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报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智能加温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2.患者在输液时,往往因输液液体低于体温温度,在其注入到静脉血管中而感到不适,普通的加温方式不便于根据温度的变换而进行调节,且不方便进行固定,为此该实用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智能加温报警装置,它可以实现便于根据输液管内液体的有无来对加热组件进行控制,以避免过度加热使管道外壁破裂,同时可自动断开加热开关提升使用的安全性,能够在输液即将完成时,进行鸣响提示。
5.2.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智能加温报警装置,包括柱推外壁,所述柱推外壁的内侧连接有穿管针,所述柱推外壁的内侧设置有推动管,所述推动管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推动管的末端固定有导电环。
8.进一步的,所述穿管针贯穿于柱推外壁的内部,所述柱推外壁的侧面设置有挤压钮,所述柱推外壁的后侧面固定有固定端壳,所述固定端壳的上表面固定有固管夹,且固管夹与固定端壳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固定端壳的上侧右端面设置有指示灯。
9.进一步的,所述柱推外壁与推动管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推动管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推动管与复位弹簧之间构成套合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与固定端壳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管与导电环之间固定连接,且导电环与穿管针之间为螺纹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壳的内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固定端壳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固定端壳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电热丝的前侧面设置有触电拨片,且触电拨片与蜂鸣器之间构成电性连接,所述触电拨片的左侧设置有弹片弹簧。
11.进一步的,所述弹片弹簧的前侧固定有接触片,且弹片弹簧与接触片之间为焊接连接,所述接触片的前侧面设置有接电片,所述接电片的后侧连接有接电片。
12.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丝的后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电磁线圈之间构成电性连接,所述固定端壳的内侧面设置有温度控制模块,所述电热丝的上方连接有导热片,且电热丝与导热片之间构成焊接连接。
13.3.有益效果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1)本方案,通过挤压柱推外壁两端的挤压钮使得,穿管针向内侧推进,让穿管针穿透输液管外表面,随后柱推外壁内侧的推动管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穿管针拉回,当液体流动到穿管针之间时,使得两穿管针之间通过液体形成导电通路,并固定端壳内部电热丝进行加热,当穿管针之间不再有液体流动时,可自动断开加热,该结构便于根据输液管内液体的有无来对加热组件进行控制,以避免过度加热使管道外壁破裂,同时可自动断开加热开关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16.(2)本方案,通过将输液管绕过固定端壳上的固管夹,使得固管夹通过转动与另一端闭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固定过程电热丝的热量通过导热片将热量传递到输液管外壁,以实现加热,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能够在更换接触部件的情况下反复使用。
17.(3)本方案,当两穿管针之间处于通电的情况下,使得电磁线圈接通电路,并让接电片具有磁性吸住接触片,随后接触片通过此时,电热丝与温度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均处于工作状态,电热丝的加热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温度控制模块进行处理,当两穿管针之间无电流通过时,电磁线圈不再具有磁性,接触片在弹片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到原来的位置,并让蜂鸣器处于通电状态,进行报警,该结构便于根据原有温度进行调节,并能够在输液即将完成时,进行鸣响提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端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片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柱推外壁;2、穿管针;3、挤压钮;4、固定端壳;5、固管夹;6、指示灯;7、复位弹簧;8、导电环;9、推动管;10、蜂鸣器;11、电热丝;12、触电拨片;13、弹片弹簧;14、接触片;15、接电片;16、电磁线圈;17、温度控制模块;18、温度传感器;19、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
3,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智能加温报警装置,包括柱推外壁1,柱推外壁1的内侧连接有穿管针2,柱推外壁1的内侧设置有推动管9,推动管9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推动管9的末端固定有导电环8。
25.参阅图1,穿管针2贯穿于柱推外壁1的内部,柱推外壁1的侧面设置有挤压钮3,柱推外壁1的后侧面固定有固定端壳4,固定端壳4的上表面固定有固管夹5,且固管夹5与固定端壳4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固定端壳4的上侧右端面设置有指示灯6。
26.参阅图2,柱推外壁1与推动管9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推动管9的外侧设置有复位弹簧7,推动管9与复位弹簧7之间构成套合连接,复位弹簧7与固定端壳4之间为固定连接,推动管9与导电环8之间固定连接,且导电环8与穿管针2之间为螺纹连接。
27.参阅图3,固定端壳4的内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蜂鸣器10,固定端壳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热丝11,电热丝11与固定端壳4之间为螺纹连接,电热丝11的前侧面设置有触电拨片12,且触电拨片12与蜂鸣器10之间构成电性连接,触电拨片12的左侧设置有弹片弹簧13。
28.参阅图2,弹片弹簧13的前侧固定有接触片14,且弹片弹簧13与接触片14之间为焊接连接,接触片14的前侧面设置有接电片15,接电片15的后侧连接有接电片15。
29.参阅图2,电热丝11的后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8,且温度传感器18通过导线与电磁线圈16之间构成电性连接,固定端壳4的内侧面设置有温度控制模块17,电热丝11的上方连接有导热片19,且电热丝11与导热片19之间构成焊接连接。
30.在使用时:通过挤压柱推外壁1两端的挤压钮3使得,穿管针2向内侧推进,让穿管针2穿透输液管外表面,随后柱推外壁1内侧的推动管9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将穿管针2拉回,当液体流动到穿管针2之间时,使得两穿管针2之间通过液体形成导电通路,并固定端壳4内部电热丝11进行加热,当穿管针2之间不再有液体流动时,可自动断开加热,通过将输液管绕过固定端壳4上的固管夹5,使得固管夹5通过转动与另一端闭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固定过程电热丝11的热量通过导热片19将热量传递到输液管外壁,以实现加热,当两穿管针2之间处于通电的情况下,使得电磁线圈16接通电路,并让接电片15具有磁性吸住接触片14,随后接触片14通过此时,电热丝11与温度控制模块17和温度传感器18均处于工作状态,电热丝11的加热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18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温度控制模块17进行处理,当两穿管针2之间无电流通过时,电磁线圈16不再具有磁性,接触片14在弹片弹簧13的作用下复位到原来的位置,并让蜂鸣器10处于通电状态,进行报警。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