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鼻胃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2.留置胃管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常用于胃肠减压、肠道营养支持等治疗,是临床上观察病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中胃管由患者鼻腔插入,采用胶布在鼻翼对胃管进行固定。这种方法只有粘贴固定功能,能满足白天清醒病人固定。但是病人脱管很大一部分是发生在夜间患者的睡眠期间,如浅睡眠状态、做梦,或起夜上卫生间或起身喝水等各种场景,浅睡眠、做梦或初醒状态意识模糊,在不良事件发生后病人描述拔管前感觉鼻腔异物感,如鼻痒、有鼻涕,病人想擦鼻涕等主诉,临床常见各种胶布的固定方法在受外力作用下不足以保护胃管。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鼻胃管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鼻胃管固定器。
5.一种鼻胃管固定器,其包括鼻托组件与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鼻托组件的表面,并与鼻托组件相连接;所述鼻托组件固定在患者面部;所述固定组件将鼻胃管固定在鼻托组件的表面。
6.进一步,所述鼻托组件包括固定带、弹性带、固定扣与魔术贴。
7.或者,所述鼻托组件包括包覆结构、绑定结构与t型滑块。
8.进一步,所述固定扣为方形框。
9.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一端与固定扣捆绑连接,另一端与弹性带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带一端与固定带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魔术贴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固定带缠绕在患者面部,弹性带与固定扣位于患者脑后,弹性带穿过固定扣后,折返贴在固定带的外表面。
10.进一步,所述绑定结构位于所述包覆结构的两侧;所述t型滑块位于所述包覆结构的顶部。
11.进一步,所述包覆结构与人体鼻部的形状吻合,贴合人体的鼻部,使用时可将鼻部包覆在内。
12.进一步,所述绑定结构包括卡扣与绑带。
13.进一步,所述卡扣的数量为偶数个,卡扣以所述包覆结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的设置在包覆结构两侧。
14.进一步,所述绑带两端分别绑定在两个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包覆结构两侧的卡扣上,使用时可将所述包覆结构固定在鼻部外表面上。
15.进一步,所述鼻托组件还包括内衬,内衬设置在所述包覆结构内表面上,使用时可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16.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鼻贴。
17.或者,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支撑架、距离调整结构、高度调整结构、管路夹持结构与测距结构。
18.进一步,所述鼻贴为单面带有粘性的薄膜状结构。
19.进一步,所述鼻贴设置在固定带的中部;所述鼻贴一端与固定带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鼻胃管贴合,将鼻胃管固定在固定带上。
20.进一步,所述距离调整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上;所述距离调整结构与所述t型滑块相咬合;所述高度调整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的前端;所述管路夹持结构设置在所述高度调整结构的底部。
21.进一步,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包括t型滑道、加强座与锁紧螺栓一。
22.进一步,所述t型滑道设置在所述距离调整结构的底部,与所述t型滑块相咬合,实现稳定的直线运动。
23.进一步,所述加强座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上,并在顶部设有螺纹孔一。
24.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栓一设置在所述加强座的螺纹孔一内,使用时拧紧,锁紧螺栓一顶住所述t型滑块,将所述距离调整结构锁紧。
25.进一步,所述高度调整结构包括u型滑道、滑块与锁紧螺栓二。
26.进一步,所述u型滑道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前端,u型滑道侧面设置有螺纹孔二。
27.进一步,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u型滑道内,并可自如滑动。
28.进一步,所述滑块顶部设置全通的螺纹孔三。
29.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栓二设置在所述加强座的螺纹孔二内,使用时拧紧,锁紧螺栓二顶住所述滑块,将所述高度调整结构锁紧。
30.进一步,所述管路夹持结构包括管路口、管路夹持器与锁紧螺栓三。
31.进一步,所述管路口为圆形筒状结构,使用时将胃管从中穿过。
32.进一步,所述管路夹持器为圆弧状结构,使用时可在所述管路口的帮助下夹持胃管。
33.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栓三设置在所述螺纹孔三内,拧紧后可顶住所述管路夹持器,提高胃管夹持的稳定性。
34.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测距结构。
35.进一步,所述测距结构包括测距传感器与测距底座。
36.进一步,所述测距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侧面。
37.进一步,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测距底座下端,使用时可实时监测胃管是否脱落。
38.进一步,设置位于所述包覆结构侧面的控制组件。
39.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通过导线与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控制组件接收测距传感器信号做出相应反应。
40.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开关、提示组件与电源组件。
