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专用定位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9488发布日期:2022-02-09 11:05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专用定位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注射定位卡。


背景技术:

2.目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发生率在34%-87%。在完善注射流程的同时,定位不准确将会造成皮下出血的风险。有少数人采取米字定位法及轮换注射位卡,仍可能存在定位不能严格按照定位顺序采取皮下注射方式。护士懈怠不利于准确确定皮下注射位置,容易造成漏打、错打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专用定位卡,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专用定位卡,包括一定位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本体包括一圆盘形的透明卡盘,所述透明卡盘的顶部连接有一悬挂带,所述悬挂带首尾可拆卸连接围成一环状结构,所述悬挂带上可拆卸连接有一信息记录条;
5.所述透明卡盘上沿着周向依次开设有八个等间隔角度排布的穿刺定位孔;
6.还包括一穿刺点记录组件,所述穿刺点记录组件包括一塑料条,所述塑料条的一端与所述透明卡盘的中央转动连接,所述透明条包括位于所述透明卡盘前面的前塑料条以及位于所述透明卡盘的后面的后塑料条,所述前塑料条的外侧与所述后塑料条的外侧弯折连接;
7.所述前塑料件以及所述后塑料件上连接有相互匹配且可拆卸连接的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在所述穿刺定位孔内可拆卸连接。
8.本专利通过透明卡盘上的悬挂带,便于悬挂固定在床头。通过信息记录条,便于标明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高危因素这些信息,避免漏打、错打。
9.通过穿刺定位孔呈周向排布,每次严格按照定位卡进行有顺序的注射,避免某一部位多次注射,造成不良反应的优点。
10.通过穿刺点记录组件,每打过一个穿刺处,即可将旋转塑料条,将对接组件的可拆卸连接定位在穿刺定位孔内,方便定位。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悬挂条上开设有用于插入信息记录条的插口。
12.便于信息记录条的更换,实现不同患者的交替使用。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对接组件是相互匹配的卡扣与卡槽。
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对接组件是磁性相吸的磁铁。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对接组件是相互匹配的子母扣。
16.子母扣也就是按钮。便于可拆卸。
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卡盘的中央设有用于与肚脐对位的定位件。
18.便于与肚脐对位。
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件是一透明纽扣或者环状体。
20.便于对位肚脐。
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件通过缝纫线与所述透明卡盘相连,所述塑料条的一端开设有穿过所述缝纫线的穿孔,所述塑料条绕着所述缝纫线与所述透明卡盘转动连接,所述塑料条位于所述透明卡盘与所述定位件之间。
22.便于实现塑料条与透明卡盘的旋转卡接。
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卡盘上设有十字形标识线,所述十字形标识线与所述透明卡盘同中心。
24.便于通过十字形标识线实现透明卡盘摆放方向的校准。控制周向偏转量。
2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卡盘的中央转动连接有一悬挂绳,所述悬挂绳位于所述定位件的前方,所述悬挂绳的下端部安装有塑料配重件。便于对透明卡盘是否发生偏转进行定位。当悬挂绳与十字标识线的纵向线对齐。说明摆放正确。
26.有益效果:1)通过将肚脐周围等分为8个区域,每次注射时根据塑料条所处位置的指示顺序注射,则可避免了每次注射完成后忘记上一次注射位置,而造成某一位置多次被注射,产生不良反应。
27.2)通过定位件以及十字形标识线的结合,提高了对注射位置的定位精度。
28.3)悬挂带实现了患者信息的记录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悬挂固定。
