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5015发布日期:2021-12-15 08:0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


背景技术:

2.动脉采血器,顾名思义,一种用以对病人进行动脉采血的医用器具,其主要是用于采集、初级保存动脉血样以进行体外诊断试验。
3.现有动脉采血器的结构与常规医用注射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其主要包括抽吸筒、连接于相应抽吸筒前端的采血针头、套固于相应采血针头外的护针帽、可前后滑动的卡置于相应抽吸筒内的可排气密封活塞及后端伸出至相应抽吸筒后端外且前端伸入相应抽吸筒内而连接至相应可排气密封活塞的推杆;其相应可排气密封活塞内嵌入有排气孔石。
4.上述现有动脉采血器在使用时,先将其可排气密封活塞推到其抽吸筒前端,再回拉到预设位置,如抽吸筒容量为3ml的动脉采血器,预设抽血量一般为1.6ml,所以需将其可排气密封活塞回拉到抽吸筒外壁容量刻度为1.6ml对应的位置处,然后拔掉相应护针帽,定位动脉,以使相应采血针头与病人皮肤呈45度角到90度角进针,当相应采血针头进入病人动脉后,病人动脉血液即会自然涌入相应抽吸筒内,相应抽吸筒内空气即会迅速经过相应排气孔石排出,当血液液面达到预设位置时,相应排气孔石即会遇湿封闭,此时,即完成动脉采血,最后拔出相应采血针头,用无菌纱布按压病人皮肤穿刺部位5

10 分钟,并将所拔出的相应采血针头垂直插入一橡皮针塞中。
5.对于上述采血方式,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发现:一方面,在拔出相应采血针头时,相应采血针头端部会有少量血液滴落,使得易污染环境并易导致引起交叉感染,当病人具有能通过血液进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时,则更加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拔出相应采血针头,并将所拔出的相应采血针头垂直插入一橡皮针塞中时,此过程如操作把控性不好,则很容易刺伤到医护人员手,使得具有一定的操作安全隐患,且同样易引起交叉感染。
6.并且,在上述动脉采血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及交叉感染的事例每年都会发生,且现阶段也没有一款操控性好的可同时兼顾防针刺伤及防漏以避免引起针刺伤及交叉感染的动脉采血器以供使用。
7.因此,针对上述所述,本专利发明人即想出办法,并设计出本技术,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
9.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包括采血抽吸器、采血针头及用以罩合所述采血针头的防针刺伤/防漏套筒;
10.所述采血针头向前连于所述采血抽吸器前端;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前后两端均形成为敞口,并可前后滑动的套固于所述采血抽吸器外,且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前端敞口内壁粘固有一将所述采血抽吸器前端罩合密封的圆盘形密封棉块;所述采血针头穿设于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内,其前端向前刺穿至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前侧外;
11.当向前滑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至使得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位于所述采血针头前侧时,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及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将所述采血针头密封罩合。
12.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13.优选地,所述采血抽吸器包括抽吸筒、可排气密封活塞及推杆;
14.所述抽吸筒前端向前设有带外螺纹的鲁尔接头;所述抽吸筒后端形成为抽拉口,并在所述抽拉口外周设有一圈耳座a;所述可排气密封活塞可前后滑动的卡置于所述抽吸筒内,其后端与所述推杆前端相连;所述推杆后端伸出至所述抽吸筒后端敞口外,且所述推杆后端敞口外周设有一圈耳座b;
15.所述采血针头后端设有适于螺纹连接至所述鲁尔接头外的针把;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可前后滑动的套固于所述抽吸筒外,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将所述抽吸筒前端密封。
16.优选地,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前端敞口内壁向内凸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限位圈a,所述限位圈a内径小于所述抽吸筒外径并大于所述针把外径;
17.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粘固于所述限位圈a内。
18.优选地,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中心处向其四周均匀开设有多个切口,以将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均分为多块扇形密封部。
19.优选地,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采血针头的长度并小于所述抽吸筒的长度。
20.优选地,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后端敞口内壁向内凸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限位圈b,所述限位圈b内径略大于所述抽吸筒外径;
21.所述抽吸筒外壁前端均匀凸设有多圈软胶材质制作的用以挡止所述限位圈b向前滑出的柔性挡圈;
22.当向前滑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至使得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位于所述采血针头前侧时,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及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将所述采血针头密封罩合,所述限位圈b向前抵至所述柔性挡圈。
23.优选地,所述抽吸筒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容量刻度,多个所述柔性挡圈上分别开设有非遮挡所述容量刻度的缺口槽。
