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成人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4805发布日期:2022-03-16 15:4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型成人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型成人纸尿裤。


背景技术:

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1025986.5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复粘贴功能成人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其从内之外依次包括亲水面层、中间吸收体以及防漏底膜,所述纸尿裤本体前端位于防漏底膜外侧粘结设置有一个前腰贴,所述纸尿裤本体后端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与前腰贴配合的左右贴,所述前腰贴与左右贴表面均设置有一层硅胶自粘带,其虽然解决了尼龙搭扣无法多次使用的问题,但是现有成人纸尿裤常用于卧床的人群使用,因为身体机能的衰减,尿液常常伴有异味情况,导致纸尿裤使用后异味重,给使用者和更换纸尿裤的护理人员带来尴尬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抗菌型成人纸尿裤,其解决了现有纸尿裤使用后异味重,给使用者和更换纸尿裤的护理人员带来尴尬的情况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成人纸尿裤,包括裤体以及设于裤体上且与裤体可分离的尿片,所述裤体包括外罩、设于外罩内的吸收体、设于外罩后侧宽度方向外侧的魔术扣、防漏挡墙以及腿部弹性橡筋,所述防漏挡墙设于外罩上位于吸收体宽度方向外侧,所述腿部弹性橡筋设于外罩上位于吸收体宽度方向两侧,所述外罩上设有内凹的弧形口,所述弧形口设于外罩长度方向中部且位于宽度方向两侧,所述吸收体包括透液性面层和用于吸收尿液的吸收芯,所述透液性面层上设有用于抗菌除臭的微小胶囊,所述微小胶囊包括用于抗菌除臭的芯体以及可溶于水的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裹芯体。
5.进一步的,所述透液性面层和吸收芯之间设有用于对液体导流的导流层,所述导流层表面设有多个倒锥形的通孔。
6.进一步的,所述尿片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外围四边为矩形,所述第一凸起部外围四边角为平滑过渡。
7.进一步的,所述尿片表面设有多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中部形状为锥体,所述凹陷部前后两端设有尖部凹陷,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组成第一横排,多个所述凹部组成第二横排,并且第一横排和第二横排交错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芯体为抗菌精油或抗菌粉。
9.进一步的,所述微小胶囊直径为0.1mm~1mm。
10.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抗菌型成人纸尿裤,通过微小胶囊的设置,其中微小胶囊内包裹的芯体是由具有抗性除臭功能的粉末或者液体及其包裹层材料组成,包裹层材料易溶于水,尿液或其它液体经透液性面层,抑菌除臭的微小胶囊遇到液体后,包裹层熔化释放出抑菌除臭成分,微
小胶囊内的抗菌除臭侧芯体将与液体接触混合,接触后的液体不易发臭长时间不易滋生细菌,避免现有纸尿裤使用后异味重,给使用者和更换纸尿裤的护理人员带来尴尬的缺点,由于抗菌除臭芯体与液体接触后提升了成人纸尿裤抗菌性能,同时解决了因成人尿量较大,产品较为潮湿,皮肤长时间沉浸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发炎感染的问题。
12.导流层的设置,液体通过透液性面层时,由于导流层表面具有倒锥形的通孔,对尿液具有单向、定向传导作用。
13.第一凸起部的设置,其中该第一凸起部可减少尿片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使使用时更舒适,并且第一凸起部为矩形时,各矩形之间形成多条导流通道,液体通过导流通道扩散导流,可避免使用时容易积液的缺点
