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

文档序号:27725944发布日期:2021-12-01 11:2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医院,无论是病患,还是医务工作者,病床都是疾病康复治疗过程中极为常见的必备医疗用具。
3.对于病患来讲,其疾病的治疗康复及起居生活均在病床上完成,而传统病床结构固定,功能单一,仅满足病患的坐卧需求,有诸多不便。对于医护人员来讲,每天需频繁往来采集床前病患的体温、心率、血压等信息,人工信息采集无法实现病患的实时监护,增加了医护的劳动强度,且人工数据存在采集错误的风险。对医院而言,传统病床,常常占用较大的医疗空间,但功能作用极为单一,造成医疗空间的巨大浪费。
4.中国专利文件cn108578105a公开了一种医疗自动升降病床,包括自动升降病床主体,所述自动升降病床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扶手支架,所述自动升降病床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扶手支架,所述自动升降病床主体的前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号支撑杆,所述自动升降病床主体的后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二号支撑杆,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转轴,所述二号扶手支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升降控制器。该病床只能调整床头的高度,以此提高病患舒适度,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实现了病床的语音遥控、床身自动升降、床体躺卧折叠、药瓶挂杆伸缩等多项功能。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包括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床身自动升降机构和躺卧折叠机构,其中,
8.床身自动升降机构包括底板、剪叉结构、伺服电机、滚动丝杠和直线导轨,底板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剪叉结构一端,底板上两侧分别设置有直线导轨,剪叉结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直线导轨,底板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杠连接于剪叉结构另一端,剪叉结构上端设置有躺卧折叠机构,伺服电机和躺卧折叠机构均连接有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9.优选的,躺卧折叠机构包括活动躺板、活动转板、驱动电机和弧形齿条,活动躺板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转板,活动躺板底部连接有剪叉结构,活动躺板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活动躺板另一端设置有护栏,活动转板背侧设置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通过齿轮连接至驱动电机输出轴,驱动电机设置于护栏下侧。弧形齿条弧度与活动转板的转动弧度一致,保证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齿轮带动活动转板上下移动。
10.进一步优选的,活动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热膜,第一电热膜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
感器,活动转板上设置有第二电热膜,第二电热膜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均为石墨烯导电复合膜。可根据病患需求调节活动躺板、活动转板表面温度。
11.优选的,剪叉结构为2条连接杆交叉组成的x型杆,连接杆交叉处活动连接,1条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底板和活动躺板,活动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直线导轨,另一条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滑块连接至底板上的直线导轨和活动躺板上的直线导轨,滚珠丝杠通过连接轴连接于2个剪叉结构。通过滚珠丝杠的转动带动剪叉结构伸缩,进而带动躺卧折叠机构上下升降。
12.优选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包括麦克风、终端控制器、无线信号中转器和分析计算机,麦克风设置于活动转板上,麦克风和终端控制器均通过无线信号中转器连接于分析计算机,终端控制器连接于伺服电机和驱动电机。麦克风收集的语音信号经无线信号中转器传输至分析计算机,分析计算机将指令信号经无线信号中转器传输至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或驱动电机运转。
13.优选的,底板上设置有药瓶挂杆伸缩机构,药瓶挂杆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套筒、滑动套筒、锁紧螺母和挂钩,固定套筒下端固定设置于底板,顶端固定于活动转板一侧的护栏,固定套筒上端设置有锁紧螺母,固定套筒内套装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顶端设置有挂钩。调整滑动套筒和固定套筒的相对高度后拧紧锁紧螺母,既方便药瓶的高度调整,又避免在医院内单独设置药瓶挂杆,节约占地面积。
