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液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即时检测的兴起,口腔脱落细胞采集和唾液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利用目前的唾液采集装置,在采集过程中唾液的分泌量十分不稳定,采集过程也比较漫长,当人在疲劳状态下,唾液分泌会减少,导致无法随时采集到合格的唾液。而常规采用的口腔脱落细胞采集器需在口腔内壁刮拭40次以上,如果刮拭过程中力度太小则难以收集足够的口腔脱落细胞,反之如果用力太大,则会对口腔黏膜有较大的损伤,甚至会弄断采样杆;同时,采样时容易使人产生异物感和恶心感。另外,采样拭子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采集时医患的近距离接触,存在感染风险,且会造成医护人员的紧缺和超负荷工作。这些采样器采集到的有效口腔脱落细胞数量十分有限;且有的采样器没有相关的保存装置,容易导致口腔脱落细胞自溶或腐败,甚至引起交叉感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集口腔细胞采集、收集和保存于一体,且便于采集唾液,能够采集到大量有效的口腔脱落细胞,操作难度低,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负担和被采集人员的不适感,且能够避免样本受到污染。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包括采样球、收集器和收集管;
6.所述收集器大致呈漏斗状,所述收集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收集管的顶端,所述收集管内盛放有采样液;
7.所述采样球和所述采样液用于采集待检人员的口腔脱落细胞,所述采样球能够容纳于所述收集器内并与所述收集器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采样液和所述口腔脱落细胞能够沿所述间隙流入所述收集管中。
8.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器的内壁沿从上至下的方向设置有凸棱,所述采样球的外周能够抵接于所述凸棱。
9.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凸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凸棱沿所述收集器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10.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器的上端口呈椭圆状,所述上端口两侧为下凹的弧形边缘。
11.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12.冲洗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收集管的底部,所述冲洗管内盛放有保存液,所述保存液能够冲洗置于所述收集器中的所述采样球,冲洗后的所述保存液能够沿所述间隙流入所述收集管中。
13.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采样球采用植绒纤维制成。
14.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管采用透明的医用塑料材质制成。
15.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管的外壁上凸设有标识刻度。
16.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17.拉绳,一端连接于所述采样球,另一端自由延伸。
18.作为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19.收集管盖,密封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收集管的管口。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包括采样球、收集器和收集管,收集器大致呈漏斗状且可拆卸连接于收集管的顶端,收集管内盛放有采样液。当需要采集待检人员的口腔脱落细胞时,将采样球和采样液一起放入待检人员的口腔中,并使得采样球和采样液在口腔中滚动,然后将采样球和采样液一起吐入收集器,采样球容纳于收集器中,口腔脱落细胞随采样液一起落入收集管中。采样液起润滑作用,能够使得采样球在口腔中转动更加顺利,采样球和采样液能够采集到大量的有效口腔脱落细胞;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操作难度低,无需专业人员操作,从而降低操作人员的负担和被采集人员的不适感;且口腔脱落细胞采集后直接保存至收集管中,能够避免样本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样球和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器的俯视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收集管和冲洗管的装配关系图。
