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5361发布日期:2021-12-29 16:4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
2.介入手术治疗是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系统引导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方法,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治疗。血管造影机检查台是血管造影机的配套设备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将患者仰卧在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的床板上,通过电动和手动实现床板的上下、前后、左右的移动,与血管造影机联合完成对患者特定体位的检查和治疗,床面除了能在各个方向运动外,抢救时还需移出。血管造影机检查台采用的床板为高质量的低吸收增强碳素纤维材料,床板上垫有与床板形状一致的床垫,为了方便医生操作,周围没有设置遮挡床栏,在床板移动时很不利于患者的固定。
3.目前介入手术绝大多数患者是在局麻下进行,由于血管造影机检查台较窄,特别是头部区与上身区,多数患者仰卧后身体已占据整个床面,加上心理或疾病等原因,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动作,这些动作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检查,也可能会使患者从狭窄的血管造影机检查台上坠落,受到伤害,尤其对于躁动不安、意识障碍、全麻未苏醒患者,坠床风险更高,不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因此,当患者仰卧于血管造影机检查台上时,需对患者进行约束,传统约束方法一般是使用布带进行捆绑式约束,传统约束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传统约束装置为普通布料材质,无伸缩功能,无法满足身形肥胖和身材娇小患者个性化需求,约束不到位;

传统约束布带,受力面积小,容易造成约束部位血运障碍(皮肤苍白、局部温度下降或出现紫绀)和皮肤擦伤;

传统方式主要将患者与床垫约束在一起,存在患者和床垫一起脱离床板的风险;

现存捆绑式约束方法复杂,术前准备时间长,不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在进行介入手术时将患者舒适、稳固约束在血管造影机检查台上的约束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所述血管造影机检查台包括床板与放置于床板顶面的床垫,床板与床垫规格形状一致,包括宽度逐渐增宽的头部区、上身区与下身区;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包括头部约束装置、胸部约束带、上肢约束带、下肢约束带、套层;套层通过套孔套接在床板的上身区外侧,套层底面设有定位魔术贴;所述头部约束装置固定安装在头部区上;所述胸部约束带包括分别设于胸部约束带两端顶部与底部的胸部约束带约束魔术贴及设于胸部约束带顶面中部的胸部约束带定位魔术贴;所述的上肢约束带包括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与手腕约束装置,两个所述手腕约束装置分别安装在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顶面的两端,在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顶面中部设有手腕约束带定位魔术贴;胸部约束带与上肢约束带可分别通过胸部约
束带定位魔术贴与手腕约束带定位魔术贴可拆卸安装在套层的定位魔术贴上;所述的下肢约束带设置在下身区上。
6.进一步的,所述头部约束装置包括头枕与头枕固定带,头枕上设有容纳头部的u形槽,带弹力的头枕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头枕的左右两侧,头枕固定带将头枕箍紧在床板与床垫的头部区上。
7.进一步的,所述手腕约束装置包括手腕保护海绵块与手腕绑带,手腕保护海绵块上设有手腕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手腕绑带设置于该开口的两侧,通过两个所述手腕绑带的连接固定可将手腕约束在所述手腕保护海绵块内。
8.进一步的,所述下肢约束带为第一下肢约束带,包括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与第一足踝约束装置,两个所述第一足踝约束装置安装在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中部,在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的两端还设有将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固定在床板或床垫上的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所述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与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带有弹力。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足踝约束装置包括足踝保护海绵块与足踝绑带,足踝保护海绵块上设有足踝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足踝绑带设置于该开口的两侧,通过两个所述足踝绑带的连接固定可将足踝约束在所述足踝保护海绵块内。
10.优选的,所述第一下肢约束带还包括第一足后跟垫层,第一足后跟垫层设于第一足踝约束装置的后侧足后跟端,所述第一足后跟垫层为海绵层或棉层。
11.进一步的,所述下肢约束带为第二下肢约束带,包括第二足踝约束装置与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两个所述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连接安装在第二足踝约束装置的两端,在所述第二足踝约束装置上设有两个可供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穿过的通槽,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可将第二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在床板或床垫上;所述第二足踝约束装置与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带有弹力。