14.凹陷部的设置,其中中部形状为锥体的凹陷部,凹部位于第一横排内的第一凸起部之间,第一凸起部之间流通的液体将经过凹陷部,凹陷部小流过的液体进行吸收性更好,由于具有一定锥体形的凹陷,经过的液体吸收量更大,并且凹陷部前后两端为尖部凹陷的设置,该尖部凹陷利于对经过的液体进行导流,凹陷部未及时吸收的液体通过该尖部凹陷流出,避免凹陷部积蓄液体过多,导致使用时体验干爽感降低。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小胶囊结构剖面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凹陷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凹陷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凹陷部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裤体;2、尿片;101、外罩;102、吸收体;103、魔术扣;104、防漏挡墙;105、腿部弹性橡筋;106、弧形口;1a、透液性面层;1b、吸收芯;1c、导流层;1d、通孔;107、微小胶囊;10a、包裹层;10b、芯体;107、第一凸起部;108、凹陷部;108a、锥体;108b、尖部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参考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型成人纸尿裤,包括裤体1以及设于裤体1上且与裤体1可分离的尿片2,所述裤体1包括外罩101、设于外罩101内的吸收体102、设于外罩101后侧宽度方向外侧的魔术扣103、防漏挡墙104以及腿部弹性橡筋105,所述防漏挡墙104设于外罩101上位于吸收体102宽度方向外侧,所述腿部弹性橡筋105设于外罩101上位于吸收体102宽度方向两侧,所述外罩101上设有内凹的弧形口106,所述弧形口106设于外罩101长度方向中部且位于宽度方向两侧,所述吸收体102包括透液性面层1a和用于吸收尿液的吸收芯1b,所述透液性面层1a设于吸收芯1b表面,所述透液性面层1a上设有用于抗菌除臭的微小胶囊107,所述微小胶囊107包括用于抗菌除臭的芯体10b以及可溶于水的包裹层10a,所述包裹层10a包裹芯体10b;上述外罩、吸收体、魔术扣、防漏挡墙以及腿部弹性橡筋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透液性面层可以为亲水无纺布,不透液底层可以为拒水无纺布,吸收芯层为膨松无纺布上添加高分子吸水树脂制成,其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
此不予赘述。
24.防漏挡墙的设置,其中防漏挡墙可对纸尿裤侧漏的液体进行阻挡,防止使用过程中容易侧漏的问题;弧形口的设置,由于弧形口处为凹陷部分,液体过多从外罩上的弧形口经过时,弧形口将液体向中部导流,同时凹陷的弧形口可对液体进行阻挡吸收,降低侧漏的问题;透液性面层可对液体进行快速导流,吸收芯可将透过透液性面层的液体进行吸收;
25.微小胶囊的设置,微小胶囊内包裹的芯体是由具有抗性除臭功能的粉末或者液体及其包裹层材料组成,包裹层材料易溶于水,尿液或其它液体经透液性面层,抑菌除臭的微小胶囊遇到液体后,包裹层熔化释放出抑菌除臭成分,微小胶囊内的抗菌除臭侧芯体将与液体接触混合,接触后的液体不易发臭长时间不易滋生细菌,避免液体被吸收体接触后,容易产生异味且容易滋生细菌的缺点。
26.所述透液性面层1a和吸收芯1b之间设有用于对液体导流的导流层1c,所述导流层1c表面设有多个倒锥形的通孔1d;导流层材料优选地为打孔膜,其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27.导流层的设置,液体通过透液性面层时,由于导流层表面具有倒锥形的通孔,对尿液具有单向、定向传导作用。
28.所述尿片2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07,所述第一凸起部107外围四边为矩形,所述第一凸起部107外围四边角为平滑过渡。
29.第一凸起部的设置,其中该第一凸起部可减少尿片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使使用时更舒适,并且第一凸起部为矩形时,各矩形之间形成多条导流通道,液体通过导流通道扩散导流,可避免使用时容易积液的缺点。
30.所述尿片2表面设有多个凹陷部108,所述凹陷部108中部形状为锥体108a,所述凹陷部108前后两端设有尖部凹陷108b,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07组成第一横排,多个所述凹陷部108组成第二横排,并且第一横排和第二横排交错设置。
31.凹陷部的设置,其中中部形状为锥体的凹陷部,凹部位于第一横排内的第一凸起部之间,第一凸起部之间流通的液体将经过凹陷部,凹陷部小流过的液体进行吸收性更好,由于具有一定锥体形的凹陷,经过的液体吸收量更大,并且凹陷部前后两端为尖部凹陷的设置,该尖部凹陷利于对经过的液体进行导流,凹陷部未及时吸收的液体通过该尖部凹陷流出,避免凹陷部积蓄液体过多,导致使用时体验干爽感降低;凹陷部截面夹角角度为150~160度之间,该角度最利于液体流入,并且防塌陷性能好。
32.本技术所提及的微小胶囊107在已授权公开的发明案件“功能性微胶囊制备方法”(cn201711406236.5)中,已对微小胶囊的结构原理进行公开,还可以替换为其它现有抗菌胶囊,故本技术不再对此进行重复赘述。
33.所述芯体10b可以为抗菌精油或抗菌粉,均可实现相同抗菌除臭效果,其抗菌精油或抗菌粉均为现有常规技术,在此不予赘述;微小胶囊107直径为0.1mm~1mm,该尺寸容易放置于卫生巾内,使用时不易产生异物突出感。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8.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