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文档序号:30985547发布日期:2022-08-03 01:2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背景技术:

2.导尿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常规操作技术,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外口插入膀胱的过程,起到引流尿液的作用。临床常用导尿管主要包括双腔导尿管和三腔导尿管两种,其中双腔导尿管包括主管体和连接在主管体后端的固定球囊注水端和排尿端,主管体前段管壁上设有与排尿端连通的排尿孔,以及与固定球囊注水端连通的球状膀胱固定球囊;三腔导尿管是在双腔尿管的基础上,主管体后端增加了与排尿孔连通的膀胱冲洗端。临床应用时,先将尿袋连接到排尿端,使用液体石蜡润滑主管体,将主管体头端经尿道外口插入膀胱内,再经固定球囊注水端注水充盈膀胱固定球囊,回拉主管体使膀胱固定球囊贴近尿道内口。
3.上述尿管在实际使用时,男性漏尿现象时常发生,不仅影响尿量的记录,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尿液污染床单及裤子更容易使患者产生尴尬心理。针对漏尿的问题,公告号cn 209033489 u的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便于冲洗的防漏尿导尿管,是在主管体上贴近膀胱固定球囊后端设置圆台状防漏球囊;公告号cn 210057103 u的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防漏导尿管,是在主管体上设置包裹膀胱固定球囊的弹性瓣膜,充盈膀胱固定球囊时形成环绕管体外壁的锥形防漏球囊。上述专利主要是增加防漏球囊,锥形的防漏球囊与尿道内口周围的膀胱壁更契合,锥形球囊与膀胱黏膜接触面更大,具有一定防漏尿的功能。但是,由于接触面缺少直接作用力,球囊对膀胱比的压力较小,当防漏球囊活动时,尿液仍可经球囊与膀胱皱襞之间的间隙流向尿道内口导致漏尿的发生。此外,当膀胱固定球囊过度充盈后,头端尿管对膀胱壁刺激较大,容易引起患者的疼痛。
4.从男性膀胱及尿道解剖结构分析留置尿管期间发生漏尿现象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1.充盈状态下的膀胱,其内壁光滑,膀胱固定球囊与尿道内口贴合紧密,当膀胱空虚时,膀胱体积缩小,膀胱内壁产生以尿道内口为中心的辐射状走形的膀胱皱襞,此时膀胱固定球囊会远离尿道内口,膀胱固定球囊与膀胱壁之间存在缝隙,导致尿液经皱襞缝隙流入尿道内口;2.膀胱固定球囊呈圆球形,而空虚状态下靠近尿道内口膀胱壁呈漏斗状,膀胱固定球囊与漏斗状的膀胱壁接触面积较小,尿液容易通过膀胱固定球与漏斗状膀胱壁之间的缝隙流入尿道内口;3.当膀胱固定与漏斗状膀胱壁外口贴近后,膀胱固定球囊与尿道内口之间存在较大空间,在膀胱收缩及膀胱固定球囊的挤压下,次空间尿液可经尿道内口被挤压如尿道内;4.尿道在尿道内口、狭部及尿道外口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尿管通过三个狭窄后,尿道其他部位与尿管主管体之间存在间隙,在尿道平滑肌的作用下,此缝隙较小,但是老年、昏迷、截瘫、糖尿病等患者,尿道平滑肌较松弛,尿管主管体与尿道之间缝隙较大,尿道内口处的尿液可经此间隙流出。从发生漏尿的原因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漏尿现象:1.增加球囊对尿道口处膀胱黏膜的压力;2.增加近尿道内口球囊与该处膀胱壁的接触
面积;3.减少球囊与尿道内可之间的详细;4.减少导尿管与尿道黏膜之间的缝隙。


技术实现要素:

5.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葫芦状压力球囊充盈后挤压膀胱壁,其反作用力将水滴状防漏尿球囊挤向尿道内口,堵塞尿道内口及尿道内口外的膀胱内壁,增加球囊与膀胱壁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预防漏尿的作用,防漏尿球囊与尿道内口之间无空间,其球囊ⅱ位于尿道内,同时利用尿道球囊位于尿道内,可以预防导尿管移位。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7.一种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包括:导管、球囊部以及置于导管尾端的注水部、膀胱冲洗端和排尿端,球囊部由多个球囊组成,依次设置在导管的管壁上,注水部由多个注水端组成,每个注水端通过通道连通一个球囊,分别对各球囊内部进行注水;导管的管壁上还设有与膀胱冲洗端和排尿端均连通的多个导尿侧孔。
8.进一步地,所述球囊部由三个不同形状的球囊组成,分别为压力球囊、防漏尿球囊和尿道球囊,注水后的形状分别为葫芦状、水滴状和圆形,压力球囊设置在导管的头端,防漏尿球囊和尿道球囊相邻设置在导管的管壁上,尿道球囊位于远离压力球囊的一侧,多个导尿侧孔设置在压力球囊和防漏尿球囊之间;压力球囊在注水状态下位于膀胱内,防漏尿球囊注水状态下位于膀胱和尿道中,尿道球囊在注水状态下位于尿道内,压力球囊对防漏尿球囊起固定作用;
