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5385发布日期:2021-12-18 00:49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


背景技术:

2.目前,胸外科腹腔等手术后,经常需要通过引流将病人体内的分泌物排泄出体外,就需要使用到引流瓶,引流瓶能够起到引流作用,还能够产生适当的负压,有助于体内分泌物的排出。
3.但是目前的引流瓶还存在以下问题:
4.1、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引流瓶防止液体反流的能力较弱,目前的引流瓶吸进去的液体容易反流回去,造成严重的后果。
5.2、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引流瓶不方便对引流管内壁进行清理,分泌物内含有固体经过引流管时,固体会附着在引流管的内壁,导致引流效果减弱,目前的引流瓶清理引流管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解决了目前的引流瓶防止液体反流的能力较弱,不方便对引流管内壁进行清理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包括引流瓶主体,所述引流瓶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引流管,所述引流瓶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与第一引流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内壁固定有漏斗罩,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固定有平板,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连通安装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底端贯穿平板的顶部,所述平板的顶部固定有两个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转把,所述转把的一侧壁固定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固定板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与平板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均固定有夹块,所述平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桶体,所述第二桶体的底端连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引流管的中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安装有出气单向阀,所述第二桶体的底端连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中部安装有进气单向阀,所述第二桶体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有圆柱,所述圆柱贯穿第二桶体的顶部,所述圆柱的底端固定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侧壁与第二桶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圆板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侧壁与第二桶体的内壁紧密接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向螺纹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移动块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两端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均固定有t形滑块,所述
平板的顶部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块均滑动连接在t形滑槽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块的一侧壁均固定有橡胶垫。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把的把手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桶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柱贯穿圆孔。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通过设置第一桶体、漏斗罩和第二引流管,当出现反流时,第一桶体起到缓冲反流的效果,漏斗罩可以很大程度的阻止液体反流。
18.2、该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通过设置平板、固定板、转把、双向螺纹杆、移动块和夹块,当需要清理引流管内壁时,转动转把控制夹块将第二引流管夹紧,通过设置第二桶体、连接管、出气单向阀、进气管、进气单向阀、压板、圆柱、圆板和橡胶块,来回按压压板可以向第二引流管内吹气,可以使引流管疏通。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板后视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示意图。
23.图中:1、引流瓶主体;2、第一引流管;3、第一桶体;4、漏斗罩;5、平板;6、第二引流管;7、固定板;8、转把;9、双向螺纹杆;10、移动块;11、夹块;12、第二桶体;13、连接管;14、出气单向阀;15、进气管;16、进气单向阀;17、压板;18、圆柱;19、圆板;20、橡胶块;21、螺纹孔;22、t形滑块;23、t形滑槽;24、橡胶垫;2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止液体反流的胸腔引流瓶,包括引流瓶主体1,引流瓶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引流管2,引流瓶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桶体3,第一桶体3的底部与第一引流管2的顶端连通,第一桶体3的顶部内壁固定有漏斗罩4,第一桶体3的顶部固定有平板5,第一桶体3的顶部连通安装有第二引流管6,第二引流管6的底端贯穿平板5的顶部,平板5的顶部固定有两个固定板7,其中一个固定板7的一侧设置有转把8,转把8的一侧壁固定有双向螺纹杆9,双向螺纹杆9的两端分别与相邻固定板7的一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9的两端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的底部与平板5的顶部均滑动连接,移动块10的顶部均固定有夹块11,平板5的顶部固定有第
二桶体12,第二桶体12的底端连通安装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的一端与第二引流管6的中部连通,连接管13的中部安装有出气单向阀14,第二桶体12的底端连通安装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的中部安装有进气单向阀16,第二桶体12的上方设置有压板17,压板17的底部固定有圆柱18,圆柱18贯穿第二桶体12的顶部,圆柱18的底端固定有圆板19,圆板19的侧壁与第二桶体12的内壁紧密接触,圆板19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块20,橡胶块20的侧壁与第二桶体12的内壁紧密接触。
2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桶体3、漏斗罩4和第二引流管6,当出现反流时,第一桶体3起到缓冲反流的效果,漏斗罩4可以很大程度的阻止液体反流,通过设置平板5、固定板7、转把8、双向螺纹杆9、移动块10和夹块11,当需要清理引流管内壁时,转动转把8控制夹块11将第二引流管6夹紧,通过设置第二桶体12、连接管13、出气单向阀14、进气管15、进气单向阀16、压板17、圆柱18、圆板19和橡胶块20,来回按压压板17可以向第二引流管6内吹气,可以使引流管疏通。
28.具体的,双向螺纹杆9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移动块10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9两端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21。
2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双向螺纹杆9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在移动块10的中部设置螺纹孔21,可以使移动块10配合双向螺纹杆9。
30.具体的,移动块10的底部均固定有t形滑块22,平板5的顶部开设有t形滑槽23,t形滑块22均滑动连接在t形滑槽23内。
3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t形滑块22和t形滑槽23,可以在移动块10运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
32.具体的,夹块11的一侧壁均固定有橡胶垫24。
3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夹块11的一侧壁设置橡胶垫24,可以在夹紧第二引流管6时起到保护作用。
34.具体的,转把8的把手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3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把8的把手表面设置防滑纹,可以在转动转把8时起到较好的防滑效果。
36.具体的,第二桶体12的顶部开设有圆孔25,圆柱18贯穿圆孔25。
37.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桶体12的顶部设置圆孔25,可以使圆柱18在圆孔25内自由滑动。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引流瓶主体1放置在地面上,将平板5放置在病床上,将第二引流管6的顶端与患者的胸腔引流管连接,患者胸腔的分泌物会沿着第二引流管6进入第一桶体3内,经过漏斗罩4继续往下流,经过第一引流管2到达引流瓶主体1内,当出现反流时,第一桶体3起到缓冲反流的效果,漏斗罩4可以很大程度的阻止液体反流,当需要清理引流管内壁时,转动转把8,转把8可以带动双向螺纹杆9转动,双向螺纹杆9可以带动两个移动块10向中间运动,两个移动块10可以带动两个夹块11运动,夹块11可以将第二引流管6夹紧,再使压板17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压板17可以带动圆柱18运动,圆柱18可以带动圆板19运动,可以不断的向连接管13吹气吹到第二引流管6内,气体可以将附着在引流管内壁的固体吹掉,达到疏通引流管的目的。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