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颈辅助治疗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6240发布日期:2022-02-08 12:0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斜颈辅助治疗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颈辅助治疗垫。


背景技术:

2.斜颈一般为先天性肌性斜颈,这种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歪斜的先天性颈部畸形,这种疾病患者多为婴幼儿。这种斜颈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专业的医生对患儿的颈部经常进行推拿,来逐渐消除颈部肿块;一种是进行手术矫正。
3.根据专利号cn105287070a公开的一种斜颈矫正装置包括头部组件和躯干组件;所述头部组件包括头罩和设置在头罩下方的颈罩,所述躯干组件包括左右两个肩袖和位于肩袖下方将两个肩袖连接的腰带,左右两个肩袖的上沿与颈罩的下沿连接为一体;所述头罩和所述肩袖之间设置有牵拉机构;所述颈罩上设置有按摩热敷机构。该装置实现了对斜颈患儿的按摩、热敷和牵拉锻炼的综合有效治疗、有序持续,能够很好的对斜颈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配备热敷药物,能够很好的辅助斜颈的矫正进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4.由于斜颈的患者年龄大多偏小,对患儿进行治疗时,特别是进行牵扳及拔伸时,不能很好配合,且患儿肩部及体位难以固定,故需斜颈辅助治疗垫辅助治疗。这种治疗垫要能固定患儿体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此治疗器可通过被挤压程度大小来辅助患儿斜颈诊断及愈后评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颈辅助治疗垫,该装置设置有身体固定组件,可以固定住患儿的身体,便于对患儿进行治疗;该装置设置有治疗效果反馈组件,可以检测患儿的斜颈程度并根据此数据确定患儿的治疗效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颈辅助治疗垫,包括治疗垫本体,所述治疗垫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以使治疗垫本体的顶部划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7.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治疗效果反馈组件,所述治疗效果反馈组件包括对称滑动设置于第一空间内部的头部挡块以及固定安装于头部挡块侧壁上的位置传感器其中:
8.两个头部挡块之间形成枕塌区,且其任一挡块均可受患者头部抵靠而移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头部挡块移动位置。
9.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身体固定组件,所述身体固定组件包括驱动组件以及对称滑动安装于治疗垫本体顶部合板,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使合板向中心靠拢以固定患者的身体。
10.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钮、轴杆一、蜗杆、轴杆二、蜗轮、齿轮和齿条,所述治疗垫本体的内部分别转动安装有轴杆一和轴杆二。
11.作为优选,所述轴杆一的一端延伸至治疗垫本体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轴杆一上设置有蜗杆。
12.作为优选,所述轴杆二上分别设置有蜗轮和齿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治疗垫本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每一个所述滑槽的内部都滑动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合板的底部延伸至治疗垫本体的内部且固定安装在齿条上。
13.作为优选,所述治疗效果反馈组件包括弹簧和榫块,所述头部挡块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榫块,所述治疗垫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隔板相邻一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榫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头部挡块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14.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患者颈部的凹槽。