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驴用血液提取装置

文档序号:27870212发布日期:2021-12-08 14:1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驴用血液提取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驴用血液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2.驴血中,由于含有生物活性肽,而被广泛开发,可用于保健或用作药品,具有祛除风湿作用,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为了制备保健品、药品,或用于开发和实验,人们对驴血的需求越来越大。
3.现有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210094.1,专利名称为“一种驴血采集针”,公开了“一种驴血采集针,包括针头、针杆、针柄、连接管、接头管、主路管、分路管、橡胶塞、挂环、挂绳、矩形板和双面胶,针头为一前端呈斜面的圆柱型管体,针头内径为现有人类采血针内径的四倍,针头底端套有中空的针杆,针杆两端固定连接有针柄,针杆底端插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插入接头管内,接头管另一端与一主路管侧壁连通,主路管为一端密封的圆柱型管体,主路管侧壁设有四根等间距阵列分路管,分路管与其主路管内部腔体连通,主路管和各分路管的端部均通过橡胶塞密封,主路管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挂环上设有挂绳,挂绳另一端挂有矩形板,矩形板的板面上设有双面胶”。这种驴血采集针没有设置自毁结构容易被重复利用,从而导致取血时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也给其后的无害化处理带来了问题,还容易影响驴血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被重复利用且安全性高的驴用血液提取装置。
5.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驴用血液提取装置,包括针头、针杆、针柄、连接管、接头管、主路管以及分路管,所述针杆上端设有与针头相连的乳头,所述乳头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易折槽;还包括针套,所述针套内开设有与乳头相适配的套接孔,所述套接孔底端开设有扩口,所述扩口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易折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针套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针柄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环与固定孔通过连接绳相连。
6.上述结构中,针杆底端插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插入接头管内,接头管另一端与一主路管侧壁连通,主路管为一端密封的圆柱型管体,主路管侧壁设有四根等间距阵列分路管,分路管与其主路管内部腔体连通,主路管和各分路管的端部均通过橡胶塞密封,主路管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挂环上设有挂绳,挂绳另一端挂有矩形板,矩形板的板面上设有双面胶。使用时,操作者打开针套,手持针柄将针头插入驴的血管内,然后将矩形板通过双面胶粘贴在驴的皮肤上,使其拉住整个装置,防止该采血针由于自重而脱落,然后将各个采血袋的针头插入分路管端部的橡胶塞,使其针口位于分路管内,血液从针头沿连接管进入主路管,从各分路管内的针口流入各采血袋内,在采血过程中,将真空采血管的真空采血管针头插入主路管端部的橡胶塞内,进行血液采集,用于日后检验。采血过程中,各采血袋采满血样的时间略有先后,将先完成的采血袋的导管热熔密封,直接拔掉采血袋针头即可,橡
胶塞内部碰撞将采血袋针头所留空隙填满,防止血液流出,再一次给各采血袋密封即可。使用完后,操作者将针套套设在针头上后,通过捏紧针套,使得卡块卡设于乳头的环形易折槽内后,将乳头掰断,从而使得针头断开与针杆的连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针套能够便于对针头进行保护,且能够便于本装置的运输,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扩口能够提高针套底端的弹性,从而能够便于操作者将卡块卡设于环形易折槽内;将卡块设于扩口内能够防止卡块与乳头外壁相抵而无法将针套完全套设于乳头外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连接绳将针套连接在针柄上能够避免针套丢失,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套内设有与针头内孔相适配的针塞。
8.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针塞能够提高针套与针头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操作者将乳头折断后,针头从针套内脱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套包括通过套接孔贯通的套接部以及位于套接孔顶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底端与针塞相连,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套接部相连的弹性粘结层,所述针套的高度小于针头的针尖至乳头顶端的距离。
10.上述结构中,使用完本装置后,操作者将针套套设于针头上,针塞塞入针头内,将套接部向下滑动,使得弹性粘结层破裂,连接部与套接部相分离,套接部移动至与针杆相抵后,通过卡块将乳头折断后,将本装置丢弃。通过将针塞塞入针头内,使其与套接部分离后进行丢弃,能够避免本装置在回收时针头掉出而将清洁人员扎伤,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头为一前端呈斜面的圆柱型管体,所述连接部底端设有塞头,所述塞头底部设有与针头顶端斜面相适配的贴合面,所述针塞位于贴合面上。
12.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塞头与针头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的外圆直径大于塞头的外圆直径。
14.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针头的针尖抵于连接部上,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针头扎伤清洁人员,且能够便于针头与连接部相抵后,使得连接部与套接部相分离。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塞底端的截面呈倒梯形。
16.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针塞塞入针头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固定贴。
18.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贴将本装置固定于驴身上,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采血的可靠性。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卡设固顶贴的卡槽。
20.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固定贴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本装置固定时的稳定性。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绳采用弹性材质。
22.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操作者将针套套设于针头上,且能够提高针套套在枕头上时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套套设在针头上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乳头折断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含义:1

