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转运床

文档序号:27431720发布日期:2021-11-17 22:1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转运床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离转运床。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突飞猛进的向前迈步,国民对于医疗安全和医疗保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染疾病作为一种十分容易传播的疾病,如何有效降低疾病传染的概率,成为医生们的主要研究方向;同时防传染隔离装置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3.许多高传染患者在确诊后,或在诊治中需要转移,为了保证公共环境的卫生安全,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在转移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防护,用以防止病原的传播;因此具有隔离功能的医疗转运装置相继涌现。然而,医护人员在使用此类装置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隔离设备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4.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固定设置的隔离操作台只适应较近距离的一些操作,对于稍微较远的位置操作十分不便;现有的隔离操作台仅在特定的位置配置1副手套进行操作,对于需要两人的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固定的操作台对于距离较远的操作不便以及两人共同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隔离转运床。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隔离转运床,包括转运床主体和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与所述转运床主体顶面外周可拆卸连接,所述隔离罩包括顶部隔离罩、底部隔离罩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移动操作层,所述顶部隔离罩和所述底部隔离罩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移动操作层能够与所述顶部隔离罩、所述底部隔离罩发生相对位移,所述移动操作层上设置有至少一副操作手套。
8.本实用新型中可移动操作层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在进行对隔离组件内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不再因为固定设置的操作位置受到一定的局限,不需要将手抽出手套即可进行左右移动,根据自己的方便对患者进行诊疗,使诊治过程更加快捷。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部隔离罩敞开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外周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转运床主体顶面外周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条与所述凹槽通过所述密封条紧密配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部隔离罩的边缘环向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底部隔离罩远离所述开口一侧的边缘环向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移动操作层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滑条,所述移动操作层的下边缘设置有第二滑条,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滑条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二滑条配合连接。医护人员在对隔离罩内的患者进行治疗问诊过程中,不需要将手抽出手套,直接移动身体所处的位置,所述移动操作层便会在外作
用力下载第一、第二滑轨中移动,如此即可实现手套位置的移动,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连贯的操作。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三根高度可调节的杆件,所述杆件用于调节所述顶部隔离罩和所述底部隔离罩之间的纵向高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操作层上设置有两副操作手套,两副所述操作手套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部隔离罩上设置有连通组件,所述连通组件包括排气组,所述排气组包括抽气泵,所述抽气泵通过抽气管与所述隔离罩内部连通,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气口与隔离罩连接,所述过滤器的排气口与所述抽气管相连。抽气泵在抽气过程中,使得隔离罩内的空间为微负压状态,在从隔离罩内抽取空气中时,为防止呼吸感染,设置过滤器进行过滤,保证排出的气体的安全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组件还包括物品传送通道,所述物品传送通道设置于靠近床尾一侧的底部隔离罩上,所述物品传送通道包括内门和外门,所述内门设置于隔离罩内侧,所述外门设置于隔离罩外侧,所述内门和所述外门之间设有传送筒,所述传送筒贯穿所述隔离罩设置。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操作层为柔性橡胶材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罩为透明材质,优选的,所述隔离罩为玻璃材质、透明亚克力板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1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部隔离罩上设置有若干呼吸口,所述呼吸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该过滤网可以实现对进入隔离罩内气体的过滤同时,也可以对隔离室内向外部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离罩内部靠近床尾的位置设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与所述底部隔离罩铰接。如果需要向隔离罩内部传递物品时,先打开外门将物品放入自传送筒中,然后关闭外门,再通过操作手套打开内门将物品取出放置于置物板上,关上内门,如此,可以避免使隔离罩内部与外部直接连通提升病毒传播风险。
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通过移动操作层的结构设计,避免了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拿取物品等操作过程中,手套位置固定所带来的的不便。不需要再从手套中抽出手臂,使整个看诊过程更加连贯。
21.2、隔离罩内的负压环境,密封性良好,布置合理,且气体均进行了过滤处理,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隔离罩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隔离罩与转运床主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5.图4为隔离罩的a部放大图;
26.图5为隔离罩的b部放大图;
27.图中标记:1

转运床主体,2

隔离罩,21

顶部隔离罩,211

呼吸口,212

过滤网,
22

底部隔离罩,23

移动操作层,231

操作手套,3

固定条,4

密封条,5

凹槽,6

杆件,7

第一滑轨,8

第二滑轨,9

第一滑条,10

第二滑条,12

排气组,121

抽气泵,122

抽气管,123

过滤器,13

物品传送通道,131

内门,132

外门,133

传送筒,14

置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实施例1
31.一种隔离转运床,如图1所示,包括转运床主体1和隔离罩2,所述隔离罩2与所述转运床主体1顶面外周可拆卸连接,所述隔离罩2包括顶部隔离罩21、底部隔离罩22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移动操作层23,具体的,所述底部隔离罩22敞开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固定条31,所述固定条3的外周设置有密封条4;所述转运床主体1顶面外周设置有凹槽5,所述固定条3与所述凹槽5通过所述密封条4紧密配合。
32.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隔离罩21和所述底部隔离罩22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三根高度可调节的杆件6,所述杆件6用于调节所述顶部隔离罩21和所述底部隔离罩22之间的纵向高度。该可调节杆件6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做过多的介绍,所述移动操作层23能够与所述顶部隔离罩21、所述底部隔离罩22发生相对位移,所述移动操作层23上设置有至少一副操作手套231。
33.进一步具体的,所述顶部隔离罩21的边缘环向设置有第一滑轨7,所述底部隔离罩22远离所述开口一侧的边缘环向设置有第二滑轨8,所述移动操作层23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滑条9,所述移动操作层23的下边缘设置有第二滑条10,所述第一滑轨7和所述第一滑条9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轨8和所述第二滑条10配合连接。医护人员在对隔离罩2内的患者进行治疗问诊过程中,不需要将手抽出操作手套231,直接移动身体所处的位置,所述移动操作层23便会在外作用力下在第一滑轨7、第二滑轨8中移动,如此即可实现操作手套231位置的移动,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连贯的操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操作层23上设置有两副操作手套231,所述操作手套231分别设置于转运床主体1相对的两侧。其中,所述移动操作层23属于柔性橡胶材质,所述隔离罩2为玻璃材质或透明亚克力板材质。
34.所述顶部隔离罩21上设置有连通组件,所述连通组件包括排气组12,所述排气组12包括抽气泵121,所述抽气泵121通过抽气管122与所述隔离罩2内部连通,还包括过滤器123,所述过滤器123的进气口一端与隔离罩2连接,所述过滤器123的排气口一端与所述抽气泵121相连。
35.其中,所述连通组件还包括物品传送通道13,所述物品传送通道13设置于靠近床尾一侧的底部隔离罩22上,所述物品传送通道13包括内门131和外门132,所述内门131设置于隔离罩2内侧,所述外门132设置于隔离罩2外侧,所述内门131和所述外门132之间设有传送筒133,所述传送筒133贯穿所述隔离罩2设置。更具体的,所述隔离罩2内部靠近床尾的位置还设有置物板14,所述置物板14与所述底部隔离罩22铰接。
36.具体的,所述顶部隔离罩21上设置有若干呼吸口211,所述呼吸口211处设置有过
滤网212。该过滤网212可以实现对进入隔离罩2内气体的过滤同时,也可以对隔离罩2内向外部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