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5766发布日期:2022-03-09 13:1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应急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其公开号为:cn207561891u”,该专利能够辅助医务人员进行心脏等关键部位的监测,保证医务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对症下药;置物槽内能够存放专用的仪器,通过挤压条的固定,使得仪器在摆放时更加稳定,在移动时也能够保证仪器的安全,托盘通过定位杆进行架高,使得工具箱内的空间可以供医务人员进行使用,同时托盘也方便拆卸,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在狭小空间时,通过托盘携带治疗工具。但是该专利不能够都对操作台进行高度调整,其次该专利上所涉及的照明灯都是固定安装的,不便于调节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右侧与固定杆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底部与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底端活动套设在固定柱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柱的两端与固定杆顶端的一侧开设的凹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右侧与弧形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与弧形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与连接轴前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背面与旋钮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分别与第一伞齿轮、第三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的左侧与蜗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伞齿轮的右侧与另一个所述蜗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固定板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固定安装在固定轴的外壁上,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与空心座一侧开设的矩形通口的内壁通过轴承三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的顶部与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贯穿空心座内壁的顶部延伸至与操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座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背面与活动块底端的正面接触。
6.优选的,所述弧形杆的外壁套设有弧形套,所述弧形套的底部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承载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与承载杆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杆的左侧与固定杆
的右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操作台的长度、宽度一致,且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9.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左侧与限位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左端与空心座内壁开设的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该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通过旋转旋钮可以使连接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可以使弧形齿条带动弧形杆转动,最后可以使活动块带动照明灯转动,可以实现对照明灯角度调节的目的;
12.(2)、该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可以使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一伞齿轮、第三伞齿轮转动,使两个蜗杆反向转动,通过蜗杆转动可以使蜗轮带动固定轴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二齿轮转动,最后可以使齿条移动,实现可以对操作台高度调整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左侧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心座内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操作台、2固定杆、3照明灯、4活动块、5弧形杆、6弧形套、7弧形齿条、8第一齿轮、9承载杆、10连接杆、11连接轴、12旋钮、13固定柱、14限位环、15升降杆、16空心座、17齿条、18第二齿轮、19蜗杆、20固定板、21第一伞齿轮、22第二伞齿轮、23微型电机、24第三伞齿轮、25底板、26限位块、27蜗轮、28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右侧与固定杆2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固定杆2的上方设置有照明灯3,照明灯3的底部与活动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动块4的底端活动套设在固定柱13的外壁上,固定柱13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限位环14,限位环14的背面与活动块4底端的正面接触,固定柱13的两端与固定杆2顶端的一侧开设的凹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块4的右侧与弧形杆5一端固定连接,弧形杆5的另一端与弧形齿条7的一端固定连接,弧形杆5的外壁套设有弧形套6,弧形套6的底部与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承载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弧形齿条7与第一齿轮8啮合,第一齿轮8的内壁与连接轴11前端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轴11的背面与旋钮12的正面固定连接,连接轴11与承载杆9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承载杆9的左侧与固定杆2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旋转旋钮12可以使连接轴11带动第一齿轮8转动,从而可以使弧形齿条7带动弧形杆5转动,最后可以使活动块4带动照明灯3转动,可以实现对照明灯角度调节的目的,操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微型电机23,微型电机23的底部与底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底板25与操作台1的长度、宽度一致,且底板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
轮,微型电机23的输出端与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伞齿轮22,第二伞齿轮22分别与第一伞齿轮21、第三伞齿轮24啮合,第二伞齿轮22的左侧与蜗杆19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三伞齿轮24的右侧与另一个蜗杆19的左端固定连接,蜗杆19与固定板20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固定板20的底部与底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蜗杆19与蜗轮27啮合,蜗轮27固定安装在固定轴28的外壁上,固定轴28的两端与空心座16一侧开设的矩形通口的内壁通过轴承三转动连接,固定轴2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与齿条17啮合,齿条17的顶部与升降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杆15的左侧与限位块26的右端固定连接,限位块26的左端与空心座16内壁开设的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杆15的顶部贯穿空心座16内壁的顶部延伸至与操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空心座16的底部与底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启动微型电机23可以使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22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一伞齿轮21、第三伞齿轮24转动,使两个蜗杆19反向转动,通过蜗杆19转动可以使蜗轮带动固定轴28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二齿轮18转动,最后可以使齿条17移动,实现可以对操作台1高度调整的目的。
20.该心内科应急监测诊治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照明灯3进行角度调节时,通过旋转旋钮12可以使连接轴11转动,通过连接轴11转动可以使第一齿轮8转动,通过第一齿轮8转动可以使弧形齿条7转动,通过弧形齿条7转动可以使弧形杆5转动,通过弧形杆5转动可以使活动块4转动,最后可以对照明灯3角度调节;当需要对操作台1进行高度调整时,通过启动微型电机23可以使转轴带动第二伞齿轮22转动,通过第二伞齿轮22转动可以使第一伞齿轮21、第三伞齿轮24转动,通过第一伞齿轮21、第三伞齿轮24转动可以使两个蜗杆19反向转动,通过蜗杆19转动可以使蜗轮27转动,通过蜗轮27转动可以使固定轴28转动,通过固定轴28转动可以使第二齿轮18转动,通过第二齿轮18转动可以使齿条17移动,最后可以对操作台1高度调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