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94463发布日期:2022-12-10 04:1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心脏瓣膜是人或某些动物的器官里面可以开闭的膜状结构。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研究表明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13.3%。目前,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仍是重度瓣膜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是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有开胸手术史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传统外科手术的风险大、死亡率高,部分患者甚至没有手术的机会。
4.经导管瓣膜置换术通常采用血管静脉入路方式,常需要在输送装置进入心脏后产生较大的控弯角度,如三尖瓣置换,输送装置经由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进而需要在狭窄的空间实现大角度的控弯,传统的输送装置控弯角度小,很难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输送装置控弯角度小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包括:输送组件、第一控弯管以及第二控弯管;
7.所述输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所述第一控弯管及所述输送组件均沿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控弯管,并用于自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远端伸出;
8.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被配置为分别控弯;所述输送组件随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的弯形而改变延伸方向。
9.可选的,在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进退驱动单元和装载单元;
10.所述装载单元设置于所述进退驱动单元的远端;
11.所述进退驱动单元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所述进退驱动单元的远端用于自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远端伸出。
12.可选的,在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进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所述装载单元包括:第一装载管和第二装载管;
13.所述第一输送管沿所述第二输送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管;所述
第二输送管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
14.所述第一装载管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二装载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装载管;所述第一装载管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装载管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装载管用于与植入物连接,所述第二装载管用于限制所述植入物的径向扩张;所述第二装载管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控弯管的径向内尺寸。
15.可选的,在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装载管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控弯管的径向内尺寸,且所述第一装载管的径向外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一控弯管的径向外尺寸。
16.可选的,在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二装载管的径向外尺寸与所述第一控弯管的径向外尺寸相同。
17.可选的,在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均为双层管;所述双层管之间具有编织丝。
18.可选的,在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中,所述第一装载管与所述第二装载管均为双层管。
19.可选的,在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中,所述装载单元还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与所述装载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座用于与所述植入物的挂耳相连接。
20.可选的,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三输送管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组件内。
2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近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弯曲。
22.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中,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第一控弯管以及第二控弯管;所述输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所述第一控弯管及所述输送组件均沿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控弯管,并用于自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被配置为分别控弯;所述输送组件随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的弯形而改变延伸方向。
23.如此配置,第一控弯管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控弯管,而第一控弯管和第二控弯管可分别控弯,由此,通过分段地对控弯管进行控弯,可以实现大角度的控弯,解决了现有输送装置控弯难以及控弯角度小的问题。能实现植入物在狭窄的空间中的安全准确释放,减少手术过程中因释放不准确带来的瓣周漏等问题。
附图说明
24.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25.图1是一种植入二尖瓣人工瓣膜支架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26.图2是一种植入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支架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27.图3是一种植入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28.图4是一种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30.图6是图5所示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图7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输送组件的示意图,其中不设置装载单元;
