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0444发布日期:2022-05-31 06:2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肺部病灶的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实时活检钳,属于内窥镜医疗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肺癌的发生率位于我国各大癌症的首位,是男性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早期肺癌的准确诊断可使后期的治疗方式有更多选择,也可提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活检后的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诊断是早期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同时高质量的活检组织是分子生物学诊断的首选样本。对于肺外周病变的活检通常有经皮穿刺活检、影像导航活检、电磁导航活检。经皮穿刺肺活检诊断肺外周病变需在放射线暴露下操作,给患者和工作人员带来辐射危害,同时容易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现有导航技术其根本是根据胸部ct影像重建构建肺结节的空间坐标系,规划合理路径后到达病灶部位进行活检,但ct数据只代表扫描那一时间点的瞬时空间位置情况,由于活检时患者存在呼吸运动,难以保证肺结节的位置与扫描时相一致,已有研究证实吸气相和呼气相同一结节的位移平均可达2厘米之多。因此,活检瞬时x线定位确认是提高导航技术引导肺结节活检诊断率的独立因素。
3.单一导航技术的肺外周结节诊断率约为75%,若无x线定位,其诊断效能仍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导航技术的影像处理主机价格昂贵。径向支气管内超声探头能明确病变的位置,为肺外周病变的活检提供了便利,但常常需要导引鞘管(guide sheath)的协助,虽然导引鞘的加入使得诊断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导引鞘管价格昂贵,且在操作过程中需撤出径向支气管内超声探头,然后置入活检钳,同样有位移的风险,不能实现实时可视活检,使得准确率降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经鞘管抵达肺外周明确结节良恶性,但在目前肺癌需要分子生物学诊断的前提下,其不能取代病理活检;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引导的活检与径向支气管内超声类似,需撤出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后再置入活检工具,不能实现实时可视活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以上放射线暴露、导航系统定位准确性和径向支气管内超声探头或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回撤时发生位移误差等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包括
7.插入部,其具有中空钳道并沿着一轴线从近端向远端延伸,所述中空钳道能够容纳一用于影像导航成像的医疗器械通过;
8.钳取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远端,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金属槽,以及位于下部的第二金属槽;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能够可围绕一共同的枢转轴进行枢转运动,
并且能够相互咬合形成一容纳活检标本的空间,同时在远端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与所述中空腔体的截面基本相等,并且位于所述轴线上,以允许所述医疗器械通过;
9.操作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近端,并且通过一连接装置与所述钳取部相连接;所述操作部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发生枢转运动。
10.优选地,所述医疗器械为径向支气管超声探头或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
11.优选地,所述中空钳道的近端开口位于所述操作部的侧面,远端开口位于所述钳取部的根部。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槽与所述第二金属槽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咬合边缘具有用于钳取活体组织的切割结构。
13.优选地,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咬合边缘设置的刀刃。
14.优选地,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咬合边缘设置的鳄齿结构。
15.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为推连杆结构,其在远端与所述第一钳口与所述第二钳口的尾端连接,其在近端与所述操作部的拉环连接。
16.优选地,所述插入部包括基本呈圆柱形的柔性钳体,其外径为1.8mm-2.4mm。
17.优选地,所述中空钳道位于所述柔性钳体的中心,其内径为1.2mm-2.0mm。
18.优选地,所述中空钳道的近端设置有鲁尔接头,能够使支气管内超声小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电磁导航定位导线等工具进入到活检钳先端。
1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检钳为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下实时肺活检提供可能,减少由于撤回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后,再进入活检钳所造成的误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实时可视活检,将使外周肺结节活检的准确性较现有导航技术有所提高,因为现有导航技术所依据的胸部ct重建而生成的肺结节坐标系与活检时相并非实时、同步,且受呼吸运动影响病变位移。同时,经自然腔道内活检较经皮穿刺活检可能降低气胸、出血风险;为后续的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提供高质量的组织样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冲洗液。
2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检钳可满足径向支气管超声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引导下实时活检,不用外加的x射线来辅助定位。消除了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放射线暴露的危害,不用穿着笨重的钳衣提高了术者的手术体验,减少术者的疲劳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活检操作的精确性。
2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检钳结构简单、加工工艺可行。对比价格近万元的支气管导航技术所配套使用的活检工具,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减低肺癌等肺外周病变诊断的社会负担。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活检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活检钳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5.图3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部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26.图4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打开状态整体示意图;
