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4913发布日期:2022-01-15 10:2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涂药装置。


背景技术:

2.皮肤科是属于外科,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病有牛皮鲜,青春痘,湿疹,白癜风,灰指甲等,其中人们经常裸露在外表面的皮肤更加容易受到损伤,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其中应用外涂药物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部分药物外敷后需要用手指以便涂药一边按摩,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798231u公开了一种皮肤科用的涂药装置,包括放置筒,所述放置简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放置简上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上端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和限位机构均位与防护罩内,所述放置简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的一端穿过放置简的侧壁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放置简内放置有送药机构,所述放置简上设有出药机构,所述出药机构与送药机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存放药膏的药简进行清理,从而避免了药膏混合,进一步的可以让工作人员正常上药,间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使用时通过出料盘出料,将药膏挤压在患者的病灶处,但是患者病灶处没有进行定位,因此当患者晃动时,无法使得药膏涂抹均匀,继而影响涂抹的效果,基于此,需要提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涂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涂药不均匀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涂药装置,包括座台,所述座台的顶端安装有药箱主体,且药箱主体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入口,所述药箱主体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混药箱,所述药箱主体顶端远离混药箱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杆,且支杆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机构。
6.优选的,所述药箱主体内部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的顶端安装有辊轮架,所述辊轮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主涂药辊,且主涂药辊上方的药箱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吹风喷头,所述吹风喷头上方的药箱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副涂药辊,所述主涂药辊和副涂药辊上皆均匀设置有浸药槽,所述安装架上方的药箱主体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储药箱,且储药箱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加热丝,所述储药箱的底端均安装有出药管,且出药管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波纹管,所述储药箱内部的顶端均贯穿有输药管,且输药管的一端均延伸至混药箱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框,且伸缩框均设置于药箱主体内部的底端,所述伸缩框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柱,且支柱上均缠绕有伸缩弹簧,所述支柱外侧的顶端套设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均设置于
伸缩框的内部,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安装有伸缩板,且伸缩板的顶端与辊轮架的底端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径小于滑槽的内径,所述滑块和滑槽构成滑动机构。
9.优选的,所述药箱主体背面的底端安装有吹风箱,且吹风箱的顶端安装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顶端安装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均匀安装有主管,且主管的一端均与吹风喷头的一端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混药箱的内部均安装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外侧的两端均套设有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安装有搅拌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混药杆。
11.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设置于顶板顶端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外侧套设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外侧缠绕有驱动带,所述驱动电机底端顶板的底端转动安装有从动轴,且从动轴的外侧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轴和驱动轴的底端均与搅拌轴的一端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涂药装置不仅可以适用于不同粗细胳膊的患者均匀的涂抹药液,还便于充分的搅拌混合涂抹的药液,而且涂好药之后通过吹风可以使药液快干,加速药液吸收;
13.(1)通过设置了出药管和波纹管,以便药液可以流入到副涂药辊和主涂药辊上,接着流入到浸药槽中,以便被主涂药辊和副涂药辊吸收,通过设置了入口,以便患者可以将手臂穿入到药箱主体中,同时患者的手臂穿入到主涂药辊和副涂药辊之间,患者将手臂来回抽动,以便主涂药辊和副涂药辊来回滚动,以便将药液均匀的涂抹在患者手臂上,同时通过辊轮架往下运动,推动伸缩板往下运动,以便推动活动板同步往下运动,挤压伸缩弹簧收缩,以便在使用时可以适应于不同粗细的胳膊,以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
14.(2)通过驱动电机依次带动驱动轴旋转和主动轮转动,以便带动驱动带转动,同时带动从动轴和从动轮同步旋转,以便搅拌轴旋转,带动搅拌杆旋转至水平状态,对搅拌的范围进行调节,以便连接杆和搅拌叶以及混药杆同步旋转,对混药箱中的药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以确保药液反应的充分性,防止药液内部有沉淀导致反应不充分影响涂抹效果;
15.(3)通过吹风箱吹风,吹的风经过吹风管吹入到三通管中,以便风流入到连接管中,接着吹入到主管中,然后由吹风喷头均匀的吹入药箱主体中,对涂抹好药液的手臂进行吹风,以便可以将药液快速吹干,加速药液的吸收。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药箱主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座台;2、药箱主体;3、伸缩机构;301、伸缩框;302、支柱;303、伸缩弹簧;304、活动板;305、伸缩板;306、滑块;307、滑槽;4、入口;5、混药箱;6、驱动机构;601、驱动电机;602、驱动轴;603、主动轮;604、驱动带;605、从动轴;606、从动轮;7、顶板;8、支杆;9、辊轮架;10、主涂药辊;11、副涂药辊;12、安装架;13、储药箱;14、加热腔;15、加热丝;16、搅拌轴;17、连接轴套;18、搅拌杆;19、连接杆;20、搅拌叶;21、混药杆;22、输药管;23、出药管;24、波纹管;25、吹风喷头;26、浸药槽;27、连接管;28、三通管;29、吹风管;30、吹风箱;31、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涂药装置,包括座台1,座台1的顶端安装有药箱主体2;