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斜颈辅助治疗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设置有身体固定组件,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轴杆一转动,转动的轴杆一带动蜗杆转动,转动的蜗杆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蜗轮转动,转动的蜗轮通过轴杆二带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齿轮带动齿条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继而带动固定安装在齿条上的合板向斜颈辅助治疗垫的中心靠拢,将患儿的身体固定在斜颈辅助治疗垫上,便于进行治疗;该装置设置有治疗效果反馈组件,当患儿在斜颈辅助治疗垫上时,患儿的头部会抵靠头部挡块并使其移动,而固定安装在头部挡块上的位置传感器会将头部挡块的移动位置发送给医生,医生可以根据头部挡块的移动距离确定患儿颈部歪斜程度,继而进一步确定患儿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颈辅助治疗垫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疗效果反馈组件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治疗垫本体;11、隔板;12、第一空间;13、第二空间;14、挡板;2、身体固定组件;21、驱动组件;211、旋钮;212、轴杆一;213、蜗杆;214、轴杆二;215、蜗轮;216、齿轮;217、齿条;22、合板;3、治疗效果反馈组件;31、头部挡块;32、弹簧;33、榫块;34、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如图1-4所示,一种斜颈辅助治疗垫,包括治疗垫本体1,治疗垫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1以使治疗垫本体1的顶部划分为第一空间12和第二空间13;
25.第一空间12内设置有治疗效果反馈组件3,治疗效果反馈组件3包括对称滑动设置于第一空间12内部的头部挡块31以及固定安装于头部挡块31侧壁上的位置传感器34其中:
26.两个头部挡块31之间形成枕塌区,且其任一挡块均可受患者头部抵靠而移动;位置传感器34用于检测头部挡块31移动位置,并将头部挡块31移动的距离发送到医生的终端上,医生根据头部挡块31移动的距离确定患儿颈部倾斜程度,继而进一步确定患儿的治疗
效果。
27.第二空间13内设置有身体固定组件2,身体固定组件2包括驱动组件21以及对称滑动安装于治疗垫本体1顶部合板22,驱动组件21用于驱使合板22向中心靠拢以固定患者的身体。
28.如图2-3所示,在治疗垫本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可以转动的轴杆一212和轴杆二214,轴杆一212的一端延伸到治疗垫本体1的外侧,旋钮211就固定安装在轴杆一212位于治疗垫本体1外侧的一端上,蜗杆213也固定安装在轴杆一212上,蜗轮215和齿轮216分别固定安装在轴杆二214上,而且蜗轮215与蜗杆213啮合,治疗垫本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一对滑槽,每一个滑槽的内部都设置有一个可以滑动的齿条217,而且齿条217和齿轮216啮合,滑动安装在治疗垫本体1顶部的合板22延伸到治疗垫本体1的内部、且和齿条217固定在一起;转动旋钮211带动轴杆一212转动,转动的轴杆一212带动蜗杆213转动,转动的蜗杆213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蜗轮215转动,转动的蜗轮215通过轴杆二214带动齿轮216转动,转动的齿轮216带动齿条217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继而带动固定安装在齿条217上的合板22向治疗垫本体1的中心靠拢,将患儿的身体固定在治疗垫本体1上。
29.如图1和4所示,榫块33固定安装在头部挡块31相对两侧的侧壁上,而且治疗垫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着挡板14,挡板14和隔板11相邻两侧的侧壁上都开设有和榫块33适配的滑槽,而且头部挡块31和挡板14之间设置有弹簧32;拨动头部挡块31,将患儿的头部放置在两个头部挡块31之间形成的枕塌区中,头部挡块31在弹簧32的作用下紧贴患儿的头部,由于患儿的颈部歪斜,患儿的头部会抵靠在一侧的头部挡块31上并使头部挡块31移动位置传感器34会把头部挡块31移动的距离发送到医生的终端上,医生根据头部挡块31的移动距离确定患儿颈部歪斜程度,继而进一步确定患儿的治疗效果。
30.如图1所示,隔板11上开设有凹槽,这个凹槽用于放置患者的颈部。
31.工作原理: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让患儿躺在治疗垫本体1上,将患儿的颈部放在隔板11上的凹槽中,转动旋钮211带动轴杆一212转动,转动的轴杆一212带动蜗杆213转动,转动的蜗杆213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蜗轮215转动,转动的蜗轮215通过轴杆二214带动齿轮216转动,转动的齿轮216带动齿条217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继而带动固定安装在齿条217上的合板22向治疗垫本体1的中心靠拢,将患儿的身体固定在治疗垫本体1上,拨动头部挡块31,将患儿的头部放置在两个头部挡块31之间形成的枕塌区中,头部挡块31在弹簧32的作用下紧贴患儿的头部;由于患儿的颈部歪斜,患儿的头部会抵靠在一侧的头部挡块31上并使头部挡块31移动,位置传感器34会把头部挡块31移动的距离发送到医生的终端上,医生根据头部挡块31的移动距离确定患儿颈部歪斜程度,继而进一步确定患儿的治疗效果。
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