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交换型脉冲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0325发布日期:2022-03-09 12:3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交换型脉冲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分类号为a61m的技术领域,更特别的涉及一种快速交换型脉冲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2.对于血管钙化或血管内狭窄、堵塞等疾病,现在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球囊导管介入体内进行治疗,现有的球囊导管为提高球囊与外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一般会设置过渡段。专利公开号为cn210159074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扩张手术的带支架球囊导管结构,包括内管、y形连接件、球囊和约束支架,所述约束支架包裹在所述球囊外,还包括过渡连接管和编织管。专利公开号为cn110478601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其为快速交换结构并且具有球囊导管主体和手柄,所述球囊导管主体具有推送构件、过渡构件、球囊装载构件、球囊、显影标记及尖端头,所述球囊装载构件包括外管和内管,过渡构件的远侧端嵌套在球囊装载构件的外管的近侧端内部。专利公开号为cn202961470u的公开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依次相连的末端导管、过渡段导管﹑近端导管和手柄。
3.现有技术中还会使用如图1所示的球囊导管,该球囊导管在内部固定有中心丝如图2所示,通过连接中中心丝提高过渡段的强度,这些过渡段设置的方法均会使导管内部的可用空间缩小,导致导管内部剩余的空间过小,极大地增加了球囊的加压和泄压时间,导致球囊的加压和泄压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交换型脉冲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外管,所述外管的一端与球囊的近端相连接,所述外管中至少包括呈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延伸进入球囊中且贯穿球囊,所述内管与外管同轴,所述内管中用于盛放引导导丝,所述外管、球囊和内管之间围成灌注腔。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管的螺距自远端向近端逐渐变大。
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管还包括连接于过渡管两端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球囊的近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为直管。
7.由于第一连接管与球囊靠近需要介入人体,所以需要比较柔软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比如聚醚嵌段聚酰胺,避免由于第一连接管过硬对人体器官或者血管造成损伤,而第二连接管靠近近端,在将球囊输送进入人体中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般使用硬度和力学性能较强的高分子材质制成,比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但是由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材质的差别以及力学强度和软硬度的差别,当第一连接管直接与第二连接管相连接时,容易出现连接处过渡不均匀,导致连接处出现断裂的情况。发明人发现使用呈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连接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时,能够较好的承接第一连接管与
第二连接管之间的作用力,过渡管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如聚十二内酰胺(pa12)且当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呈渐变的结构时,即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的螺距自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大时,能够更好的连接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因为随着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的螺距越来越大过渡管的硬度随之提升,通过减小过渡管的螺距,能够实现过渡管的远端较柔软,与第一连接管能够较好的连接,通过增大过渡管的螺距能够实现过渡管的近端较硬,与第二连接管能够较好的连接。且不需要在外管内部放置用于刚性过渡的金属导线,节省了外管内部空间。在向球囊充液时,同一时间内流入球囊的液体体积更大,使得球囊的加压时间和泄压时间大幅缩小。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管的近端自外管的一侧延伸进入球囊中。
9.在球囊接近外管的部位,设置为内管的端口,使内管成为引导导丝的入口。减小了引导导丝在外管内部的穿行长度,从而减小了引导导丝穿行在外管内的阻力。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脉冲装置,所述脉冲装置包括安装于球囊中的n个脉冲电极、分别与n个脉冲电极相连接的n根导线,所述每个导线均自外管中穿过与其相对应的一个脉冲电极相连接,其中n≥1。
11.通过脉冲电极产生脉冲,脉冲通过电解液传播从而带动球囊震动,击穿血管的钙化区域,达到治疗主动脉钙化的疾病。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脉冲电极可以有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8个。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脉冲电极包括第一脉冲电极、第二脉冲电极、与第一脉冲电极相连接的第一导线、与第二电极相连接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一脉冲电极与第二脉冲电极均安装于位于球囊中的内管外壁上。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包括球囊本体,连接于球囊本体近端的第一锥形部,连接于球囊本体远端的第二锥形部。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锥形部与球囊本体之间的夹角在135
