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3588发布日期:2021-11-29 21:0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多为老人发生,老年人骨折疏松,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受外力撞击,由于粗隆部受到内翻,引起髋内翻畸形。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该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长。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做手术,但是,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在床上休养,而且术后的大腿需要固定和保持一定的姿势,通常使用吊带和普通支架来固定。
3.现在的吊带和普通支架对于老人并不适合,吊带和普通支架不能随意调节方向和调节高度以及横向位置,适用性差,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吊带和普通支架对于老人并不适合,吊带和普通支架不能随意调节方向和调节高度以及横向位置,适用性差,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以及用来支撑的支撑柱,还包括卡块、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调节块、丝杆、转动手柄、底板块、第三固定螺栓、连接板、滑块、滑槽、弧形支撑板、绷带、限位块、第一螺纹孔、丝孔、第二螺纹孔、安装槽、限位槽和调节槽,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卡块,卡块上旋接有第一固定螺栓,横梁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有调节块,调节块的中部旋接有丝杆,丝杆的底端设置有底板块,底板块的两侧通过第三固定螺栓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滑块,底板块对应滑块位置处开设有滑槽,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绷带,调节块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对应第二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横梁对应调节块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横梁对应第二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调节槽。
6.优选的,所述卡块对应第一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
7.优选的,所述丝杆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手柄,转动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8.优选的,所述调节块对应丝杆位置处开设有丝孔。
9.优选的,所述滑块对应第三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10.优选的,所述横梁对应限位块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
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卡块底端端部的第一固定螺栓旋开,把卡块的顶部卡接在床沿的上方,再将卡块的底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在床沿的底端,即可完成安装,转动转动手柄,转动手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与调节块上开设的丝孔的配合下,使得丝杆在调节块上上下移动,在移动至合适高度后,将连接板上的滑块由滑槽内拉出,将患者需要固定的腿部放置在弧形支撑板上,并通过绷带固定,再将连接板上的滑块插
接在滑槽内,再旋紧第三固定螺栓,即可完成安装使用,调节周向角度时,转动丝杆即可,当需要在床上调节弧形支撑板的横向位置时,旋松第二固定螺栓,推动调节块在安装槽内的位置后再旋紧第二固定螺栓即可,设置的限位块与限位槽可对调节块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根据需对弧形支撑板进行圆周调节以及高度调节,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横向调节,适用性强,有利于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块三维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弧形支撑板三维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横梁俯视图;
17.图中标号:1、横梁;2、支撑柱;3、卡块;4、第一固定螺栓;5、第二固定螺栓;6、调节块;7、丝杆;8、转动手柄;9、底板块;10、第三固定螺栓;11、连接板;12、滑块;13、滑槽;14、弧形支撑板;15、绷带;16、限位块;17、第一螺纹孔;18、丝孔;19、第二螺纹孔;20、安装槽;21、限位槽;22、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1

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实施例一,由图1

4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装置,包括横梁1以及用来支撑的支撑柱2,还包括卡块3、第一固定螺栓4、第二固定螺栓5、调节块6、丝杆7、转动手柄8、底板块9、第三固定螺栓10、连接板11、滑块12、滑槽13、弧形支撑板14、绷带15、限位块16、第一螺纹孔17、丝孔18、第二螺纹孔19、安装槽20、限位槽21和调节槽22,支撑柱2的底端设置有卡块3,卡块3上旋接有第一固定螺栓4,横梁1的中部通过第二固定螺栓5固定有调节块6,调节块6的中部旋接有丝杆7,丝杆7的底端设置有底板块9,底板块9的两侧通过第三固定螺栓10固定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滑块12,底板块9对应滑块12位置处开设有滑槽13,连接板11的底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14,弧形支撑板14的顶部设置有绷带15,调节块6两侧的中部均设置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对应第二固定螺栓5位置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7,横梁1对应调节块6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0,横梁1对应第二固定螺栓5位置处开设有调节槽2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卡块3底端端部的第一固定螺栓4旋开,把卡块3的顶部卡接在床沿的上方,再将卡块3的底端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固定在床沿的底端,即可完成安装,转动转动手柄8,转动手柄8转动带动丝杆7转动,丝杆7转动与调节块6上开设的丝孔18的配合下,使得丝杆7在调节块6上上下移动,在移动至合适高度后,将连接板11上的滑块12由滑槽13内拉出,将患者需要固定的腿部放置在弧形支撑板14上,并通过绷带15固定,再将连接板11上的滑块12插接在滑槽13内,再旋紧第三固定螺栓10,即可完成安装使用,调节周向角度时,转动丝杆7即可,当需要在床上调节弧形支撑板14的横向位置时,旋松第二固定螺栓5,推动调节块6在安装槽20内的位置后再旋紧第二固定螺栓5即可,设置的限位块16与限位槽21可对调节块6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
根据需对弧形支撑板14进行圆周调节以及高度调节,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横向调节,适用性强,有利于患者康复。
20.实施例二
21.实施例一中卡块3固定不便,参照图1,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卡块3对应第一固定螺栓4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便于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将卡块3卡接在床沿处。
22.实施例三
23.实施例一中丝杆7转动不便,参照图1,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丝杆7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手柄8,转动手柄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转动转动手柄8,转动手柄8即可带动丝杆7转动。
24.实施例四
25.实施例一中丝杆7调节不便,参照图1和图2,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调节块6对应丝杆7位置处开设有丝孔18,便于对丝杆7进行调节。
26.实施例五
27.实施例一中滑块12易晃动,参照图3,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滑块12对应第三固定螺栓10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9,可对滑块12进行固定,防止滑块12晃动。
28.实施例六
29.实施例一中调节块6易晃动,参照图3和图4,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横梁1对应限位块16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21,便于对调节块6进行限位。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