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疼痛科临床用麻醉穿刺固定器。
背景技术:2.医学是人类健康生活的科学保证,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麻醉是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在给患者进行麻醉穿刺时,需要先寻找麻醉注射点后,再按一定角度插入麻醉针、推注麻醉剂,但是,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移动,注射点和注射角度会相继发生改变,从而由此令穿刺难度增大,且在推注时,因麻醉医生需一只手扶持固定针管后,另一只手再对推杆进行按压操作,而这样操作的不便之处在于,操作过程中,医生手一旦发生抖动,不仅容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会由此引发并发症的产生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3.目前,由于现有麻醉穿刺固定器的体积偏大,从而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够便捷,同时,还会对穿刺部位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疼痛科临床用麻醉穿刺固定器,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功能多样、使用便捷,且因其体积较小,可便于能够由此适应对不同部位进行穿刺操作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疼痛科临床用麻醉穿刺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所述固定器本体上设立有升降杆、指环、固定座与按钮,所述升降杆与固定板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立有移动槽、刻度线、固定孔、固定块、支撑杆与弹簧,所述固定块上安设有螺栓,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杆、支撑脚皆为固定连接。
5.其中,所述升降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杆的下端分别安设在固定器本体后端的左右两侧,而两个升降杆的上端则与固定板的后端底部为固定连接,且固定器本体后端内部中所固定安设的升降组件、与两个升降杆皆为固定连接;通过升降杆的设立,且升降杆下端与固定器本体后端内部中所固定安设的升降组件为固定连接,而升降杆上端,则与固定板后端底部为固定连接,可便于当将注射器从固定器本体正端卡合在固定器本体内部后,只需启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即可携带升降杆进行上下位移的升降运动,从而令升降杆在上升后,能够预留空间方便麻醉医生对注射器进行卡合或拆卸操作,而升降杆的下降,则能够令固定板对推柄匀速下压后,自动为患者进行麻醉剂的推注操作。
6.其中,所述指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指环分别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的左右两侧;通过指环的设立,且指环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可便于当麻醉医生将手指伸入至指环内部握持固定器本体时,既方便其向下施力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同时,指环也能增强麻醉医生握持使用固定器本体的稳定性,从而避免若麻醉医生因手持不稳而从固定器本体上滑脱,则易会令穿刺针发生位移现象。
7.其中,所述按钮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的后端上部;通过按钮的设立,可便于当按动按钮上端或下端时,即可控制升降杆进行上升或下降的匀速运动。
8.其中,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固定座分别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正端左、右两侧的下部与后端正中的下部;通过固定座的设立,且固定器本体正端左右两侧的下部与后端正中下部皆固定安设有固定座,可便于固定座能够对固定块与支撑脚进行位置限定。
9.其中,所述固定块通过移动槽与后固定座为活动连接,且后固定座的移动槽右侧印设有刻度线;通过固定块的设立,可便于固定块能够对支撑杆的活动高度进行限定,通过固定块上安设有螺栓,可便于只需逆时针向外转动螺栓,即可令固定块在松动下,对其固定位置进行上下调整,当顺时针向内转动螺栓时,螺栓尾端卡合在移动槽后端的固定孔内部后,即能够对固定块进行位置固定,通过刻度线的设立,可便于刻度线能够方便麻醉医生对固定块的固定高度进行精确调整。