27.图5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打开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6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闭合状态整体示意图;
29.图7是图1中活检钳的钳口闭合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
30.附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31.1、操作部;2、操作部拉环;3、柔性钳体;4、钳取部;5、钳道入口鲁尔接头;6、推拉杆;7、连接杆铆钉;8、钳口铆钉;9、推拉连接杆;10、推拉杆中空结构;11、推拉连接杆中空结构;12、连接杆铆钉中空结构;13、钳口铆钉中空结构;14、钳口中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用于径向超声小探头下实时肺活检的活检钳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撤回小探头后再插入活检钳的误差或影像导航活检技术的非实时性,也可避免进一步定位时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放射线暴露。
33.如附图1所示,根据一种用于肺部病灶实时活检的伴有中空钳道的可弯曲活检钳,包括插入部、钳取部4、操作部1。
34.所述插入部具有中空钳道并沿着一轴线从近端向远端延伸,所述中空钳道能够容纳一用于影像导航成像的医疗器械通过。
35.所述钳取部4设置在所述插入部1的远端,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金属槽,以及位于下部的第二金属槽。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通过钳口铆钉8连接,钳口铆钉8具有钳口铆钉中空结构13,由此能够可围绕一共同的枢转轴进行枢转运动,并且能够相互咬合形成一容纳活检标本的空间,同时在远端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大小与所述中空腔体的截面基本相等,并且位于所述轴线上,以允许所述医疗器械通过。
36.所述操作部1设置在所述插入部的近端,并且通过一连接装置与所述钳取部4相连接;所述操作部1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金属槽和第二金属槽发生枢转运动。
3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医疗器械为用于影像导航的径向支气管超声探头或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诸如支气管内超声小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还可以是电磁导航定位导线等。
3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钳道的近端开口位于所述操作部的侧面,远端开口位于所述钳取部4的根部。
3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槽与所述第二金属槽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咬合边缘具有用于钳取活体组织的切割结构。
4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咬合边缘设置的刀刃。
4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咬合边缘设置的鳄齿结构。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钳取部为“蛇口钳”,即钳口前端为一圆形开口形成的钳口中空结构14,可允许径向超声探头等医疗器械通过,钳口两侧为带齿咬合方式,便于活检组织。
4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为推连杆结构。所述推连杆结构包括推拉连接杆9,并且该推拉连接杆9具有推拉连接杆中空结构11。推拉连接杆9在远端通过连接杆铆钉7与所述第一钳口与所述第二钳口的尾端连接,其在近端与所述操作部拉环2通过推拉杆6连接,所述推拉杆6具有推拉杆中空结构10。由此,所述操作部1通过推连杆系统与钳取部连接,通过操作部拉环2的推拉动作可控制金属钳口的开合。所述推拉杆中空结构10与推
拉连接杆中空结构11相互连通,以允许所述医疗器械通过。
43.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部包括基本呈圆柱形的柔性钳体3,其外径为1.8mm-2.4mm。
4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钳道位于所述柔性钳体3的中心,其内径为1.2mm-2.0mm。
45.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钳道的近端设置有钳道入口鲁尔接头5,可使支气管内超声小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电磁导航定位导线等工具进入到活检钳前端。所述中空钳道位于操作部的侧下方,末端位于钳取部4的根部,中空钳道可供超声小探头通过;同时可连接注射器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冲洗,并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冲洗液用于肿瘤细胞/病原学检测。
46.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
47.当胸部ct检查发现了肺外周病变后,为了进一步的确认病变的情况,往往需要进行活检操作。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与支气管内超声探头或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联合使用可快速、准确的进行肺外周病变的活检。
48.病人局麻或全麻后,支气管镜通过声门进入主支气管腔内,根据前期的ct影像资料,将支气管镜进入到肺叶或肺段。事先将支气管内超声探头放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中空钳道中,并将超声探头的前端进入到本实用新型的钳取部,此时钳口保持闭合状态。随后通过支气管镜的活检钳道将本实用新型与超声探头一起进入支气管镜的活检钳道,出活检钳道到达支气管镜可视范围内。
49.根据ct影像定位将支气管内超声探头伸出本实用新型的钳口部到达病灶附近,通过推动支气管内超声探头使其达到病灶处,发现病灶并精确定位后,慢慢推动操作部使活检钳张开,向前推动活检钳,当病灶超声影像消失时,说明张开的钳口刚好覆盖超声探头且已到达病灶部位。回撤超声探头5mm-10mm,控制操作部将钳口张开后再咬合,通过旋转本实用新型咬下部分病灶组织。随后将本实用新型和超声探头一同从支气管镜的活检钳道取出,取下标本。重复进行数次,取下的组织样本量满足病理要求即可停止活检操作。
50.当应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引导活检时,其操作流程与支气管内超声探头引导活检相似,根据ct影像定位将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伸出本实用新型的钳口部到达病灶附近,通过推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探头使其达到病灶处,发现病灶并精确定位后,慢慢推动操作部使活检钳张开,向前推动活检钳,当病灶共聚焦激光内镜影像消失时,说明张开的钳口刚好覆盖共聚焦激光内镜探头且已到达病灶部位。回撤探头5mm-10mm,控制操作部将钳口张开后再咬合,通过旋转本实用新型咬下部分病灶组织。随后将本实用新型和超声探头一同从支气管镜的活检钳道取出,取下标本。重复进行数次,取下的组织样本量满足病理要求即可停止活检操作。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