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1289发布日期:2022-06-08 05:4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3.在临床治疗中,医院可使用骨质疏松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然而,由于骨质疏松患者多为老年人,并且,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女性,而一般女性绝经开始时间平均在50岁左右,多数女性在45岁到55岁之间绝经,此年龄段的病人,一般难以独自进行治疗进程,使得医护人员需要提供帮助,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病症的特殊性,使得病人可能会因意外产生疼痛或其他意外危险情况,在进行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时,需要病人上床进行电磁治疗,此时,病人由于年龄较大以及骨质疏松病症的影响,及时在医护人员的帮扶下也很难躺在床上,保持平躺伸展的身姿,并且由于病人身高、体宽大多各不相同,病患部位可能也是轻重不一,而仪器位置、电磁可影响范围相对固定,此时,便需要医护人员进行位置调整,病人的身位进行调整,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通过将病人扶到座板顶面坐下,病人背部靠在背板处并向后躺下,此时,背板转动带动斜板下压,使斜板嵌入背板,斜板产生拉力拉动座板向框体另一端移动,使腿板一端位于框体上方,由于背板带动手杆移动,从而使支杆带动腿板同步转动,从而使腿板升起,此时推动背板,从而带动座板匀速向框体另一端移动,直至背板顶端运动至框体另一端,此时病人自动由坐姿变为卧姿,从而使病人臀部的位置基本固定不需调整,从而使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可以便捷快速的躺在床上治疗。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包括机体,且机体包括床体,所述床体顶面固定连接有框体,且框体两端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之间设置有滑动杆,且滑动杆两端分别与框体两端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框体一端上方设置有座板,且座板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滑行块,所述滑行块一侧中心与滑动杆外柱面滑动连接,且座板底面两长侧边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且四个滑块中心均与相邻滑杆外柱面滑动连接,所述座板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背板和腿板,且背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背板复位的辅助机构,通过将病人扶到座板顶面坐下,病人背部靠在背板处,病人向后躺下,此时,背板带动辅
助机构,使座板向框体另一端移动,此时医护人员可较为轻松的推动背板,从而带动座板匀速向框体另一端移动,直至背板顶端运动至框体另一端,且腿板在座板移动过程中受力转动,从而使背板、腿板和座板构成一个平板,此时病人自动由坐姿变为卧姿,由于是由坐姿变为卧姿,从而使病人臀部的位置基本固定,从而不需要医生对病人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可以便捷快速的躺在床上治疗。
7.进一步在于:所述背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靠垫,使病人在躺下时和坐下时背部更为舒适。
8.进一步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斜板,且斜板一端转动连接于背板一端,所述斜板一侧嵌合于背板内部,所述背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套接块,且套接块中心滑动套接于滑动杆外柱面,所述框体内底面位于滑动杆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挡块,且两个挡块一侧与套接块一侧相接触,所述斜板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凹槽块,且凹槽块一侧与滑动杆相接触,使病人在躺下时,背板转动带动斜板向框体一端进行转动,此时,由于套接块被两个挡块阻挡,从而使背板一端移动时,座板因套接块位置固定而移动,直至斜板与背板嵌合,此时,正好将腿板拉到两个滑杆一端上方,并且,斜板顶端的凹槽块与滑动杆外柱面相接触,使患者在滑动过程中,由于下方受力点增加,从而使滑行更加平稳,同时便于医护人员滑动,再滑动座板,使座板向框体一端移动,直至套接块被两个挡块挡住,此时,座板被推动受力,但由于套接块被两个挡块阻挡,从而使斜板一端受阻力不移动,从而使斜板从背板内部脱离,从而使斜板转动带动背板转动,从而使背板竖起。
9.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滑行块一侧的宽度,便于滑行块通过两个挡块之间距离,使座板可以移动到框体一端。
10.进一步在于:所述凹槽块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面为弧形面,所述凹槽块一侧通过凹槽与滑动杆外柱面相接触,使凹槽块成为辅助座板前进的辅助动力,使座板行进更加稳定。
11.进一步在于:所述座板两侧均设置有联动机构;
12.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手杆,所述手杆一端与相邻背板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手杆顶面与座板顶面平行,且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一侧中部开设有圆形孔,且座板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贯穿圆形孔并与圆形孔内环面转动连接,所述腿板相对两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一端贯穿相邻支杆一端并与相邻支杆一端转动连接,由于背板、座板、手杆和支杆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使背板转动时会带动腿板同步进行转动。
13.进一步在于:所述手杆顶面固定连接有扶手垫,便于病人处于坐姿时更为舒适。
14.进一步在于:所述腿板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使病人处于坐姿时更为舒适。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通过将病人扶到座板顶面坐下,病人背部靠在背板处,病人向后躺下,此时,背板转动带动斜板下压,使斜板嵌入背板,同时斜板产生的拉力拉动座板向框体另一端移动使腿板一端位于框体上方,同时,由于背板带动手杆移动,从而使支杆带动腿板同步转动,从而使腿板升起,此时医护人员可较为轻松的推动背板,从而带动座板匀速向框体另一端移动,直至背板顶端运动至框体另一端,通过背板、腿板和座板构成一个平板,此时病人自动由坐姿变为卧姿,从而使病人臀部的位置基本固定,从而不需要医生对病人进行位置调整,
