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电击装置。
背景技术:2.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为有效治疗提供依据,建立一个标准、理想的实验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需要对通过大鼠、小鼠、兔子等小动物实现,一般由人工抓住动物,然后在相应位置进行打击,但在此过程中动物将出于本能而躲避打击,造成了实验的失败,因此需要使用到电击装置对实验动物进行击晕。
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电击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此类电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实验动物容易因恐慌而躲避电击,造成电击失败,电击成功率较低,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便,并且现有装置难以根据不同体型的实验动物进行电击操作,使用限制较多,降低了装置的工作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电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电击失败率较高以及难以适用于不同实验动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电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调节结构,且所述调节结构的顶端安装有副装置主体,所述副装置主体包括副电击棒,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击箱,电击箱的两内侧壁上皆安装有引诱箱,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主装置主体,且所述主装置主体间隔设置有所述电击箱的一侧,所述主装置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限位框,且所述限位框设置有两组,所述主装置主体表面的一侧滑动安装有主板,且所述主板的外壁上安装有主电击棒,所述限位框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主轴,且所述主轴的表面固定有同步轮, 所述同步轮的表面缠绕有多楔带,多楔带的一端与主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主装置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主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装置主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的内部包括导轨,且所述导轨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卡块。
7.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两侧外壁上皆固定有支板,且所述支板的顶端安装有锁紧销,锁紧销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电击箱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立板,且所述立板的外壁上安装有副电动推杆,所述副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顶端安装有定位接头。
9.优选的,所述电击箱顶部的一侧滑动安装有滑台,且所述滑台的底端安装有直角板,直角板的外壁与定位接头的一端相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主板表面的两侧皆固定有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上固定有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的顶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滑板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背面与主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主电击棒相互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电击装置不仅压缩实验动物的逃避空间,提高装置的电击成功率,满足不同体型规格的实验动物进行电击操作,提升装置的工作适用范围,还省去人工电击的操作,增强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14.(1)通过设置有电击箱和直角板等,将电击的实验动物放于电击箱的内部,利用副电动推杆推动直角板水平左移,直至直角板将实验动物推至引诱箱的一侧,即对实验动物进行限位,压缩其逃避空间,提高装置的电击成功率;
15.(2)通过设置有副装置主体和锁紧销等,工作人员手动推动副装置主体、副电击棒移动,二者位置确定后,将锁紧销打入支板以及底板的内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控制固定板、主电击棒的电击高度,即满足不同体型规格的实验动物进行电击操作,提升装置的工作适用范围;
16.(3)通过设置有主轴和主电击棒等,由电机驱动主轴、同步轮以及多楔带转动,使得多楔带带动主电击棒水平移动,直至副电击棒、主电击棒将实验动物卡住并进行电击,省去人工电击的操作,增强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结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装置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击箱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调节结构;201、导轨;202、卡块;203、锁紧销; 204、支板;3、副装置主体;301、副电击棒;4、电击箱;5、主装置主体; 6、控制面板;7、电机;8、限位框;9、主板;901、支撑架;10、主电击棒; 11、主轴;12、同步轮;13、多楔带;14、第一电动推杆;15、定位块;16、滑板;17、连接块;18、固定板;19、引诱箱;20、立板;21、副电动推杆; 22、定位接头;23、直角板;24、滑台。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电击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调节结构2,调节结构2的内部包括导轨201,且导轨
201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导轨201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卡块202,且调节结构2的顶端安装有副装置主体3,副装置主体3包括副电击棒301,底板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击箱4,工作人员将电击的实验动物放于电击箱4的内部,电击箱4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立板20,且立板20的外壁上安装有副电动推杆21,该副电动推杆21的型号可为j i n-160,副电动推杆21的活塞杆顶端安装有定位接头22,电击箱4顶部的一侧滑动安装有滑台24,且滑台24的底端安装有直角板23,直角板23的外壁与定位接头22的一端相互连接;
25.副电动推杆21推动定位接头22、直角板23水平左移,使得直角板23向实验动物的方向靠近,直至直角板23将实验动物推至引诱箱19的一侧,从而避免动物躲避电击,使得主电击棒10、副电击棒301精准电击,提高装置的电击成功率;
26.电击箱4的两内侧壁上皆安装有引诱箱19,卡块202的两侧外壁上皆固定有支板204,工作人员手动推动副装置主体3、副电击棒301移动,使得副电击棒301向主电击棒10的方向移动,此时副装置主体3带动卡块202在导轨201的表面滑动;
27.且支板204的顶端安装有锁紧销203,锁紧销203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螺纹连接,当副电击棒301、主电击棒10之间的距离确定后,将锁紧销203 打入支板204以及底板1的内部,即对副装置主体3、副电击棒301的位置进行锁至
28.底板1的顶端安装有主装置主体5,且主装置主体5间隔设置有电击箱4 的一侧,主装置主体5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限位框8,且限位框8设置有两组,主装置主体5表面的一侧滑动安装有主板9,且主板9的外壁上安装有主电击棒10;
29.主板9表面的两侧皆固定有支撑架901,且支撑架901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4,该第一电动推杆14的型号可为dt100,支撑架901的外壁上固定有定位块15,且定位块1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板16,滑板16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背面与主板9的表面滑动连接,连接块17的表面固定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与主电击棒10相互连接,滑板16的顶端与第一电动推杆14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
30.第一电动推杆14控制固定板18、主电击棒10的电击高度,即满足不同体型规格的实验动物进行电击操作,提升装置的工作适用范围;
31.限位框8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主轴11,且主轴11的表面固定有同步轮12, 同步轮12的表面缠绕有多楔带13,多楔带13的一端与主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
32.主装置主体5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7,该电机7的型号可为y315m-2,电机7的输出端与主轴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3.电机7驱动主轴11、同步轮12以及多楔带13转动,使得多楔带13带动主板9、固定板18以及主电击棒10水平移动,即副电击棒301、主电击棒10 将实验动物卡住并进行电击,省去人工电击的操作,增强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34.主装置主体5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6,该控制面板6的型号可为 fhr-211,控制面板6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7、第一电动推杆14和副电动推杆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5.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电击的实验动物放于电击箱4 的内部,随后工作人员利用控制面板6开启副电动推杆21工作,则副电动推杆21推动定位接头22、直角板23水平左移,使得直角板23向实验动物的方向靠近,直至直角板23将实验动物推至引诱箱19的一侧,从而避免动物躲避电击,使得主电击棒10、副电击棒301精准电击,提高装置的电击成功率,在电机实验动物之前,工作人员手动推动副装置主体3、副电击棒301移动,
使得副电击棒301向主电击棒10的方向移动,此时副装置主体3带动卡块202 在导轨201的表面滑动,当副电击棒301、主电击棒10之间的距离确定后,将锁紧销203打入支板204以及底板1的内部,即对副装置主体3、副电击棒 301的位置进行锁至,使得副电击棒301、主电击棒10之间的距离与实验动物的宽度大致相同,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4控制固定板18、主电击棒10的电击高度,即满足不同体型规格的实验动物进行电击操作,提升装置的工作适用范围,在动物被直角板23推动时,工作人员同时开启电机7工作,则电机 7驱动主轴11、同步轮12以及多楔带13转动,使得多楔带13带动主板9、固定板18以及主电击棒10水平移动,直至副电击棒301、主电击棒10将实验动物卡住并进行电击,省去人工电击的操作,增强装置的使用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