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5819发布日期:2022-02-12 14:3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口腔牙齿在固定正畸中,国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粘接法,由医生一颗颗将托槽往患者牙上粘接,该方法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且较为费时费力,患者体验感不佳,尤其在做舌侧或后牙非直视区的附件粘接时,直接粘接法的难度系数大幅增加。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包括操作台及其上方沿其长边方向对称悬置的可上下翻转的牙模石膏,所述牙模石膏的外侧粘接有托槽,所述托槽的外侧设置有牙模胶套,所述牙模石膏的两端拐角处设置有用于夹持其定位旋转的夹持旋转机构,所述夹持旋转机构的旋转轴与操作台的宽边方向一致,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包括夹持于牙模石膏两侧的主夹块和副夹块,所述副夹块原位旋转,所述主夹块可沿其旋转轴方向做伸缩运动。
6.优选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操作台的顶面且沿其长边方向对称设有撑环座和定环座,沿所述操作台宽边方向的每组撑环座和定环座同轴设置。
7.优选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副夹块呈圆弧凹块结构且其凸起侧中心同轴设有副转轴,所述副转轴与所述撑环座插接。
8.优选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主夹块呈圆弧凹块结构且其凸起侧中心同轴设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定环座插接。
9.优选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主转轴上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主夹块和定环座之间。
10.优选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定环座背向压簧的一侧面呈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定位齿,所述主转轴的外端紧密套接有套台,所述套台的内侧面径向对称设有若干卡齿,若干所述卡齿与若干所述定位齿卡接。
11.优选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副转轴的外端紧密套接有限位帽,所述套台的外侧面设有拉环。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该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通过先在口外将托槽和牙模石膏整表面胶化而形成一体结构的牙模胶套,将其放置口腔内套入牙齿就位后,便可一次粘接所有托槽,解决了原本直接粘接法在做舌侧或后牙非直视区时的操作困难,同时缩短了医生的椅
旁粘接时间,提升了患者的舒适感,并有效提高托槽定位的精准度,具有实用价值。
14.2、该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通过设置的用于夹持牙模石膏定位旋转的夹持旋转机构,使得牙模石膏在制作牙模胶套时,能定位旋转而使牙冠唇颊侧、合面、舌腭侧面向医生,利于其轻松简单的注射粘接操作,其无需手持牙模石膏,且利于牙模石膏悬空静置,避免污染,具有实用价值。
15.3、该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通过在主夹块的轴向上套设的压簧,使其能在轴向移动,而顺利和副夹块夹持不同宽度的牙模石膏,从而自动夹紧牙模石膏,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副夹块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夹块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夹块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23.1、操作台;10、撑环座;11、定环座;111、定位齿;
24.2、牙模石膏;21、托槽;22、牙模胶套;
25.3、夹持旋转机构;