从而使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可以便捷快速的躺在床上治疗。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0、机体;200、框体;210、滑杆;220、滑动杆;240、挡块;300、座板;310、滑块;320、滑行块;330、固定杆;400、背板;410、靠垫;500、腿板;510、踏板;520、连接杆;600、辅助机构;610、斜板;611、凹槽块; 620、套接块;700、联动机构;710、手杆;720、支杆;721、圆形孔;730、扶手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用体态调整辅助装置,包括机体 100,且机体100包括床体,床体顶面固定连接有框体200,且框体200两端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210,两个滑杆210之间设置有滑动杆220,且滑动杆220两端分别与框体200两端中心固定连接,框体200一端上方设置有座板300,且座板300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滑行块320,滑行块320一侧中心与滑动杆220外柱面滑动连接,且座板300底面两长侧边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310,且四个滑块310中心均与相邻滑杆210外柱面滑动连接,座板300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背板400和腿板500,且背板400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背板400复位的辅助机构600,通过将病人扶到座板300顶面坐下,病人背部靠在背板400处,病人向后躺下,此时,医护人员可较为轻松的推动背板400,从而带动座板300 匀速向框体200另一端移动,直至背板400顶端运动至框体200另一端,且腿板500在座板300移动过程中受力转动,从而使背板400、腿板500和座板300 构成一个平板,此时病人自动由坐姿变为卧姿,由于是由坐姿变为卧姿,从而使病人臀部的位置基本固定,从而不需要医生对病人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可以便捷快速的躺在床上治疗。
25.背板400一侧固定连接有靠垫410,使病人在躺下时和坐下时背部更为舒适;辅助机构600包括斜板610,且斜板610一端转动连接于背板400一端,斜板 610一侧嵌合于背板400内部,背板40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套接块620,且套接块620中心滑动套接于滑动杆220外柱面,框体200内底面位于滑动杆220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挡块240,且两个挡块240一侧与套接块620一侧相接触,斜板610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凹槽块611,且凹槽块611一侧与滑动杆220相接触,使病人在躺下时,背板400转动带动斜板610向框体200另一端进行转动,此时,由于套接块620被两个挡块240阻挡,从而使背板400一端移动时,座板 300因套接块620位置固定而移动,直至斜板610与背板400嵌合,此时,正好将腿板500拉到两个滑杆210一端
上方,并且,斜板610顶端的凹槽块611与滑动杆220外柱面相接触,使患者在滑动过程中,由于下方受力点增加,从而使滑行更加平稳,同时便于医护人员滑动,再滑动座板300,使座板300向框体 200一端移动,直至套接块620被两个挡块240挡住,从而使斜板610一端受阻力不移动,从而使斜板610从背板400内部脱离,从而使斜板610转动带动背板400转动,从而使背板400竖起。
26.两个挡块240之间的距离大于滑行块320一侧的宽度,便于滑行块320通过两个挡块240之间距离,使座板300可以移动到框体200一端;凹槽块611 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面为弧形面,凹槽块611一侧通过凹槽与滑动杆220外柱面相接触,使凹槽块611成为辅助座板300前进的辅助动力,使座板300行进更加稳定;座板300两侧均设置有联动机构700,联动机构700包括手杆710,手杆710一端与相邻背板400侧壁转动连接,手杆710顶面与座板 300顶面平行,且手杆710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杆720,支杆720一侧中部开设有圆形孔721,且座板300一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30,固定杆330一端贯穿圆形孔721并与圆形孔721内环面转动连接,腿板500相对两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20,且连接杆520一端贯穿相邻支杆720一端并与相邻支杆720 一端转动连接,由于背板400、座板300、手杆710和支杆720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使背板400转动时会带动腿板500同步进行转动;手杆710顶面固定连接有扶手垫730,便于病人处于坐姿时更为舒适;腿板500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510,使病人处于坐姿时更为舒适。
27.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将病人扶到座板300顶面坐下,病人背部靠在背板400处,病人向后躺下,此时,背板400转动带动斜板610向框体200另一端进行转动,此时,由于套接块620被两个挡块240阻挡,从而使背板400一端移动时,座板300因套接块620位置固定而移动,直至斜板610与背板400 嵌合,此时,正好将腿板500拉到两个滑杆210一端上方,并且,斜板610顶端的凹槽块611与滑动杆220外柱面相接触,且由于背板400、座板300、手杆 710和支杆720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使背板400转动下压时,手杆710、支杆720同步移动,从而使支杆720带动腿板500转动上抬,此时,背板400、腿板500和座板300构成一个平板,医护人员推动座板300移动,直至背板400 顶端到达框体200另一端即可。
28.使用完毕后,反方向推动座板300,直至套接块620被两个挡块240挡住,从而使斜板610一端受阻力不移动,从而使斜板610从背板400内部脱离,从而使斜板610转动带动背板400转动,从而使背板400竖起,此时,腿板500 受背板400的力量影响从而向下转动,进行复位。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