29.图中:
[0030]1‑
采样球;2
‑
收集器;3
‑
收集管;4
‑
凸棱;5
‑
收集管盖;6
‑
冲洗管;7
‑
拉绳;8
‑
标识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4]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5]
如图1
‑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包括采样球1、收集器2和收集管3,收集器2大致呈漏斗状,收集器2可拆卸连接于收集管3的顶端,收集管3内盛放有采样液,采样球1和采样液用于采集待检人员的口腔脱落细胞,采样球1能够容纳于收集器2内并与收集器2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采样液和口腔脱落细胞能够沿间隙流入收集管3中。需采集待检人员的口腔脱落细胞时,将采样球1和采样液一起放入待检人员的口腔中,通过口部动作使得采样球1和采样液在口腔中滚动,然后将采样球1和采样液一起吐入收集器2中,采样球1容纳于收集器2中,口腔脱落细胞随采样液一起落入收集管3中。采样球1和采样液能够采集到大量有效的口腔脱落细胞;采样液起润滑作用,能够使得采样球1在口腔中转动更加顺利,采样液辅助口腔脱落细胞的采集,能够解决唾液分泌困难或浓度过高的问题;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操作难度低,无需专业人员操作,从而降低操作人员的负担和被采集人员的不适感,也避免了医患之间近距离的长时间接触;且口腔脱落细胞采集后直接保存至收集管3中,能够避免样本受到污染。
[0036]
优选地,采样球1呈类似椭圆的扁球形状。使得采样球1与待检人员口腔内壁具有良好的接触感,减少口腔异物感,同时增大采样球1的采样面积。本实施例中,采样球1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4.5cm
‑
5.5cm,长直径取值范围为1.5cm
‑
2cm。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采样球1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0037]
优选地,采样球1采用植绒纤维制成,有利于细胞的采集和洗脱,且可降低口腔对异物的不适感。
[0038]
优选地,采样液的体积取值范围为1.5ml
‑
2.5ml。避免因为采样液太多而导致采样时液体外溢,或因采样液太少而不能起到润滑采样球1的作用。
[0039]
为了防止采样球1被吞噬,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还包括拉绳7,拉绳7一端连接于采样球1,另一端自由延伸。优选地,拉绳7一端伸入采样球1中固定。采样过程中,可以拉住拉绳7的自由端,防止采样球1被吞噬。
[0040]
进一步地,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还包括收集管盖5,收集管盖5密封且可拆卸连接于收集管3的管口。在采样前,收集管盖5密封连接于收集管3的管口,方便保存和运输,也能够防止外物污染收集管3内的采样液。采样时,拧开收集管盖5,将采样液随采样球1一
起送入待检人员口腔中,然后将收集器2连接于收集管3的顶端,以收集样本;采样完成后,拆下收集器2,重新盖上收集管盖5,以将样本密封保存。
[0041]
如图1和图4所示,收集器2的下端与收集管3的管口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收集器2的下端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收集管3的管口处的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在收集管3管口内壁设置内螺纹,能够防止收集样本后拆卸收集器2时,样本残液在收集管3管口外漏引发交叉污染,同时能够避免外物污染收集管3管口。示例性地,收集器2下端外周壁设置有两圈外螺纹,收集管3的管口内周壁设置有三圈内螺纹。当然,螺纹圈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优选地,收集器2的下端出液口为尖嘴状,防止液滴悬挂。
[0042]
优选地,收集器2呈扁漏斗状,上端口呈椭圆状,且上端口两侧为下凹的弧形边缘,且收集器2侧壁也成弧形状。即收集器2上端口的中央区域微微下凹,两翼稍微上翘,符合人体的腮部的曲线特点,有助于收集器2与待检人员的嘴部贴合,防止侧部漏液。
[0043]
示例性地,收集器2的高度为4cm,长边长度为4.5cm,大致呈漏斗状的收集器2的较细的管状部分的长度为1.5cm,直径为1.1cm。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收集器2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0044]
本实施例中,收集管3的高度为6cm,一般地,采样液和保存液的体积不大于4ml,但是考虑到会有唾液和气泡随采样液和保存液进入收集管3中,因此本实施例设计收集管3的容量为5ml。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收集管3的高度和容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0045]