26.31、主夹块;311、主转轴;312、套台;313、卡齿;314、拉环;
27.32、副夹块;321、副转轴;322、限位帽;33、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1.一种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包括操作台1及其上方沿其长边方向对称悬置的可上下翻转的牙模石膏2,牙模石膏2的外侧粘接有托槽21,托槽21的外侧设置有牙模胶套22,牙模石膏2是通过将软化的石膏塞入患者口腔中,患者再上下咬合牙齿而形成具有牙齿立体形状的石膏,托槽21是固定矫治牙齿的重要部件,其用粘接剂直接粘接于牙
冠表面,利用弓丝通过托槽而对牙施以各种类型的矫治力。托槽由不锈钢、生物陶瓷或复合树脂制成,其主要作用在于固定弓丝,从而使弓丝更好的发挥作用,传递矫治力,以此控制牙齿三维的移动,达到正畸矫治的目的。通过向已固定好托槽21以及牙模石膏2 表面注射透明硅橡胶,硅橡胶需覆盖托槽21,并依次包饶牙冠唇颊侧、合面、舌腭侧,而形成牙模胶套22。透明硅橡胶固化后,外部再用真空压膜机和硬膜片形成个性化硬托盘。其便于整体转移,将硬化的牙模胶套22套入患者口腔内就位后,便可一次粘接所有托槽 21,解决了原本直接粘接法在做舌侧或后牙非直视区操作困难的问题。
32.进一步的,牙模石膏2的两端拐角处设置有用于夹持其定位旋转的夹持旋转机构3,使得牙模石膏2在制作牙模胶套22时,能旋转牙模石膏2而使牙冠唇颊侧、合面、舌腭侧面向医生,利于其轻松简单的注射粘接操作。无需手持,且利于牙模石膏2悬空静置。夹持旋转机构3的旋转轴与操作台1的宽边方向一致,使得牙模石膏2具有更大的旋转空间。夹持旋转机构3包括夹持于牙模石膏2两侧的主夹块31和副夹块32,副夹块32原位旋转,主夹块31可沿其旋转轴方向做伸缩运动,利用主夹块31的轴向可移动功能,而顺利和副夹块32夹持不同宽度的牙模石膏2。
33.本实施例中,操作台1采用pp材质制成一体成型结构,其质轻、韧性好且强度刚硬,使其经久耐用。操作台1的顶面粘接有若干呈喇叭状的硅胶吸盘,从而吸附在平滑的桌面上,使得稳固操作台1,利于在其上方进行托槽21整体粘接而形成牙模胶套22。
34.具体的,操作台1的顶面且沿其长边方向对称设有撑环座10和定环座11,沿操作台 1宽边方向的每组撑环座10和定环座11同轴设置。副夹块32呈圆弧凹块结构且其凸起侧中心同轴设有副转轴321,副转轴321与撑环座10插接。主夹块31呈圆弧凹块结构且其凸起侧中心同轴设有主转轴311,主转轴311与定环座11插接,使得夹持旋转机构3稳定悬置于操作台1上旋转。
35.进一步的,主转轴311上套设有压簧33,压簧33位于主夹块31和定环座11之间,利用压簧33的弹力而夹紧牙模石膏2。
36.进一步的,定环座11背向压簧33的一侧面呈环形等间距设有若干定位齿111,主转轴311的外端紧密套接有套台312,套台312的外径大于定环座11的内径,套台312的内侧面径向对称设有若干卡齿313,若干卡齿313与若干定位齿111卡接,利用此限位机构使得主夹块31可带着牙模石膏2定位旋转,便于医生在牙冠唇颊侧、合面、舌腭侧面面向自己时注射透明硅橡胶,从而顺利制作处牙模胶套22。
37.除此之外,副转轴321的外端紧密套接有限位帽322,其避免副夹块32从撑环座10 上滑脱。套台312的外侧面设有拉环314,其避免主夹块31从定环座11上滑脱。
38.本实用新型的用透明硅橡胶制作的托槽粘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将软化的石膏塞入患者口腔中,患者再上下咬合牙齿而形成具有牙齿立体形状的石膏即牙模石膏2,然后在牙模石膏2上均匀涂布分离剂并吹干,再用光固化树脂托槽21粘接定位到牙模石膏2的牙面上,然后光照光固化树脂使其粘黏;然后向已固定好托槽21的牙模石膏2表面注射透明硅橡胶,硅橡胶需覆盖托槽21,包饶牙冠唇颊侧-合面-舌腭侧,形成软的牙模胶套22;待透明硅橡胶固化后,外部再用真空压膜机和硬膜片形成个性化硬托盘;然后沿龈缘将硬膜多余部分切割,再将牙模胶套22先从硬托盘中取出,分别对其两者进行边缘打磨处理,以免刺激黏膜组织,然后将牙模胶套22放回硬托盘内;再对托槽21底板做清洁处理,可先酒精脱脂、用
探针、喷砂机或喷砂枪去除托槽21底板多余的粘接剂;流水冲洗或用超声波清洁装置,去除石膏颗粒等残余物质;清洁完成并转移牙模胶套22,再进行吹干,紫外线消毒;然后对口内牙面和牙模胶套22内的托槽21底板做相应的粘接前预处理,将牙模胶套22口内就位,光照光固化树脂粘接;托槽21固位后,先后去除硬托盘和牙模胶套 22;再将所有托槽21被复制粘贴到牙面,一次就位。将口内定位步骤移到了口外完成,操作简便,技术敏感性不高,使复杂的舌侧或后牙区粘接变得容易,椅旁粘接时间短,托槽定位更精准,不易脱落。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