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8543发布日期:2021-12-15 12:5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


背景技术:

2.临床上应用的内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
3.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4.目前,许多病人患病后需要使用到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将病人体内的淤血或气体导出病人体外,如常见的冲击性气胸,但是在做完引流手术后,引流管需要放置在病人体内较长时间,当病人下床时,若不小心容易拉扯到引流管,导致引流管从患者的身体内部脱落,从而给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解决了当病人下床时,若不小心容易拉扯到引流管,导致引流管从患者的身体内部脱落,从而给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包括:安装块;
8.设置腔,所述设置腔设置于所述安装块的内部;
9.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于所述安装块的两侧;
10.通电装置,所述通电装置设置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所述设置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
11.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设置腔内部的一侧。
12.优选的,所述通电装置包括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
13.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极片。
14.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15.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的中间设置有连通腔。
16.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连通槽。
17.优选的,所述安装块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源件。
18.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底部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底部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底部设置有导管固定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通过在安装块的底部和魔术贴连接,并且安装块在魔术贴的连接下可以粘贴在导管固定贴上,使得安装块可以多次拆卸,从而可以对安装块进行重复利用,降低使用成本。
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通过将引流管和导管在连接装置的连接管内连接安装,运用引流管将通电装置两侧的两片电极片分隔开,当引流管和导管脱落时,两片电极片受弹簧的挤压力穿过连接装置的连通腔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两片电极片触碰在一起形成闭合电路,从而使得警报装置通电开启蜂鸣的声音警示医护人员和患者,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的知道引流管脱落,为患者提供提示,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块结构剖视图;
24.图3为图2所示的通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2所示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1、安装块,2、电源件,3、设置腔,4、连接装置,41、连接管,42、连通腔,43、连通槽,5、警报装置,6、滑动槽,7、通电装置,71、活动块,72、转动轴,73、连接杆,74、电极片,75、弹簧,8、魔术贴,9、导管固定贴,10、粘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块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通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包括:安装块1;
30.设置腔3,所述设置腔3设置于所述安装块1的内部;
31.滑动槽6,所述滑动槽6设置于所述安装块1的两侧;
32.通电装置7,所述通电装置7设置于所述滑动槽6的内部;所述设置腔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4;
33.警报装置5,所述警报装置5固定安装于所述设置腔3内部的一侧。
34.滑动槽6设置两个,连通安装块1外表面和安装块1内部的设置腔3。
35.两片电极片74连接在一起形成闭合电路,警报装置5连通电路开始启动传出蜂鸣声。
36.优选的,所述通电装置7包括活动块71,所述活动块7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轴
72。
37.通电装置7有两块活动块71,分别在连接装置4的左右两边。
38.活动块71的顶端通过滑动槽6延伸出安装块1,底端在设置腔3内,转动轴72竖直的设置在滑动槽6的表面,活动块71通过转动轴72可以转动。
39.优选的,所述活动块7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极片74。
40.连接杆73设置在活动块71靠近连接装置4的这侧,两片电极片74分别是正负两种电极的连接片。
41.优选的,所述活动块71另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75。
42.弹簧75的弹力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推动两片电极片74触碰在一起,形成闭合电路。
43.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连接管41,所述连接管4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连通腔42。
44.优选的,所述连接管41一侧的中间设置有连通槽43。
45.连通腔42连通连接管41的左右两端,使得连通管41内部形成空腔。
46.连通槽43贯穿连接管41。
47.因为导管较长,所以可以穿进连接管41内,引流管41的管径小于连接管内41内,当引流管41不合导管连接时,引流管41会从连接管41内部滑落出。
48.优选的,所述安装块1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源件2。
49.电源件2关闭安装块1内部电路时,两块电极片74连接在一起不会产生电流。
5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51.在工作时,首先夹住通电装置7两边的活动块71,将活动块71向连接装置4的连接管41方向挤压,活动块71通过转动轴72,在安装块1内部的那端往安装块1外部的方向移动,带动连接杆73和电极片74朝外方向移动,使得电极片74不在连通槽43内。
52.医护人员再将引流管顺着连接装置4的连接管41插入,没有电极片74的阻挡,引流管很顺利的顺着连通腔42和导管连接在一起,医护人员再松开对活动块71的限制,受到弹簧75的复原弹力将活动块71往设置腔3的中间挤压,从而活动块71带动电极片74穿过连通槽43,被引流管阻拦,两片电极片74无法触碰,从而无法完成电路闭合。
53.引流管安装完毕后,医护人员通过电元件2开启安装块1内部的电路,当引流管因为外部力量脱离导管时,引流管从连通腔42内部滑落,两边的电极片74不受干扰从而碰撞在一起,正负电极片74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电路正常连通,从而电路电流对警报装置5供电,警报装置5连通电源启动发出蜂鸣声对医患人员进行警示,提示引流管脱落。
5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通过将引流管和导管在连接装置4的连接管41内连接安装,运用引流管将通电装置7两侧的两片电极片74分隔开,当引流管和导管脱落时,两片电极片74受弹簧75的挤压力穿过连接装置4的连通腔42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两片电极片74触碰在一起形成闭合电路,从而使得警报装置5通电开启蜂鸣的声音警示医护人员和患者,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的知道引流管脱落,为患者提供提示,
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
56.第二实施例
57.请结合参阅图5,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58.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所述安装块1的底部设置有粘贴层10,所述粘贴层10的底部设置有魔术贴8,所述魔术贴8的底部设置有导管固定贴9。
59.魔术贴8可以随导管固定贴9粘在身上,安装块1较小,对人体没有负担。
6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61.在工作时,在安装块1底部的粘贴层10上粘贴魔术贴8,连通安装块1和魔术贴8一起粘贴在导管固定贴9上。
6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感应牵拉力报警的引流管组件,通过在安装块1的底部和魔术贴8连接,并且安装块1在魔术贴8的连接下可以粘贴在导管固定贴9上,使得安装块1可以多次拆卸,从而可以对安装块1进行重复利用,降低使用成本。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