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两用型输液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98100发布日期:2022-03-02 04:1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两用型输液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固定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儿两用型输液固定器。


背景技术:

2.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
3.然而,儿童的自制力较弱,在输液时易乱动,进而容易导致输液针脱落,造成伤害,并且传统的儿童输液固定器多分为手部与脚部独立的固定装置,输液器具多,不便携带,且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儿两用型输液固定器,将手部输液固定器与脚部输液固定器相结合,进而便于根据输液需求进行不同用途的组装,携带方便,且减小了固定器的占地面积。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儿两用型输液固定器,包括左支板与右支板,所述左支板与所述右支板的顶端卡接有手部输液固定机构,所述手部输液固定机构包括手套、侧指孔、拇指孔、直形乳胶垫、抵板与卡环,所述手套固定连接于所述左支板与所述右支板的顶端,所述侧指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指孔对称开设于所述手套的两侧,所述拇指孔开设与所述手套的一侧,所述直形乳胶垫固定连接于所述左支板与所述右支板的内腔中,所述抵板卡接于所述左支板与所述右支板的底端,所述卡环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环铰接于所述右支板的外端。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部输液固定机构还包括卡带与卡扣,所述卡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卡环的外端,所述卡扣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扣固定连接于所述左支板的外端,且所述卡带卡接于所述卡扣的内腔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支板与所述右支板的外端卡接有脚部输液固定机构,所述脚部输液固定机构包括腿部卡板、脚踝卡板、脚踏板与曲形乳胶垫,所述腿部卡板卡接于所述左支板与所述右支板的底端,所述脚踝卡板卡接于所述左支板与所述右支板的顶端,且所述腿部卡板与所述脚踝卡板的截面均为弧形,所述脚踏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脚踝卡板的内腔中,且所述曲形乳胶垫固定连接于所述腿部卡板的内腔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板的外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支杆、连接杆、螺孔与固定螺钉,所述支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杆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的外端两侧,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杆的内腔中,所述螺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螺孔分别开设于脚踝卡板的两侧,所述螺孔与所述连接杆位置对应,且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孔的内腔中。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套的顶端设有辅热机构,所述辅热机构包括辅热器、加热丝与导热板,所述辅热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手套的顶端,所述加热丝设于所述手套的底端内腔中,且所述加热丝与所述辅热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手套的内侧底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套为半截形,且所述手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的左支板与右支板,左支板与右支板安装手套时,便可以将装置用于手部输液,将腿部卡板与脚踝卡板安装在左支板与右支板的外部时,装置便可以用于脚部输液,该固定器可以做两用,装置组装方便,适用范围广,便于携带的同时减小了装置的占地面积。
13.2、通过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可以对脚踏板进行固定,使得脚踏板与脚踝卡板之间形成垂直夹角,从而便于对儿童的脚部与腿部进行固定,避免输液途中,儿童大幅度活动脚踝造成输液针脱落或侧位的现象,通过设置的加热丝,加热丝能够对手套进行加热,使得儿童在寒冷季节输液时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儿童受凉感冒,出现身体不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输液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脚部输液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左支板;2、右支板;3、手部输液固定机构;301、手套;302、侧指孔;303、拇指孔;304、直形乳胶垫;305、抵板;306、卡环;307、卡带;308、卡扣;4、脚部输液固定机构;401、腿部卡板;402、脚踝卡板;403、脚踏板;404、曲形乳胶垫;5、定位机构;501、支杆;502、连接杆;503、螺孔;504、固定螺钉;6、辅热机构;601、辅热器;602、加热丝;603、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0.实施例: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儿两用型输液固定器,包括左支板1与右支板2,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顶端卡接有手部输液固定机构3,手部输液固定机构3包括手套301、侧指孔302、拇指孔303、直形乳胶垫304、抵板305与卡环306,手套301固定连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顶端,侧指孔302设有两个,两个侧指孔302对称开设于手套301的两侧,拇指孔303开设与手套301的一侧,直形乳胶垫304固定连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内腔中,抵