24.优选地,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及所述抽吸筒均为透明塑胶材质制作,且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外壁设有多圈防滑纹路。
25.优选地,所述鲁尔接头外套固有一密封圈,所述针把在螺纹连接至所述鲁尔接头外时,其后端敞口抵至所述密封圈。
26.优选地,所述可排气密封活塞包括圆柱状塞体及多根排气孔石;
27.所述圆柱状塞体为高密度聚酯材料制作,所述圆柱状塞体外壁均匀凸设有多圈密封外凸,且所述圆柱状塞体前端面靠近其周沿向后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其后端面的非所
述推杆前端遮挡的排气通道,多根所述排气孔石对应嵌置于多个所述排气通道内。
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在具体实施时,在传统的动脉采血器的基础上,增设有用以罩合所述采血针头的防针刺伤/防漏套筒,使用前,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完全套设至所述采血抽吸器外,使得不影响所述采血针头及所述采血抽吸器的使用,即不影响将所述采血针头扎入病人动脉及不影响所述采血抽吸器对病人动脉血液进行收集,在使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时,即在病人动脉血液采集完毕后,即可向前滑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至使得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抵至病人皮肤穿刺部位,再扶稳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并向后拉动所述采血抽吸器及与其相连的所述采血针头,直至所述采血针头被收纳至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内,如此,即实现所述采血针头在拔离的瞬间即可被密封罩合,使得能较好的避免引起针刺伤及引起交叉感染,且即便所述采血针头端部拔离出病人皮肤穿刺部位后依然有少量的血液外漏时,所外漏的少量血液则附着于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内壁并被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阻隔或吸收,使得依然不会滴落到地面等处污染环境及引起交叉感染,并且,本技术在实施时,拔离本技术的同时向前推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至使得其将所述采血针头罩合即可,相关操作操控性好及把控性好,医护人员手始终远离所述采血针头端部而不用担心被针刺伤,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的分解图;
32.图3是图2中所述可排气密封活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图3中所述可排气密封活塞的分解图;
34.图5是图2中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密封罩合所述采血针头时的使用状态图;
36.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的纵截面剖视图;
37.图8是图7中本实用新型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的分解图;
38.图9是本实用新型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密封罩合所述采血针头时的剖视图;
39.图10是图8中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的放大图;
4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41.附图标号:
42.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1000;
43.采血抽吸器10;
44.抽吸筒101;
45.鲁尔接头1011;
46.耳座a1012;
47.柔性挡圈1013;
48.缺口槽10131;
49.容量刻度1014;
50.密封圈1015;
51.可排气密封活塞102;
52.圆柱状塞体1021;
53.密封外凸10211;
54.排气通道10212;
55.工字型套孔10213;
56.排气孔石1022;
57.推杆103;
58.耳座b1031;
59.固定凹介1032;
60.采血针头20;
61.针把201;
62.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
63.圆盘形密封棉块301;
64.切口3011;
65.扇形密封部3012;
66.限位圈a302;
67.限位圈b303;
68.防滑纹路304;
具体实施方式
69.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70.结合图1

图10所示;
7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1000,包括采血抽吸器 10、采血针头20及用以罩合所述采血针头20的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
72.所述采血针头20向前连于所述采血抽吸器10前端;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前后两端均形成为敞口,并可前后滑动的套固于所述采血抽吸器10 外,且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前端敞口内壁粘固有一将所述采血抽吸器 10前端罩合密封的圆盘形密封棉块301;所述采血针头20穿设于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内,其前端向前刺穿至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前侧外;
73.当向前滑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至使得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位于所述采血针头20前侧时,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及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将所述采血针头20密封罩合。
74.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防针刺伤及防漏动脉采血器1000使用。
75.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动脉采血器的基础上,增设有用以罩合所述采血针头20的防
