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腔镜组件。
背景技术:2.腔镜组件是腔镜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腔镜组件通常均包括钳口部件,以及与钳口部件相连的套管部件;其中钳口部件包括抵钉座、钉仓架,以及同时与抵钉座、钉仓架相连的支撑块;现有的腔镜组件中,通过定位销穿过钉仓架、抵钉座以及支撑块来进行连接;目前定位销与支撑块通过压力机实现径向过盈配合;腔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国,零件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或者,腔镜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震动,使得定位销易于脱落,降低腔镜组件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目前的腔镜组件中定位销易于脱落。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镜组件,包括钳口组件,以及与所述钳口组件相连的套管组件;其中,
5.所述钳口组件包括转接部,以及与所述转接部铰接的抵钉座和钉仓架;
6.所述转接部包括支撑块、定位销以及限位件;
7.所述定位销从外到内依次穿过所述抵钉座、所述钉仓架、所述限位件以及所述支撑块,以实现所述抵钉座和所述钉仓架与所述转接部的铰接;
8.所述定位销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沟槽;
9.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凹槽。
10.可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卡簧。
11.可选地,所述卡簧包括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卡板下部的卡孔;所述卡孔适于与所述限位沟槽相配合,以实现所述卡簧对所述定位销进行限位。
12.可选地,所述卡孔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结构。
13.可选地,所述抵钉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簧相适配的安装孔。
14.可选地,所述卡簧的底部为第一平面结构,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为第二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平面结构与所述第二平面结构相抵接。
15.可选地,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半壳体、下半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半壳体、下半壳体外部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舌状板,所述下半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舌状板相适配的卡槽。
16.可选地,初始状态的所述舌状板与所述下半壳体的外壁相平行。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镜组件具有如下优势: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镜组件,通过限位组件与限位凹槽相配合,在保证连接效果的同时,限制定位销移位,进而避免定位销脱落,提高腔镜组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腔镜组件的结构简图一;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腔镜组件的爆炸图;
21.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的结构简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销的结构简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簧的结构简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抵钉座的结构简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腔镜组件的结构简图二;
27.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舌状板处于初始状态时套管组件的结构简图;
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腔镜组件的爆炸图;
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舌状板处于下压状态时腔镜组件的结构简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钳口组件;11-转接部;111-支撑块;1111-限位凹槽;112-定位销;1121-限位沟槽;113-限位件;1131-卡板;1132-卡孔;12-抵钉座;121-安装孔;13-钉仓架;2-套管组件;21-上半壳体;22-下半壳体;221-卡槽;23-套管;231-舌状板;3-连接件;31-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为“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一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8.为解决现有的腔镜组件中定位销易于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镜组件,参见图1~图3所示,该腔镜组件包括钳口组件1,以及与钳口组件1相连的套管组件2;其中,钳口组件1包括转接部11,以及与转接部11铰接的抵钉座12和钉仓架13;套管组件2通过该转接部11与钳口组件1相连,具体的,套管组件2与抵钉座12、钉仓架13分别位于转接部11的两端;本技术中的转接部11包括支撑块111、定位销112以及限位件113;定位销112从外到内依次穿过抵钉座12、钉仓架13、限位件113以及支撑块111,以实现抵钉座12和钉仓架13与转接部11的铰接;其中限位件113用于对定位销112进行限位,以避免定位销112脱落;同时,参见图4所示,支撑块111上设置有与限位件113相适配的限位凹槽1111,通过该限位凹槽1111限制限位件113移位,进一步再通过该限位件113来限制定位销112移位,避免脱落。
