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

文档序号:28466173发布日期:2022-01-12 07:4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


背景技术:

2.在输液泵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在对输液进行流量控制时需要使用到输液管管夹,随着医疗设备的逐渐创新,越来越多的输液管管夹被设计并进行生产,从而保障了输液流程中的输液稳定、液流可控调节以及意外危害减免的作用。
3.在以往的输液管管夹的制造过程中,大多采用一次性输液管管夹,从而保障了卫生安全的使用效果,但随之带来的便是塑料的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成本提高,此外,在以往的输液管的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偶然的人为误触输液管的现象,从而导致输液流量的短暂性停滞现象,对输液造成一定的影响,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包括卡扣环,所述卡扣环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限流带,所述第一限流带的侧壁开设有控流槽,所述控流槽的内侧壁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控流转轮,所述第一限流带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粘贴子带,所述卡扣环远离所述第一限流带的转动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块,所述卡扣环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二限流带,所述第二限流带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粘贴母带,所述第二凹槽远离所述第二限流带转动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扣块。
7.优选地,所述卡扣环的横截面采用弧形结构,所述卡扣环的侧高大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设宽度,所述卡扣环与第一凹槽关于所述卡扣环的横截面中轴线进行对称设置。
8.优选地,所述控流转轮的设置高度与所述控流槽的开设宽度相同,所述控流转轮的转动端侧壁与所述控流槽的侧壁之间始终保持抵紧。
9.优选地,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扣块对第二凹槽进行限位作用,所述第二卡扣块对第二限流带进行限位。
10.优选地,所述粘贴母带设置于所述第二限流带与第二凹槽的贴合端,所述粘贴子带设置于所述第一限流带的外端,所述粘贴子带与粘贴母带之间相匹配,所述粘贴母带的设置长度大于所述粘贴子带的设置长度。
11.优选地,所述控流转轮的侧壁采用多个面积递增的弧形块设置,所述控流转轮的侧壁在使用时能与输液输液管之间保持紧密抵紧。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环、第一限流带、粘贴子带、第二限流带和粘贴母带之间的配合作用,通过卡扣环的结构设置以及第一限流带和第二限流带之间匹配连接,实现了在输液过程中的处于不同环境下的紧固调节功能,保障了输液过程中的稳定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环、第一限流带、控流转轮和第二限流带之间的配合作用,避免了输液管管夹的一次性使用,同时利用控流转轮的结构设置保障了输液时的可变量调节功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的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卡扣环、2第一凹槽、3第一限流带、4控流槽、5转动杆、6控流转轮、7粘贴子带、8第一卡扣块、9第二凹槽、10第二限流带、11粘贴母带、12第二卡扣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4,一种可拆卸式输液管管夹,包括卡扣环1,卡扣环 1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内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限流带3,第一限流带3的侧壁开设有控流槽4,控流槽4的内侧壁转动安装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控流转轮6,第一限流带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粘贴子带7,卡扣环1远离第一限流带 3的转动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块8,卡扣环1远离第一凹槽 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的内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二限流带10,第二限流带10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粘贴母带11,第二凹槽9 远离第二限流带10转动端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扣块12。
22.卡扣环1的横截面采用弧形结构,卡扣环1的侧高大于第一凹槽 2与第二凹槽9的开设宽度,卡扣环1与第一凹槽2关于卡扣环1的横截面中轴线进行对称设置。
23.控流转轮6的设置高度与控流槽4的开设宽度相同,控流转轮6 的转动端侧壁与控流槽4的侧壁之间始终保持抵紧。
24.在不使用的状态下,第一卡扣块8对第二凹槽9进行限位作用,第二卡扣块12对第二限流带10进行限位。
25.粘贴母带11设置于第二限流带10与第二凹槽9的贴合端,粘贴子带7设置于第一限流带3的外端,粘贴子带7与粘贴母带11之间相匹配,粘贴母带11的设置长度大于粘贴子带7的设置长度。
26.控流转轮6的侧壁采用多个面积递增的弧形块设置,控流转轮6 的侧壁在使用时能与输液输液管之间保持紧密抵紧。
27.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28.工作开始前,参照图1,所需提及卡扣环1为内置可形变铁片的橡胶弧形环。
29.工作开始时,如图2和3所示,由于卡扣环1内部设置有可行变铁片,当需要进行输液时,通过将卡扣环1套扣在病床腿部或者输液杆上,此时从第一凹槽2的内部向外拉伸取出第一限流带3,从第二凹槽9的内部向外拉伸取出第二限流带10,将第二限流带10上的粘贴母带11与第一限流带3上的粘贴子带7匹配连接,并根据输液管的粗细进行调节;
30.在上述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环1、第一限流带3、粘贴子带7、第二限流带10和粘贴母带11之间的配合作用,通过卡扣环 1的结构设置以及第一限流带3和第二限流带10之间匹配连接,实现了在输液过程中的处于不同环境下的紧固调节功能,保障了输液过程中的稳定性。
31.在第一限流带3与第二限流带10匹配连接后,实现了对输液管进行紧固的同时,由于控流转轮6的侧壁采用多个面积递增的弧形块设置,如图4所示,从而达到了对输液管的可变量调节功能,由于卡扣环1、第一限流带3和第二限流带10的设置,通过可拆卸和解除粘贴的作用,从而避免了一次性的使用;
32.在上述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环1、第一限流带3、控流转轮6和第二限流带10之间的配合作用,避免了输液管管夹的一次性使用,同时利用控流转轮6的结构设置保障了输液时的可变量调节功能。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环1、第一限流带3、控流转轮 6、粘贴子带7、第二限流带10和粘贴母带11之间的配合作用,通过卡扣环1的结构设置以及第一限流带3和第二限流带10之间匹配连接,实现了在输液过程中的处于不同环境下的紧固调节功能,保障了输液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实现了输液管管夹的循环使用,同时利用控流转轮6的结构设置保障了输液时的可变量调节功能。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