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4473发布日期:2021-11-29 21:1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


背景技术:

2.瘢痕增生及继发的挛缩畸形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危害,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切口瘢痕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局部皮肤张力对瘢痕形成的影响尤为显著。张力较大的切口,不但愈合后形成的瘢痕宽度较宽,还易出现瘢痕增生及挛缩。如在皮肤切口缝合早期采用简单、有效、无创的减张方式,则能减少瘢痕的形成。
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皮肤减张器[专利申请号:cn202010657690.3],它包括导向架和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位于皮肤创口两侧,导向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滑块的延伸方向,导向架上设置有同向延伸的滑槽,滑块的上端活动安装于滑槽内,滑块的下端安装有穿过皮肤的固定针,导向架上平行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滑块,用于驱动两个滑块相互靠近或远离。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中空设置且所述的支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轴,所述的第一螺轴上设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线,且每段螺纹线上均螺接有一个横移块,每一横移块的两侧均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螺轴的转动能使两个横移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每一横移块上均设有皮肤夹持机构。
[0007]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所述的皮肤夹持机构包括绑圈,所述的绑圈内设有可伸缩式机构,所述的可伸缩式机构能对绑圈进行伸缩调节。
[0008]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所述的绑圈包括两段绑带,其中一段绑带端部上的伸缩块,所述的伸缩块内设有伸缩槽,另一段绑带能贯穿伸缩槽,所述的可伸缩式机构设置在伸缩块上。
[0009]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所述的可伸缩式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伸缩块上的卡轴,贯穿伸缩槽的绑带上设有若干个穿孔,所述的卡轴的其中一端贯穿伸缩块,且卡轴与伸缩块之间连接有挤推弹簧,所述的挤推弹簧能使卡轴贯穿伸缩槽。
[0010]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所述的卡轴外转动连接有卡杆,所述的挤推弹簧设置在卡杆与伸缩块之间,所述的卡轴延伸入伸缩槽的端部与伸缩槽远离卡杆的一侧内壁螺接。
[0011]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所述的绑带的内侧覆盖有橡胶摩擦垫。
[0012]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所述的皮肤夹持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牵引钩,所述的牵引钩呈垂直状。
[0013]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每一牵引钩连接有设置在横移块上的升降机
构。
[0014]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横移块上的滑杆,所述的滑杆远离牵引钩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轴,所述的第二螺轴贯穿横移块且与横移块螺接。
[0015]
在上述的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中,所述的第一螺轴的其中一端贯穿支架,且第一螺轴延伸出支架的端部设有转杆。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夹持机构能够紧紧夹持住伤口侧的皮肤,两个皮肤夹持机构相互靠近,从而使伤口两侧的皮肤相互靠近,使伤口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防止皮肤与横移块之间产生打滑。
[0018]
2、本实用新型绑圈套在手臂或腿上,通过可伸缩式机构使绑圈夹紧皮肤,通过绑圈将伤口侧的皮肤紧紧绑成一圈,增加牢固稳定程度,防止皮肤与横移块之间产生打滑。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另一面的示意图;
[0021]
图3是图1中横移块其中一侧的示意图;
[0022]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5是图1中横移块另一侧的示意图;
[0024]
图6是牵引钩的示意图。
[0025]
图中:支架10、第一螺轴11、横移块12、皮肤夹持机构13、绑圈14、可伸缩式机构15、绑带16、伸缩块17、伸缩槽18、穿孔19、卡轴20、挤推弹簧21、卡杆22、牵引钩23、升降机构24、滑杆25、第二螺轴26、转杆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
结合图1