10.其中,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撑杆与三个固定座皆为活动连接,且左支撑杆的上端左侧与右支撑杆的上端右侧、皆通过连接杆的横向固定与后支撑杆上端的左右两侧为固定连接,而三个支撑杆的底端皆与支撑脚的上端中部为固定连接;通过三个支撑杆经由连接杆的横向固定为相互连接状态,可便于当某一支撑杆上下运动时,另两个支撑杆能够与其同时进行上下运动,通过三个支撑杆底端皆固定安设有支撑脚,可便于需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时,只需将支撑脚全部贴合在穿刺点的外围,即可在穿刺与推注时,支撑脚与支撑杆能够对固定器本体进行固定支撑,从而由此增强麻醉医生为患者推注时的稳定性。
11.其中,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分别固定安设在左固定座与右固定座的移动槽内部,且弹簧为复位弹簧;通过弹簧的设立,可便于当麻醉医生推注完毕后,将穿刺针从穿刺点中拔除时,固定器本体的上移、弹簧的自动向下复位,能够令支撑杆与支撑脚始终保持在稳定同患者皮肤贴合的状态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且拿持便利,可便于麻醉医生对其进行使用的同时,又不会对穿刺部位进行限定,从而防止若穿刺固定器的体积偏大,易令在其使用过程中,不仅较为笨重、且不够便捷,同时,还会对穿刺部位具有局限性,通过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推注功能,可便于能够由此增强推注过程的稳定性与便捷性,通过指环的设立,可便于能够有效防止若麻醉医生因手持不稳而从固定器本体上滑脱,则易会令穿刺针发生位移现象。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端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固定座细节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固定座细节图;
20.图中:1、固定器本体;2、升降杆;3、指环;4、固定座;5、按钮;6、固定板;7、移动槽;8、刻度线;9、固定孔;10、固定块;11、支撑杆;12、螺栓;13、连接杆;14、弹簧;15、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疼痛科临床用麻醉穿刺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1,所述固定器本体1上设立有升降杆2、指环3、固定座4与按钮5,所述升降杆2与固定板6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4上设立有移动槽7、刻度线8、固定孔9、固定块10、支撑杆11与弹簧14,所述固定块10上安设有螺栓12,所述支撑杆11与连接杆13、支撑脚15皆为固定连接。
22.所述升降杆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杆2的下端分别安设在固定器本体1后端的左右两侧,而两个升降杆2的上端则与固定板6的后端底部为固定连接,且固定器本体1后端内部中所固定安设的升降组件、与两个升降杆2皆为固定连接;通过升降杆2的设立,且升降杆2下端与固定器本体1后端内部中所固定安设的升降组件为固定连接,而升降杆2上端,则与固定板6后端底部为固定连接,可便于当将注射器从固定器本体1正端卡合在固定器本体1内部后,只需启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即可携带升降杆2进行上下位移的升降运动,从而令升降杆2在上升后,能够预留空间方便麻醉医生对注射器进行卡合或拆卸操作,而升降杆2的下降,则能够令固定板6对推柄匀速下压后,自动为患者进行麻醉剂的推注操作。
23.所述指环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指环3分别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通过指环3的设立,且指环3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可便于当麻醉医生将手指伸入至指环3内部握持固定器本体1时,既方便其向下施力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同时,指环3也能增强麻醉医生握持使用固定器本体1的稳定性,从而避免若麻醉医生因手持不稳而从固定器本体1上滑脱,则易会令穿刺针发生位移现象。
24.所述按钮5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1的后端上部;通过按钮5的设立,可便于当按动按钮5上端或下端时,即可控制升降杆2进行上升或下降的匀速运动。
25.所述固定座4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固定座4分别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1正端左、右两侧的下部与后端正中的下部;通过固定座4的设立,且固定器本体1正端左右两侧的下部与后端正中下部皆固定安设有固定座4,可便于固定座4能够对固定块10与支撑脚15进行位置限定。