9.注水部由三个注水端组成,分别为压力球囊压注水端、防漏尿球囊注水端和尿道球囊注水端,压力球囊通过设置在导管内的第三通道与压力球囊注水端相连通,防漏尿球囊通过设置在导管内的第二通道与防漏尿球囊注水端相连通,尿道球囊通过设置在导管内的第一通道与尿道球囊注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均为单通道。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尿球囊由一体式且内腔相连通的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组成,第一球囊设置在远离导尿侧孔侧,第二球囊设置在靠近导尿侧孔侧,第二通道的头端位于第一球囊内部;第二球囊置入膀胱内,第一球囊置于尿道内,注水后,第二球囊紧贴尿道内口处的膀胱黏膜上,第一球囊堵塞尿道内口,尿道内口位于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之间,预防尿液外漏,同时防止导尿管移位;压力球囊注水状态下通过挤压底部膀胱壁的反作用力使防漏尿球囊挤向尿道内口,第一球囊紧贴并堵塞尿道内口。
11.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球囊与多个导尿侧孔一起均置于膀胱内,压力球囊由一体式且内腔相连通的第三球囊和第四球囊组成,第三球囊设置在靠近导尿侧孔侧,第四球囊设置在远离导尿侧孔侧,第三通道的头端位于第三球囊内部;第三球囊和第四球囊注水后,均紧贴在膀胱内壁。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球囊充水后为圆心角大于90
°
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第一球囊充水后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渐缩方向朝向排尿端(从左至右渐缩);注水后,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连接处的直径为第一球囊注水后的最大直径,第二球囊注水后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球囊注水后的最大直径;
13.所述防漏尿球囊的最大容量为15ml,最大直径为2cm(最大直径即为第二球囊注水后的最大直径)。
14.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球囊充水后的直径大于第三球囊充水后的直径;
15.所述压力球囊的最大容量为40ml,第四球囊的最大直径为3cm,第三球囊的最大直径为2cm。
16.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内部第四通道,膀胱冲洗端和排尿端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汇集于一路且均与第四通道的尾端相连通,第四通道的头端与多个导尿侧孔相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均为单通道。
17.进一步地,所述导尿侧孔设有2-4个,等间隔分布在同一侧,各导尿侧孔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18.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球囊、防漏尿球囊和尿道球囊的材质均为橡胶、硅胶、聚氨酯、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等;
19.所述压力球囊与防漏尿球囊之间长度3-5cm,优选4cm;所述尿道球囊的最大容量为5ml,最大直径为1cm。
20.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外径为6-22fr,具体为6、8、10、12、14、16、18、20或22fr,优选18fr;导管的长度为30-40cm,优选40cm;导管的头端呈半椭圆形。
21.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具有堵塞尿道及尿道内口的双重防漏尿、防移位功效,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冲洗液也不易外漏。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压力球囊位于主管体前端,充盈的球囊对膀胱壁刺激小。
2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压力球囊呈葫芦状,在获得与膀胱壁较大的接触面积及长径,所需充盈的水最少,固定效果最佳。
25.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压力球囊呈葫芦状,充盈球囊能挤压膀胱壁,其反作用力可将防漏尿球囊挤向尿道内口,能堵塞尿道内口,增加球囊与膀胱壁的接触面积,达到预防漏尿的作用。
2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尿道球囊位于尿道内,既能预防尿管内移位,也能预防漏尿。
27.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导尿管由于接触面缺少直接作用力,球囊对膀胱比的压力较小,当防漏球囊活动时,尿液仍可经球囊与膀胱皱襞之间的间隙流向尿道内口导致漏尿的发生。此外,当膀胱固定球囊过度充盈后,头端尿管对膀胱壁刺激较大,容易引起患者的疼痛的问题。
