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套圈。
背景技术:2.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常引起消化道出血。部分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还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内镜检查一旦发现息肉,均应予以摘除,从而达到息肉治疗性摘除、预防癌变及治疗出血的目的。
3.目前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通常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微波及激光灼烧等方法,这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消化道灼伤、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并且存在所使用的设备相对昂贵、操作要求较高的问题,极大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广泛应用。
4.在现有技术提供的内镜下息肉摘除过程中,需要用金属夹和尼龙圈相互配合提前夹闭息肉,对于较粗大的息肉或角度不规则的息肉来说,使用常规金属夹和尼龙圈的组合很难夹闭,即使夹住,单个夹子也无法实现夹闭。若使用多个金属夹,往往因为多个金属夹在夹闭过程中呈现的角度无规则,导致内窥镜无法通过已夹闭的且杂乱无序的金属夹,后面的金属夹均无法实施夹闭。并且,如果尼龙圈、息肉组织与金属夹三者随机结合,当释放金属夹后,收紧尼龙圈,由于金属夹与尼龙圈之间特定的位置关系,非常容易导致金属夹向创面内侧翻、进一步导致尼龙圈无法拉动继续收紧息肉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套圈,以解决多个金属夹在先后释放后,尼龙圈在收紧时金属夹侧翻,从而导致尼龙圈无法拉动的问题。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套圈,包括:
7.包括套圈本体和管;所述套圈本体包括位于所述管两侧的牵引环以及收缩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缩环上且可沿所述收缩环滑动的可调组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组件设置有过线孔和过夹孔;所述过线孔套设在尼龙绳的外部;所述过夹孔的孔径满足金属夹的其中一个夹臂穿过。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线孔的孔径大于尼龙绳的直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和过夹孔分别为圆形孔、椭圆形孔、多边形孔或异形孔中的一种。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缩环在所述管内移动过程中受到来自管内壁的摩擦力。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和所述过夹孔的孔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α,0
°
<α≤90
°
。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和所述过夹孔的孔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90
°
。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圈本体是由一条尼龙绳围成的一体式结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缩环由一条尼龙绳围成,尼龙绳的两个端头从所述管的内部穿出后与所述牵引环连接,当所述牵引环做远离所述管方向的运动时,所述收缩环逐
渐收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为硅胶管。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组件至少设有两个。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组件至少设有五个。
19.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套圈,通过在收缩环上设置可调组件,使金属夹夹取创面组织时同时与可调组件建立连接关系,当收紧套圈时,金属夹可在可调组件的支撑下,抵抗了侧向翻转的扭力,使得金属夹不发生侧翻,套圈稳定收紧,金属夹相互之间无影响。
20.同时,对于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适当增加金属夹以及可调组件的数量来获得较高的夹持效果。
21.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套圈,与金属夹配合使用,该结构可以在内窥镜下使用套圈套住息肉时为金属夹提供固定的着力点,从而解决了多个金属夹在释放时集中在同一部位或方向导致套圈收紧的时候金属夹侧翻,进而无法拉动收紧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套圈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套圈中可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为金属夹的夹臂穿过过夹孔时的示意图;
26.图4为用于拉动牵引环的结扎器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金属夹夹闭后的状态图;
28.图6为结扎器连接牵引环时的状态图;
29.图7为收缩环收紧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见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套圈的结构示意图;