12.优选的,所述第二下肢约束带还包括第二足后跟垫层,第二足后跟垫层设于第二足踝约束装置的后侧足后跟端,所述第二足后跟垫层为海绵层或棉层。
13.优选的,所述胸部约束带、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带有弹力。
14.进一步的,所述床垫的下身区套接有套层,定位魔术贴设于套层的顶面,下肢约束带的底面中部设有下肢约束带定位魔术贴,可以通过定位魔术贴与下肢约束带定位魔术贴的相互粘贴固定下肢约束带的位置。
15.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通过对患者胸部、上肢、下肢分别与床垫和/或床板进行约束来防止清醒患者因为身体动作与手术床过窄而坠床,还能防止因患者躁动不安而轻易挣脱出来甚至发生坠床和脱管,固定舒适且效果好;约束带采用具备弹力的棉布制成,可以满足身形肥胖和身材娇小患者个性化需求;解决了传统捆绑约束方式容易造成约束部位血运障碍和皮肤擦伤的问题;同时设有的套层可定位胸部约束带、上肢约束带与下肢约束带的位置,防止胸部约束带、上肢约束带与下肢约束带不使用时掉落地面,同时也便于胸部约束带、上肢约束带与下肢约束带拿取使用;该约束装置简单实用,术前准备时间短,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确保了手术安全,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床板1与床垫2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头部约束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胸部约束带4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肢约束带5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下肢约束带6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套层7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下肢约束带8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见如下表格。
26.标记数字标记名称标记数字标记名称1床板16第一下肢约束带62床垫261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6111头部区11611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61112上身区1262第一足踝约束装置6213下身区13621足踝保护海绵块6213头部约束装置3622足踝绑带62231头枕3163第一足后跟垫层6332头枕固定带327套层74胸部约束带471套孔7141胸部约束带约束魔术贴4172定位魔术贴7242胸部约束带定位魔术贴428第二下肢约束带85上肢约束带581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51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811通槽81152手腕约束装置5282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521手腕保护海绵块52183第二足后跟垫层83522手腕绑带522
ꢀꢀ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28.参照说明书附图1、3、5、6、8,一种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所述血管造影机检查台包括床板1与放置于床板1顶面的床垫2,床板1与床垫2规格形状一致,包括宽度逐渐增宽的头部区11、上身区12与下身区13;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包括头部约束装置3、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套层7;套层7通过套孔71套接在床板1的上身
区12外侧,套层7底面设有定位魔术贴72;所述头部约束装置3固定安装在头部区11上;所述胸部约束带4包括分别设于胸部约束带4两端顶部与底部的胸部约束带约束魔术贴41及设于胸部约束带4顶面中部的胸部约束带定位魔术贴42,使用时,拿起胸部约束带4至患者胸前,将两个所述胸部约束带约束魔术贴41相互粘贴即可;所述的上肢约束带5包括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与手腕约束装置52,两个所述手腕约束装置52分别安装在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顶面的两端,在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顶面中部设有手腕约束带定位魔术贴511;胸部约束带4与上肢约束带5可分别通过胸部约束带定位魔术贴42与手腕约束带定位魔术贴511可拆卸安装在套层7的定位魔术贴72上。
2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4,所述头部约束装置3包括头枕31与头枕固定带32,头枕31上设有容纳头部的u形槽,带弹力的头枕固定带3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头枕31的左右两侧,头枕固定带32将头枕31箍紧在床板1与床垫2的头部区11上,患者的头部可容纳放置在u形槽内,防止头部从头部区11侧边滑落。
3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6,所述手腕约束装置52包括手腕保护海绵块521与手腕绑带522,手腕保护海绵块521上设有手腕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手腕绑带522设置于该开口的两侧,通过两个所述手腕绑带522的连接固定可将手腕约束在所述手腕保护海绵块521内;具体的手腕约束方法为:将手腕置于手腕保护海绵块521内,系紧两个所述手腕绑带522即可;防止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患者手乱抓导致的抓伤或者误拔管。
