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
背景技术:2.腰椎穿刺在临床上十分重要,用腰椎穿刺针刺入到蛛网膜下腔。穿刺点一般选在腰3、4间隙,也可以上移或者下移1个间隙。由于个体的不同,进入人体的深度就有不同的要求,但目前所使用的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没有定位结构而无法定位,腰椎穿刺针进入人体内的深度在实施麻醉过程中容易移位,需要麻醉医生用手扶持,给使用带来一定的麻烦,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能准确的注入麻醉药,操作方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包括外针、内针和针芯,所述外针包括第一针体和第一针座,所述内针包括第二针体和第二针座,所述针芯包括第三针体和第三针座,所述第一针座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且该端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推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针体且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持翼,所述第一针体为空心针管,第一针体的针尖为斜刀状,所述第二针座由入口段和出口段组成,所述入口段的外径大于出口段,且出口段为连接所述第二针体的螺纹段,其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三针座由手柄和插入端组成,所述手柄的外径大于所述插入端,所述插入端由柱体段和与之连接的锥形段组成,所述锥形段的尖端连接所述第三针体,所述第二针座的入口段内腔刚好与所述第三针座的插入端外形相契合;所述第二针体为空心针,其针尖设有出液孔,所述第三针体为实心针。
6.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针座的入口段内壁设有轴向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位于第二针座的端部,定位槽的另一端连接垂直的卡槽,所述第三针座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块,当定位块延所述定位槽下滑至卡槽时,第三针座的插入端刚好完全进入第二针座内。
7.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针体的出液孔位于针尖顶端的一侧。
8.优选地,所述第三针体的针尖与第二针体的针尖内腔刚好契合。
9.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针座的螺纹段底部至第二针尖的长度比外针的总长度长0.5cm。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针座的一端设置推板,另一端设置手持翼,不用手扶针体,方便定位穿刺;第一针体的针尖设为斜刀状,能更省力的刺入皮肤;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采用螺纹配合,实现刺入深度的微调节;第三针座由手柄和插入端组成,插入端由柱体段和与之连接的锥形段组成,锥形结构使第三针体插入后稳定性更好,柱体段方便内芯拔出后能与注射器的接口连接;
12.2、在第二针座的入口段内壁设有轴向的定位槽和卡槽,在第三针座上设置对应的定位块,当定位块延定位槽下滑至卡槽时,第三针座的插入端刚好完全进入第二针座内,在内针和内芯组合后一体化更稳定。
13.3、将第二针体的出液孔设于针尖顶端的一侧,使麻醉药能更准确地注入目标位置,第三针体的针尖与第二针体的针尖内腔刚好契合,能很好地封闭第二针体的出液孔。
14.4、将第二针座的螺纹段底部至第二针尖的长度设为比外针的总长度长0.5cm,在第二针座和第一针座的螺纹段未接触之前,第二针体已沿第一针体刺入皮肤,刺入更省力,只通过旋转螺纹来实现深度的微调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7.图3是实施例2的内针和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实施例3的第二针体和第三针体的针尖部示意图。
19.图5是实施例2的第二针座的内壁局部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外针;2、内针;3、内芯;4、推板;5、手持翼;11、第一针体;12、第一针座; 21、第一针体;22、第二针座;31、第三针体;32、第三针座;121、内螺纹;211、出液孔;221、入口段;222、出口段;321、手柄;322、柱体段;323、锥形段;324、定位块;2211、定位槽;2212、卡槽;2221、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2.实施例1
23.如图1和2所示,一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包括外针1、内针2和针芯3,所述外针1包括第一针体11和第一针座12,所述内针2包括第二针体21和第二针座22,所述针芯3包括第三针体31和第三针座32,所述第一针座12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121,且该端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推板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针体11且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持翼5,所述第一针体11为空心针管,第一针体11的针尖为斜刀状,所述第二针座22由入口段221和出口段222组成,所述入口段221的外径大于出口段222,且出口段222为连接所述第二针体21的螺纹段,其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121相匹配的外螺纹2221;所述第三针座32由手柄321和插入端322组成,所述手柄321的外径大于所述插入端,所述插入端由柱体段322和与之连接的锥形段323组成,所述锥形段323的尖端连接所述第三针体31,所述第二针座22的入口段221内腔刚好与所述第三针座32的插入端外形相契合;所述第二针体21为空心针,其针尖设有出液孔211,所述第三针体31为实心针。
24.使用时,用食指和中指抵住外针的手持翼5,大拇指推动第一针座12的推板4,将第一针体11刺入穿刺点,再将内针与内芯组合,将第二针体21沿第一针座12插入第一针体22,第二针体21先刺入皮肤,再通过旋转第二针座22继续向深处推进,通过螺纹配合来实现刺入深度的细微调节,直至刺入目标位置,手持第三针座32的手柄321,将内芯3拔出,脑脊液顺着第二针体21从针尖向第二针座22的入口段221流出;将注射器插入第二针座22的入口
段221,向麻醉部位注入麻醉药,注入完成后,拔出外针1,完成注射。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27.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针座22的入口段221内壁设有轴向的定位槽2211,所述定位槽2211的一端位于第二针座22的端部,定位槽2211的另一端连接垂直的卡槽2212,所述第三针座32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块324,当定位块324延所述定位槽2211下滑至卡槽2212时,第三针座32的插入端刚好完全进入第二针座22内。
28.将内针2与内芯3组合,先将第三针体31插入第二针座22,定位块324对准定位槽2211,定位块324延定位槽2211下滑至底部,旋转第三针座32,定位块324进入卡槽2212,第三针体31不会向外滑出,方便持手柄321将一体化的内针2和内芯3推入外针1中;拔出内芯3时,反向旋转第三针座32,定位块324回到定位槽324中,向外拉出内芯3。
29.实施例3
3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31.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针体21的出液孔211位于针尖顶端的一侧。
32.所述第三针体31的针尖与第二针体21的针尖内腔刚好契合。
33.实施例4
3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35.所述第二针座22的螺纹段底部至第二针尖21的长度比外针1的总长度长0.5cm。
36.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及的连接为粘接和一体成形。
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