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5521发布日期:2022-02-08 13:10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腋臭微创吸刮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等腋窝部位手术是比较常见的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术后的妥善包扎固定对伤口的愈合与术后恢复尤为重要。
3.目前,较为简易的包扎固定方法是:首先将纱布敷料、无菌棉垫等填充物填充在腋窝术区,然后利用医用针线缝合术区外围以结扎固定填充物,最后再通过弹力绷带从术区的外面进行最终的包扎固定。此类包扎固定方法存在如下缺陷:a、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既会增加术后包扎的时间,又会造成患者受到二次创伤;b、为避免影响术区伤口愈合,患者的手臂通常不得自然垂落,需要与躯干保持一定的角度,增加了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以提升腋窝术后包扎固定的效果及操作的便捷性。
5.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支撑架,所述固定带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并行排布的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所述第二带体的中部具有面向腋下创口设置的创口区,所述创口区用于固定医用填充物,所述第二带体位于创口区边侧的部位与第一带体和第三带体连接设置、其他部位与第一带体和第三带体分离设置;
6.所述固定带能够同时从腋下绕肩部和上臂部固定,以将所述医用填充物包覆于腋下创口;当所述固定带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支撑架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于固定带并位于腋下,用于支撑上臂部和躯干部,以使上臂部与躯干部保持预设角度。
7.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还包括医用填充物,所述医用填充物固定设置于创口区。
8.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中的至少一者为弹性绷带。
9.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三带体分别与第二带体位于创口区边侧的部位缝合连接。
10.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两条固定带,两条所述固定带能够以互为对称的形式分别绕包左侧腋窝和右侧腋窝,且两条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能够在颈背部形成连接段,以使两条所述固定带连为一体后处于固定状态;所述连接段为相互配合的魔术贴、卡扣、绑绳中的一者,每条所述固定带均一一对应有一个支撑架。
11.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固定带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带体用于从腋下绕上臂部固定,所述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用于从腋下绕肩部固定。
12.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13.第一支撑件,用于上臂部抵靠,当所述固定带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件以
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带覆于上臂部的部位;以及
14.第二支撑件,用于抵靠躯干部,当所述固定带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件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带覆于躯干部的部位;
15.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阻尼转动连接,以能够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夹角,使上臂部与躯干部保持预设角度;或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固定,以通过固定两者之间的夹角,使上臂部与躯干部保持预设角度。
16.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角度调节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与第二支撑件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件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阻尼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抵靠第一支撑件面向第二支撑件一侧的表面,以能够固定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的夹角。
17.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角度调节件的轮廓特征相匹配,以能够收纳所述角度调节件,使所述角度调节件叠置于第二支撑件。
18.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魔术贴或胶布粘贴于固定带。
19.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支撑架,固定带包括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并行排布的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第二带体的中部具有用于固定医用填充物的创口区,第二带体位于创口区边侧的部位与第一带体和第三带体连接设置、其他部位与第一带体和第三带体分离设置;固定带能够同时从腋下绕肩部和上臂部固定,支撑架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于固定带,用于使上臂部与躯干部保持预设角度。基于固定带所采用三联式结构,可直接将医用填充物包扎固定在腋下手术区域,既节省了绑带、胶带、医用针线等耗材,又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利用支撑架的角度支撑作用,使得患者可舒适自然地垂放手臂,不会影响创口愈合、术后恢复以及固定带的包扎质量等。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在正面视角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固定带在背面视角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22.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中固定带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中支撑架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中支撑架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中固定带在正面视角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26.图7为图6中固定带在背面视角下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27.图中:
28.10、固定带;10a、左固定带;10b、右固定带;10c、缝合线;10d、连接段;11、第一带体;12、第二带体;12a、创口区;13、第三带体;a11、左第一带体;a12、左第二带体;a13、左第三带体;b11、右第一带体;b12、右第二带体;b13、右第三带体;
29.20、支撑架;21、第一支撑件;22、第二支撑件;22a、收容槽;23、角度调节件;24、第一转轴;25、第二转轴;a、医用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31.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32.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3.请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10和支撑架20;下面分别说明。
34.请参阅图1至3及图6和图7,固定带10起到对腋下手术区域进行包扎的作用,主要是对覆于腋下创口或者填充于腋下部位的医用填充物a进行定位包扎固定;其中,医用填充物a包括但不限于纱布敷料、无菌棉垫以及其他医用材料(如医用高分子材料)。
35.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固定带10采用弹性绷带(如由聚氨酯等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弹性绷带),其包括第一带体11、第二带体12和第三带体13;该固定带10处于展开状态下时,第一带体11、第二带体12与第三带体13沿固定带10的宽度方向依次并行排布。其中,居中的第二带体12面向手术区域的一面(为便于表述,将该面定义为内表面)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创口区12a,该创口区12a主要用于放置医用填充物a,以在固定带10被固定时,能够使医用填充物a覆盖(或包覆)腋下创口。同时,第二带体12位于创口区12a边侧的部位(即:创口区12a沿第二带体12或固定带10的宽度方向相对分布的侧边部位)分别与第一带体11和第三带体13连接设置,第二带体12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边侧的其他部位则与第一带体11和第三带体13分离设置,从而使得固定带10大致形成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连为一体、端部区域相互分离的三联带式构造。
36.在完成腋窝手术后,可首先将预先固定放置于创口区12a的医用填充物a对位覆盖于腋下创口,然后依据实际采用的包扎方法,借助第一带体11、第二带体12和第三带体13之间的结构分离特点以及弹力伸缩性能,绕人体肩部、上臂部、颈部、胸部等部位进行缠绕绑扎,以最终实现对固定带10(连同医用填充物a)的固定。
37.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1、第二带体12和第三带体13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也可采用除医用高分子弹性绷带之外的其他医用材料制成的带状结构,以使得固定带10能够适
应不同的包扎方式。
38.请参阅图1、图4和图5,支撑架20用于与固定带10配合使用,当固定带10被固定后(或者固定带10处于完成包扎后的固定状态时),利用支撑架20在人体的上臂部与躯干部之间所起到支撑作用,可使上臂部与躯干部之间保持合适的角度,从而避免因上臂部垂落而对腋下创口、医用填充物a等造成挤压或者影响固定带10的包扎效果;该支撑架20包括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角度调节件23;其中,第一支撑件21的端部与第二支撑件22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24转动连接,以使两者能够相对翻转展开或者翻转折叠;角度调节件23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5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22邻近第一转轴24的部位,角度调节件23的另一端则可用于抵靠第一支撑件21面向第二支撑件22一侧的表面;当第一支撑件21面向角度调节件23相对于第二支撑件22展开后,并使两者之间形成一定夹角后,即可通过翻转角度调节件23,使其端部抵靠于第一支撑件21,从而使得支撑架20整体呈现出近似于“a”字状的三角形架构,确保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能够保持在前述夹角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5采用阻尼转轴,以在角度调节件23与第二支撑件22之间建立阻尼转动连接关系,使得支撑架20在保持夹角状态时,具有足够强度的承压能力。
39.在完成固定带10的固定后(或者固定带10处于被固定状态下),将支撑架20置于腋下区域并位于固定带10的下方侧,将第一支撑件21以诸如粘贴、绑扎等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带10绕上臂部分布的部位,将第二支撑件22以诸如粘贴、绑扎等分离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带10绕肩部或胸部分布的部位(即:该人体部位面向手臂侧一侧),根据手术情况或者患者的自身状况等翻转角度调节件23,使其抵靠第一支撑件21,从而借助支撑架20本身所处的固定夹角状态,使人体的上臂部与躯干部保持在预设角度。
40.一个实施例中,也可省略角度调节件23;如,第一转轴24采用阻尼转轴,以在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建立阻尼转动连接关系,从而使得两者能够相对转动至一定角度并在该角度状态下具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又如,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按一定角度固定为一体,从而使得支撑架20形成具有单一夹角的结构构造,在将其与固定带10配合使用时,仅能够使上臂部与躯干部保持在恒定的预设角度而无法进行调节。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支撑件21上设置若干个间隔排布的卡位,通过翻转角度调节件23可使其能够卡置在对应的卡位内,从而实现对支撑架20本身的角度以及支撑角度的调节变换。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20还可参考现有的支架构造进行选择设置。凡此种种,在此不作赘述。
