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8723发布日期:2022-05-17 14:1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是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呼吸机的管路一般采用的是可方便拉伸和转动的软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配合固定于呼吸机侧面的支撑臂使用。现有的支撑臂大多会设有夹住呼吸机软管的夹子,以保持管路的平稳。但是在使用时,呼吸机管路与气管插管的连接部位较为沉重,容易下垂,一方面会压到病人,另一方面会导致冷凝水聚集,影响到呼吸机的送气顺畅。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该位置下方放置上托的气球,由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躺在床上的姿势并非一成不变,气球可能会在患者翻身、转头时滑落,影响到气球的上托效果。此外,现有的支撑臂灵活性较低,患者翻身、躁动时,容易牵拉导管,造成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用于平稳上提呼吸机管路与气管插管的连接部位,避免其下垂,确保呼吸机的正常使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包括架设在呼吸机外壳上的悬臂,以及设置在悬臂上的用于挂住呼吸机管道的挂钩,悬臂包括后部的后主臂,以及前部叉开形成的前主臂和前叉臂,所述挂钩设置于前主臂的前端,所述前叉臂的前端设有夹爪,该夹爪用于抓起呼吸机管路与气管插管的连接部位。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悬臂后端设置有支撑座,该支撑座包括架设于呼吸机上的导轨、可沿导轨滑动的滑座、设于滑座上的可转动的连接筒、螺钉连接于滑座上的调节螺钉,连接筒支撑悬臂并将悬臂与其同步转动,调节螺钉用于旋紧后将滑座紧固于导轨上。
8.后主臂、前主臂和前叉臂之间设有关节,关节包括第一调节旋钮和两个同轴设置的转动筒,第一调节旋钮呈发条形状,其端部同轴穿过其中一个转动筒并与另一个转动筒螺纹连接,后主臂和前主臂的端部固定于同一个转动筒上,前叉臂的端部则固定于另一个转动筒上。
9.更进一步地,后主臂分为几段短臂,与前主臂和前叉臂连接的短臂可伸缩,短臂之间也通过所述关节铰接,关节的两个转动筒分别与两个短臂固定连接。
10.前主臂为螺纹管;前叉臂的前半部为螺纹管,后半部为直管。
11.更进一步地,前叉臂的后半部与前主臂之间支撑有可伸缩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前叉臂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穿过前主臂的套筒。
12.挂钩通过球铰可转动连接于悬臂前端;球铰包括转动球、一端固定连接转动球而
另一端挂有所述挂钩的连接柄、设有夹住转动球的开口的夹座、螺钉连接在夹座上的发条形状的第二调节旋钮,第二调节旋钮用于旋紧后使得夹座夹紧转动球。
13.夹爪包括多根可收起和张开的摆动指,摆动指的前端呈钩状。
14.更进一步地,夹爪还包括滑筒、齿轮、滑杆、拨杆和螺母;滑筒的侧壁沿轴向开有滑口,滑筒的一端与前叉臂的前端固定连接,摆动指环绕设置于滑筒的另一端,摆动指的上端贯穿滑筒下部的侧壁,齿轮固定连接于摆动指的上端,并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滑筒上,滑杆沿轴向设置于滑筒内,且对应每个齿轮均开有齿条,齿条与齿轮之间啮合,拨杆侧凸于滑杆的上部,而且由滑口穿出滑筒外,螺母螺纹连接于滑筒外的拨杆上,而且其尺寸大于滑口的宽度。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抓起呼吸机管路与气管插管的连接部位的夹爪,能够防止该部位下垂,避免压到患者,也避免了冷凝水的聚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保证了呼吸机的正常运行。
