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1207发布日期:2021-12-08 11:4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


背景技术:

2.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和胆道。
3.但现有的检测球囊引流管具有以下不足:
4.1、引流管的长度通常较长,且引流管通常都是软管,未设置相应的管道连接固定装置对管道进行连接或者固定装置对管道进行顺畅引导,中途弯曲扭折后容易对引流造成阻碍或堵塞,使得引流不畅;
5.2、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的连接一般都是采用插拔式的卡合连接,当引流袋趋于饱和时,猛然拔出容易使引流的残秽溅出,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具有的特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检测球囊本体,所述检测球囊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管,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合片。
8.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套管,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外壁开设有卡合槽,所述第二固定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引流管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内管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外管,所述连接外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袋。
9.为了便于检测球囊本体进行充气和放气,所述支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管以引流管本体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0.为了与引流管本体更好的贴合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套管和第二固定套管均为半圆形固定套管,且第一固定套管的形状大小和第二固定套管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11.为了加强引流管本体的引流效果,使得引流顺畅,所述第一固定套管的数量和第二固定套管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固定套管和两个第二固定套管均通过连接臂固定连接。
12.为了第一固定套管和第二固定套管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卡合片的外壁与卡合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且卡合片的形状大小和卡合槽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13.为了便于安全卸下引流袋,所述连接内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外管的
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连接内管通过外螺纹与连接外管螺纹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通过引流管本体、检测球囊本体、支管、第一固定套管、卡合片、第二固定套管、卡合槽和连接臂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便于引流的目的,一方面对引流管本体进行了固定,避免引流管本体弯曲曲折,避免引流堵塞,使得引流更为顺畅,保证引流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引流的效率,同时固定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6.2、该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通过引流管本体、连接内管、外螺纹、连接外管、内螺纹和引流袋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增强卸料安全性的目的,当需要将引流袋内饱和的引流污秽进行倾倒时,旋转取下引流袋即可,避免拔出引流袋造成飞溅,提高了安全性,保证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17.综上所述,该种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具有引流顺畅,不易堵塞及卸料安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套管与第二固定套管连接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23.图中,1、引流管本体;2、检测球囊本体;3、支管;4、第一固定套管;5、卡合片;;6、第二固定套管;7、卡合槽;8、连接臂;9、连接内管;10、外螺纹;11、连接外管;12、内螺纹;13、引流袋。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开颅手术颅内压迫及压力监测球囊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检测球囊本体2,检测球囊本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管3,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套管4,第一固定套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合片5。
27.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套管6,第二固定套管6的外壁开设有卡合槽7,第二固定套管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臂8,引流管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内管9,连接内管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外管11,连接外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袋13。
28.本实施例中:通过引流管本体1、检测球囊本体2、支管3、第一固定套管4、卡合片5、第二固定套管6、卡合槽7和连接臂8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便于引流的目的,一方面对引流管本体1进行了固定,避免引流管本体1弯曲曲折,避免引流堵塞,使得引流更为顺畅,保证引流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引流的效率,同时固定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9.通过引流管本体1、连接内管9、外螺纹10、连接外管11、内螺纹12和引流袋13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增强卸料安全性的目的,当需要将引流袋13内饱和的引流污秽进行倾倒时,旋转取下引流袋13即可,避免拔出引流袋13造成飞溅,提高了安全性,保证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管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管3以引流管本体1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3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支管3,方便使得检测球囊本体2需要变大时充气,和无需使用时进行放气,便于需要时方便进行操作。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固定套管4和第二固定套管6均为半圆形固定套管,且第一固定套管4的形状大小和第二固定套管6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3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半圆形固定套管,使得与引流管本体1之间更为匹配,固定效果更佳,无外力的情况下第一固定套管4和第二固定套管6无法进行移动。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固定套管4的数量和第二固定套管6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固定套管4和两个第二固定套管6均通过连接臂8固定连接。
3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连接臂8,一方面使得第一固定套管4和第二固定套管6对引流管本体1的固定长度更长,另一方面便于顺平弯曲的引流管本体1。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合片5的外壁与卡合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且卡合片5的形状大小和卡合槽7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37.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卡合片5和卡合槽7便于将第一固定套管4和第二固定套管6之间进行卡合,安装便捷,同时拆卸也迅速,方便人们的使用。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内管9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0,连接外管1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2,且连接内管9通过外螺纹10与连接外管11螺纹连接。
3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内螺纹12和外螺纹10,便于引流袋13旋转拧下,方便快捷,且较为使用,安全性更高。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两个第一固定套管4贴合在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再将第二固定套管6与第一固定套管4保持统一水平线贴合在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再将第一固定套管4外壁的卡合片5卡合进第二固定套管6的卡合槽7内,此时可拉动连接臂8上下移动第一固定套管4和第二固定套管6,捋顺引流管本体1,即可进行引流工作。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