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5169发布日期:2022-02-09 14:4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髋关节置换术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一种,是通过植入人工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疾患的外科技术;髋关节置换术后为了防止假体脱位,对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体位有严格的要求,而预防假体脱位的一个有效措施即是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3.现有的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难以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调整支撑装置对腿部的限位空间,导致使用者腿部与支撑装置之间留有较大缝隙或过于绷紧,从而失去支撑效果或降低使用者的舒适度,适用人群较为狭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右对称设有移置板,两个所述移置板上表面远离底座中心的位置均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翻折板,所述移置板的外侧壁设有横移机构。
6.优选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移置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通过导向槽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齿条,所述底座内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联动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齿条分别位于联动齿轮的前后两侧,且两个从动齿条均与联动齿轮相啮合。
7.优选的,两个所述移置板的外侧壁均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前方两个固定块和后方两个固定块的内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移置板和翻折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移置板外侧壁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安装腔的内部并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
8.优选的,两个所述翻折板外侧壁之间左右对称设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靠近翻折板的一端均延伸至安装腔的内部并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远离翻折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和卡套,所述卡套套设在卡块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的上端贯穿安装架底部并向上延伸,两个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均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升降架套设在螺纹丝杆和固定杆的外侧。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螺纹丝杆的上端与载板下表面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移置板的上表面和翻折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且上方两
个海绵垫位于下方两个海绵垫的正上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横移机构,能够在使用者自上向下将腿部搭在移置板上表面的海绵垫上后,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收缩,调整两个移置板之间的间距至使用者的腿部并拢,进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调整间距,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4.(2)、该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在两个翻折板的位置均保持水平状态后,启动伺服电机,电机轴带动螺纹丝杆转动,进而使升降架在固定杆的外侧向下移动,使上方海绵垫下降至与使用者的腿部接触,配合下方海绵垫实现对使用者腿部的限位支撑。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剖视图。
19.图中:1、底座;2、移置板;3、安装架;4、升降机构;401、伺服电机;402、固定杆;403、升降架;404、螺纹丝杆;5、横移机构;501、连接杆;502、固定块;503、电动伸缩杆;504、从动齿条;505、导向槽;506、联动齿轮;507、缓冲弹簧;508、安装腔;509、支撑板;6、翻折板;7、限位板;8、卡块;9、卡套;19、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妇科下肢外展位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对称设有移置板2,两个移置板2上表面远离底座1中心的位置均设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架403,升降架403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翻折板6,移置板2的外侧壁设有横移机构5。
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移机构5包括连接杆501,连接杆501与移置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导向槽505,且导向槽505开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杆501的下端均通过导向槽505并固定连接有从动齿条504,底座1内的顶面转动连接有联动齿轮506,两个从动齿条504分别位于联动齿轮506的前后两侧,且两个从动齿条504均与联动齿轮506相啮合,通过设置联动齿轮506和从动齿条504,能够在一个移置板2带动从动齿条504向左或向右移动时,带动联动齿轮506转动,通过联动齿轮506与另一个从动齿条504的啮合传动,带动另一个移置板2反向移动,从而使两个移置板2之间的中心点始终位于底座1中心处的上方,使该装置的重心保持稳定。
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移置板2的外侧壁均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2,且前方两个固定块502和后方两个固定块502的内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503,移置板2和翻折板6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腔508,安装腔50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07,
两个移置板2外侧壁之间设有支撑板509,支撑板509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安装腔508的内部并与缓冲弹簧507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503,能够在电动伸缩杆503收缩时,带动两个移置板2之间的间距缩短,在电动伸缩杆503伸长时,带动两个移置板2之间的间距扩大,进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调整至最佳间距。
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翻折板6外侧壁之间左右对称设有限位板7,两个限位板7靠近翻折板6的一端均延伸至安装腔508的内部并与缓冲弹簧507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7远离翻折板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8和卡套9,卡套9套设在卡块8的外侧,通过设置限位板7,能够将限位板7向安装腔508内部挤压,使缓冲弹簧507收缩,再将两个翻折板6均翻折至水平位置,而后松开限位板7,缓冲弹簧507回弹,将卡块8卡入卡套9内部,使两个翻折板6的位置固定,从而配合升降机构4对使用者腿部进行上下限位。
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升降机构4还包括伺服电机401,伺服电机40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伺服电机40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404,螺纹丝杆404的上端贯穿安装架3底部并向上延伸,两个安装架3的上表面均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2,升降架403套设在螺纹丝杆404和固定杆402的外侧,通过设置升降机构4,能够在伺服电机401启动后,电机轴带动螺纹丝杆40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升降架403在固定杆402的外侧上下移动。
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杆4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板,螺纹丝杆404的上端与载板下表面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载板,一方面能够加强固定杆402和螺纹丝杆404的结构强度,防止两者受外力冲击导致弯折,另一方面能够对固定杆402和螺纹丝杆404起到防护作用,防止使用者意外与固定杆402和螺纹丝杆404的上端发生磕碰,从而消除该安全隐患。
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移置板2的上表面和翻折板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19,且上方两个海绵垫19位于下方两个海绵垫19的正上方,通过设置海绵垫19,海绵垫19与使用者腿部的接触面为内凹圆弧型,能够在移置板2和翻折板6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夹持支撑时,与使用者的腿部紧密贴合,起到限位缓冲的作用,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使用时,使用者自上向下将腿部搭在移置板2上表面的海绵垫19,启动电动伸缩杆503,电动伸缩杆503收缩,调整两个移置板2之间的间距至使用者的腿部并拢,将限位板7向安装腔508内部挤压,使缓冲弹簧507收缩,再将两个翻折板6均翻折至水平位置,而后松开限位板7,缓冲弹簧507回弹,将卡块8卡入卡套9内部,使两个翻折板6的位置均保持水平状态,启动伺服电机401,电机轴带动螺纹丝杆404转动,进而使升降架403在固定杆402的外侧向下移动,使上方海绵垫19下降至与使用者的腿部接触,从而实现对使用者腿部的限位支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