41.一方面,借助固定带10所采用的三联式的结构构造;其一,由于医用填充物a是放置于三条带体相互连接的区域内的,使得固定带10能够对医用填充物a进行全方位的包覆,保证医用填充物a能够与腋下创口准确对位,并能够被稳固地覆于腋下创口。其二,利用三条带体相互分离的部分,则可依据实际采用的包扎方式,将三条带体分别绕人体的肩部、上臂部、颈部、胸部等部位进行缠绕绑扎,使固定带10能够被牢固地固定于人体,避免出现松脱等问题。其三,利用固定带10直接对医用填充物a进行固定,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包扎操作的繁琐性、提高包扎效率和质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而且节省了传统包扎方法中所使用的如绑带、医用针线、胶带等耗材。
42.另一方面,在支撑架20的配合下,实现对上臂部与躯干部的支撑,使两者之间能够维持在合适的开合角度,借助支撑架20所起到的支撑作用,患者可较为自然地垂放手臂而不会对手术区域造成挤压或者对固定带10的包扎固定效果造成影响,为保证手术创口的愈
合恢复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角度调节件23的存在,则可便于根据术后状况以及患者自身条件对上臂部与躯干部之间的角度进行灵活调节,并能够停留固定在合适的角度,保证患者的舒适性。
4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引入了对医用填充物a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理解该固定装置的结构构造、实施原理及功能效果,并不代表医用填充物a一定是固定装置的组成部分。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用填充物a可以是固定装置的组成部分,如通过缝合、粘接等手段预先将医用填充物a固定于固定带10的创口区12a,以使医用填充物a与固定带10能够以一体结构的方式被最终实施使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医用填充物a不是固定装置的组成部分,而是固定装置配合使用的耗材,如在对手术区域进行包扎前,可临时将选择的医用填充物a放置于或者通过缝合、粘接等手段固定于固定带10的创口区12a。
44.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1和第三带体13分别与第二带体12位于创口区12a边侧的部位缝合连接;请参阅图3,缝合线10c沿第二带体12的宽度方向分布于创口区12a的两侧,借助缝合线10c的缝合效果,可使得第一带体11与第二带体12以及第三带体13与第二带体12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既能够确保对医用填充物a的全方位包覆以及定位固定效果,又可在各条带体绑扎缠绕时,避免固定带10在创口区12a处或者医用填充物a的周围出现撕裂、分离等问题。
45.其他实施例中,各条带体之间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设置,如钩挂、绑扎、粘贴等,或者通过对原始坯料的特定部位进行裁切等,形成固定带10的整体结构形态。
46.通常,腋窝手术是需要对左侧腋窝和右侧腋窝同时进行手术处理的,故手术区域(或者腋下创口)会同时出现在左侧腋窝和右侧腋窝;鉴于此,则需要对左侧腋窝和右侧腋窝同时进行包扎处理。因此,请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腋窝术后加压包扎固定装置,包括两条固定带10和两个支撑架20;两条固定带10分别用于对左侧腋窝和右侧腋窝进行绕包包扎,而支撑件20则与固定带10一一对应,以分别对左侧上臂部和右侧上臂部进行支撑;为便于描述,将位于左侧的固定带10定义为左固定带10a、将位于右侧的固定带10定义为右固定带10b。
47.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左固定带10a与右固定带10b采用相同包扎方法以相互对称的形式分别绕包固定在左侧腋窝部和右侧腋窝部,并且左固定带10a和右固定带10b的两端在绕过手术区域后,分别延伸至人体的颈背部,通过在左固定带10a的两端以及右固定带10b的两端设置如魔术贴、卡扣、绑绳等连接件,可利用连接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左固定带10a与右固定带10b相互连接为一体(而两者的连接部位则可定义为连接段10d),从而通过左固定带10a与右固定带10b之间的相互牵引约束,使两者在完成对手术区域的包扎后能够被稳固地固定。
48.为便于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将左固定带10a中的第一带体11、第二带体12和第三带体13分别定义为左第一带体a11、左第二带体a12和左第三带体a13;相应地,将右固定带10b中的第一带体11、第二带体12和第三带体13分别定义为右第一带体b11、右第二带体b12和右第三带体b13。以左固定带10a的包扎方式为例(当然,右固定带10b的包扎方式与其相同),对固定带10的包扎固定方式进行如下说明。
49.就左第一带体a11而言,将左第一带体a11的一端从上臂部的背侧直接拉伸至颈背部,使该端部与右第一带体b11的对应端部连接;将作第一带体a11的另一端从上臂部的前
侧绕置背侧后再拉伸至颈背部,并使该端与有第一带体b11的对应端部连接。
50.就左第二带体a12而言,将左第二带体a12的一端从腋下经由肩部背侧拉伸至颈背部,使该端与右第二带体b12的对应端部连接;将左第二带体a12的另一端经肩部前侧拉伸至颈背部,使该端与右第二带体12b的对应端连接。
51.就左第三带体a13而言,经其一端从躯干部面向手臂的一面直接拉伸至颈背部,并使该端与右第三带体b13的对应端连接;将左第三带体a13的另一端以与左第二带体a12并排的形式经肩部前侧拉伸至颈背部,使该端与右第三带体b13的对应端连接。
52.基于上述包扎方式,使得左固定带10a与右固定带10b共同组成了近似于背夹式的结构形态,利用两者之间的相互牵引约束,完成对左侧腋窝和右侧腋窝的包扎固定,随后,即可将支撑架20布置于相应位置,以对上臂部和躯干部进行支撑。基于固定带10所采用的上述包扎方式的原理,在具体实施时,左固定带10a与右固定带10b也可采用如图6和图7所示的包扎方式以及连接形式。
53.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仅需对单侧的腋窝进行包扎固定时,固定带10和支撑架20也可均为一个,在固定带10完成对腋下创口的包扎后,可借助辅助工具对固定带10进行牵引约束,使其无法松脱并保持在固定状态。
54.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二支撑件22面向角度调节件23一侧的表面设置有收容槽22a,该收容槽22a与角度调节件23的轮廓特征相匹配(如形状、尺寸等),在支撑架20闲置时,通过翻转第一支撑件22和角度调节件23,使支撑架2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可借助收容槽22a来收纳角度调节件23,以减小支撑架20折叠后的体积尺寸,从而减小其占用空间,为支撑架20的存放、携带等创造条件。
55.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背离角度调节件23的一面,以及固定带10的外表面与各支撑件21相对应位置设置均设置有魔术贴等可分离的连接配件,利用该类连接配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支撑架20的快速拆装;当然,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也可通过胶布粘贴、绑扎等形式与固定带10进行组合。
56.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