板305卡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底端,卡环306设有两个,两个卡环306铰接于右支板2的外端;
22.儿童在进行手部输液时,将手套301卡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顶端,并且再将抵板305卡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底端,同时再将直形乳胶垫304固定在左支板1与右支板2之间的内腔中,安装后,儿童将手掌插入到手套301中,并使得大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穿过侧指孔302与拇指孔303,将手卡入后,转动卡环306,进而对儿童的手臂进行固定,避免在输液时,儿童大幅度活动手腕造成输液针脱落或侧位的现象,保障了儿童输液时的安全性,并且手套301采用卡接的方式便于安装与拆卸,当需要对儿童的脚部进行输液时,只需要将手套301拆下,再将脚部输液固定机构4卡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外端即可,因此固定装置可以两用,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便于携带的同时减小了装置的占地面积。
23.在其他实施例中,手部输液固定机构3还包括卡带307与卡扣308,卡带307固定连接于卡环306的外端,卡扣308设有两个,两个卡扣308固定连接于左支板1的外端,且卡带307卡接于卡扣308的内腔中;
24.将手掌插入到手套301后,转动卡环306对儿童的手臂进行固定,同时将卡带307插入到卡扣308中,再根据儿童的手臂粗度自由调节卡带307穿出卡扣308的长度,进而增强卡环306对儿童手臂的固定强弱。
25.在其他实施例中,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外端卡接有脚部输液固定机构4,脚部输液固定机构4包括腿部卡板401、脚踝卡板402、脚踏板403与曲形乳胶垫404,腿部卡板401卡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底端,脚踝卡板402卡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顶端,且腿部卡板401与脚踝卡板402的截面均为弧形,脚踏板403转动连接于脚踝卡板402的内腔中,且曲形乳胶垫404固定连接于腿部卡板401的内腔中;
26.当需要对儿童的脚部进行输液时,将腿部卡板401卡接于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底端,再将脚踝卡板402卡接于所述左支板1与右支板2的顶端,翻转脚踝卡板402内腔中的脚踏板403,再将儿童的脚部、连同小腿部分卡接于腿部卡板401与脚踝卡板402的内部,同时儿童的脚掌踩在脚踏板403的外端,再将右支板2外端卡环306的卡带307卡接于左支板1外端的卡扣308中,从而将装置固定在儿童的腿部与脚部外端,设置的曲形乳胶垫404提高了儿童在输液时的舒适度。
27.在其他实施例中,脚踏板403的外端设有定位机构5,定位机构5包括支杆501、连接杆502、螺孔503与固定螺钉504,支杆501设有两个,两个支杆501对称固定连接于脚踏板403的外端两侧,连接杆502转动连接于支杆501的内腔中,螺孔503设有两个,两个螺孔503分别开设于脚踝卡板402的两侧,螺孔503与连接杆502位置对应,且固定螺钉504螺纹连接于螺孔503的内腔中;
28.将腿部卡板401、脚踝卡板402固定在儿童腿部与脚部的外端后,将连接杆502的一端卡接于脚踏板403两侧的支杆501中,再将连接杆502的另一端与脚踝卡板402两侧的螺孔503相对应,再使用固定螺钉504将连接杆502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脚踏板403固定在脚踝卡板402的内腔中,使得脚踏板403与脚踝卡板402之间呈直角,对儿童腿部与脚部的角度进行固定,避免输液途中,儿童脚踝部位活动幅度过大,造成输液针脱落与错位。
29.在其他实施例中,手套301的顶端设有辅热机构6,辅热机构6包括辅热器601、加热丝602与导热板603,辅热器601固定连接于手套301的顶端,加热丝602设于手套301的底端
内腔中,且加热丝602与辅热器601之间电性连接,导热板603固定连接于手套301的内侧底端;
30.在寒冷季节输液时,常感觉手部冰冷,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极易受凉感冒,在输液时,启动辅热器601,辅热器601对手套301底侧内腔中的加热丝602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加热丝602的热量传递到导热板603中,导热板603对儿童的手掌以及关节处进行加热,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保持了儿童身体的温度,避免儿童着凉。
31.在其他实施例中,手套301为半截形,且手套30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32.半截的手套301一方面能够在输液时对儿童的手部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半截手套301不影响医生寻找扎针的位置,也不会对儿童的扎针处造成影响,橡胶材质的手套301增强了儿童输液时手部的舒适度。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