°‑
165
°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锥形部与球囊本体之间的夹角在140
°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锥形部与球囊本体之间的夹角在135
°‑
165
°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锥形部与球囊本体之间的夹角在140
°

19.通过将第一锥形部与第二锥形部与球囊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40
°
,能够提高球囊在体内运输的顺畅性。
20.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近端为当将球囊导管送入人体时靠近医生的一端,所述的远端为远离人体的一端。
21.有益效果:
22.(1)发明人通过在外管中设置一部分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且当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呈渐变的结构时,即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的螺距自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大时,能够更好的连接不同硬度的外管。因为随着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的螺距越来越大过渡管的硬度随之提升,通过减小过渡管的螺距,能够实现过渡管的远端较柔软,与外管远端能够较好的连接,通过增大过渡管的螺距能够实现过渡管的近端较硬,与外管的近端能够较好的连接。且不需要在外管内部放置用于刚性过渡的金属导线,节省了外管内部空间。在向球囊充液时,同一时间内流入球囊的液体体积更大,使得球囊的加压时间和泄压时间大幅缩小。
23.(2)在球囊接近外管的部位,设置为内管的端口,使内管成为引导导丝的入口。减小了引导导丝在外管内部的穿行长度,从而减小了引导导丝穿行在外管内的阻力。
附图说明
24.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现有快速交换型脉冲球囊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中心丝端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实施例1中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实施例1中的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内管、2-球囊本体、3-第一锥形部、4-第二锥形部、5-过渡管、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第一脉冲电极、9-第二脉冲电极、10-第一导线、11-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1
31.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交换型脉冲球囊导管,包括球囊、与球囊相连接的外管、贯穿球囊中部的内管1、安装于球囊内部的脉冲电极。所述球囊包括球囊本体2,连接于球囊本体2近端的第一锥形部3,连接于球囊本体2远端的第二锥形部4。所述第一锥形部3与球囊本体2之间的夹角在140
°
,所述第二锥形部4与球囊本体2之间的夹角在140
°
,通过将第一锥形部与第二锥形部与球囊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40
°
,能够提高球囊在体内运输的顺畅性。所述外管包括呈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5连接于过渡管5两端的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与球囊的第一锥形部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均为直管,所述过渡管5的螺距自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大。所述内管1的近端自第一连接管6的一侧延伸进入球囊中且贯穿球囊,所述内管1与外管同轴,所述内管1中用于盛放引导导丝,所述外管、球囊和内管1之间围成灌注腔,通过向灌注腔中充满液体,从而实现球囊的扩张。所述脉冲电极包括第一脉冲电极8、第二脉冲电极9、与第一脉冲电极8相连接的第一导线10、与第二脉冲电极9相连接的第二导线11,所述第一脉冲电极8与第二脉冲电极9均安装于位于球囊中的内管1外壁上。通过脉冲电极产生脉冲,脉冲通过电解液传播从而带动球囊震动,击穿血管的钙化区域,达到治疗主动脉钙化的疾病。使用呈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5连接于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6之间时,能够较好的承接第一连接管6与第二连接管7之间的作用力,且当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5呈渐变的结构时,即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5的螺距自远端向近端逐渐增大时,能够更好的连接第一连接管6与第二连接管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管的材质为聚醚嵌段聚酰胺,所述聚醚嵌段聚酰胺的牌号为:arkemapebax 2533,第二连接管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牌号为:杜邦pet fr530 nc010,所述过渡管的材质为聚十二内酰胺,所述聚十二内酰胺的牌号为:瑞士ems gtr45 pa12。因为随着螺旋波纹状的过渡管5的螺距越来越大过渡管5的硬度随之提升,通过减小过渡管5的螺距,能够实现过渡管5的远端较柔软,与第一连接管6能够较好的连接,通过增大过渡管5的螺距能够实现过渡管5的近端较硬,与第二连接管7能够较好的连接。且不需要在外管内部放置用于刚性过渡的金属导线,节省了外管内部空间。在向球囊充液时,同一时间内流入球囊的液体体积更大,使得球囊的加压时间和泄压时间大幅缩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