14.优选的,活动转板一侧的护栏上设置有2个带座轴承,带座轴承上设置有第一钢管,第一钢管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二钢管,销轴连接有销轴电机,销轴电机连接至终端控制器,第二钢管上固定有第三钢管,第三钢管通过带座轴承连接于餐桌板。通过销轴电机带动第二钢管翻转,进而带动餐桌板翻转,通过带座轴承旋转可以调整餐桌板位置,适应患者的方位调整。
15.进一步优选的,餐桌板上设置有手机支架。
16.优选的,护栏上设置有终端显示器,终端显示器连接有接触式智能检测装置,接触式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血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和氧饱和度传感器,通过接触式智能检测装置检测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终端显示器。
17.上述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8.(1)病患对麦克风发出语音指令,语音指令通过麦克风传输到无线信号中转器,经无线信号中转器接收后发送到分析计算机;
19.(2)分析计算机处理后下达应对指令信号,指令信号经无线信号中转器传输至终端控制器;
20.(3)终端控制器根据具体的指令信号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如下:
21.a、病床升降信号,终端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运转,伺服电机带动滚动丝杆转动,通过滚珠丝杠的转动带动剪叉结构伸缩,进而带动躺卧折叠机构升降;
22.b、躺卧信号,终端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转,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弧形齿条运动,进而调整活动转板的倾斜度;
23.c、餐桌调整信号,终端控制器控制销轴电机运转,销轴电机通过第二钢管带动餐桌板起落。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5.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实现了病床的语音遥控、床身自动升降、床体躺卧折叠、药瓶挂杆伸缩等多项功能。
26.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组成简单,经由无线传输实现信号传递,由终端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电机的运转,系统无多余繁杂的电路连线,外形整洁美观。
27.3、本实用新型的床身自动升降机构可自动调节高度,方便病患上下床,剪叉结构简单,可实现大范围伸长,且压缩后的外形体积较小,方便摆放。
28.4、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式智能检测装置体积小,方便使用,另外,接触式智能检测装置采集病患生命体征,实现病患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显示,医护人员直观了解到病患的各项数据,更加有效的保障了病患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32.其中:1、第一电热膜;2、餐桌板;3、手机支架;4、右护栏;5、第二电热膜;6、活动躺板;7、后护栏;8、终端显示器;9、固定套筒;10、终端控制器;11、左护栏;12、滑动套筒;13、带座轴承;14、销轴;15、药瓶挂杆伸缩机构;16、麦克风;17、活动转板;18、第二温度传感器;19、第一温度传感器;20、转轮;21、分析计算机;22、无线信号中转器;23、第一钢管;24、第二钢管;25、底板;26、伺服电机;27、编码器;28、滚动丝杆;29、转轴;30、直线导轨;31、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34.实施例1:
35.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包括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床身自动升降机构和躺卧折叠机构,其中,
36.床身自动升降机构包括底板25、剪叉结构、伺服电机26、滚动丝杠28和直线导轨30,底板25一端两侧分别连接有剪叉结构一端,底板25上两侧分别设置有直线导轨30,剪叉结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直线导轨30,底板25上设置有伺服电机26,伺服电机26通过滚珠丝杠28连接于剪叉结构另一端,剪叉结构上端设置有躺卧折叠机构,伺服电机和躺卧折叠机构均连接有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伺服电机26连接有编码器27,当编码器27检测到伺服电机26转动圈数达到设定值时,伺服电机26停止转动。底板下方四角设置有转轮20,转轮上设置有卡死机构,卡死机构为现有市场常用卡死机构,方便调整病床位置。
37.躺卧折叠机构包括活动躺板6、活动转板17、驱动电机和弧形齿条,活动躺板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转板,活动躺板底部连接有剪叉结构,活动躺板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护栏11和右护栏4,活动躺板另一端设置有后护栏7,活动转板17背侧设置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通过齿轮连接至驱动电机输出轴,驱动电机设置于护栏下侧。弧形齿条弧度与活动转板的转动弧度一致,保证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齿轮带动活动转板上下移动。