3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7,所述第一下肢约束带6包括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61与第一足踝约束装置62,两个所述第一足踝约束装置62安装在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61中部,在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61的两端还设有将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61固定在床板1或床垫2上的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611;所述足踝约束装置固定带61与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611带有弹力;所述第一足踝约束装置62包括足踝保护海绵块621与足踝绑带622,足踝保护海绵块621上设有足踝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足踝绑带622设置于该开口的两侧,通过两个所述足踝绑带622的连接固定可将足踝约束在所述足踝保护海绵块621内;具体的足踝约束方法为:将足踝置于足踝保护海绵块621内,系紧两个所述足踝绑带622即可。
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611可相互系紧或相互通过魔术贴粘贴来实现第一下肢约束带6的固定,同时也可以分别将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611系在床板1与床垫2两侧或底部的任何可以系带的地方,如两侧床栏或底部床架上。
33.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7,所述第一下肢约束带6还包括第一足后跟垫层63,第一足后跟垫层63设于第一足踝约束装置62的后侧足后跟端,所述第一足后跟垫层63为海绵层或棉层;在约束好患者足踝后,将足后跟垫在第一足后跟垫层63上,防止患者在躁动不安或者紧张时的动作导致足后跟皮肤的擦伤。
34.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胸部约束带4、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带有弹力;可以减轻局部对患者皮肤的压迫,增加舒适性,同时可以满足身形肥胖和身材娇小患者个性化需求。
3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床垫2的下身区13可以套有套层7,定位魔术贴72设于套层7的顶面,下肢约束带的底面中部设有下肢约束带定位魔术贴,可以通过定位魔术贴72与下肢约束带定位魔术贴的相互粘贴固定下肢约束带的位置;虽然附图中没有示出床垫2的下身区13套有套层7的附图,但是根据床板1上身区12套有套层7的附图可以联想到。
36.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套层7的目的在于:通过魔术贴的相互粘贴作用将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定位在套层7上,在需要使用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时只需要正常拿取使用即可,不需要两个人在床板1下面传递,在使用完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后,解开相应的约束部分,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也不会掉落地面,简单实用。
37.该实施例所述的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的使用方法为:介入手术前先将套层7套装在相应位置,并安装好头部约束装置3、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介入手术时,患者仰卧在床垫2上,头部容纳于头枕31上的u形槽内;拿起胸部约束带4至患者胸前,将两个所述胸部约束带约束魔术贴41相互粘贴固定好胸部约束带4;将患者两个手腕分别置于两个手腕保护海绵块521内,系紧两个所述手腕绑带522固定好患者手腕;将患者两个足踝分别置于两个足踝保护海绵块621内,系紧两个所述足踝绑带622固定好患者足踝,再将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611可相互系紧或相互通过魔术贴粘贴来实现第一下肢约束带6的固定,同时也可以分别将第一下肢约束带固定带611系在床板1与床垫2两侧或底部的任何可以系带的地方,如两侧床栏或底部床架上实现患者足踝的位置固定。
38.需要说明的是: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粘贴在套层7上的位置来调节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的约束位置,以满足不同体态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39.实施例2:
40.参照说明书附图2、3、5、6、8,一种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所述血管造影机检查台包括床板1与放置于床板1顶面的床垫2,床板1与床垫2规格形状一致,包括宽度逐渐增宽的头部区11、上身区12与下身区13;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包括头部约束装置3、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二下肢约束带8、套层7;套层7通过套孔71套接在床板1的上身区12外侧,套层7底面设有定位魔术贴72;所述头部约束装置3固定安装在头部区11上;所述胸部约束带4包括分别设于胸部约束带4两端顶部与底部的胸部约束带约束魔术贴41及设于胸部约束带4顶面中部的胸部约束带定位魔术贴42,使用时,拿起胸部约束带4至患者胸前,将两个所述胸部约束带约束魔术贴41相互粘贴即可;所述的上肢约束带5包括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与手腕约束装置52,两个所述手腕约束装置52分别安装在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顶面的两端,在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顶面中部设有手腕约束带定位魔术贴511;胸部约束带4与上肢约束带5可分别通过胸部约束带定位魔术贴42与手腕约束带定位魔术贴511可拆卸安装在套层7的定位魔术贴72上。
4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4,所述头部约束装置3包括头枕31与头枕固定带32,头枕31上设有容纳头部的u形槽,带弹力的头枕固定带3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头枕31的左右两侧,头枕固定带32将头枕31箍紧在床板1与床垫2的头部区11上,患者的头部可容纳放置在u形槽内,防止头部从头部区11侧边滑落。
4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6,所述手腕约束装置52包括手腕保护海绵块521与手腕绑带522,手腕保护海绵块521上设有手腕进入的开口,两个所述手腕绑带522设置于该开口的两侧,通过两个所述手腕绑带522的连接固定可将手腕约束在所述手腕保护海绵块521内;具体的手腕约束方法为:将手腕置于手腕保护海绵块521内,系紧两个所述手腕绑带522即可;防止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患者手乱抓导致的抓伤坐着误拔管。