6所示,一种皮肤减张牵引器,包括支架10,所述的支架10中空设置且所述的支架10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轴11,所述的第一螺轴11上设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线,且每段螺纹线上均螺接有一个横移块12,每一横移块12的两侧均与支架10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螺轴11的转动能使两个横移块1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每一横移块12上均设有皮肤夹持机构13。
[0028]
在本实施例中,在缝合大伤口的过程中,两个皮肤夹持机构13分别夹持住伤口两侧的皮肤,转动第一螺轴11,从而使两个横移块12相互靠近移动,从而使两个皮肤夹持机构13相互靠近,从而使伤口两侧的皮肤相互靠近,使伤口逐渐减小。当伤口大小小到一定程度或伤口两侧的皮肤相互接触后进行缝合。
[0029]
所述的皮肤夹持机构13包括绑圈14,所述的绑圈14内设有可伸缩式机构15,所述的可伸缩式机构15能对绑圈14进行伸缩调节。
[0030]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手臂上或腿上的伤口进行夹持缝合的过程中,绑圈14套在手臂或腿上,通过可伸缩式机构15使绑圈14夹紧皮肤,接着转动第一螺轴11,使绑圈14扯动其
夹紧的皮肤,从而使伤口两侧的皮肤相互靠近。
[0031]
所述的绑圈14包括两段绑带16,其中一段绑带16端部上的伸缩块17,所述的伸缩块17内设有伸缩槽18,另一段绑带16能贯穿伸缩槽18,所述的可伸缩式机构15设置在伸缩块17上。
[0032]
在本实施例中,两段绑带16在初始状态下是使绑圈14断开的状态,在绑住皮肤的过程中,其中一段绑带16贯穿伸缩槽18从而形成绑圈14,继续拉扯贯穿伸缩槽18的绑带16直到拉扯紧皮肤。接着通过可伸缩式机构15卡住两段绑带16,从而防止绑带16移动脱落。
[0033]
所述的可伸缩式机构15包括活动设置在伸缩块17上的卡轴20,贯穿伸缩槽18的绑带16上设有若干个穿孔19,所述的卡轴20的其中一端贯穿伸缩块17,且卡轴20与伸缩块17之间连接有挤推弹簧21,所述的挤推弹簧21能使卡轴20贯穿伸缩槽18。
[0034]
在本实施例中,在绑带16贯穿伸缩槽18并缩小绑圈14的过程中,手拔起卡轴20,克服挤推弹簧21并使卡轴20延伸出伸缩槽18,当将皮肤绑紧之后,松开卡轴20,在挤推弹簧21的作用下卡轴20贯穿伸缩槽18并贯穿对应的穿孔19从而将两段绑带16卡接在一起。
[0035]
所述的卡轴20外转动连接有卡杆22,所述的挤推弹簧21设置在卡杆22与伸缩块17之间,所述的卡轴20延伸入伸缩槽18的端部与伸缩槽18远离卡杆22的一侧内壁螺接。
[0036]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皮肤绑紧之后,松开卡轴20,在挤推弹簧21的作用下卡轴20贯穿伸缩槽18并贯穿对应的穿孔19从而将两段绑带16卡接在一起,接着转动卡轴20时卡轴20旋入伸缩槽18远离卡杆22的一侧内壁,进一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0037]
所述的绑带16的内侧覆盖有橡胶摩擦垫。
[0038]
在本实施例中,橡胶摩擦垫能够增加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在拉扯皮肤的过程中能够防止皮肤打滑。
[0039]
所述的皮肤夹持机构13还包括至少两个牵引钩23,所述的牵引钩23呈垂直状。
[0040]
在本实施例中,绑圈14用于拉扯皮肤,而牵引钩23在使用时勾住伤口侧皮缘并随着横移块12一起移动。此外,牵引钩23呈垂直状,牵引钩23的钩尖部呈水平状而不是向上翘起,减少对皮肤的磨损。
[0041]
每一牵引钩23连接有设置在横移块12上的升降机构24。
[0042]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升降机构24调整每一牵引钩23的位置。
[0043]
所述的升降机构24包括滑动设置在横移块12上的滑杆25,所述的滑杆25远离牵引钩23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轴26,所述的第二螺轴26贯穿横移块12且与横移块12螺接。
[0044]
所述的第一螺轴11的其中一端贯穿支架10,且第一螺轴11延伸出支架10的端部设有转杆27。
[0045]
该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46]
在本实施例中,两段绑带16在初始状态下是使绑圈14断开的状态,在绑住皮肤的过程中,先使牵引钩23勾住伤口侧皮缘,接着其中一段绑带16贯穿伸缩槽18从而形成绑圈14,继续拉扯贯穿伸缩槽18的绑带16直到拉扯紧皮肤,当将皮肤绑紧之后,松开卡轴20,在挤推弹簧21的作用下卡轴20贯穿伸缩槽18并贯穿对应的穿孔19从而将两段绑带16卡接在一起,接着转动卡轴20时卡轴20旋入伸缩槽18远离卡杆22的一侧内壁,进一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0047]
接着转动转杆27,使两个横移块12相互靠近,伤口两侧的皮肤相互靠近,使伤口逐
渐减小。当伤口大小小到一定程度或伤口两侧的皮肤相互接触后进行缝合。
[004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9]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架10、第一螺轴11、横移块12、皮肤夹持机构13、绑圈14、可伸缩式机构15、绑带16、伸缩块17、伸缩槽18、穿孔19、卡轴20、挤推弹簧21、卡杆22、牵引钩23、升降机构24、滑杆25、第二螺轴26、转杆27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