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6548发布日期:2021-12-29 16:5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导丝。


背景技术:

2.介入术是利用导丝建立输送路径,通过导管将器械或诊断仪器运送至人体内对病灶进行诊断和/或治疗,在建立上述输送路径时,可使用导丝进行导引,直至导丝远端到达血管中的期望位置,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6577228u公开了一种导引导丝,包括:弹簧护套、导丝外层及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轴及穿出所述导丝外层的牵引部件;所述导丝外层包裹在所述芯轴外部,所述导丝外层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近端开口及远端开口,所述牵引部件收容于所述通道内,所述牵引部件的一端于所述近端开口穿出,另一端于所述远端开口穿出,并紧贴所述导丝外层的外壁;中国专利cn111330136a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柔软导丝,包括内芯、绕丝,所述内芯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绕丝的一端连接所述近端,绕丝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远端,其特征在于:绕丝包括靠近远端的第一分段和靠近近端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为显影分段,所述第二分段为弹性支撑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首尾相接;所述绕丝的外周及内芯的外周均敷设有一外涂层,内芯的远端为一半球状尖端,上述两个专利的实质不足是:一是上述两个专利中芯轴的远端或内芯的远端都是竖直状的,导致芯轴远端或内芯远端较硬,导致导丝远端向前的作用力较大,当其进入血管时,尤其伸入心血管、颅内血管等人体内较薄弱的位置时,很容易伤到血管内壁,造成医疗事故,延长病人的治疗时间,增加病人的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二是芯轴的远端或内芯的远端都是竖直状的,在接触血管没有缓冲,当医护人员感知导丝接触血管时,芯轴的远端或内芯的远端可能已经戳破血管了,此外,当血管前端弯曲时,芯轴的远端或内芯的远端不容易扭转,很容易刺伤血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柔顺性好、触感灵敏、缓冲弹性大、不会损伤血管、操作安全方便的导丝。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导丝,包括端头、芯丝和套管,芯丝包括芯丝远端、芯丝渐变段和芯丝近端,芯丝远端一端间隔设有端头,芯丝远端另一端与芯丝渐变段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渐变段另一端与芯丝近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远端和芯丝渐变段置于套管内,套管一端与端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芯丝近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远端上设有缓冲段,所述缓冲段呈弯曲状,以利于通过缓冲段提高芯丝远端的柔顺性,增强医护人员的触觉反馈,避免手术过程中戳伤血管。
6.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段,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缓冲段一端与第一连接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固定连接形成芯丝远端,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呈杆状,所述第二连接段与芯丝渐变段固定连接,以利于当导丝进入
血管时,缓冲段受力压缩,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可以很好的支撑缓冲段。
7.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的长度在1.5

3.5cm之间,以利于增加芯丝远端压缩或伸展的空间。
8.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呈波浪型,缓冲段至少包括一个波峰段和一个波谷段,相邻波峰段和波谷段首尾固定连接,以利于缓冲段易于压缩或伸展。
9.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为弹簧套管,弹簧套管上弹簧的节距小于相邻波峰段和波谷段的中心距,以利于提高芯丝远端的灵敏性和柔顺性,当导丝进入血管时,缓冲段易压缩易伸展,柔顺性好,不损伤血管。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巧妙、柔顺性好、触感灵敏、缓冲弹性大、不会损伤血管、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芯丝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芯丝远端的放大示意图。
14.附图标记:端头1,芯丝2,套管3,芯丝远端4,芯丝渐变段5,芯丝近端6,缓冲段7,第一连接段8,第二连接段9。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6.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此处限定“远端”和“近端”两个概念的意思,上述概念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17.一种导丝,包括端头1、芯丝2和套管3,芯丝2包括芯丝远端4、芯丝渐变段5和芯丝近端6,芯丝远端4一端间隔设有端头1,芯丝远端4另一端与芯丝渐变段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芯丝渐变段5另一端与芯丝近端6固定连接,所述芯丝远端4和芯丝渐变段5置于套管3内,套管3一端与端头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芯丝近端6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远端4上设有缓冲段7,所述缓冲段7呈弯曲状,以利于通过缓冲段提高芯丝远端的柔顺性,增强医护人员的触觉反馈,避免手术过程中戳伤血管。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7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段8,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段9,所述缓冲段7一端与第一连接段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9固定连接形成芯丝远端4,所述第一连接段8和第二连接段9均呈杆状,所述第二连接段9与芯丝渐变段5固定连接,以利于当导丝进入血管时,缓冲段受力压缩,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可以很好的支撑缓冲段。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7的长度在1.5

3.5cm之间,以利于增加芯丝远端压缩或伸展的空间。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段7呈波浪型,缓冲段7至少包括一个波峰段和一个波谷段,相邻波峰段和波谷段首尾固定连接,以利于缓冲段易于压缩或伸展。
21.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3为弹簧套管,相邻波峰段和波谷段的中心距大于弹簧套管3上弹簧的节距,以利于提高芯丝远端的灵敏性和柔顺性,当导丝进入血管时,缓冲段易压缩
易伸展,柔顺性好,不损伤血管。
22.如附图1

附图3,芯丝从远端到近端依次是芯丝远端、芯丝渐变段和芯丝近端,芯丝近端用来推送芯丝渐变段和芯丝远端在血管内移动,芯丝渐变段沿轴向方向自近端到远端逐渐变细,在芯丝近端传递的力的作用下推动芯丝远端在血管内行进,端头外形为半球形,有助于导丝进入人体组织,增强导丝的通过性,本实用新型中芯丝远端沿远端到近端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连接段、缓冲段和第二连接段,端头、第一连接段、缓冲段、第二连接段、芯丝渐变段、芯丝近端和套管采用现有技术固定连接形成导丝,端头和套管将芯丝远端包裹在套管内形成导丝远端,芯丝近端形成导丝近端,使用时,医护人员确定合适的血管位置,通过导丝近端将导丝远端推入血管,导丝远端中的芯丝具有缓冲段,在遇到阻碍时,端头受阻,芯丝远端带动导丝远端压缩变形,使得医护人员快速感知导丝远端受阻,及时改变导丝方便,避免戳破血管,此外,因为芯丝远端的缓冲段可带动导丝远端快速压缩和快速伸展,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扭转导丝近端改变导丝远端的方向,减少手术时间,相比现有技术中导丝远端中芯丝远端是竖直的的来说,本实用新型中导丝远端的柔顺性更好,医护人员的触觉反馈更灵敏,以下是通过对芯丝远端是竖直的现有技术中的导丝和本实用新型的导丝进行导丝远端柔顺性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
[0023][0024]
从上表中五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芯丝远端是竖直的的导丝,其导丝远端的柔顺性均小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导丝远端的柔顺性,芯丝远端是竖直的的导丝,其导丝远端的柔顺性平均值为8.8g,本实用新型的导丝远端的柔顺性平均值为7.9g,本实用新型中的导丝远端更柔顺,当其进入血管时,不会伤到血管,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治疗时间,间接降低了医疗成本。
[0025]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巧妙、柔顺性好、触感灵敏、缓冲弹性大、不会损伤血管、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