43.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9,所述第二下肢约束带8包括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与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两个所述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连接安装在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的两端,在所述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上设有两个可供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穿过的通槽811,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可将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固定在床板1或床垫2上;所述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与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带有弹力;具体的足踝约束方法为:将足踝放置在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上,分别拿起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绕足踝一周后从对应侧的通槽811穿过,将两个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相互系紧或相互通过魔术贴粘贴来实现第二下肢约束带8的固定,同时也可以分别将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系在床板1与床垫2两侧或底部的任何可以系带的地方,如两侧床栏或底部床架上。
44.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9,所述第二下肢约束带8还包括第二足后跟垫层83,第二足后跟垫层83设于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的后侧足后跟端,所述第二足后跟垫层83为海绵层或棉层;在约束好患者足踝后,将足后跟垫在第二足后跟垫层83上,防止患者在躁动不安或者紧张时的动作导致足后跟皮肤的擦伤。
45.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胸部约束带4、手腕约束装置连接带51带有弹力;可以减轻局部对患者皮肤的压迫,增加舒适性,同时可以满足身形肥胖和身材娇小患者个性化需求。
4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床垫2的下身区13可以套有套层7,定位魔术贴72设于套层7的顶面,下肢约束带的底面中部设有下肢约束带定位魔术贴,可以通过定位魔术贴72与下肢约束带定位魔术贴的相互粘贴固定下肢约束带的位置;虽然附图中没有示出床垫2的下身区13套有套层7的附图,但是根据床板1上身区12套有套层7的附图可以联想到。
47.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套层7的目的在于:通过魔术贴的相互粘贴作用将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定位在套层7上,在需要使用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时只需要正常拿取使用即可,不需要两个人在床板1下面传递,在使用完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后,解开相应的约束部分,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也不会掉落地面,简单实用。
48.该实施例所述的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的使用方法为:介入手术前先将套层7套装在相应位置,并安装好头部约束装置3、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介入手术时,患者仰卧在在床垫2上,头部容纳于头枕31上的u形槽内;拿起胸部约束带4至患者胸前,将两个所述胸部约束带约束魔术贴41相互粘贴固定好胸部约束带4;将患者两个手腕分别置于两个手腕保护海绵块521内,系紧两个所述手腕绑带522固定好患者手腕;将足踝放置在第二足踝约束装置81上,分别拿起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绕足踝一周后从对应侧的通槽811穿过,将两个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相互系紧或相互通过魔术贴粘贴来实现第二下肢约束带8的固定,同时也可以分别将第二下肢约束带固定带82系在床板1与床垫2两侧或底部的任何可以系带的地方,如两侧床栏或底部床架上实现患者足踝的位置固定。
49.需要说明的是: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粘贴位置来调节胸部约束带4、上肢约束带5、第一下肢约束带6的约束位置,以满足不同体态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50.很显然,能够对上述的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以及相应的方法进行部件的修
改和/或增加,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和范围。
51.同样清楚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对该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必定能够获得许多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的其它等效形式的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和相应的方法,该血管造影机检查台约束装置和相应的方法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因此都位于由此限定的保护领域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