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用多功能麻醉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8831发布日期:2021-12-08 13:5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用多功能麻醉辅助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麻醉用多功能麻醉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2.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为了减少患者术前的精神紧张,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可适当给予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等麻醉前用药。麻醉前要禁食,以防麻醉、手术时发生呕吐、误吸等合并症。患者接到手术室后,按照操作要求施行麻醉。麻醉、手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处理。麻醉后将患者安全运返病室或麻醉恢复室,继续进行监测治疗,直到患者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麻醉时和麻醉后作好麻醉记录。
3.全身麻醉是指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致使患者意识消失而周身无疼痛感觉的过程。这种麻醉方式便是常言道的“睡着状态”,特点是患者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体验不到疼痛。最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特点是采用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术中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4.目前,现有技术中进行麻醉时通常使用可移动式的麻醉辅助支架来进行麻醉辅助操作,这种设置在地面上的麻醉辅助支架占地面积大且影响医生操作,麻醉及术后还需要将其挪开,十分不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麻醉用多功能麻醉辅助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用多功能麻醉辅助支架。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用多功能麻醉辅助支架,主要包括固定座、升降支架、操作箱、吸入麻醉辅助装置和注射麻醉辅助装置,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所述升降支架安装在固定座下端面,所述操作箱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架底端,所述吸入麻醉辅助装置设置在操作箱内左部,所述注射麻醉辅助装置设置在操作箱内右部。
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下端面的液压管和滑动套接在所述液压管外侧的滑动管,所述液压管控制所述滑动管上下移动,升降支架既能对操作箱起到支撑作用,又能实现操作箱上下移动,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身高需求。
8.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管外侧设有用于挂置输液瓶的输液架,用于挂置输液麻醉时的输液瓶,并且可以将输液瓶的输液管放置在输液泵中来进行输液速度的控制。
9.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箱前后侧面均设有用于转动操作箱的把手和用于控制升降支架升降的控制按键,把手方便操作人员将操作箱的吸入麻醉辅助装置或注射麻醉辅助装置转动至合适位置,控制按键可以使操作人员轻易控制操作箱的高度。
10.进一步地,所述吸入麻醉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箱内左部用于雾化麻醉药液的雾化机和挂置在操作箱左侧面的吸入波纹管,所述吸入波纹管一端与所述雾化机连
接,吸入波纹管另一端密封插接有一次性吸入面罩,吸入麻醉时只需要将麻醉药液放入雾化机中,然后将一次性吸入面罩插接在波纹管远端并罩接在患者口鼻上即可,方便快捷。
11.进一步地,所述注射麻醉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箱内右部的输液泵,输液泵可以控制输入麻醉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并且可以在达到设定输入流量时进行提醒。
12.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箱、吸入麻醉辅助装置和注射麻醉辅助装置均通过内部线路与天花板上的电源插座连接,不会对麻醉辅助支架下方的操作造成影响。
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是:当患者需要吸入麻醉时,先按动控制按键控制升降支架将操作箱下降至合适高度,然后将麻醉药液放入吸入麻醉辅助装置的雾化机中,在吸入波纹管远端插接一次性吸入面罩,然后将一次性吸入面罩罩接在患者面部并固定,打开雾化机,将雾化后的麻醉药液经波纹管倒入一次性吸入面罩中供患者吸入,从而完成吸入麻醉,麻醉结束后先关闭雾化机,然后将一次性吸入面罩从患者面部摘除并分类收集,将吸入波纹管挂接在操作箱一侧,按动控制按键控制操作箱上升至不影响后续操作的高度即可;
14.当患者需要输液麻醉时,先按动控制按键控制升降支架将输液架下降至合适高度,将输液瓶挂接在输液架上,然后将输液瓶的输液管放置在注射麻醉辅助装置的输液泵中,设置药液流速和输液总量,按动控制按键控制操作箱上升至不影响后续操作的高度,将输液管的远端针柄刺入患者体内进行输液,当液体输入量达到设定输液总量时,输液泵自动锁死输液管,并向操作人员发出灯光和声音提示,操作人员将针柄拔出完成输液麻醉,麻醉结束后先手动关闭输液管上的输液阀,然后打开输液泵将输液管取出,将输液瓶和输液管整体取下分类收集即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麻醉用多功能麻醉辅助支架,可以同时满足吸入麻醉和输液麻醉的辅助,通过固定座将麻醉辅助支架固定在天花板上,使用时通过升降支架控制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地面或台面上的麻醉辅助支架来说,节省占地面积,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整体流程操作,并且在操作箱内设置吸入麻醉辅助的雾化机和注射麻醉辅助的输液泵,不论患者进行何种麻醉方式,均可以进行辅助操作,吸入麻醉只需将麻醉药液放入雾化机即可,输液麻醉可以设置输液流速和输液总量。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安全高效等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支架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箱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

