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8387发布日期:2021-12-22 16:1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


背景技术:

2.临床上,使用输液器进行输液治疗是最基本和常用的手段,根据现有输液器的使用习惯,或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其它症状,可能需在在边输液的过程中使用静脉加药的方式补充一些药液,常规输液器会在输液管路中设置一个加药组件,需要加药时,可通过注射器进行注射加药。
3.现有加药组件内的加药口下方有一个空腔无法充满液体,使用注射器加药时,空腔内残留的气体可能从加药组件出液口进入下端管路,进而随药液进入人体静脉,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并且在输液过程中药物与外界的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污染物可能随药液进入人体静脉。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以解决由于加药组件具有无法充满液体的空腔,使气体残留在空腔内,在使用注射器加药时,气体可能从加药组件的出液口进入下端管路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包括上壳、下壳和密封塞,上壳固定设置在下壳的上侧,上壳和下壳之间具有液体流动通道,上壳具有进液口,进液口位于液体流动通道的一端,下壳具有出液口,出液口位于液体流动通道的另一端,进液口通过液体流动通道和出液口相连,密封塞设置在液体流动通道内以使药液沿着密封塞的下侧面流动。
7.进一步地,密封塞位于出液口的上方。
8.进一步地,下壳具有密封塞凹槽和液体流动槽,密封塞凹槽位于出液口的上方,密封塞凹槽的底面设有出液口,密封塞设置在密封塞凹槽内,液体流动槽的一端位于进液口的下方,液体流动槽的另一端与密封塞凹槽连通,液体流动槽的另一端还与出液口连通。
9.进一步地,上壳还具有加药孔,加药孔位于密封塞的上方。
10.进一步地,上壳还具有导管接头,导管接头的内部具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的一端与进液口连通,进液通道的另一端与输液器导管连通,导管接头位于上壳的上侧。
11.进一步地,下壳还具有出液管接头,出液管接头具有出液通道,出液通道的一端与出液口连通,出液通道的另一端与输液留置针连通,出液管接头位于下壳的下侧,出液管接头的下侧面具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出液通道同轴地设置,环形凹槽的远离出液通道的侧壁具有内螺纹,输液留置针接头具有外螺纹,出液管接头和输液留置针通过螺纹连接。
12.进一步地,上壳与下壳抵接,下壳具有焊线,焊线设置在下壳的与上壳抵接的位置,焊线沿着下壳的边缘设置,并靠近下壳的边缘,上壳和下壳的连接方式为超声波焊接。
13.进一步地,上壳和下壳的材料为abs塑料。
14.进一步地,密封塞为硅胶塞。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密封塞设置在液体流动通道内,药液沿着密封塞的下侧面流动,密封塞的下侧面位于药液的流动路径上,药液能够流动到密封塞的下侧面,因此空气不会积累在密封塞的下侧面,使加药组件内无空气残留,保障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的出液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的焊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下壳;11

出液口;12

液体流动槽;13

密封塞凹槽;14

出液管接头;15

环形凹槽;16

出液通道;17

内螺纹;18

焊线;2

上壳;21

进液口;22

加药孔;23

导管接头;24

密封塞挡板;3

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加药组件,包括上壳2、下壳1和密封塞3,上壳2固定设置在下壳1的上侧,上壳2和下壳1之间具有液体流动通道,上壳2具有进液口21,进液口21位于液体流动通道的一端,下壳1具有出液口11,出液口11位于液体流动通道的另一端,进液口21通过液体流动通道和出液口11相连,密封塞3设置在液体流动通道内以使药液沿着密封塞3的下侧面流动。
25.需要说明的是,上壳2的进液口21与输液器导管连通,下壳1的出液口11与留置针
等配件连通。
26.由于密封塞3设置在液体流动通道内,药液沿着密封塞3的下侧面流动,密封塞3的下侧面位于药液的流动路径上,药液能够流动到密封塞3的下侧面,因此空气不会积累在密封塞3的下侧面,使加药组件内无空气残留,保障患者的安全。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密封塞3位于出液口11的上方。在临床使用时,从密封塞3的上侧插入注射器,注射器输出的药液直接从出液口11流动到输液器下端的管路,减少药液经过的路径,使用方便,减少医护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2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下壳1具有密封塞凹槽13和液体流动槽12,密封塞凹槽13位于出液口11的上方,密封塞凹槽13的底面设有出液口11,密封塞3设置在密封塞凹槽13内,液体流动槽12的一端位于进液口21的下方,并与进液口21连通,液体流动槽12的另一端与密封塞凹槽13连通,液体流动槽12的另一端还与出液口11连通。将密封塞3设置在密封塞凹槽13内,密封塞3固定牢靠,不易移位,液体在液体流动槽12中流动,从进液口21进入的药液顺着液体流动槽12流动到密封塞3的下侧面,再从出液口11流出,可以将空气彻底地排到输液器加药组件的外部,因此空气不会积累在密封塞3的下侧面,使加药组件内无空气残留,保障输液人员安全。
2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壳2还具有加药孔22,加药孔22位于密封塞3的上方。临床使用时,注射器穿过加药孔22和密封塞3,易于穿刺,加药方便,保证安全。
3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壳2还具有导管接头23,导管接头23的内部具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的一端与进液口21连通,进液通道的另一端与输液器导管连通,导管接头23位于上壳2的上侧。具体地,输液器导管插接在导管接头23上,设置导管接头23方便输液器加药组件和输液器导管连接,使用方便。
3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壳2还具有密封塞挡板24,密封塞挡板24设置在上壳2的下侧面,密封塞挡板24抵接在密封塞3的侧面,密封塞挡板24更好地限制密封塞3的移动,
3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下壳1还具有出液管接头14,出液管接头14具有出液通道16,出液通道16的一端与出液口11连通,出液通道16的另一端与输液留置针连通,出液管接头14位于下壳1的下侧,出液管接头14的下侧面具有环形凹槽15,环形凹槽15与出液通道16同轴地设置,环形凹槽15的远离出液通道16的侧壁具有内螺纹17,输液留置针接头具有外螺纹,出液管接头14和输液留置针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地,出液管接头14的外侧面为圆锥面,强度高,可靠性好。出液管接头14和输液留置针通过螺纹连接,使用方便,密封性好。
3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上壳2与下壳1抵接,下壳1具有焊线18,焊线18设置在下壳1的与上壳2抵接的位置,焊线18沿着下壳1的边缘设置,并靠近下壳1的边缘,将进液口21、出液口11和液体流动槽12包围在焊线18的内侧,上壳2和下壳1的连接方式为超声波焊接。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密封性好,清洁无污染且不会损伤工件。
3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壳2和下壳1的材料为abs塑料。abs塑料中的组成成分不能析出进入药液或人体,不会引起组织器官的毒性和损伤,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高。
3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密封塞3为硅胶塞。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
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
36.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