25.药箱主体2内部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机构3;
26.伸缩机构3包括伸缩框301,且伸缩框301均设置于药箱主体2内部的底端,伸缩框30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柱302,且支柱302上均缠绕有伸缩弹簧303,支柱302外侧的顶端套设有活动板304,且活动板304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块306,滑块306的外侧均设置有滑槽307,且滑槽307均设置于伸缩框301的内部,活动板304的顶端安装有伸缩板305,且伸缩板305的顶端与辊轮架9的底端相连接;
27.滑块306的外径小于滑槽307的内径,滑块306和滑槽307构成滑动机构;
28.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使用时,患者的手臂抵在主涂药辊10和副涂药辊11之间来回移动,将药液均匀的涂抹在患者手臂上,同时通过辊轮架9往下运动,推动伸缩板305往下运动,以便推动活动板304同步往下运动,挤压伸缩弹簧303收缩,以便在使用时可以适应于不同粗细的胳膊,以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
29.且伸缩机构3的顶端安装有辊轮架9,辊轮架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主涂药辊10,且主涂药辊10上方的药箱主体2的内部安装有吹风喷头25,吹风喷头25上方的药箱主体2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架12,且安装架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副涂药辊11,主涂药辊10和副涂药辊11上皆均匀设置有浸药槽26,安装架12上方的药箱主体2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储药箱13,且储药箱13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腔14,加热腔14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加热丝15,储药箱13的底端均安装有出药管23,且出药管23底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波纹管24,储药箱13内部的顶端均贯穿有输药管22,且输药管22的一端均延伸至混药箱5的内部;
30.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加热丝15工作,对储药箱13加热,放置药液凝固影响涂抹效果,接着药液通过出药管23和波纹管24流入到副涂药辊11和主涂药辊10上,接着流入到浸药槽26中,以便快速浸入到主涂药辊10和副涂药辊11中,通过设置了入口4,以便患者可以将手臂穿入到药箱主体2中,同时患者的手臂抵在主涂药辊10和副涂药辊11之间来回移动,主涂药辊10和副涂药辊11来回滚动,以便将药液均匀的涂抹在患者手臂
上;
31.药箱主体2背面的底端安装有吹风箱30,且吹风箱30的顶端安装有吹风管29,吹风管29的顶端安装有三通管28,且三通管28的顶端安装有连接管27,连接管27的顶端均匀安装有主管31,且主管31的一端均与吹风喷头25的一端相连接;
32.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使用时,吹风箱30吹风,吹的风经过吹风管29吹入到三通管28中,以便风流入到连接管27中,接着吹入到主管31中,然后由吹风喷头25均匀的吹入药箱主体2中,对涂抹好药液的手臂进行吹风,以便可以将药液快速吹干,加速药液的吸收;
33.且药箱主体2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入口4,药箱主体2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混药箱5;
34.混药箱5的内部均安装有搅拌轴16,且搅拌轴16的外侧的两端均套设有连接轴套17,连接轴套17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搅拌杆18,且搅拌杆18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的两侧均安装有搅拌叶20,连接杆19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混药杆21;
35.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搅拌轴16旋转以便带动搅拌杆18旋转至水平状态,对搅拌的范围进行调节,同时通过连接杆19和搅拌叶20以及混药杆21同步旋转,对药液进行搅拌混合,使得药液可以更好的被皮肤吸收;
36.药箱主体2顶端远离混药箱5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杆8,且支杆8的顶端安装有顶板7,顶板7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机构6;
37.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01,且驱动电机601设置于顶板7顶端的一侧,驱动电机601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轴602,且驱动轴602的外侧套设有主动轮603,且主动轮603的外侧缠绕有驱动带604,驱动电机601底端顶板7的底端转动安装有从动轴605,且从动轴605的外侧套设有从动轮606,从动轴605和驱动轴602的底端均与搅拌轴16的一端相连接;
38.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时,打开驱动电机601依次带动驱动轴602旋转和主动轮603转动,以便带动驱动带604转动,同时带动从动轴605和从动轮606同步旋转,以便搅拌轴16旋转对混药箱5中的药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以确保药液反应的充分性。
3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往不同的混药箱5中倒入不同的药液,接着打开驱动电机601,带动驱动轴602旋转,从而带动主动轮603转动,继而带动驱动带604转动,同时带动从动轴605和从动轮606同步旋转,继而带动搅拌轴16旋转,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带动搅拌杆18旋转至水平状态,对搅拌的范围进行调节,同时带动连接杆19和搅拌叶20以及混药杆21同步旋转,对混药箱5中的药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以确保药液反应的充分性,接着药液通过输药管22注入到储药箱13中,接着通过加热丝15对储药箱13进行加热,对药液进行保温,防止药液冷却凝固影响后期的涂抹;
40.其次,药液从出药管23流入到波纹管24中,接着药液流入到副涂药辊11和主涂药辊10上,被主涂药辊10和副涂药辊11吸收,接着患者将手臂从入口4穿入到药箱主体2中,患者的手臂抵在主涂药辊10上,推动辊轮架9往下运动,同时推动伸缩板305往下运动,从而推动活动板304同步往下运动,挤压伸缩弹簧303收缩,以便可以适应于不同粗细的胳膊,接着将手臂在药箱主体2中来回运动,带动主涂药辊10和副涂药辊11在手臂上滚动,将药液均匀的涂抹在手臂上;
41.最后,通过吹风箱30吹风,吹的风经过吹风管29吹入到三通管28中,从而以便风流入到连接管27中,接着吹入到主管31中,然后由吹风喷头25均匀的吹入药箱主体2中,对涂
抹好药液的手臂进行吹风,以便可以将药液快速吹干,加速药液的吸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