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剪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3654发布日期:2022-07-13 00:5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剪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术剪刀。


背景技术:

2.手术剪是主要用于剪断皮肤或肌肉等粗软组织的一种临床手术常用医疗器械。也可用来分离组织,即利用剪刀的尖端插入组织间隙,分离无大血管的结缔组织等。
3.手术剪根据其结构特点有尖、钝,直、弯,长、短各型。手术剪据其用途分为组织剪、线剪。其中,组织剪多为弯剪,锐利而精细用来解剖、剪断或分离剪开组织。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剪。线剪多为直剪,又分为剪线剪及拆线剪,前者用来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管等,后者用于拆除缝线。线剪与组织剪的区别在于组织剪的刃锐薄,线剪的刃较钝厚。
4.上述,不同结构的手术剪的主要区别在于整个刀身的长短、结构及刀刃的锋利程度等。所以,现有的手术剪的大体结构都如图1所示,该手术剪包括两个刀身10,每个刀身10上按照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刀刃101、刀柄102及指环103,两刀身10活动连接;使用时,操作者手指穿过指环103进行剪切使用。
5.由于操作者的手指的大小不一,并且操作者的大拇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而手术剪在使用过程中指环是套设在操作者大拇指靠近虎口位置,所以会将指环的内径设置得较大,以确保不同手指大小的操作者的手指头都能穿过指环;但是,指环内径较大容易打滑的同时,还不利于手指较细的操作者抓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剪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术剪刀上指环内径过大导致的操作者使用过程容易打滑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剪刀,包括活动设置的两刀身,每个刀身上均设有指环,所述指环内设有防滑结构,
8.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贴合指环内壁的橡胶环及沿橡胶环轴向均布设置的多层弹性体,每层弹性体均包括沿橡胶环内壁环设的多个弹性柱,且任意相邻的两层弹性体上分别设置的多个弹性柱沿橡胶环轴向相互交错设置。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操作者的手指穿过多层弹性体将手指放置在多层弹性体围设的固定空间内;
10.当操作者的手指较细时,操作者手指与多个弹性柱接触或与多个弹性柱间隙设置,缩短了该操作者手指与指环内壁之间的间隙差,并且,弹性柱采用与橡胶环相同的材质制得,具有防滑效果,使得,设置了防滑结构的指环能减少操作者在使用手术剪的过程中与手术剪打滑分离的概率,确保操作者使用手术剪的安全性;
11.当操作者的手指较粗时,操作者手指与多个弹性柱接触并挤压加压弹性柱,使得指环能稳固卡设在操作者的手指上,由于多个弹性柱与手指柔性接触,避免指环未设置防
滑结构时与操作者手指刚性接触带来的损伤,使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手术剪更适用于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术剪刀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操作者大拇指形状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指环与防滑结构配合安装示意图;
16.图5为图4中a-a线剖视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0、刀身;101、刀刃;102、刀柄;103、指环;20、大拇指;1、橡胶环;11、弹性柱;12、第一层弹性体;13、第二层弹性体;14、第三层弹性体;15、第四层弹性体;16、第五层弹性体;111、柱体;112、半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0.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手术剪刀,包括活动设置的两刀身10,每个刀身10上按照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刀刃101、刀柄102及指环103,两刀身10活动连接,为使指环103具有防滑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每个指环103内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贴合指环103内壁的橡胶环1及沿橡胶环1轴向均布设置的多层弹性体,每层弹性体均包括沿橡胶环1内壁环设的多个弹性柱11,且任意相邻的两层弹性体上分别设置的多个弹性柱11沿橡胶环1轴向相互交错设置。每层弹性体上的多个弹性柱11采用与橡胶环1的相同材质。整个防滑结构呈一体式结构,橡胶环1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指环103的内壁。酒精对橡胶的腐蚀性和溶胀性都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整个防滑结构可以与整个手术剪刀通过酒精消毒。
21.手术剪刀使用时,操作者的手指穿过多层弹性体将手指放置在多层弹性体围设的固定空间内即可。在指环103内壁增设的防滑结构能根据操作者的手指大小具有不同的效果:当操作者的手指较细时,操作者手指与多个弹性柱11接触或与多个弹性柱11间隙设置,缩短了该操作者手指与指环103内壁之间的间隙差,并且,弹性柱11采用与橡胶环1相同的材质制得,具有防滑效果,使得,设置了防滑结构的指环103能减少操作者在使用手术剪的过程中与手术剪打滑分离的概率,确保操作者使用手术剪的安全性;当操作者的手指较粗时,操作者手指与多个弹性柱11接触并挤压加压弹性柱11,使得指环103能稳固卡设在操作者的手指上,由于多个弹性柱11与手指柔性接触,避免指环103未设置防滑结构时与操作者手指刚性接触带来的损伤,使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手术剪更适用于长时间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指环103能通过多个弹性柱11以匹配手指大小不同的操作者使用,避免手术剪刀在使用过程中打滑、手指与指环103长时间刚性接触导致的手指损伤等问题。
22.如图4、5所示,由于操作者在使用手术剪刀时,都会使用大拇指20,鉴于大拇指20的结构,为使多层弹性体能方便操作者的大拇指20穿过,同时还能使操作者的大拇指20在手术剪刀使用过程与多层弹性体贴合,本实用新型将多层弹性体上的对应的多个弹性柱11
的长度按照橡胶环1轴向呈先减后增布设。在设置弹性体的层数时,可以根据指环103的轴长确定,本实用新型在橡胶环1内设有五层弹性体,五层弹性体按照橡胶环1轴向分为第一层弹性体12、第二层弹性体13、第三层弹性体14、第四层弹性体15及第五层弹性体16,其中,第一层弹性体12与第五层弹性体16呈镜像分布在第三层弹性体14两侧,第二层弹性体13与第四层弹性体15呈镜像分布在第三层弹性体14两侧,且第一层弹性体12的弹性柱11的长度、第二层弹性体13的弹性柱11的长度、第三层弹性体14的弹性柱11的长度依次递增。
23.如图5所示,五层弹性体沿橡胶环1内壁分布得到大致呈先缩小后放大的通腔结构,便于操作者的大拇指20较宽处从指环103的两侧穿过多层弹性体,且能使操作者的大拇指20的较窄处与第二层弹性体13上的多个弹性柱11、第三层弹性体14上的多个弹性柱11、第四层弹性体15上的多个弹性柱11接触或小间隙设置,使得手术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即便操作者的大拇指20较细,手术剪刀也不会轻易与操作者手指打滑分离。
24.如图5所示,由于第三层弹性体14上的多个弹性柱11的长度最长,为方便第三层弹性体14上的多个弹性柱11与操作者手指接触时有足够的形变空间,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层弹性体12与第二层弹性体13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层弹性体13与第三层弹性体14之间的间距。
25.如图4、5、6所示,为使每个弹性柱11更易形变且与操作者手指垂直接触时的接触面积更小,不限制操作者的手指在多层弹性体形成的固定空间内的使用,每个弹性柱11均包括圆柱体111及圆柱体111一端设置的半球体112,其中,所述圆柱体111另一端与橡胶环1固接。
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