针头;2

针杆;3

针柄;4

连接管;5

接头管;6

主路管;7

分路管;8

乳头;81

环形易折槽;9

针套;91

套接孔;911

扩口;912

卡块;92

固定环;31

固定孔;10

连接绳;93

针塞;94

套接部;95

连接部;951

弹性粘结层;952

塞头;41

固定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驴用血液提取装置,包括针头1、针杆2、针柄3、连接管4、接头管5、主路管6以及分路管7,所述针杆2上端设有与针头1相连的乳头8,所述乳头8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易折槽81;还包括针套9,所述针套9内开设有与乳头8相适配的套接孔91,所述套接孔91底端开设有扩口911,所述扩口911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易折槽81相适配的卡块912,所述针套9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环92,所述针柄3上开设有固定孔31,所述固定环92与固定孔31通过连接绳10相连。
30.上述结构中,针杆2底端插入有连接管4,连接管4另一端插入接头管5内,接头管5另一端与一主路管6侧壁连通,主路管6为一端密封的圆柱型管体,主路管6侧壁设有四根等间距阵列分路管7,分路管7与其主路管6内部腔体连通,主路管6和各分路管7的端部均通过橡胶塞密封,主路管6侧壁固定连接有挂环,挂环上设有挂绳,挂绳另一端挂有矩形板,矩形板的板面上设有双面胶。使用时,操作者打开针套9,手持针柄3将针头1插入驴的血管内,然后将矩形板通过双面胶粘贴在驴的皮肤上,使其拉住整个装置,防止该采血针由于自重而脱落,然后将各个采血袋的针头插入分路管7端部的橡胶塞,使其针口位于分路管7内,血液从针头1沿连接管4进入主路管6,从各分路管7内的针口流入各采血袋内,在采血过程中,将真空采血管的真空采血管针头插入主路管6端部的橡胶塞内,进行血液采集,用于日后检验。采血过程中,各采血袋采满血样的时间略有先后,将先完成的采血袋的导管热熔密封,直接拔掉采血袋针头即可,橡胶塞内部碰撞将采血袋针头所留空隙填满,防止血液流出,再一次给各采血袋密封即可。使用完后,操作者将针套9套设在针头1上后,通过捏紧针套9,使得卡块912卡设于乳头8的环形易折槽81内后,将乳头8掰断,从而使得针头1断开与针杆2的连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针套9能够便于对针头1进行保护,且能够便于本装置的运输,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设置扩口911能够提高针套9底端的弹性,从而能够便于操作者将卡块912卡设于环形易折槽81内;将卡块912设于扩口911内能够防止卡块912与乳头8外壁相抵而无法将针套9完全套设于乳头8外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连接绳10将针套9连接在针柄3上能够避免针套9丢失,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31.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套9内设有与针头1内孔相适配的针塞93。
32.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针塞93能够提高针套9与针头1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操作
者将乳头8折断后,针头1从针套9内脱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33.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套9包括通过套接孔91贯通的套接部94以及位于套接孔91顶端的连接部95,所述连接部95底端与针塞93相连,所述连接部95上设有与套接部94相连的弹性粘结层951,所述针套9的高度小于针头1的针尖至乳头8顶端的距离。
34.上述结构中,使用完本装置后,操作者将针套9套设于针头1上,针塞93塞入针头1内,将套接部94向下滑动,使得弹性粘结层951破裂,连接部95与套接部94相分离,套接部94移动至与针杆2相抵后,通过卡块912将乳头8折断后,将本装置丢弃。通过将针塞93塞入针头1内,使其与套接部94分离后进行丢弃,能够避免本装置在回收时针头1掉出而将清洁人员扎伤,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35.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头1为一前端呈斜面的圆柱型管体,所述连接部95底端设有塞头952,所述塞头952底部设有与针头1顶端斜面相适配的贴合面,所述针塞93位于贴合面上。
36.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塞头952与针头1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37.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95的外圆直径大于塞头952的外圆直径。
38.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针头1的针尖抵于连接部95上,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针头1扎伤清洁人员,且能够便于针头1与连接部95相抵后,使得连接部95与套接部94相分离。
39.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塞93底端的截面呈倒梯形。
40.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针塞93塞入针头1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41.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4上设有固定贴41。
42.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贴41将本装置固定于驴身上,能够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采血的可靠性。
43.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4的外壁上开设有卡设固顶贴的卡槽。
44.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固定贴41与连接管4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本装置固定时的稳定性。
45.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10采用弹性材质。
46.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操作者将针套9套设于针头1上,且能够提高针套9套在枕头上时的牢固性。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