针刺伤/防漏套筒30,使用前,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完全套设至所述采血抽吸器10外,使得不影响所述采血针头20及所述采血抽吸器10 的使用,即不影响将所述采血针头20扎入病人动脉及不影响所述采血抽吸器 10对病人动脉血液进行收集。
76.在使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时,即在病人动脉血液采集完毕后,即可向前滑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至使得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抵至病人皮肤穿刺部位,再扶稳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并向后拉动所述采血抽吸器10及与其相连的所述采血针头20,直至所述采血针头 20被收纳至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内,如此,即实现所述采血针头20在拔离的瞬间即可被密封罩合,使得能较好的避免引起针刺伤及引起交叉感染。
77.且即便所述采血针头20端部拔离出病人皮肤穿刺部位后依然有少量的血液外漏时,所外漏的少量血液则附着于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内壁并被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阻隔或吸收,使得依然不会滴落到地面等处污染环境及引起交叉感染。
78.并且,本技术在实施时,拔离本技术的同时向前推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至使得其将所述采血针头20罩合即可,相关操作操控性好及把控性好,医护人员手始终远离所述采血针头20端部而不用担心被针刺伤。
79.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80.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采血抽吸器10与现有动脉采血器的主体部分基本相同,其包括抽吸筒10、可排气密封活塞102及推杆103;
81.其中,所述抽吸筒10前端向前设有带外螺纹的鲁尔接头1011;所述抽吸筒10后端形成为抽拉口,并在所述抽拉口外周设有一圈耳座a1012;所述可排气密封活塞102可前后滑动的卡置于所述抽吸筒10内,其后端与所述推杆 103前端相连;所述推杆103后端伸出至所述抽吸筒10后端敞口外,且所述推杆103后端敞口外周设有一圈耳座b1031;
82.并且,所述采血针头20后端设有适于螺纹连接至所述鲁尔接头1011外的针把201;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可前后滑动的套固于所述抽吸筒10 外,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将所述抽吸筒10前端密封。
83.由此,可以明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血抽吸器10的形状构造与传统注射器的形状构造基本相同,只是其具备相应可排气密封活塞102,相应可排气密封活塞102可排气并在所述抽吸筒10内空气排完后又能保持较好的密封性。
84.且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弹性好,伸缩性好,其便于所述采血针头20 穿设通过,又能保持较好的密封性,以较好将所述采血针头20密封罩合于所述抽吸筒10内。
85.再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前端敞口内壁向内凸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限位圈a302,所述限位圈a302内径小于所述抽吸筒10外径并大于所述针把201外径;
86.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粘固于所述限位圈a302内。
87.由上所述,可以预见,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向后拉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至使得其完全套固于所述抽吸筒10外时,其前端所设有的所述限位圈a302即会抵至所述抽吸筒10前端面周缘,使得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 30不会一下子被向后拉动至向后脱离所述抽吸筒10,还使得不会因此而使得所述抽吸筒10前端面将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 1向前顶掉导致其脱落。
88.所以,本技术具有相应结构限位圈a302的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套固稳固性好及套固可靠性好,使得使用同样可靠。
89.再者,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中心处向其四周均匀开设有多个切口3011,以将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均分为多块扇形密封部 3012。
90.由此,相应结构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即被切削形成花瓣状结构,使用前,其中部可形成过口,且所形成的过口大小可调,使得便于所述采血针头20及所述采血针头20后端针把201的通过,使用时,即所述采血针头 20被罩合于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内时,其中部即会自主闭合,使得花瓣状结构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能保持较好的密封性而使密封住被罩合至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内的相应采血针头20,使得相应采血针头20端部即便存在血液外漏时也不易漏出至本技术外,使得本技术确实使用安全可靠。
91.更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的长度大于所述采血针头20的长度并小于所述抽吸筒10的长度。
92.由此,本技术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不使用时适于套固在所述抽吸筒 10外,使用时又能完全罩合所述采血针头20。
93.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后端敞口内壁向内凸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限位圈b303,所述限位圈b303内径略大于所述抽吸筒 10外径;
94.在此基础上,所述抽吸筒10外壁前端均匀凸设有多圈软胶材质制作的用以挡止所述限位圈b303向前滑出的柔性挡圈1013;
