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调式负压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4060发布日期:2022-01-19 17:0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可调式负压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式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2.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常因久治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以至成为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目前,压疮患者多采用负压吸引机或墙壁负压和专用的材料进行负压伤口治疗,上述方法有成本昂贵,不便移动的缺点,部分患者如:门诊患者、需要移动患者、带创面出院患者等,往往只好采用简易的注射器抽取办法甚至终止负压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式负压吸引器,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可调式负压吸引器,包括:一收集瓶,其中,所述收集瓶的顶部密封连接有一密封塞,并且,所述密封塞内分别贯穿连通有一进液管和一出气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部上通过连接件连通有一连通管,以及,一承载装置,其套接固定于所述收集瓶的外侧,所述承载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背挂组件和一腰托组件,其中,通过所述背挂组件实现对所述承载装置的背挂,并且,通过所述腰托组件实现对所述承载装置在腰部的固定。
6.优选的,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一连接座,其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尺寸大于所述收集瓶外径的通孔,位于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承载件,其中,两个所述承载件均为u形,且相互垂直交叉分布,并且,两个所述承载件的顶端均和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和两个所述承载件共同围合形成有一可承载所述收集瓶的容置空间,所述收集瓶的底部贯穿所述通孔,且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间内,并抵接于两个所述承载件上。
7.优选的,所述背挂组件包括:二固接于所述连接座顶部的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侧,每个所述安装座上均一体成型有一吊环,其中,两个所述吊环内穿插设置有一可调节收放长度的背带绳。
8.优选的,所述腰托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两侧壁上的吊耳,其中,每个所述吊耳内均开设有一穿槽,并且,每个所述穿槽内均穿插设置有一连接带,其中一所述连接带的一端面上设置有魔术贴勾面,且另一所述连接带的对应端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上述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相互粘接。
9.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上还连通固定有一负压吸引泵,其中,通过所述负压吸引泵实现对所述收集瓶内的空气进行抽取。
10.优选的,所述收集瓶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还间隔、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标记刻度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可调式负
压吸引器:
12.在收集瓶的外侧套接有承载装置,其中,通过承载装置能够保证患者在行动过程中不会使得收集瓶发生晃动,并且,也能够对收集瓶进行一定的保护,防止其在使用时出现刮碰,从而避免影响给患者的正常使用造成硬性;
13.在承载装置上设置有背挂组件,其作用在于,能够方便患者将本装置通过背带绳斜挎在肩部,以便患者在移动时带动本装置进行移动,同时,设置的腰托组件,能够方便患者通过带有魔术贴勾面、魔术贴毛面的连接带将本装置约束在腰部,从而避免本装置发生晃动,减少了本装置损坏的可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17.图中:
18.1、收集瓶;11、密封塞;12、标记刻度线;
19.2、进液管;21、连接件;
20.3、出气管;31、负压吸引泵;
21.4、连通管;
22.5、承载装置;51、连接座;52、通孔;53、承载件;54、容置空间;
23.6、背挂组件;61、安装座;62、吊环;63、背带绳;
24.7、腰托组件;71、吊耳;72、穿槽;73、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式负压吸引器,包括:
27.一收集瓶1,收集瓶1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还间隔、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标记刻度线12;
28.其中,收集瓶1的顶部密封连接有一密封塞11,并且,密封塞11内分别贯穿连通有一进液管2和一出气管3,出气管3上还连通固定有一负压吸引泵 31,其中,通过负压吸引泵31实现对收集瓶1内的空气进行抽取;
29.进液管2的一端部上通过连接件21连通有一连通管4。
30.具体的,医护人员在收集瓶1的顶端封堵密封塞11,其中,密封塞11上设置有两个穿孔,其中一个穿孔内贯穿有进液管2,另一个穿孔内贯穿有出气管3,优选的,在出气管3上医护人员连通固定有负压吸引泵31,并且,在进液管2远离收集瓶1的一端部上通过连接件21连通有连通管4,且连通管4的连通在患者伤处,通过出气管3在收集瓶1内形成负压,对患者伤口处的积液、坏死组织进行吸取,从而吸引至收集瓶1内,以便后续的处理。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瓶1上还设置有标记刻度线12,通过标记刻
度线12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轻松的对收集瓶1内的积液深度进行了解,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32.请参阅图1-3,一承载装置5,其套接固定于收集瓶1的外侧,承载装置5 包括:一连接座51,其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尺寸大于收集瓶1外径的通孔52,位于连接座51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承载件53,其中,两个承载件53均为u形,且相互垂直交叉分布,并且,两个承载件53的顶端均和连接座51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座51和两个承载件53共同围合形成有一可承载收集瓶1的容置空间54,收集瓶1的底部贯穿通孔52,且延伸至容置空间54内,并抵接于两个承载件53上。
33.具体的,承载装置5由连接座51和两个u形承载件53组成,其中,两个 u形承载件53连接固定在连接座51的底部,且两个承载件53之间垂直交错分布,并且,配合连接座51围合成容置空间54,其中,收集瓶1贯穿连接座51 上开设的通孔52,并延伸至容置空间54内,进而,通过承载装置5实现对收集瓶1的承载固定,防止其在使用时向其他方向发生晃动,给患者提供了较佳的使用体验。
34.请参阅图,承载装置5上分别设置有背挂组件6和一腰托组件7,其中,通过背挂组件6实现对承载装置5的背挂,并且,通过腰托组件7实现对承载装置5在腰部的固定;
35.背挂组件6包括:二固接于连接座51顶部的安装座61,两个安装座61对称设置于通孔52的两侧,每个安装座61上均一体成型有一吊环62,其中,两个吊环62内穿插设置有一可调节收放长度的背带绳63;
36.腰托组件7包括:对称设置于连接座51两侧壁上的吊耳71,其中,每个吊耳71内均开设有一穿槽72,并且,每个穿槽72内均穿插设置有一连接带73,其中一连接带73的一端面上设置有魔术贴勾面,且另一连接带73的对应端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上述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相互粘接。
37.具体的,在连接座51的顶部、对称通孔52的两侧均安装固定有安装座61,其中,每个安装座61上均安装固定有吊环62,且两个吊环62内穿插有背带绳 63,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背带绳63优选的可以具备调节伸缩功能,进而,可以方便患者及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背带绳63的长度,从而方便患者通过斜挎的方式对承载装置5进行背挎。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座51的两侧还安装有吊耳71,其中,每个吊耳71内均开设有穿槽72,在两个穿槽72之间连接固定有连接带73,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连接带73上具有魔术贴勾面,另一个连接带 73上具备和魔术贴勾面相互粘接的魔术贴毛面,因此,当患者在通过背带绳63 将本装置进行背挎后,将两个连接带73绕过患者的腰部,在另一侧通过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对本装置的腰挂,以保证通过背挎和腰挂两方面实现对本装置的安装固定,防止患者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
40.将具备进液管2和出气管3的密封塞11安装固定在收集瓶1的瓶口位置,接着,将收集瓶1放置在容置空间54内,接着,将背带绳63背挎在患者肩膀上,实现对本装置的背挎,同时,将两个连接带73绕过患者腰部,并在另一侧通过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的配合完成对本装置腰挂,在使用时,将连通管 4接在患者伤口处,并通过负压吸引泵31将收集瓶1内的空气抽出,使得收集瓶1内出现负压,进而,将患者伤口处的坏死组织和积液吸引到收集
瓶1内,完成对伤口处的负压吸引。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