优选地,收集器2和收集管3均由医疗级聚碳酸酯制成。
[0046]
进一步地,收集管3采用透明的医用塑料材质制成,收集管3的外壁上凸设有标识刻度8。示例性地,标识刻度8范围为1ml
‑
5ml。在收集管3外壁设置凸起的标识刻度8既能够方便读取样本量,也起到了防滑作用,防止收集管3滑落而导致样本溢出。
[0047]
如图1和图5所示,收集器2的内壁沿从上至下的方向设置有凸棱4,采样球1的外周能够抵接于凸棱4。当待检人员将采样球1和采样液一起吐入收集器2中时,采样球1抵接于凸棱4,凸棱4能够防止采样球1堵塞收集器2的下液口,同时采样液沿凸棱4流入收集管3中,凸棱4起到导流作用,使得采样液能够顺利下流至收集管3中。
[0048]
优选地,凸棱4设置有多个,多个凸棱4沿收集器2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本实施例中,凸棱4设置有四条,四条凸棱4均布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凸棱4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0049]
如图6所示,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还包括冲洗管6,冲洗管6可拆卸连接于采收集管3的底部,冲洗管6内盛放有保存液,保存液能够冲洗置于收集器2中的采样球1,冲洗后的保存液能够沿间隙流入收集管3中。保存液用于冲洗采样球1和收集器2,使粘附在采样球1或收集器2内壁上的唾液一起被冲落到收集管3中,用于保存口腔脱落细胞,同时避免了收集器2中的残留液对环境的污染,也起到了保存口腔脱落细胞的作用。冲洗管6可拆卸连接于收集管3的底部,节省了材料,且易于整体收纳。
[0050]
优选地,冲洗管6的管口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便于与收集管3连接,冲洗管6的管身采用软性材料制成,通过挤压管身增大管内压强,从而挤出保存液。更优选地,冲洗管6内设置有密封膜,密封膜设置于管身和管口之间用于密封保存液,防止拆开冲洗管6和收集管3后保存液外溢。当需要使用保存液时,可以在密封膜上戳开一个漏液口,然后挤压冲洗管6管身,保存液通过挤压方式落下,能够避免操作过程保存液倾倒和外溢,也能够控制用量,
避免总液量过大,影响检测实验的口腔脱落细胞回收操作。
[0051]
示例性地,保存液由5%
‑
10%的甘油、2%
‑
10%的二甲亚砜和80%
‑
90%的生理盐水配制而成。
[0052]
优选地,本实施提供的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为一次性装置,避免交叉感染,提高安全性。更优选地,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在使用前存放于密封无菌袋中。
[0053]
以下是本实施提供的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的使用过程:
[0054]
从密封无菌袋中取出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待检人员在采集样本前先用饮用水简单漱口,防止口腔内大块的杂质影响采样;拆开收集管3和冲洗管6,拧开收集管盖5,然后将收集器2安装于收集管3的顶端;将采样液和采样球1一起放入待检人员的口腔中,待检人员通过口腔动作(漱口动作也可),使采样球1在口腔中前后左右滚动,滚动几圈后将采样球1和采样液一起吐入收集器2中,采样球1卡在收集器2中,采样液和唾液一起流入收集管3中;将冲洗管6中的密封膜戳开一个漏液口,对着采样球1和收集器2内壁挤出冲洗液,冲洗液将残留采样液和唾液一起冲入收集管3中;冲洗完成后静置15s,然后拆下收集器2,并丢弃收集器2、采样球1和冲洗管6,最后在收集管3的管口上密封拧紧收集管盖5。
[0055]
本实施例提供的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集采集、收集和保存于一体,在口腔脱落细胞收集到后立即能固定保存,确保了口腔脱落细胞的质量,也方便了运输,可避免口腔脱落细胞自溶或腐败,避免交叉污染,避免采集器因脱毛等原因带入杂质或异物。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采集方便、对人体无创伤,避免了部分人因用力过大刮伤口腔黏膜或直接折断了采样杆而损伤口腔,从而避免了病人痛苦和因损伤而引发较严重的并发症。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采样球1的采样,能同时快速获取口腔脱落细胞和唾液,最大限度的获得到大量的有效口腔脱落细胞。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无需专业培训,非医务人员也可以正确地操作采样,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避免了采样时医患之间长时间的密切接触,也避免了大量人员在医院排队聚集等待医务人员采样,降低了呼吸道疾病的传染风险。且该口腔脱落细胞采集装置为一次性装置,避免了交叉感染,安全性较高。
[0056]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