38.剪叉结构为2条连接杆交叉组成的x型杆,连接杆交叉处活动连接,1条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转轴29活动连接底板25和活动躺板,活动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直线导轨,另一条
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滑块连接至底板上的直线导轨和活动躺板上的直线导轨,滚珠丝杠通过连接轴连接于2个剪叉结构。通过滚珠丝杠的转动带动剪叉结构伸缩,进而带动躺卧折叠机构上下升降。
39.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包括麦克风16、终端控制器10、无线信号中转器22和分析计算机21,麦克风16设置于活动转板17上,麦克风16和终端控制器10均通过无线信号中转器22连接于分析计算机21,终端控制器10连接于伺服电机和驱动电机。麦克风收集的语音信号经无线信号中转器传输至分析计算机,分析计算机将指令信号经无线信号中转器传输至终端控制器,终端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或驱动电机运转。
40.活动转板一侧的左护栏11上设置有2个带座轴承13,带座轴承13上设置有第一钢管23,第一钢管23通过销轴14连接有第二钢管24,销轴14连接有销轴电机,销轴电机连接至终端控制器10,第二钢管24上固定有第三钢管,第三钢管通过带座轴承连接于餐桌板2。通过销轴电机带动第二钢管翻转,进而带动餐桌板翻转,通过带座轴承旋转可以调整餐桌板位置,适应患者的方位调整。
41.上述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42.(1)病患对麦克风发出“病床上升”的语音指令,语音指令通过麦克风传输到无线信号中转器,经无线信号中转器接收后发送到分析计算机;
43.(2)分析计算机处理后下达应对指令信号,指令信号经无线信号中转器传输至终端控制器;
44.(3)终端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运转,伺服电机带动滚动丝杆转动,通过滚珠丝杠的转动带动剪叉结构伸缩,进而带动躺卧折叠机构上升。
45.实施例2:
46.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活动躺板6上设置有第一电热膜1,第一电热膜1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9,活动转板17上设置有第二电热膜5,第二电热膜5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8,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均为石墨烯导电复合膜。可根据病患需求调节活动躺板表面温度。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均通过温控器31进行温度调整,温控器31内部设置有esp8266 wifi模块,使得温控器31和无线信号中转器22能够进行信息数据的交互。
47.实施例3:
48.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底板25上设置有药瓶挂杆伸缩机构15,药瓶挂杆伸缩机构15包括固定套筒9、滑动套筒12、锁紧螺母和挂钩,固定套筒下端固定设置于底板,顶端固定于活动转板一侧的护栏,固定套筒上端设置有锁紧螺母,固定套筒内套装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顶端设置有挂钩。调整滑动套筒和固定套筒的相对高度后拧紧锁紧螺母,既方便药瓶的高度调整,又避免在医院内单独设置药瓶挂杆,节约占地面积。
49.实施例4:
50.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餐桌板2上设置有手机支架3。
51.实施例5:
52.一种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后护栏7上
设置有终端显示器10,终端显示器10连接有接触式智能检测装置,接触式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血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和氧饱和度传感器,通过接触式智能检测装置检测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终端显示器。
53.实施例6:
54.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55.(1)病患对麦克风发出“转板上升”的语音指令,语音指令通过麦克风传输到无线信号中转器,经无线信号中转器接收后发送到分析计算机;
56.(2)分析计算机处理后下达应对指令信号,指令信号经无线信号中转器传输至终端控制器;
57.(3)终端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转,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弧形齿条运动,进而提高活动转板的倾斜度。
58.实施例7:
59.一种如实施例1所述的语音控制的智能多功能病床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60.(1)病患对麦克风发出“餐桌下落”的语音指令,语音指令通过麦克风传输到无线信号中转器,经无线信号中转器接收后发送到分析计算机;
61.(2)分析计算机处理后下达应对指令信号,指令信号经无线信号中转器传输至终端控制器;
62.(3)终端控制器控制销轴电机运转,销轴电机通过第二钢管带动餐桌板落下,然后人工调整餐桌方位,提高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