26.所述固定块10通过移动槽7与后固定座4为活动连接,且后固定座4的移动槽7右侧印设有刻度线8;通过固定块10的设立,可便于固定块10能够对支撑杆11的活动高度进行限定,通过固定块10上安设有螺栓12,可便于只需逆时针向外转动螺栓12,即可令固定块10在松动下,对其固定位置进行上下调整,当顺时针向内转动螺栓12时,螺栓12尾端卡合在移动槽7后端的固定孔9内部后,即能够对固定块10进行位置固定,通过刻度线8的设立,可便于刻度线8能够方便麻醉医生对固定块10的固定高度进行精确调整。
27.所述支撑杆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撑杆11与三个固定座4皆为活动连接,且左支撑杆11的上端左侧与右支撑杆11的上端右侧、皆通过连接杆13的横向固定与后支撑杆11上端的左右两侧为固定连接,而三个支撑杆11的底端皆与支撑脚15的上端中部为固定连接;通过三个支撑杆11经由连接杆13的横向固定为相互连接状态,可便于当某一支撑杆11上下运动时,另两个支撑杆11能够与其同时进行上下运动,通过三个支撑杆11底端皆固定安设有支撑脚15,可便于需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时,只需将支撑脚15全部贴合在穿刺点的外围,即可在穿刺与推注时,支撑脚15与支撑杆11能够对固定器本体1进行固定支撑,从而由此增强麻醉医生为患者推注时的稳定性。
28.所述弹簧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14分别固定安设在左固定座4与右固定座4的移动槽7内部,且弹簧14为复位弹簧14;通过弹簧14的设立,可便于当麻醉医生推注完毕后,将穿刺针从穿刺点中拔除时,固定器本体1的上移、弹簧14的自动向下复位,能够令支撑杆11与支撑脚15始终保持在稳定同患者皮肤贴合的状态下。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升降杆2的设立,且升降杆2下端与固定器本体1后端内部中所固定安设的升降组件为固定连接,而升降杆2上端,则与固定板6后端底部为固定连接,可便于当将注射器从固定器本体1正端卡合在固定器本体1内部后,只需启动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即可携带升降杆2进行上下位移的升降运动,从而令升降杆2在上升后,能够预留空间方便麻醉医生对注射器进行卡合或拆卸操作,而升降杆2的下降,则能够令固定板6对推柄匀速下压后,自动为患者进行麻醉剂的推注操作,通过按钮5的设立,可便于当按动按钮5上端或下端时,即可控制升降杆2进行上升或下降的匀速运动,通过指环3的设立,且指环3固定安设在固定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可便于当麻醉医生将手指伸入至指环3内部握持固定器本体1时,既方便其向下施力对患者进行麻醉穿刺,同时,指环3也能增强麻醉医生握持使用固定器本体1的稳定性,通过固定座4的设立,且固定器本体1正端左右两侧的下部与后端正中下部皆固定安设有固定座4,可便于固定座4能够对固定块10与支撑脚15进行位置限定,通过固定块10的设立,可便于固定块10能够对支撑杆11的活动高度进行限定,通过固定块10上安设有螺栓12,可便于只需逆时针向外转动螺栓12,即可令固定块10在松动下,对其固定位置进行上下调整,当顺时针向内转动螺栓12时,螺栓12尾端卡合在移动槽7后端的固定孔9内部后,即能够对固定块10进行位置固定,通过刻度线8的设立,可便于刻度线8能够方便麻醉医生对固定块10的固定高度进行精确调整,通过支撑杆11的设立,且支撑杆11下端固定安设有支撑脚15,可便于当麻醉医生根据穿刺针的长度将固定块10固定至合适的高度后,将支撑脚15完全贴合在患者穿刺点外围的皮肤表面上时,即能够在麻醉医生向下按压固定器本体1、令穿刺针刺入患者穿刺点内的过程中,使得支撑杆11在移动槽7内的滑动上移,不仅不会对固定器本体1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同时,当支撑杆11接触固定块10底部后停止上移时,还能够有效防止穿刺针易会过度刺入患者身体内部,给患者造成伤害,通过三个支撑杆11经由连接杆13的横向固定为相互连接状态,可便于当某一支撑杆11上下运动时,另两个支撑杆11能够与其同时进行上下运动,通过支撑脚15底部粘合有凝胶片,可便于凝胶片与患者皮肤贴合时,不仅具有一定的舒适度,同时,还因其具有一定的黏附性,使得支撑脚15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存在从患者皮肤表面滑脱、或携带固定器本体1位移的情况发生,通过凝胶片为一次性使用状态,可便于注射完毕后对凝胶片的更换,能够确保固定器本体1重复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弹簧14的设立,可便于当麻醉医生推注完毕后,将穿刺针从穿刺点中拔除时,固定器本体1的上移、弹簧14的自动向下复位,能够令支撑杆11与支撑脚15始终保持在稳定同患者皮肤贴合的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