29.使用时,将定位件对准患者肚脐处,通过十字形标识线,避免实现注射定位卡的位置偏移,实现了位置的矫正。通过塑料条所处的位置确定上次注射位,安装顺时针顺序进行这一次的注射,注射完成后,将塑料条移动至完成注射的位置。避免了重复注射。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面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面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带首尾相连状态下的一种正面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条在展开状态下的正面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设有悬挂绳以及塑料配重件情况下的一种正视图。
35.其中:1为透明卡盘,2为悬挂带,3为塑料条,4为对接组件,6为悬挂绳,7为塑料配重件,11为穿刺定位孔,21为信息记录条,31为前塑料条,32为后塑料条。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37.如图1至图5所示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专用定位卡,包括一定位卡本体,定位卡本体包括一圆盘形的透明卡盘1,透明卡盘1的顶部连接有一悬挂带2,悬挂带2首尾可拆卸连接围成一环状结构,悬挂带2上可拆卸连接有一信息记录条21;透明卡盘1上沿着周向依次开设有八个等间隔角度排布的穿刺定位孔11。其中,可以是,四个穿刺定位孔位于透明卡盘的左端,四个穿刺定位孔位于透明卡盘的右端。穿刺定位孔的中心与透明卡盘中心的距离大于2.5cm,且小于5cm。穿刺定位孔的内径为1cm。
38.还包括一穿刺点记录组件,穿刺点记录组件包括一塑料条3,塑料条3的一端与透明卡盘1的中央转动连接,透明条包括位于透明卡盘1前面的前塑料条31以及位于透明卡盘1的后面的后塑料条32,前塑料条31的外侧与后塑料条32的外侧弯折连接;前塑料件以及后塑料件上连接有相互匹配且可拆卸连接的对接组件4,对接组件4在穿刺定位孔11内可拆卸连接。前塑料条31的外侧与后塑料条32的外侧之间设有折痕。
39.本专利通过透明卡盘1上的悬挂带2,便于悬挂固定在床头。通过信息记录条21,便于标明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高危因素这些信息,避免漏打、错打。
40.通过穿刺定位孔11呈周向排布,每次严格按照定位卡进行有顺序的注射,避免某一部位多次注射,造成不良反应的优点。
41.通过穿刺点记录组件,每打过一个穿刺处,即可将旋转塑料条3,将对接组件4的可拆卸连接定位在穿刺定位孔11内,方便定位。
42.悬挂条上开设有用于插入信息记录条21的插口。便于信息记录条21的更换,实现不同患者的交替使用。
43.对接组件4是相互匹配的卡扣与卡槽。或者,对接组件4是磁性相吸的磁铁。或者,对接组件4是相互匹配的子母扣。子母扣也就是按钮。便于可拆卸。
44.透明卡盘1的中央设有用于与肚脐对位的定位件。便于与肚脐对位。定位件是一透明纽扣、透明圆片或者环状体。便于对位肚脐。定位件通过缝纫线与透明卡盘相连,塑料条的一端开设有穿过缝纫线的穿孔,塑料条绕着缝纫线与透明卡盘转动连接,塑料条位于透明卡盘与定位件之间。便于实现塑料条与透明卡盘的旋转卡接。或者,定位件、塑料条以及透明卡盘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转轴包括一螺钉以及与螺钉螺纹连接的限位板,透明卡盘以及塑料条上均开设有用于螺钉穿过的通孔;螺钉穿过通孔与限位板连接。
45.参见图5,透明卡盘1上设有十字形标识线,十字形标识线与透明卡盘同中心。便于通过十字形标识线实现透明卡盘1摆放方向的校准。控制周向偏转量。十字形标识线是一印刷涂层。或者,胶黏固定在透明卡盘上的丝线。
46.透明卡盘的中央转动连接有一悬挂绳6,悬挂绳6位于定位件的前方,悬挂绳的下端部安装有塑料配重件7。便于对透明卡盘是否发生偏转进行定位。塑料配重件7上可以开设有嵌入透明卡盘边缘的滑槽。塑料配重件的滑槽与透明卡盘边缘周向滑动连接。当悬挂绳与十字标识线的纵向线对齐。说明摆放正确。具体的可以是悬挂绳的端部依次穿过定位件的中心穿孔、塑料条的穿孔以及透明卡盘的穿孔后端部固定在透明卡盘的背部。或者,螺钉的中央开设有悬挂绳的端部穿过的通孔。
47.有益效果:1)通过将肚脐周围等分为8个区域,每次注射时根据塑料条3所处位置的指示顺序注射,则可避免了每次注射完成后忘记上一次注射位置,而造成某一位置多次被注射,产生不良反应。
48.2)通过定位件以及十字形标识线的结合,提高了对注射位置的定位精度。
49.3)悬挂带2实现了患者信息的记录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悬挂固定。
50.使用时,将定位件对准患者肚脐处,通过十字形标识线,避免实现注射定位卡的位置偏移,实现了位置的矫正。通过塑料条3所处的位置确定上次注射位,安装顺时针顺序进行这一次的注射,注射完成后,将塑料条3移动至完成注射的位置。避免了重复注射。
5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