32.图7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输送组件的示意图,其中设置装载单元;
3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组件与植入物连接的示意图;
3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释放植入物的示意图。
35.附图中:
36.01-二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2-输送装置;03-下腔静脉;04-右心房;05-左心房;06-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支架;07-主动脉;08-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1-支架;082-法兰段;083-中间段;084-装载段;085-挂耳;
37.10-输送装置;11-第一控弯管;12-第二控弯管;14-进退驱动单元;141-第一输送管;142-第二输送管;143-第三输送管;15-装载单元;151-第一装载管;152-第二装载管;153-支架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39.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术语“近端”通常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术语“远端”通常是靠近患者即靠近病灶的一端,“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
4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输送装置控弯角度小的问题。
41.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42.请参考图1至图9,其中,图1是一种植入二尖瓣人工瓣膜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植入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3是一种植入三尖瓣人工瓣膜的应
用场景的示意图;图4是一种人工瓣膜支架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a是一种输送组件的示意图,其中装载单元与进退驱动单元等径;图7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组件的示意图,其中装载单元与进退驱动单元不等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组件与植入物连接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释放植入物的示意图。
43.图1示出了一种介入式植入二尖瓣人工瓣膜支架的应用场景,在植入二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1时,输送装置02可经由下腔静脉03伸入右心房04,再穿过房间隔到左心房05,此时输送装置02的控弯直径r1较大。图2示出了一种介入式植入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支架的应用场景,在植入主动脉瓣人工瓣膜支架06时,输送装置02可通过主动脉07伸入,输送装置02的控弯直径r2也较大。但如图3所示,在介入式植入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的应用场景中,输送装置02经由下腔静脉03伸入右心房04,输送装置02需要在右心房04的内部完成控弯转向,以将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释放到三尖瓣处。此时输送装置02的控弯直径r3就较小,其小于右心房04的宽度。
44.基于上述分析,为了应对多种人工瓣膜支架的使用需求,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10,请参考图5和图6,并结合参考图9,所述输送装置10包括:输送组件、第一控弯管11以及第二控弯管12;所述输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该轴向亦随第一控弯管11的弯曲而弯曲)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11;所述第一控弯管11及所述输送组件均沿所述第二控弯管12的轴向(该轴向亦随第二控弯管12的弯曲而弯曲)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控弯管12,并用于自所述第二控弯管12的远端伸出;所述第一控弯管11和所述第二控弯管12被配置为分别控弯;所述输送组件随所述第一控弯管11和所述第二控弯管12的弯形而改变延伸方向。第二控弯管12位于输送装置10的最外层,第一控弯管11则位于第二控弯管12之内。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均优选为双层管,所述双层管的两层管壁之间具有编织丝,通过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之近端处对编织丝的牵拉控制,可以实现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之远端部位的弯形的可控调整,即实现控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对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的具体结构进行配置,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的具体结构如可类似公开号cn 212593458u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主动导管,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45.请参考图3和图9,在用于释放植入物的示范例中,第二控弯管12的远端经下腔静脉03进入右心房04后进行控弯,如控弯90
°
,之后第一控弯管11沿弯曲后的第二控弯管12伸出后进行控弯,如亦控弯90
°
,这样整个输送装置10的控弯角度就达到了180
°
。进而输送组件携带着植入物,沿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的弯形而改变延伸方向,输送组件的远端伸出第一控弯管11的远端,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释放植入物。用于回收装载植入物的过程请参考上述释放植入物的过程,这里不再重复。如此配置,第一控弯管11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控弯管12,而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可分别控弯,由此,通过分段地对控弯管进行控弯,可以实现大角度的控弯,解决了现有输送装置控弯难以及控弯角度小的问题。能实现植入物在狭窄的空间中的安全准确释放,降低手术过程中因释放不准确带来的瓣周漏等问题。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10不局限于应用在三尖瓣处植入物的植入,也可以应用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等部位处植入物的植入。