95.当向前滑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至使得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位于所述采血针头20前侧时,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及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将所述采血针头20密封罩合,此时,所述限位圈b303向前抵至所述柔性挡圈1013。
96.由此,可以预见,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向前推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至使得其完全罩合所述采血针头20外时,其后端所设有的所述限位圈 b303即会抵至最后部所述限位圈b303,使得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不会一下子被向前推动至向前脱离所述抽吸筒10。
97.所以,本技术具有相应结构限位圈b303的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套固稳固性更好及套固可靠性也更好,使得使用更加可靠。
98.优选的,多圈所述柔性挡圈1013外径均略大于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 30内径,以使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在沿所述抽吸筒10前后滑动时能提供一定阻尼,使得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只有在稍加用力推动时才能前后滑动,使得其向前滑动将所述采血针头20罩合后,其不易自主向后轻易滑动移位而使所述采血针头20显露,由此,则使得所述采血针头20罩合可靠性好。
99.并且,之所以设置多圈所述柔性挡圈1013,也是为使得提高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前后滑动的稳定性,使得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在前后滑动时不易晃动,且多圈所述柔性挡圈1013还能增加密封性,使得所述采血针头20在被密封罩合式,其端部即便存在外漏的血液,所外漏的血液也不易经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后部敞口流出,使得本技术防感染效果更优。
100.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所述抽吸筒10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容量
刻度1014,多个所述柔性挡圈1013上分别开设有非遮挡所述容量刻度1014的缺口槽10131。
101.由此,对照所述容量刻度1014,即可将所述可排气密封活塞102向后推动至合适位置,以便于使用本技术采集所需量动脉血液。
102.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技术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 及所述抽吸筒10均为透明塑胶材质制作,以便于透过其观察采血量,且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外壁设有多圈防滑纹路304,以使在对其进行手握操控时防滑防脱性好。
103.更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鲁尔接头1011外套固有一密封圈1015,所述针把201在螺纹连接至所述鲁尔接头1011外时,其后端敞口抵至所述密封圈1015。
104.由此,则使得所述采血针头20后端也不易有血液漏出,使得本技术整体血液防漏效果更好。
105.并且,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可排气密封活塞102包括圆柱状塞体1021 及多根自带排气孔的排气孔石1022;
106.其中,所述圆柱状塞体1021为高密度聚酯材料制作,使得其本身即具有非常好的气密性,所述圆柱状塞体1021外壁均匀凸设有多圈密封外凸10211,且所述圆柱状塞体1021前端面靠近其周沿向后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其后端面的非所述推杆103前端遮挡的排气通道10212,多根所述排气孔石1022对应嵌置于多个所述排气通道10212内,且所述圆柱状塞体1021前端面中部开设有贯穿至其后端面的横截面成型为工字型的工字型套孔10213;所述推杆 103前端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适于卡至所述工字型套孔10213的固定凹阶 1032,多个所述排气通道10212则均布于所述工字型套孔10213外周。
107.通过设计上述所述结构的可排气密封活塞102,即可明确,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其使用方法大致为:
108.首先,将本技术所述可排气密封活塞102推到本技术所述抽吸筒10前端,再将其向后回拉到预设位置,如回拉到预设抽血量为1.6ml对应的容量刻度 1014位置处;
109.然后拔掉预先套设于所述采血针头20外的护针帽,并定位动脉,以使所述采血针头20与病人皮肤呈45度角到90度角进针,当所述采血针头20进入病人动脉后,病人动脉血液即会自然涌入所述抽吸筒10内,所述抽吸筒10内空气即会迅速经过多根所述排气孔石1022中的排气孔排出,当血液液面达到预设位置时,多根所述排气孔石1022中的排气孔即会遇湿封闭,此时,即完成动脉采血;
110.最后,在病人动脉血液采集完毕后,即可向前滑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至使得其前端敞口内的所述圆盘形密封棉块301抵至病人皮肤穿刺部位,再扶稳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并向后拉动所述抽吸筒10及与其相连的所述采血针头20,直至所述采血针头20被收纳至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内。
111.对于上述操作过程,能实现所述采血针头20在拔离的瞬间即被密封罩合,使得确实能较好的避免引起针刺伤及引起交叉感染,且在拔离本技术的同时向前推动所述防针刺伤/防漏套筒30至使得其将所述采血针头20罩合即可,相关操作确实操控性好及把控性好,医护人员手始终远离所述采血针头20端部而不用担心被针刺伤。
112.最后,在拔离本技术的同时,用无菌纱布按压病人皮肤穿刺部位5

10分钟即可。
1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
成本低,在结构的改进及技术的改进中,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11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而因此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