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术后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4945发布日期:2021-12-01 12:1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鼻中隔术后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中隔术后吻合器。


背景技术:

2.鼻中隔位于双侧鼻腔之间,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及其表面被覆的黏膜构成。鼻中隔偏曲可引起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如鼻塞、头痛、鼻出血等)者,手术矫正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具体方式是将两侧黏膜与鼻中隔骨/软骨剥离,在两层黏膜形成的腔隙内去除严重偏曲的部分骨/软骨,或松解导致偏曲的张力线。术毕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将双侧黏膜重新贴合以消灭术腔、促进愈合。当前最常用的关闭术腔的方法是双侧鼻腔填塞纱条或膨胀海绵进行压迫,以防止术腔内血肿生成,促进黏膜愈合,但相应地会引起病人不适感强烈,包括疼痛、溢泪及鼻腔感染。虽然当前已有文献报道将鼻中隔双侧黏膜进行连续贯穿缝合亦可达到相应目的而避免鼻腔填塞,但由于医生手持弯针在鼻腔深部操作空间狭小、上手难度大、缝合时间长,因此仍然无法普及运用。因此,如能设计一种操作简便的鼻中隔吻合装置,则能显著改善患者手术体验,促进伤口愈合,且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简化鼻中隔术后黏膜缝合的吻合器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鼻中隔术后吻合器,包括下部的手持柄和上部的吻合操作钳,所述的手持柄为x形,所述的手持柄包括两片对称的柄身,两个柄身中部穿过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固定,使两个柄身连接并可沿连接轴自由转动;所述柄身的下部为半圆形的手柄环、所述柄身的上部穿过连接轴连接吻合操作钳;所述的吻合操作钳包括左钳身、右钳身,所述左钳身、右钳身包括弯折的钳身上部分与钳身下部分,钳身下部分与连接轴相连,所述吻合操作钳的上部为装订结构,其中右钳身、左钳身分别为装订结构的装订部和砧板部。
6.进一步的,所述的装订结构中,所述的装订部为装有装订针的按压部,所述的砧板部为用于承受按压的支承部。
7.进一步的,所述的装订部包括上壳体、按压部和内装有装订针的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斜角滑块,所述的按压部安装在上壳体下端,按压部下侧为弹簧,上侧顶在斜角滑块外侧,所述的装订针置于斜角滑块前方的容纳腔内。
8.进一步的,所述的滑槽顶端下部设有装订针出口。
9.进一步的,所述的砧板部在相应于滑槽顶端下部的装订针出口处设有按压承受槽。
1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装订针采用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
11.进一步的,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吻合器的侧面形状为枪式,即下部的手持柄和上部
的吻合操作钳之间具有弯曲的角度,其中吻合操作钳为枪身、手持柄为枪柄。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在鼻内进行吻合操作的器械,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
13.(1)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后通过鼻中隔术后吻合器连接轴前端分别伸入两侧鼻腔,将剥离的两侧黏膜直接通过器械进行吻合,具有:安全、快速、操作方便等优点。
14.(2)此种操作不仅可以快速将黏膜吻合,而且解决了常规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术后患者因长期鼻腔填塞引起的不适感以及术者在鼻腔深部缝合操作的困难。
15.(3)用于吻合的器械前端为可拆卸装置,既可以单线吻合亦可以单次多线吻合,既可以精确部位吻合又可以快速完成黏膜吻合。
16.(4)用于吻合的材料由可吸收材料制成,减少了患者术后抽出鼻腔填塞物及鼻内拆除缝线的痛楚。
17.(5)将术后鼻腔内缝合器械化,既方便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又减少了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18.图1:本发明的鼻中隔术后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本发明的鼻中隔术后吻合器的合并结构示意图。
20.图3:装订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本发明的鼻中隔术后吻合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

手持柄,2

吻合操作钳,3

柄身,4

连接轴,5

手柄环,6

装订结构,7

装订部,8

砧板部,9

上壳体,10

按压部,11

滑槽,12

斜角滑块,13

容纳腔,14

装订针出口,15

按压承受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24.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此外,术语如“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26.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7.一种鼻中隔术后吻合器,包括下部的手持柄1和上部的吻合操作钳2,所述的手持柄1为x形,所述的手持柄1包括两片对称的柄身3,两个柄身3中部穿过连接轴4,连接轴4的两端固定,使两个柄身3连接并可沿连接轴4自由转动;所述柄身3的下部为半圆形的手柄环5、所述柄身3的上部穿过连接轴4连接吻合操作钳2;所述的吻合操作钳2包括左钳身、右钳身,所述左钳身、右钳身包括弯折的钳身上部分与钳身下部分,钳身下部分与连接轴4相连,
所述吻合操作钳2的上部为装订结构6,其中右钳身、左钳身分别为装订结构6的装订部7和砧板部8。
28.实施例中,所述的装订结构6中,所述的装订部7为装有装订针的按压部10,所述的砧板部8为用于承受按压的支承部。
29.实施例中,所述的装订部7包括上壳体9、按压部10和内装有装订针的滑槽11,所述的滑槽11内设有斜角滑块12,所述的按压部10安装在上壳体9下端,按压部10下侧为弹簧,上侧顶在斜角滑块12外侧,所述的装订针的形状为类似订书机装订针的“门”字形,装订针置于斜角滑块12前方的容纳腔13内。
30.实施例中,所述的滑槽11顶端下部设有装订针出口14。
31.实施例中,所述的砧板部8在相应于滑槽11顶端下部的装订针出口14处设有按压承受槽15。
32.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装订针采用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成。
33.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吻合器的侧面形状为枪式,即下部的手持柄1和上部的吻合操作钳2之间具有弯曲的角度(120
°
),其中吻合操作钳2为枪身、手持柄1为枪柄。
34.使用时,手持鼻中隔术后吻合器器械下部的手持柄1,将前端吻合操作钳2分别插入双侧鼻腔深部递送至需要吻合的黏膜处,按压手持柄1,前端工作原理与订书机相似,穿透两侧需吻合的黏膜后咬合固定,可为单次单个或单次多个固定,前端装订结构6的工作部可设计为一次性拆卸,所用“装订针”为可吸收材料;完成所需吻合黏膜部固定后,松开吻合钳经双侧鼻腔撤出手持鼻中隔术后吻合器器械即可,后期不需拆线操作,安全、快速、操作方便。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