46.下面结合图4,以一种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作为植入物的示范例进行说明,所述
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包括:支架081、瓣膜和裙边;支架081包括法兰段082、中间段083和装载段084。法兰段082用于释放在瓣环上,主要起支撑作用,防止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在使用过程中掉落至心室中,同时法兰段082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覆盖有裙边,还能实现密封功能。中间段083具有较显著的径向与轴向刚度,可承受瓣叶的牵拉。中间段083由网状结构单元或波浪形结构单元等轴向形态可进行变化的结构单元组成,其轴向上由至少一排的周向上彼此相互连接的结构单元组成,且轴向上多排单元间可彼此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优选网状结构,网格单元为三角形、菱形、五边形、水滴形等可形成封闭形状的网格单元,进一步优选为菱形结构。装载段084用于与输送装置10相连,保证瓣膜装载进入输送装置10、瓣膜释放脱离输送装置10及瓣膜在输送装置10中在体内运输时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与输送装置10的相对位置不变。装载段084上设置有与输送装置10连接的挂耳085(请参考图8)或固定耳等连接结构,在瓣膜的装载和输送过程中,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通过连接装置与输送装置10固定连接,随输送装置10输送到目标位置后,连接结构与输送装置10脱离,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释放。
47.可选的,支架081可以采用如镍钛诺、钛合金、钴铬合金、mp35n、316不锈钢、l605、phynox/elgiloy、铂铬,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生物相容性金属制成。可选地,支架081也可采用弹性或可塑性变形的材料,如球囊可扩张的,或者可以是响应温度变化以在收缩的递送状态和扩张的展开状态之间转变的形状记忆合金。优选地,支架081采用镍钛合金管材切割制造,管材外径为5~15mm,支架081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定型后的直径尺寸。
48.瓣膜包括至少两片人工瓣叶,人工瓣叶如可采用动物心包或其他生物相容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人工瓣叶的一端与支架081直接或间接地稳定连接,人工瓣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瓣膜在工作状态下,由人工瓣叶替代三尖瓣处的原生瓣叶实现开启和关闭血液通道的功能。
49.支架081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覆盖裙边,可实现密封功能,保证血液自流入道端流向流出道端的单一流向。所述裙边如可以采用心包或其他生物相容的高分子材料,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fe(聚四氟乙烯)等本领域常用的材料制造而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需要说明的,上述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仅为植入物的一个示范而非对植入物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对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结构和原理进行理解和改进,进一步的,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它合适的植入物,如公开号cn204709077u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或如公开号cn104000672a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主动脉瓣人工心脏瓣膜等,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也适用于如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或主动脉瓣人工心脏瓣膜等植入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50.下面请参考图5、6,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1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所述输送装置10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进退驱动单元14和装载单元15;所述装载单元15设置于所述进退驱动单元14的远端;所述进退驱动单元14沿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11,所述进退驱动单元14的远端用于自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远端伸出。进退驱动单元14的近端如可与手柄等控制部件连接,在近端控制部件的控制下,进退驱动单元14可以沿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前后进退移动,从而带动位于进退驱动单元14之远端的装载单元15进退移动。装载单元15则用于装载植入物,例如与上述三尖瓣人工瓣膜支
架08的装载段084连接。
51.请参考图8,可选的,所述装载单元15还包括支架底座153,所述支架底座153与所述装载单元15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座153用于与所述植入物的挂耳085相连接。支架底座153如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可以与装载单元15粘接固定。支架底座153具有与挂耳085相适配的凹槽,在装载单元15向远端推进时,挂耳085能够被卡合固定在支架底座153的凹槽中。而当植入物被释放卡合在预定的部位后,向近端拉动装载单元15可以使挂耳085从支架底座153的凹槽中脱出,从而实现对植入物的释放。
52.请参考图7a,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退驱动单元14包括: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所述第一输送管141沿所述第二输送管142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管142,所述第二输送管142沿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11;同时进退驱动单元14的远端还被配置为装载单元15,不再另外附设独立的装载单元15。所述第一输送管141的远端用于与植入物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142用于限制所述植入物的径向扩张。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的近端可与手柄等驱动装置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下,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能够被驱动而沿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分别前后进退移动。