39.具体的,参见图5所示,该定位销112上设置有与限位件113相适配的限位沟槽1121,通过将限位件113安装于该限位沟槽1121处,并在装配完成后,使得该限位件113位于限位凹槽1111中,从而通过限位凹槽1111来避免限位件113移位,再通过限位件113来限制定位销112移位,进而避免定位销112脱落。
40.本技术中的腔镜组件,还包括割刀组件等常规结构;其中割刀组件、抵钉座12、钉仓架13等部件的具体结构均可参见相关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未对割刀组件、抵钉座12以及钉仓架13等结构进行改进,不对这些部件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
41.本技术优选支撑块111以及限位件1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组支撑块111以及限位件113分别对称设置于割刀组件的两侧。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镜组件,通过限位组件113与限位凹槽1111相配合,在保证连接效果的同时,限制定位销112移位,进而避免定位销112脱落,提高腔镜组件的安全性。
43.通过设置限位件113,使得本技术中的定位销112不需要通过径向过盈配合来进行固定,也不需要通过激光焊接实现定位销112与抵钉座12的连接,在保证连接效果的同时,还有助于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烟尘,保证净化车间的环境,降低腔镜组件的制造成本。
44.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腔镜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钳口组件1外部的连接件3,该连接件3包括连接环31,连接环31套设于转接部11的外侧,并且该连接环31的内壁与定位销112的外端相抵接,进而通过该连接环31进一步来限制定位销112沿轴向的位移,避免定位销112移位,提高腔镜组件的安全性。
45.限位件113可以为任意结构的能够对定位销112的轴向位移进行限制的元件,本技术优选该限位件113为卡簧。
46.该卡簧可以为常规的c型卡簧;为保证限位效果,参见图6所示,本技术中的卡簧包括卡板1131,以及设置于卡板1131下部的卡孔1132;卡孔1132适于与限位沟槽1121相配合,以实现卡簧对定位销112进行限位。
47.具体的,卡孔1132套设于定位销112上的限位沟槽1121处,从而使得卡板1131与定位销112沿轴向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对腔镜组件进行装配完成后,卡板1131位于位于限位凹槽1111内,同时,卡板1131的两侧分别与支撑块111以及钉仓架13相抵接,使得卡板1131沿定位销112轴向方向位置保持不变,进而使得定位销112沿其轴向位置不变,避免定位销112沿轴向发生移位,进而避免定位销112脱落,保证腔镜组件的安全性。
48.本技术优选卡孔113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结构,以便于通过该开口结构来对限位件113进行装配以及拆卸。
49.进一步的,参见图7~图9所示,本技术优选抵钉座12上设置有与卡簧相适配的安装孔121,从而可以通过该安装孔121来对卡簧进行装配或拆卸,以便于实现对腔镜组件的安装调试等,进一步提高腔镜组件的可靠性。
50.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卡簧的底部为第一平面结构,限位凹槽1111的底部为第二平面结构,第一平面结构与第二平面结构相抵接,从而避免腔镜组件使用过程中卡簧与支撑块111发生相对转动,进而提高腔镜组件的可靠性。
51.本技术通过设置卡簧式定位销连接方式,使得定位销112与支撑块111实现径向间隙配合,不需要压力机或激光焊接机等专用设备,卡簧能够方便的卡入限位沟槽1121中,也可以方便的将卡簧进行移除,便于生产过程中的安装调试,进而保证腔镜组件的可靠性。
52.此外,现有的腔镜组件中,套管组件通常包括套管以及设置于套管内的上半壳体、下半壳体,下半壳体上通常设备有凸起,以便于通过该凸起来与套管相连;在对套管组件进行装配时,套管上的槽口边缘会刮削下半壳体凸起部分,产生碎屑,并产生变形,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率。
53.为解决套管组件安装过程中产生碎屑以及产生变形的问题,参见图10~图12所示,本技术中的套管组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半壳体21、下半壳体22,以及设置于上半壳体21、下半壳体22外部的套管23;套管23上设置有舌状板231,下半壳体22上设置有与舌状板231相适配的卡槽221,通过将舌状板231插入卡槽221内来实现套管组件的装配。
54.具体的,本技术优选该舌状板231为套管23外壁的一部分,通过在套管23的外壁上开口来制得;为便于装配,本技术优选舌状板231的三面从套管23的外壁上分离,使得该舌状板231仅保留一边与套管23的外壁相连;并且,为避免装配过程中套管23对下半壳体22进行刮削,本技术优选舌状板231初始状态时,即未对套管23进行装配时,舌状板231与下半壳体22的外壁处于平行状态;当舌状板231到达卡槽221处时,通过相应的工装将舌状板231压入卡槽221内,即可实现套管组件2的无损安装,操作简单,在提高产品装配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装配效率。
55.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