31.由图1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套圈包括套圈本体1和管3;所述套圈本体1包括牵引环12以及收缩环11;在本实施例中,套圈本体1可以是由一条尼龙绳围成的一体结构,即采用尼龙绳先围成收缩环11,将尼龙绳的两个端头从管3中穿过再围成牵引环12的形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牵引环12和收缩环11二者也可分别为独立的结构,构成收缩环11的尼龙绳在穿过管3后与独立结构的牵引环12连接,当所述牵引环12做远离所述管3方向的运动时,所述收缩环11逐渐收紧以达到套取息肉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收缩环11在收紧前为自由形态,即并非附图1中所示的圆形,其可以根据息肉组织的形态相应性进行适应调整,在金属夹固定前,需要将收缩环11放置在要夹持的息肉组织周围,并根据金属夹带动可调组件2沿收缩环11移动,调节金属夹固定位置的同时调整收缩环11的形状。
32.在操作者实施夹闭操作前,收缩环11为收紧前的状态,通常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该形状大小应保证能够套住即将夹闭的息肉,采用尼龙绳形成环形的收缩环11,尼龙绳的两个端头从管3的一端穿入,并从另一端穿出后与牵引环12连接,在收缩环11收紧前,牵
引环12通常可设置在靠近管3的位置,牵引环12由结扎器驱动,使用时采用结扎器5钩取牵引环12并带动牵引环12向远离管3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尼龙绳沿牵引环12的方向被拉出,由于尼龙绳的移动,导致位于管3另一侧的尼龙绳总长减小,所围成的收缩环11面积减小,以达到套取息肉的目的。
33.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套圈本体1(一般为柔性材料)和管3(通常选取硅胶管,也可以为其它材料)的材质不予限制,应当认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案均可用于本技术中。
34.本技术提供的套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缩环11上且可沿所述收缩环11滑动的用于辅助固定金属夹的可调组件2。可调组件2一方面用于提供金属夹与套圈之间的间接连接关系;另一方面用于当金属夹夹取创面组织(简称组织)后,套圈本体1收紧过程中可保持金属夹以一定的角度方向收紧,避免多个金属夹之间形成干涉、导致无法收紧的情况。
35.具体的,可调组件2在图2所示出的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结构包括过线孔21和过夹孔22;所述过线孔21套设在尼龙绳的外部,使可调组件2可沿尼龙绳方向移动;所述过夹孔22的孔径应满足金属夹的其中一个夹臂穿过,且仅有一个夹臂可以穿过,如图3所示,为金属夹4的夹臂穿过过夹孔22时的示意图,使用时,金属夹4的其中一个夹臂穿过过夹孔22,此时,金属夹不夹闭,可调组件2可跟随金属夹移动,调整金属夹4的夹取位置,同时调整收缩环11的包覆范围(形状),当到达指定位置后,夹闭金属夹的两个夹臂,使过夹孔22穿过金属夹夹闭组织的空隙,这样,金属夹在夹取组织的同时,也对可调组件2进行了夹持,进而通过可调组件2限定了金属夹的固定位置及方向。
36.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组件2的数量可设有多个(至少两个),在一些常用实施例中,通常要求其数量至少为五个,保证更好的夹持组织的效果,当可调组件数量为多个时,需要依次执行金属夹夹臂穿过过夹孔、调整金属夹位置以及夹闭金属夹的操作。对于收缩环11上的多个可调组件2来说,应当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依次对可调组件2执行上述操作。
37.其中,过线孔21的孔径大于尼龙绳的直径,保证两者间存在缝隙,便于可调组件2在尼龙绳上移动。
3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金属夹在收紧过程中发生侧翻,可以将所述过线孔设置有一定的宽度,这样在收紧尼龙绳的过程中,可调组件2可相对于收缩环11所在面保持相对稳定,其不会发生左右旋转,进而使得金属夹不会发生左右方向的偏转。
39.进一步的,所述收缩环11在所述管3内移动过程中受到来自管3内壁的摩擦力,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设置管3的内腔结构,使两根尼龙绳在管内部时与管3内壁紧密接触,使得在无外力作用下,尼龙绳不能在管3内部移动,可以在收紧套圈前使收缩环保持一定的形状,也能防止收紧过程中尼龙绳逆行;同时,设置一定的摩擦系数也能增加尼龙绳向外拉出时的稳定性。
40.进一步的,所述过线孔21和所述过夹孔22的孔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通常选取范围为0
°
<α≤90
°
,优选α=90
°
。由于操作者执行操作时,通常是将收缩环11平放至息肉表面,此时将过线孔21和所述过夹孔22之间设置固定的角度,可保证过夹孔22向上放置,更有利于金属夹的夹臂伸入,提高作业效率。
41.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套圈结构,其使用过程可由图5
‑
图7进行说明:
42.内窥镜下套取息肉时,先将本技术提供的套圈的收缩环11放置在息肉周围,接着,将一个金属夹4的夹臂穿过一个可调组件2后,调整金属夹4的位置,夹闭金属夹4后释放金属夹4;再依次类推,将五个金属夹分别穿过五个可调组件2后夹闭金属夹、释放金属夹,如图5所示。
43.接着,采用结扎器5的可收缩的弯钩钩取牵引环12,如图6所示,向远端推动管3,管3使得收缩环11收缩,进而带动金属夹向内收紧,成功套取息肉,如图7所示。
44.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全、低廉的套圈结构,通过在收缩环上设置可调组件,使金属夹夹取创面组织时同时与可调组件建立连接关系,当收紧套圈时,金属夹可在可调组件的作用下沿指定方向、角度提拉组织,避免了存在多个金属夹时由于金属夹侧翻导致套圈无法收紧的问题。
4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