53.下面以第一输送管141、第二输送管142和第一控弯管11均为圆管的示例进行说明,第二输送管142的内径大于第一输送管141的外径,第一输送管141远端的内壁与支架底座153粘接固定,在支架底座153与植入物连接后,第一输送管141相对第二输送管142往近端(即图7a的右侧)移动时,第二输送管142的管壁即能够限制植入物的径向扩张而使植入物被压缩而装载于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之间。一般的,由于植入物的法兰段082和中间段083的压缩直径会大于装载段084的直径,其装载的形态大致呈朝向远端(即图7a的左侧)扩口的喇叭形。由此,第一输送管141的外壁和第二输送管142的内壁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空隙,以满足植入物的装载需求。该实施例的输送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仅需若干管材即可实现。
54.请参考图7b,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退驱动单元14包括: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所述装载单元15包括:第一装载管151和第二装载管152;所述第一输送管141沿所述第二输送管142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输送管142;所述第二输送管142沿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11;所述第一装载管151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二装载管152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装载管152;所述第一装载管151与所述第一输送管141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二装载管152与所述第二输送管142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装载管151用于与植入物连接,所述第二装载管152用于限制所述植入物的径向扩张;所述第二装载管152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径向内尺寸。需要说明的,这里的径向外尺寸是指,一管件沿径向的最大外尺寸,例如对于圆管,则为其外径,对于多边形管,则为其外接圆的外径。径向内尺寸是指,一管件沿径向的最小内尺寸,例如对于圆管,则为其内径,对于多边形管,则为其内接圆的内径。
55.下面结合图8,以第一输送管141、第二输送管142、第一装载管151和第二装载管152均为圆管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仅用于在近端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前后进退移动,而不直接用于对植入物进行装载和限制。第一装载管151和第二装载管152则分别用于装载植入物和限制植入物的径向扩
张。请参考图7b和图8,第一装载管151远端的内壁与支架底座153粘接固定,用于与植入物的装载段084(如挂耳085)连接,第二装载管152则用于限制植入物的径向扩张。在第一输送管141相对第二输送管142朝向近端移动时,第一装载管151能够带着植入物向近端移动而被第二装载管152限制扩张,从而将植入物装载入第二装载管152。反之,在第一输送管141相对第二输送管142朝向远端移动时,第一装载管151带着植入物向远端移动而伸出第二装载管152,进而植入物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性(如包括自膨式支架或球扩式支架),产生自膨胀扩张或在球囊作用下扩张。
56.图7a示出的实施例中,输送组件的最大外径即为第二输送管142的外径。而第二输送管142的内径需大于该植入物的最大外径,第一控弯管11的内径大于第二输送管142的外径,第二控弯管12的内径大于第一控弯管11的外径,由此导致整个输送装置10的外径较大,外径较大的输送装置10的适用范围会因为入路困难而被限制。
57.在和图7a示出的实施例的对比中,若用于装载相同的植入物,且假设图7a和图7b所示出的两个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部件的管壁厚度相同,则图7b的第二装载管152的外径与图7a的第二输送管142的外径相同。由于图7b的第一控弯管11的内径小于第二装载管152的外径,故图7b的第一控弯管11的外径小于图7a的第一控弯管11的外径。而第二控弯管12的内径则大于第一控弯管11的外径和第二装载管152的外径,相比于图7a示出的实施例,图7b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弯管12的内径能够有效地得到减小,从而减小了输送装置10的最大外径,提高了输送装置10的通过性能和适用范围。
5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载管151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径向内尺寸,且所述第一装载管151的径向外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径向外尺寸。第一装载管151的径向外尺寸大于第一控弯管11的径向内尺寸时,可以充分地利用第一控弯管11远端的空间,而第一装载管151的径向外尺寸不大于第一控弯管11的径向外尺寸,可避免第一装载管151外径过大,进一步避免第二装载管152的外径过大,避免第二控弯管12的内径需加大的情况发生。较佳的,第二装载管152的外径与第一控弯管11的外径相同,而第一装载管151的外径略大于第一控弯管11的内径。如此配置,第二装载管152与第一控弯管11保持相同的外表面,使得第二控弯管12可以取得相对最小的内径。
59.需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141、第二输送管142、第一装载管151和第二装载管152并不限均为圆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配置为其它截面形状的管材,如扁圆形的管材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可选的,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均为双层管,所述双层管之间具有编织丝,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也可以由近端的驱动装置主动控弯,以调节其远端的弯形。优选的,第一装载管151与第二装载管152均为双层管,第一装载管151的材料、结构可与第一输送管141的材料、结构相同,两者仅直径不同;第二装载管152的材料、结构可与第二输送管142的材料、结构相同,两者仅直径不同。
60.在一个示范例中,第一输送管141与第一装载管151的内层材质可以选择pe、pp、pi、peek、pebax、pa、tpu或pc等,外层材质可以选择pe、pp、pi、peek、pebax、pa11、pa12、tpu或pc等,第一装载管151的内径优选在7mm~9mm之间,第一输送管141的内径优选在6mm~8mm之间。第二输送管142、第二装载管152、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的内层材质及外层材质可以选择pe、pp、pi、peek、pebax、pa11、pa12、tpu和pc中的至少一种,需理解,第二输