28.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医疗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防漏尿球囊充盈)。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防漏尿球囊和尿道球囊充盈)。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压力球囊、防漏尿球囊和尿道球囊充盈)。
34.图中:1、压力球囊;2、导管;3、导尿侧孔;4、防漏尿球囊;5、尿道球囊;6、第一通道;7、尿道球囊注水端;8、膀胱冲洗端;9、排尿端;10、压力球囊注水端;11、防漏尿球囊注水端;12、第二通道;13、第一球囊;14、第二球囊;15、第三通道;16、第四通道;17、第三球囊;18、第四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包括:导管2、球囊部以及置于导管2尾端的注水部、膀胱冲洗端8和排尿端9,球囊部由多个球囊组成,依次设置在导管2的管壁上,注水部由多个注水端组成,每个注水端通过通道连通一个球囊,分别对各球囊内部进行注水;导管2的管壁上还设有与膀胱冲洗端8和排尿端9均连通的多个导尿侧孔3。
3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球囊部由三个不同形状的球囊组成,分别为压力球囊1、防漏尿球囊4和尿道球囊5,注水后的形状分别为葫芦状、水滴状和圆形,压力球囊1设置在导管2的头端,防漏尿球囊4和尿道球囊5相邻设置在导管2的管壁上,尿道球囊5位于远离压力球囊1的一侧,多个导尿侧孔3设置在压力球囊1和防漏尿球囊4之间;压力球囊1在注水状态下位于膀胱内,防漏尿球囊4注水状态下位于膀胱和尿道中,尿道球囊5在注水状态下位于尿道内,压力球囊1对防漏尿球囊4起固定作用;
38.注水部由三个注水端组成,分别为压力球囊压注水端10、防漏尿球囊注水端11和尿道球囊注水端7,压力球囊1通过设置在导管2内的第三通道15与压力球囊压注水端10相连通,防漏尿球囊4通过设置在导管2内的第二通道12与防漏尿球囊注水端11相连通,尿道球囊5通过设置在导管2内的第一通道6与尿道球囊注水端7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12和第三通道15均为单通道。
3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漏尿球囊4由一体式且内腔相连通的第一球囊13和第二球囊14组成,第一球囊13设置在远离导尿侧孔3侧,第二球囊14设置在靠近导尿侧孔3侧,第二通道12的头端位于第一球囊13内部;第二球囊14置入膀胱内,第一球囊13置于尿道内,注水后,第二球囊14紧贴尿道内口处的膀胱黏膜上,第一球囊13堵塞尿道内口,尿道内口位于第一球囊13和第二球囊14之间,预防尿液外漏,同时防止导尿管移位;压力球囊1注水状态下通过挤压底部膀胱壁的反作用力使防漏尿球囊4挤向尿道内口,第一球囊13紧贴并堵塞尿道内口。
4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力球囊1与多个导尿侧孔3一起均置于膀胱内,压力球囊1由一体式且内腔相连通的第三球囊17和第四球囊18组成,第三球囊17设置在靠近导
尿侧孔3侧,第四球囊18设置在远离导尿侧孔3侧,第三通道15的头端位于第三球囊17内部;第三球囊17和第四球囊18注水后,均紧贴在膀胱内壁。
4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球囊14充水后为圆心角大于90
°
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第一球囊13充水后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渐缩方向朝向排尿端9(从左至右渐缩);注水后,第一球囊13和第二球囊14连接处的直径为第一球囊13注水后的最大直径,第二球囊14注水后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球囊13注水后的最大直径;
42.所述防漏尿球囊4的最大容量为15ml,最大直径为2cm(最大直径即为第二球囊14注水后的最大直径)。
4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四球囊18充水后的直径大于第三球囊17充水后的直径;
44.所述压力球囊1的最大容量为40ml,第四球囊18的最大直径为3cm,第三球囊17的最大直径为2cm。
4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管2的内部第四通道16,膀胱冲洗端8和排尿端9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汇集于一路且均与第四通道16的尾端相连通,第四通道16的头端与多个导尿侧孔3相连通;所述第四通道16、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均为单通道。
4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尿侧孔3设有2-4个,等间隔分布在同一侧,各导尿侧孔3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力球囊1、防漏尿球囊4和尿道球囊5的材质均为橡胶、硅胶、聚氨酯、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等;
