壶;3、搅拌组件;301、支撑臂;302、活动臂;303、安装腔;304、电机;305、驱动锥齿轮;306、从动锥齿轮;307、转轴;308、搅拌主轴;309、搅拌叶;310、定位环;311、环形导轨;312、圆板;313、定位柱;314、滑环;315、转孔;316、传动轴;317、第一卡槽;318、第一卡柱;319、第二卡柱;320、第二卡槽;321、安装台;322、六角滑槽;323、六角滑板;324、压板;325、弹簧;326、转槽;327、挡板;328、三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26.参见图1~图4,一种全自动智能旋钮式煎药壶,包括加热底座1、药壶2和搅拌组件3,加热底座1的顶面安装药壶2,加热底座1的背面安装搅拌组件3;
27.搅拌组件3包括支撑臂301、活动臂302、电机304、驱动锥齿轮305、从动锥齿轮306、转轴307、搅拌主轴308和搅拌叶309;加热底座1的背面固接支撑臂301,支撑臂301的顶端转动安装活动臂302,活动臂302的内部开设安装腔303,安装腔303的内部固接电机304,电机304的输出轴顶端固接驱动锥齿轮305,安装腔303的内部转动安装转轴307,转轴307的底端转动贯穿安装腔303的底壁,转轴307的中部外圈固接从动锥齿轮306,驱动锥齿轮305与从动锥齿轮306啮合,药壶2的内部转动安装搅拌主轴308,搅拌主轴308的顶端与转轴307的底端连接,搅拌主轴308的外圈固接若干搅拌叶309;通过电机304带动驱动锥齿轮305转动,驱动从动锥齿轮306转动,带动转轴307转动,使得搅拌主轴308转动,带动搅拌叶309搅拌药壶2内的中药,从而实现了煎药的同时对中药进行均匀搅拌,继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药壶2的内部底面中心固接定位环310,药壶2的内部底面固接环形导轨311,环形导轨311的与定位环310同圆心,搅拌主轴308的底面固接圆板312,圆板312的外圈与药壶2的底部内圈转动配合,圆板312的底面中部固接定位柱313,定位柱313的外圈与定位环310的内圈转动配合,圆板312的底面固接滑环314,滑环314的外圈与环形导轨311的内部滑动配合,滑环314与定位柱313同圆心;通过定位柱313在定位环310内转动,带动滑环314沿着环形导轨311转动,使得搅拌主轴308限定在药壶2的内部中心转动,从而提高了搅拌叶309的搅拌效率,继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药壶2的顶部安装有壶盖,壶盖的中部开设转孔315,转孔315的内部转动安装传动轴316,传动轴316的顶端开设第一卡槽317,转轴307的底端安装第一卡柱318,第一卡柱318与第一卡槽317滑动配合,传动轴316的底端固接第二卡柱319,搅拌主轴308的顶端开设第二卡槽320,第二卡柱319与第二卡槽320滑动配合;通过设置的传动轴316连通转轴307与搅拌主轴308,使得药壶2的壶盖得以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清洗药壶2内的药渣,避免了壶盖影响搅拌组件3的正常工作,继而提高了搅拌组件3的搅拌效率。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转轴307的底端固接安装台321,安装台321的内部开设六角滑槽322,六角滑槽322的内部滑动安装六角滑板323,六角滑板323的底面与第一卡柱318的顶面固接,第一卡柱318的中部外圈固接压板324,压板324的顶面固接弹簧325,弹簧325的顶端与安装台321的底面固接,弹簧325的内圈套在第一卡柱318的外圈;通过弹簧325的弹力,使得第一卡柱318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推动第一卡柱318牢牢卡入第一卡槽317内,从而避免了第一卡柱318从第一卡槽317内意外滑出造成危险,继而提高了搅拌组件3的整体安全性。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支撑臂301的顶端开设转槽326,转槽326的内部转动安装活动臂302,支撑臂301的背面固接挡板327,挡板327位于转槽326的底部,挡板327的底面与三角铁328的直角面固接,三角铁328的另一直角面与支撑臂301的背面固接;通过挡板327阻挡活动臂302的转动角度,三角铁328增强挡板327的牢固程度,使得工作人员快速便捷的安装与取下药壶2,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继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柱318与第二卡柱319均为正六边形柱,第一卡槽317与第二卡槽320均为正六边形槽,第一卡柱318横截面与第一卡槽317横截面的
尺寸形状相吻合,第二卡柱319横截面与第二卡槽320横截面的尺寸形状相吻合;通过第一卡柱318与第一卡槽317配合、第二卡柱319与第二卡槽320配合,使得转轴307转动,驱动搅拌主轴308转动,从而在不妨碍搅拌组件3的搅拌工作的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拆卸与安装,继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搅拌叶309的个数为八个,且均匀分为两层,搅拌叶309与药壶2底面夹角为四十五度;通过设置的多个搅拌叶309,使得药壶2内的药材得到更加有力均匀的搅拌。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药壶2的外壁与把手均套装有隔热保温橡塑套;通过设置的隔热保温橡塑套包裹住药壶2,使得工作人员在取下药壶2时避免了被药壶2烫伤,同时对药壶2内的药液进行保温。
35.工作原理:安装时,将药壶2安装到加热底座1的顶面,将定位柱313对齐定位环310插入,将滑环314插入环形导轨311内,再将壶盖底部的第二卡柱319插入第二卡槽320内,将壶盖2安装到药壶2的顶部,转动活动臂302,将第一卡柱318卡入第一卡槽317内,弹簧325压缩产生的作用力推动第一卡柱318牢牢卡住第一卡槽317;
36.使用时,启动电机304,带动驱动锥齿轮305转动,驱动从动锥齿轮306转动,带动转轴307转动,带动安装台321转动,使得第一卡柱318转动,带动传动轴316转动,使得第二卡柱319转动,带动搅拌主轴308转动,驱动搅拌叶309搅拌药壶2内的中药;实现了煎药的同时自动对中药进行均匀搅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