固定座、2

升降支架、21

液压管、22

滑动管、221

输液架、3

操作箱、31

把手、32

控制按键、4

吸入麻醉辅助装置、41

雾化机、42

吸入波纹管、43

一次性吸入面罩、5

注射麻醉辅助装置、51

输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

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1.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麻醉用多功能麻醉辅助支架,主要包括固定座1、升降支
架2、操作箱3、吸入麻醉辅助装置4和注射麻醉辅助装置5,
22.固定座1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升降支架2安装在固定座1下端面,如图2所示,升降支架2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下端面的液压管21和滑动套接在液压管21外侧的滑动管22,液压管21控制滑动管22上下移动,滑动管22外侧设有用于挂置输液瓶的输液架221,
23.如图3所示,操作箱3转动连接在滑动管22底端,操作箱3前后侧面均设有用于转动操作箱3的把手31和用于控制升降支架2升降的控制按键32,
24.吸入麻醉辅助装置4设置在操作箱3内左部,吸入麻醉辅助装置4包括设置在操作箱3内左部用于雾化麻醉药液的雾化机41和挂置在操作箱3左侧面的吸入波纹管42,吸入波纹管42一端与雾化机41连接,吸入波纹管42另一端密封插接有一次性吸入面罩43,
25.注射麻醉辅助装置5设置在操作箱3内右部,操作箱3、吸入麻醉辅助装置4和注射麻醉辅助装置5均通过内部线路与天花板上的电源插座连接。
26.上述电子元件的具体型号均未作特殊指定,均可以选用市售的普通产品,只要能够满足本技术的使用需求即可。
27.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为:当患者需要吸入麻醉时,先按动控制按键32控制升降支架2将操作箱3下降至合适高度,然后将麻醉药液放入吸入麻醉辅助装置4的雾化机41中,在吸入波纹管42远端插接一次性吸入面罩43,然后将一次性吸入面罩43罩接在患者面部并固定,打开雾化机41,将雾化后的麻醉药液经波纹管42倒入一次性吸入面罩43中供患者吸入,从而完成吸入麻醉,麻醉结束后先关闭雾化机41,然后将一次性吸入面罩43从患者面部摘除并分类收集,将吸入波纹管42挂接在操作箱3一侧,按动控制按键32控制操作箱3上升至不影响后续操作的高度即可;
28.当患者需要输液麻醉时,先按动控制按键32控制升降支架2将输液架221下降至合适高度,将输液瓶挂接在输液架221上,然后将输液瓶的输液管放置在注射麻醉辅助装置5的输液泵51中,设置药液流速和输液总量,按动控制按键32控制操作箱3上升至不影响后续操作的高度,将输液管的远端针柄刺入患者体内进行输液,当液体输入量达到设定输液总量时,输液泵51自动锁死输液管,并向操作人员发出灯光和声音提示,操作人员将针柄拔出完成输液麻醉,麻醉结束后先手动关闭输液管上的输液阀,然后打开输液泵51将输液管取出,将输液瓶和输液管整体取下分类收集即可。
29.应用例:
30.实验对象:选择某市医院的麻醉科作为实施例提供麻醉辅助支架的试点,志愿征集10名需进行吸入麻醉的患者和10名需进行注射麻醉的患者,将10名需进行吸入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10名需进行注射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第三组和第四组。
31.实验条件:第一组和第三组患者在进行麻醉时由医生使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麻醉辅助支架进行辅助麻醉,第二组和第四组患者由医生使用普通手推车式麻醉辅助支架进行辅助麻醉。
32.实验结果:对第一组和第三组患者进行麻醉的医生表示,实施例提供的麻醉辅助支架使用时方便,并且节省空间,不影响后续手术操作;
33.对第二组和第四组患者进行麻醉的医生表示,普通手推车式麻醉辅助支架占地面积大,使用和结束时均需要进行挪动,影响后续手术进程。
34.实验结论:实施例提供的麻醉辅助支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麻醉辅助支架来说,
使用方便,不占地方,不影响后续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