送管142、第二装载管152、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输送管142、第二装载管152、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中任一者的内层材质与外层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装载管152的内径优选在8mm~11mm之间,第二输送管142的内径优选在6mm~9mm之间,第一控弯管11的内径优选在8mm~11mm之间,第二控弯管12的内径优选在9mm~12mm之间,第二控弯管12的外径优选在10mm~13mm之间。进一步的,第一输送管141、第二输送管142、第一装载管151、第二装载管152、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双层管的两层管壁之间的编织丝可以选用pa或pet材料制成的高分子丝,或者ss304或ss316不锈钢丝等金属丝,编织丝的直径优选在0.1mm~1mm之间。需理解,上述示范例仅为第一输送管141、第二输送管142、第一装载管151、第二装载管152、第一控弯管11和第二控弯管12的一个示例而非对各管材材料和尺寸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各管材的材料和尺寸进行改进。
61.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10还包括第三输送管143;所述第三输送管143沿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组件内。更具体的,第三输送管143沿所述第一控弯管11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输送管141内。第三输送管143用于供导丝穿设,并在输送过程中对导丝的进退进行导向。在一个示范例中,第三输送管143为单层管,其材质可以选择pe、pp、pi、peek、pebax、pa11、pa12、tpu、pc等,本实用新型不做特殊的限制,第三输送管143内径优选在2mm~6mm之间。
62.下面示范性地对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10对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进行植入的步骤进行说明。
63.步骤一:请参考图8,首先利用输送装置10对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进行装载。具体的,将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挂耳085固定连接在支架底座153上,相对第一输送管141向远端推动第二输送管142,使第二装载管152对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形成径向压握,至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全部被压缩收纳于第二装载管152内。
64.步骤二:请参考图3及图9,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装载完成后,随输送装置10经下腔静脉入路,进入右心房指定位置之后,第二控弯管12先进行控弯(如可控弯90
°
);之后第一控弯管11带着输送组件一同伸出第二控弯管12的远端,进而第一控弯管11再进行控弯(如可控弯90
°
)。此时,两个控弯管的总控弯角度可达180
°

65.步骤三: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释放:对输送组件的远端部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对准指定的位置。而后保持第一输送管141的轴向位置,向近端后撤第二输送管142,使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法兰段082从第二装载管152中暴露出,法兰段082径向扩张卡合于三尖瓣的原生瓣环处。进而继续后撤第二输送管142,至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中间段083从第二装载管152中暴露出而完成释放。之后向近端后撤第一输送管141,使挂耳085与支架底座153脱离,即完成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释放。
66.回收装载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步骤可以参考上述植入和释放的步骤,先将输送装置10经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第一控弯管11先控弯,之后第二控弯管12再控弯,调整输送组件的远端部分的位置,使其对准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向远端推送第一输送管141,使支架底座153与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挂耳085卡合固定,再向远端推送第二输送管142,向近端回撤第一输送管141,使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被装载入第二装载管152中。而后撤出输送装置10即完成了回收装载三尖瓣人工瓣膜支架08的步骤。
6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10以及驱动装置(未图示),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10的近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控弯管11和所述第二控弯管12弯曲。驱动装置如可为手柄等部件,其可分别与第一控弯管11及第二控弯管12的编织丝连接,从而分别驱动第一控弯管11及第二控弯管12的弯曲。进一步的,驱动装置还可以控制驱动第一输送管141和第二输送管142的弯曲,以实现输送组件之远端的位置调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对驱动装置的结构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详述。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输送装置10,其也相应地具备输送装置10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68.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植入物的输送系统中,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第一控弯管以及第二控弯管;所述输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控弯管;所述第一控弯管及所述输送组件均沿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控弯管,并用于自所述第二控弯管的远端伸出;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被配置为分别控弯;所述输送组件随所述第一控弯管和所述第二控弯管的弯形而改变延伸方向。如此配置,第一控弯管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控弯管,而第一控弯管和第二控弯管可分别控弯,由此,通过分段地对控弯管进行控弯,可以实现大角度的控弯,解决了现有输送装置控弯难以及控弯角度小的问题。能实现植入物在狭窄的空间中的安全准确释放,减少手术过程中因释放不准确带来的瓣周漏等问题。
69.需要说明的,上述若干实施例并不限于单独使用,其可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