17.2、本实用新型的悬臂可进行角度、伸缩度的调整,灵活性好,患者躁动、翻身时,固定装置的灵活使用可有效减少气管导管移位,甚至脱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球铰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为:1、支撑座;11、导轨;12、滑座;13、连接筒;14、调节螺钉;2、悬臂;21、前主臂;22、前叉臂;23、后主臂;24、支撑杆;25、套筒;3、挂钩;4、夹爪;41、滑筒;42、摆动指;43、齿轮;44、滑杆;45、拨杆;46、螺母;47、滑口;5、关节;51、转动筒;52、第一调节旋钮;6、球铰;61、夹座;62、转动球;63、连接柄;64、第二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呼吸机管路固定装置,包括架设在呼吸机外壳上的悬臂2,以及设置在悬臂2上的用于挂住呼吸机管道的挂钩3,悬臂2包括后部的后主臂23,以及前部叉开形成的前主臂21和前叉臂22,挂钩3设置于前主臂21的前端,前叉臂22的前端设有夹爪4,该夹爪4用于抓起呼吸机管路与气管插管的连接部位。前叉臂22的后半部与前主臂21之间支撑有可伸缩的支撑杆24,支撑杆24的一端与前叉臂2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穿过前主臂21的套筒25。
26.继续参考图2,悬臂2后端设置有支撑座1,该支撑座1包括架设于呼吸机上的导轨11、可沿导轨11滑动的滑座12、设于滑座12上的可转动的连接筒13、螺钉连接于滑座12上的调节螺钉14。连接筒13支撑悬臂2并将悬臂2与其同步转动。调节螺钉14用于旋紧后将滑座
12紧固于导轨11上。更具体地,滑座12为开有滑槽的块状,滑槽可为燕尾槽,导轨11为长条板状而且截面与滑槽匹配,将导轨11穿过所述滑槽,即可实现滑座12能够在导轨11上滑动的目的。此时,滑座12表面开有贯通至所述滑槽内的螺孔,调节螺钉14螺纹连接于该螺孔内。
27.继续参考图3,后主臂23、前主臂21和前叉臂22之间设有关节5,关节5包括第一调节旋钮52和两个同轴设置的转动筒51,第一调节旋钮52呈发条形状,其端部同轴穿过其中一个转动筒51并与另一个转动筒51螺纹连接,后主臂23和前主臂21的端部固定于同一个转动筒51上,前叉臂22的端部则固定于另一个转动筒51上。后主臂23分为几段短臂,与前主臂21和前叉臂22连接的短臂可伸缩,短臂之间也通过关节5铰接,关节5的两个转动筒51分别与两个短臂固定连接。多个关节5联合使用,可用于灵活调整悬臂2的转动角度。
28.继续参考图4,挂钩3通过球铰6可转动连接于悬臂2前端;球铰6包括转动球62、一端固定连接转动球62而另一端挂有挂钩3的连接柄63、设有夹住转动球62的开口的夹座61。球铰6还包括螺钉连接在夹座61上的发条形状的第二调节旋钮64,其用于旋紧后使得夹座61夹紧转动球62。更具体地,第二调节旋钮64的前部先贯穿至所述开口一侧的夹座61,然后再螺钉连接至开口另一侧的夹座61上,旋紧后可收紧所述开口,从而夹紧转动球62。
29.继续参考图5,夹爪4包括滑筒41、摆动指42、齿轮43、滑杆44、拨杆45和螺母46;滑筒41的侧壁沿轴向开有滑口47,滑筒41的一端与前叉臂22的前端固定连接,摆动指42的前端呈钩状,其设有多根且环绕设置于滑筒41的另一端,摆动指42的上端贯穿滑筒41下部的侧壁,齿轮43固定连接于摆动指42的上端,并且可转动地连接于滑筒41上,滑杆44沿轴向设置于滑筒41内,且对应每个齿轮43均开有齿条,齿条与齿轮43之间啮合,拨杆45侧凸于滑杆44的上部,而且由滑口47穿出滑筒41外,螺母46螺纹连接于滑筒41外的拨杆45上,而且其尺寸大于滑口47的宽度。螺母46松开时,可让摆动指42具有一定摆动幅度;拧紧时,则可避免其摆动。通过拨动拨杆45,则可以调节摆动指42的张合程度。
30.使用时,呼吸机的软管由挂钩3挂住,并连通至患者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管路的连接部位由夹爪4的摆动指42钩住,以避免下垂。由于摆动指42通过调节后可摆动,而且前主臂21和前叉臂22均设有螺纹管,前主臂21的前端短臂和支撑杆24均为可伸缩,而且悬臂2上还设有用于调节角度的关节5,前主臂21和前叉臂22之间可转动且具备一定的伸缩性,从而可在患者调整体位时,既可保证稳定抓起呼吸机管路与气管插管的连接部位,又可进行悬臂角度和伸缩度的调节,避免气管导管移位和脱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