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体积测量装置

文档序号:28883359发布日期:2022-02-12 12:3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体积测量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测量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体积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患有肾病的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肢水肿,经过治疗下肢水肿可逐渐缓解,下肢水肿的变化程度直观反映了病情的加重或缓解情况。
3.目前对下肢水肿程度的评估主要通过检查者(医护人员)用手指以一定的力度按压浮肿部位后再松开,肉眼观察按压后局部凹陷的深度,来判断下肢水肿程度,但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下肢水肿程度不够精确,误差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获得精准的水肿程度变化数据以有利于准确评估下肢水肿程度的下肢体积测量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6.一种下肢体积测量装置,包括:
7.底座,
8.放足桶,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放足桶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出水部;
9.测量桶,其位于所述放足桶的一侧;所述放足桶的外侧壁和所述测量桶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刻度线;所述测量桶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进水部;
10.连通管,其连通在所述出水部与所述进水部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放足桶的底端面和所述测量桶的底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出水部至所述放足桶的底端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水部至所述测量桶的底端面的距离。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位于所述放足桶一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相配合嵌设有一台电子称;所述测量桶置于所述电子称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放足桶的内侧壁上具有靠近所述出水部的下端的水位标记线。
14.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部和进水部的外周侧上均设有卡凸起;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卡凸起相配合卡接的弹性卡部。
15.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为硅胶管。
16.进一步地,所述放足桶和测量桶均呈圆柱体状;所述放足桶的内直径和测量桶的内直径相同,所述放足桶的内直径为30-40cm。
1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放足桶的下端通过定位锁紧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锁紧结构包括:
18.卡嵌凸部,其设于所述放足桶下端的外周壁上;
19.定位环,其内圈与所述放足桶下端的外周壁相配合套接;所述定位环上具有与卡嵌凸部相配合卡接的定位卡槽。
2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槽包括与所述卡嵌凸部相配合且沿所述定位环的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竖向槽部、与所述卡嵌凸部相配合且与所述竖向槽部相连的弧形槽部;所述弧形槽部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槽部相连,另一端沿所述定位环的外周向延伸。
21.进一步地,所述卡嵌凸部呈圆柱体状。
2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放足桶和测量桶,在放足桶的出水部和测量桶的进水部的之间连通有连通管,在放足桶内放入设定量的水,患者治疗的前后分别将足部放进放足桶,水上升至出水部,经过连通管、进水部进入测量桶内,可以对患者的水肿程度进行精准量化,能够获得精准的水肿程度变化数据,有利于获取精准的科研数据,有助于准确评估下肢水肿程度,给患者直观、准确的水肿变化情况数据,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肢体积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肢体积测量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放足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包括:
29.底座1、安装槽11、放足桶2、出水部21、测量桶3、进水部31、连通管4、电子称5、水位标记线6、卡凸起7、弹性卡部8、定位锁紧结构9、卡嵌凸部91、定位环92、定位卡槽921、竖向槽部9211、弧形槽部9212、刻度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下肢体积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放足桶2、测量桶3和连通管4。其中,放足桶2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放足桶2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出水部21;测量桶3位于所述放足桶2的一侧;所述放足桶2的外侧壁和所述测量桶3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刻度线10;所述测量桶3上端的外侧壁上具有进水部31;连通管4连通在所述出水部21与所述进水部31之间,其中,所述连通管4为硅胶管,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健康卫生。
32.该下肢体积测量装置下肢体积测量装置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放足桶2和测量桶3,在放足桶2的出水部21和测量桶3的进水部31的之间连通有连通管4,在放足桶2内放入设定量的水,患者治疗的前后分别将足部放进放足桶2,水上升至出水部21,经过连通管4、进水部31进入测量桶3内,可以对患者的水肿程度进行精准量化,能够获得精准的水肿程度变化数据,有利于获取精准的科研数据,有助于准确评估下肢水肿程度,给患者直观、准确的水肿变化情况数据,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33.具体的,为了能够使水从出水部21流出,经过连通管4、进水部31快速进入测量桶3内,所述放足桶2的底端面和所述测量桶3的底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放足桶2和测量桶3均呈圆柱体状;所述放足桶2的内直径和测量桶3的内直径相同,所述放足桶2的内直径为30-40cm。所述出水部21至所述放足桶2的底端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水部31至所述
测量桶3的底端面的距离,有助于加快水进入测量桶3,以便于获得精准的水肿程度变化数据。
34.为了能够更快直观、准确的水肿变化情况数据,所述底座1上设有位于所述放足桶2一侧的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相配合嵌设有一台电子称5;所述测量桶3置于所述电子称5上,电子称5的上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相水平。通过电子称5可以直接称出流入测量桶3内的水的重量,可以更快直观、准确的水肿变化情况数据,以便于帮助医生更快评估患者的并且变化,同时,患者可以更快更直观、准确的水肿变化情况数据,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35.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放足桶2的内侧壁上具有靠近所述出水部21的下端的水位标记线6。通过在测量桶3的内侧壁上设置水位标记线6,便于快速将水位调整至该水位标记线6的位置,加快后续获取水肿程度变化数据的速率。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放足桶2和测量桶3的量程均为60ml,水位标记线6在放足桶2的50ml的位置处,每次为了获取水肿的数据测量时,均将水位调整至该50ml的位置处。
36.为了加快连通管4的两端分别与进水部31和出水部21连接效率,所述出水部21和进水部31的外周侧上均设有卡凸起7;所述连通管4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卡凸起7相配合卡接的弹性卡部8。通过连通管4的两端的弹性卡部8分别与出水部21和进水部31的卡凸起7相配合卡接,加快拆装的效率,有利于节省时间。
37.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与所述放足桶2的下端通过定位锁紧结构9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锁紧结构9包括卡嵌凸部91和定位环92。其中,卡嵌凸部91设于所述放足桶2下端的外周壁上;定位环92的内圈与所述放足桶2下端的外周壁相配合套接;所述定位环92上具有与卡嵌凸部91相配合卡接的定位卡槽921。通过将放足桶2的下端与定位环92相对准,将卡嵌凸部91嵌入定位卡槽921内,使放足桶2稳定置于定位环92内,位于底座1上,防止放足桶2在底座1上发生移动,提高放足桶2在底座1上的稳定性。
38.具体的,所述定位卡槽921包括与所述卡嵌凸部91相配合且沿所述定位环92的上端面向下延伸的竖向槽部9211、与所述卡嵌凸部91相配合且与所述竖向槽部9211相连的弧形槽部9212;所述弧形槽部9212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槽部9211相连,另一端沿所述定位环92的外周向延伸。在放足桶2的下端与定位环92相对准后,将卡嵌凸部91先嵌入竖向槽部9211,再通过旋转放足桶2,使卡嵌凸部91从弧形槽部9212的一端至另一端,使放足桶2稳定置于定位环92内,防止放足桶2在底座1上发生移动,提高放足桶2在底座1上的稳定性。
39.优选的,所述卡嵌凸部91呈圆柱体状。通过设置卡嵌凸部91呈圆柱体状,便于卡嵌凸部91在定位卡槽921内移动,以便于将放足桶2稳定置于定位环92内。
40.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肢体积测量装置,其中,该下肢体积测量装置下肢体积测量装置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放足桶2和测量桶3,在放足桶2的出水部21和测量桶3的进水部31的之间连通有连通管4,在放足桶2内放入设定量的水,患者治疗的前后分别将足部放进放足桶2,水上升至出水部21,经过连通管4、进水部31进入测量桶3内,可以对患者的水肿程度进行精准量化,能够获得精准的水肿程度变化数据,有利于获取精准的科研数据,有助于准确评估下肢水肿程度,给患者直观、准确的水肿变化情况数据,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4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
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