48.所述压力球囊1与防漏尿球囊4之间长度3-5cm;所述尿道球囊5的最大容量为5ml,最大直径为1cm。
4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管2的外径为6-22fr,具体为6、8、10、12、14、16、18、20或22fr;导管2的长度为30-40cm;导管2的头端呈半椭圆形。
50.实施例1
51.如图1-4所示,一种防移位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包括:导管2、球囊部以及置于导管2尾端的注水部、膀胱冲洗端8和排尿端9,球囊部由三个球囊组成,依次设置在导管2的管壁上,注水部由三个注水端组成,每个注水端通过通道连通一个球囊,分别对各球囊内部进行注水;导管2的管壁上还设有与膀胱冲洗端8和排尿端9均连通的三个导尿侧孔3,三个导尿侧孔3等间隔分布在同一侧,各导尿侧孔3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52.本实施方式中,球囊部由三个不同形状的球囊组成,分别为压力球囊1、防漏尿球囊4和尿道球囊5,注水后的形状分别为葫芦状、水滴状和圆形,压力球囊1设置在导管2的头端,防漏尿球囊4和尿道球囊5相邻设置在导管2的管壁上,尿道球囊5位于远离压力球囊1的一侧,三个导尿侧孔3设置在压力球囊1和防漏尿球囊4之间;压力球囊1在注水状态下位于膀胱内,防漏尿球囊4注水状态下位于膀胱和尿道中,尿道球囊5在注水状态下位于尿道内(堵塞尿道),压力球囊1对防漏尿球囊4起固定作用。注水部的三个注水端分别为压力球囊压注水端10、防漏尿球囊注水端11和尿道球囊注水端7,压力球囊1通过设置在导管2内的第三通道15与压力球囊压注水端10内的单通道相连通,防漏尿球囊4通过设置在导管2内的第二通道12与防漏尿球囊注水端11内的单通道相连通,尿道球囊5通过设置在导管2内的第一
通道6与尿道球囊注水端7内的单通道相连通。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12和第三通道15均为单通道。
53.本实施方式中,防漏尿球囊4由一体式且内腔相连通的第一球囊13和第二球囊14组成,第一球囊13设置在远离导尿侧孔3侧,第二球囊14设置在靠近导尿侧孔3侧,第二通道12的头端位于第一球囊13内部;第二球囊14置入膀胱内,第一球囊13置于尿道内,注水后,第二球囊14紧贴尿道内口处的膀胱黏膜上,第一球囊13堵塞尿道内口,尿道内口位于第一球囊13和第二球囊14之间,预防尿液外漏,同时防止导尿管移位;压力球囊1注水状态下通过挤压底部膀胱壁的反作用力使防漏尿球囊4挤向尿道内口,第一球囊13紧贴并堵塞尿道内口(膀胱与尿道的连接处)。
54.本实施方式中,压力球囊1与三个导尿侧孔3一起均置于膀胱内(设置导尿侧孔的那一段导管可以盘踞在膀胱内),压力球囊1由一体式且内腔相连通的第三球囊17和第四球囊18组成,第三球囊17设置在靠近导尿侧孔3侧,第四球囊18设置在远离导尿侧孔3侧,第三通道15的头端位于第三球囊17内部;第三球囊17和第四球囊18注水后,均紧贴在膀胱内壁。
55.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球囊14充水后为圆心角大于90
°
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第一球囊13充水后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渐缩方向朝向排尿端9(从左至右渐缩);注水后,第一球囊13和第二球囊14连接处的直径为第一球囊13注水后的最大直径,第二球囊14注水后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球囊13注水后的最大直径;防漏尿球囊4的最大容量为15ml,最大直径为2cm(最大直径即为第二球囊14注水后的最大直径)。
56.本实施方式中,第四球囊18充水后的直径大于第三球囊17充水后的直径;压力球囊1的最大容量为40ml,第四球囊18的最大直径为3cm,第三球囊17的最大直径为2cm。
57.本实施方式中,导管2的内部第四通道16,膀胱冲洗端8和排尿端9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汇集于一路且均与第四通道16的尾端相连通,第四通道16的头端与三个导尿侧孔3相连通,则从膀胱冲洗端8的第五通道内注入生理盐水经第四通道16、三个导尿侧孔3流入膀胱进行冲洗,第六通道和第四通道16的连通用于排尿,尿液依次经三个导尿侧孔3、第四通道16和第六通道排出。第四通道16、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均为单通道。
58.本实施方式中,压力球囊1、防漏尿球囊4和尿道球囊5的材质均为橡胶或硅胶;压力球囊1与防漏尿球囊4之间长度4cm;尿道球囊5的最大容量为5ml,最大直径为1cm。
59.本实施方式中,导管2的外径为18fr;导管2的长度为40cm;导管2的头端呈半椭圆形。
6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导尿管的导管前段擦拭液体石蜡,将导管头端经尿道外口完全插入,经防漏尿球囊注水端注入30ml盐水,回拉导尿管使防漏尿球囊紧贴尿道内口,经尿道球囊注水端注入5ml盐水,充盈尿道球囊,经压力球囊注水端注入40ml左右盐水,至导尿管插入存在较大阻力为止。
6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