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9320发布日期:2021-12-08 14:0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床。


背景技术:

2.视网膜脱离手术,通常是将患者眼部的玻璃体进行切割后注入惰性气体或者硅油填充,使注入的气体或者硅油从玻璃体腔向眼球壁推压,以达到将视网膜复位的目的。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为了使视网膜下液吸收复位,并且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必须要采用面部水平朝下的体位,并且要求患者的额部与下颌在同一水平线上,头尽量不能侧转,这个面朝下的体位需要在术后的一周内每天保持18个小时以上。现今没有合适的病床或者装置能够方便病人长时间保持俯卧位,如果要患者直接趴着病床上,会导致患者的呼吸不顺畅,趴时间长了还会感觉酸胀、麻木,甚至引起恶心呕吐,以至于患者无法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卧姿,影响了术后的恢复效果。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更适合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患者使用的病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床,做了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患者使用该病床能够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以提高术后的恢复效果。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床,包括床体,其中,所述的床体上方依次设有头部固定座和胸腹支撑结构,所述头部固定座的底部四周设有支脚,所述头部固定座的顶部设有头枕腔,所述的头枕腔内设有与头枕腔相匹配的头枕板,所述头枕板上开有通气孔,所述头枕板的底部与头枕腔底部之间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的头枕板上安装有u型枕。
6.进一步的,所述的胸腹支撑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海绵层和气囊层。
7.进一步的,所述的床体底部设有气泵,所述气囊层通过气管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的气管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的床体侧边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气泵和排气阀电路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均匀设置在头枕板和头部固定座之间的多根伸缩杆,所述头部固定座的顶部开有多个缓冲槽,所述的伸缩杆上端与头枕板连接,下端与缓冲槽的槽底连接,所述的伸缩杆外侧还设有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上端与头枕板连接,下端与缓冲槽的槽底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气孔设置在靠近胸腹支撑结构侧。
10.进一步的,所述的u型枕上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凸点。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海绵层中填充有珍珠棉。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床,通过依次设置的头部固定
座和胸腹支撑结构,能够在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时很好的支撑患者的头部和胸腹位置;在头部固定座上设置用于放置u型枕的头枕板,能够提高患者头部高度,使患者的额部与下颌在同一水平线上,以提高术后的恢复效果;在头部固定座与头枕板之间设置缓冲结构,能够缓冲患者头部对头部固定座的压力,增加患者头部位置的舒适感;通过在胸腹支撑结构中设置气囊层,可以调节胸腹支撑结构的高度,使患者趴在上面更舒适;利用控制器控制气泵打气或者打开排气阀放气,可以稍微改变患者胸腹部的受力位置,减少患者感觉酸胀、麻木的几率。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固定座和u型枕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

床体、2

头部固定座、3

支脚、4

头枕腔、5

头枕板、6

通气孔、7

u型枕、8

海绵层、9

气囊层、10

气泵、11

气管、12

排气阀、13

控制器、14

伸缩杆、15

缓冲槽、16

减震弹簧、17

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21.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病床,包括床体1,其中,所述的床体1上方依次设有头部固定座2和胸腹支撑结构,通过依次设置的头部固定座2和胸腹支撑结构,能够使做了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时,很好的支撑患者的头部和胸腹位置。所述头部固定座2的底部四周设有支脚3,这样的结构使头部固定座2的透气性更好,保证患者俯卧位姿势使的呼吸顺畅。所述头部固定座2的顶部设有头枕腔4,所述的头枕腔4内设有与头枕腔4相匹配的头枕板5,所述头枕板5上开有通气孔6,所述头枕板5的底部与头枕腔4底部之间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的头枕板5上安装有u型枕7,利用u型枕7来固定患者头部,能够吸收并分解头部的压力,准确塑造体型轮廓,抵消反动力,带来无压力贴合感,u型的结构也不会阻碍血液循环,不容易产生疲劳和酸痛,并且透气性也好。在头部固定座2上设置用于放置u型枕7的头枕板7,能够提高患者头部高度,使患者的额部与下颌在同一水平线上,以提高术后的恢复效果。
22.所述的胸腹支撑结构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海绵层8和气囊层9。通过在胸腹支撑结构中设置气囊层9,可以调节胸腹支撑结构的高度,使患者趴在上面更舒适。海绵层8可以增加透气性,防止闷热。
23.所述的床体1底部设有气泵10,所述气囊层9通过气管11与气泵10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的气管11上设有排气阀12,所述的床体1侧边设有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分别与气泵
10和排气阀12电路连接。利用控制器13控制气泵10往气囊层9中打气或者打开排气阀12将气囊层9内部分气体排出,可以使气囊层9变高或者降低,这样能够稍微改变患者胸腹部的受力位置,减少患者感觉酸胀、麻木的几率。
24.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均匀设置在头枕板5和头部固定座2之间的多根伸缩杆14,所述头部固定座2的顶部开有多个缓冲槽15,所述的伸缩杆14上端与头枕板5连接,下端与缓冲槽15的槽底连接,所述的伸缩杆14外侧还设有减震弹簧16,所述的减震弹簧16上端与头枕板5连接,下端与缓冲槽15的槽底连接。当患者头部压在u型枕7上时,会对u型枕7产生下压力,u型枕7将头枕板5下压,此时减震弹簧16受到压力变形后对其产生反向弹力,进一步抵消反动力,使患者头部更加舒适。
25.所述的通气孔6设置在靠近胸腹支撑结构3侧,这个位置能与患者头部放置位置相配合,使患者呼吸更通畅。
26.所述的u型枕7上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凸点17,凸点17能够增加患者脸部与u型枕7表面之间的透气性。
27.所述的海绵层8中填充有珍珠棉,珍珠棉的可塑性能佳、韧性强、抗撞力强,不容易变形,恢复性和透气性好,不闷热。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