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便裤。
背景技术:2.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一般使用便盆和尿壶在床上大小便,便盆和尿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3.(1)需要脱掉病人的内裤再使用,使用不方便,且便盆、尿壶与内裤为分体结构,每天需要多次使用,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4.(2)便盆在使用时,需要抬起病人的臀部,常常还需要多位护理人员协助完成,且需要病人主动配合抬臀,劳动强度大,并且可能会引起病人疼痛等不适,增加患者的痛苦;
5.(3)便盆和尿壶需要反复使用,清洗困难,如果清洗不干净,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以及增加病人舒适度的接便裤。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接便裤,包括前裤面和后裤面,所述前裤面和后裤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侧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形成三角裤体,所述前裤面上设有排尿口,所述前裤面于排尿口处可拆卸地设有接尿袋,所述后裤面上设有排粪口,所述后裤面于排粪口处可拆卸地设有接粪袋。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10.所述前裤面和后裤面的可拆卸连接处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摁扣。
11.所述前裤面和后裤面的可拆卸连接处还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绑带。
12.所述接尿袋上设有入尿口,所述入尿口的边缘设有第一围边,所述第一围边与前裤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摁扣。
13.所述第一围边与前裤面之间还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绑带。
14.所述接尿袋于入尿口的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接尿袋中尿液溅出的缩口管。
15.所述第一围边于入尿口的外周设有一围第一吸液棉和贴合在前裤面上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位于第一吸液棉的外侧。
16.所述接粪袋上设有入粪口,所述入粪口的边缘设有第二围边,所述第二围边与后裤面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三摁扣。
17.所述第二围边与后裤面之间还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三绑带。
18.所述第二围边于入粪口的外周设有一围第二吸液棉和贴合在后裤面上的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位于第二吸液棉的外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本实用新型的接便裤,由于前裤面和后裤面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侧的两端可拆
卸连接,在使用时,只要将前裤面和后裤面的可拆卸连接处拆分,然后穿戴于病人的臀部即可,穿戴方便,减少了对病人的翻动,并且,将排尿口对准病人的排尿部位,将排粪口对准病人的排粪部位,病人在排便完成之后,只需要拆除接尿袋和/或接粪袋,换上新的接尿袋和/或接粪袋即可,更有利用病人的健康。本接便裤的三角裤体上可拆卸地设有接尿袋和接粪袋,三者为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能够防止病人便急而拉在身上、床上,接尿袋和接粪袋在穿戴三角裤体时就连在三角裤体上,医护人员只需要隔时检测接尿袋和接粪袋的情况,更换接尿袋和接粪袋即可,使用更加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能够减少病人因抬臀、翻转带来的痛苦。而且,接尿袋和接粪袋均可做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而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本接便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以及增加病人舒适度。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便裤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便裤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便裤的展开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便裤的接尿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便裤的接粪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各标号表示:
27.1、前裤面;11、排尿口;2、后裤面;21、排粪口;3、接尿袋;31、入尿口;32、第一围边;33、缩口管;34、第一吸液棉;35、第一魔术贴;36、放尿口;37、堵头;4、接粪袋;41、入粪口;42、第二围边;43、第二吸液棉;44、第二魔术贴;5、第一摁扣;6、第一绑带;7、第二摁扣;71、第二绑带;8、第三摁扣;9、第三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接便裤的一种实施例,本接便裤包括前裤面1和后裤面2,前裤面1和后裤面2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侧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形成三角裤体,前裤面1上设有排尿口11,前裤面1于排尿口11处可拆卸地设有接尿袋3,后裤面2上设有排粪口21,后裤面2于排粪口21处可拆卸地设有接粪袋4。由于前裤面1和后裤面2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侧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只要将前裤面1和后裤面2的可拆卸连接处拆分,然后穿戴于病人的臀部即可,穿戴方便,减少了对病人的翻动,并且,将排尿口11对准病人的排尿部位,将排粪口21对准病人的排粪部位,病人在排便完成之后,只需要拆除接尿袋3和/或接粪袋4,换上新的接尿袋3和/或接粪袋4即可,更有利用病人的健康。本接便裤的三角裤体上可拆卸地设有接尿袋3和接粪袋4,三者为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能够防止病人便急而拉在身上、床上,接尿袋3和接粪袋4在穿戴三角裤体时就连在三角裤体上,医护人员只需要隔时检测接尿袋3和接粪袋4的情况,更换接尿袋3和接粪袋4即可,使用更加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并且能够减少病人因抬臀、翻转带来的痛苦。而且,接尿袋3和接粪袋4均可做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而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本接便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以及增加病人舒适度。
30.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前裤面1和后裤面2的可拆卸连接处设有连接两者
的第一摁扣5。前裤面1和后裤面2的可拆卸连接处通过第一摁扣5连接,便于打开和连接,从而便于接便裤的穿戴。
31.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前裤面1和后裤面2的可拆卸连接处还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一绑带6。在前裤面1和后裤面2的可拆卸连接处加设第一绑带6,能够避免因第一摁扣5连接不牢靠而造成接便裤脱开,从而造成接尿袋3和接粪袋4错位,接不住粪尿。
32.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接尿袋3上设有入尿口31,入尿口31的边缘设有第一围边32,第一围边32与前裤面1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摁扣7。第二摁扣7设有多个,绕入尿口31的周边间隔分布,使第一围边32与前裤面1连接更加牢靠。第一围边32通过第二摁扣7连接在前裤面1上,拆装方便。
33.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围边32与前裤面1之间还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绑带71。在第一围边32与前裤面1之间加设第二绑带71,能够避免因第二摁扣7连接不牢靠而造成接尿袋3错位。
34.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接尿袋3于入尿口31的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接尿袋3中尿液溅出的缩口管33。尿液通过入尿口31流入缩口管33,再通过缩口管33流入接尿袋3中,由于缩口管33的直径更小,能够防止接尿袋3中尿液溅出。当然,也可以在缩口管33上装设一个单向阀,使尿液只进不出,从而防止接尿袋3中尿液经过缩口管33倒流出来。接尿袋3远离缩口管33的一端设有放尿口36,放尿口36中设有堵头37,便于接尿袋3的回收处理,在回收时,拔出堵头37,放空接尿袋3中的尿液。
35.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围边32于入尿口31的外周设有一围第一吸液棉34和贴合在前裤面1上的第一魔术贴35,第一魔术贴35位于第一吸液棉34的外侧。入尿口31和排尿口11的大小设置成一致,并重合在一起。在入尿口31的外周设置一围第一吸液棉34和第一魔术贴35,第一魔术贴35贴合在前裤面1上,使第一吸液棉34抵紧在入尿口31和排尿口11的边缘,防止尿液从第一围边32和前裤面1之间流出。第二摁扣7位于第一魔术贴35的外侧。
36.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接粪袋4上设有入粪口41,入粪口41的边缘设有第二围边42,第二围边42与后裤面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三摁扣8。第三摁扣8设有多个,绕入粪口41的周边间隔分布,使第二围边42与后裤面2连接更加牢靠。第二围边42通过第三摁扣8连接在后裤面2上,拆装方便。
37.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围边42与后裤面2之间还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三绑带9。在第二围边42与后裤面2之间加设第三绑带9,能够避免因第三摁扣8连接不牢靠而造成接粪袋4错位。
38.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围边42于入粪口41的外周设有一围第二吸液棉43和贴合在后裤面2上的第二魔术贴44,第二魔术贴44位于第二吸液棉43的外侧。入粪口41和排粪口21的大小设置成一致,并重合在一起。在入粪口41的外周设置一围第二吸液棉43和第二魔术贴44,第二魔术贴44贴合在后裤面2上,使第二吸液棉43抵紧在入粪口41和排粪口21的边缘,防止粪液从第二围边42和后裤面2之间流出。第三摁扣8位于第二魔术贴44的外侧。
39.本实施例中,三角裤体为棉质裤体,接尿袋3和接粪袋4采用医用pvc材质,柔软透气,防漏尿,一次性使用。
40.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
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