41.进一步,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控制器表面,可控制所述控制组件的开启与关闭。
42.进一步,所述提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控制器表面,当胃管脱落时可发出信号提醒患者注意。
43.进一步,所述提示组件包括电击架与电击器。
44.进一步,所述电击架设置在所述控制器表面。
45.进一步,所述电击器安装在所述电击架上,电击器在接到所述控制器的指令后,会对患者进行微弱的电击,以提醒患者注音胃管脱落。
46.进一步,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仓。
47.进一步,所述电池仓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内部,使用时可安装圆形纽扣电池为所述控制组件提供能源。
4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固定胃管时不使用胶布,减少了因患者出汗或分泌物较多时,胶布粘贴不牢,造成意外脱落,避免部分患者因对胶布过敏产生不适。加强胃管的固定力度,减少患者在睡眠期间无意识的自行拔管行为。减少了对病人鼻腔和食管内黏膜的损伤,避免了胃管的脱出和患者再次插管的痛苦。
附图说明
4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5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5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5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整体示意图;
5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鼻托组件示意图;
5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固定组件示意图;
5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固定组件t型滑道示意图;
5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中整体示意图;
57.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中控制组件示意图;
58.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中控制组件刨面图;
59.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中固定组件示意图;
60.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中鼻托组件示意图;
61.图中,1、鼻托组件;11、包覆结构;12、绑定结构;121、卡扣;122、绑带;13、t型滑块;14、内衬;15、固定带;16、弹性带;17、固定扣;18、魔术贴;2、控制组件;21、控制器;22、开关;23、提示组件;24、电源组件;241、电池仓;3、固定组件;31、固定支撑架;32、距离调整结构;321、t型滑道;322、加强座;323、锁紧螺栓一;33、高度调整结构;331、u型滑道;332、滑块;333、锁紧螺栓二;34、管路夹持结构;341、管路口;342、管路夹持器;343、锁紧螺栓三;35、测距结构;351、测距传感器;352、测距底座;36、鼻贴。
具体实施方式
6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3.实施例1
64.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鼻胃管固定器,其包括鼻托组件1与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设置在鼻托组件1的表面,并与鼻托组件1相连接;鼻托组件1固定在患者面部;固定组件3将鼻胃管固定在鼻托组件1的表面。
65.鼻托组件1包括固定带15、弹性带16、固定扣17与魔术贴18。
66.固定扣17为方形框。
67.固定带15一端与固定扣17捆绑连接,另一端与弹性带16固定连接;弹性带16一端与固定带1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魔术贴18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固定带15缠绕在患者面部,弹性带16与固定扣17位于患者脑后,弹性带16穿过固定扣17后,折返贴在固定带15的外表面。
68.固定组件3包括鼻贴36。
69.鼻贴36为单面带有粘性的薄膜状结构。
70.鼻贴36设置在固定带15的中部;鼻贴36一端与固定带1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鼻胃管贴合,将鼻胃管固定在固定带15上。
71.实施例2
7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73.鼻托组件1包括包覆结构11、绑定结构12与t型滑块13332。
74.绑定结构12包括卡扣121与绑带122。绑带122绑在卡扣121上,可将包覆结构11固定在鼻部外表面上。
75.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支撑架31、距离调整结构32、高度调整结构33、管路夹持结构34与测距结构35。
76.距离调整结构32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31上;距离调整结构32与所述t型滑块13332相咬合;高度调整结构33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架31的前端;管路夹持结构34设置在所述高度调整结构33的底部。
77.距离调整结构32包括t型滑道321、加强座322与锁紧螺栓一323。高度调整结构33包括u型滑道331、滑块332与锁紧螺栓二333。管路夹持结构34包括管路口341、管路夹持器342与锁紧螺栓三343。
78.实施例3
79.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80.包覆结构11与人体鼻部的形状吻合,贴合人体的鼻部,使用时可将鼻部包覆在内。
81.卡扣121的数量为偶数个,卡扣121以包覆结构11中心线为基准,对称的设置在包覆结构11两侧。绑带122两端分别绑定在两个对称的设置在包覆结构11两侧的卡扣121上,使用时可将包覆结构11固定在鼻部外表面上。
82.t型滑道321设置在距离调整结构32的底部,与t型滑块13332相咬合,实现稳定的直线运动。
83.加强座322设置在固定支撑架31上,并在顶部设有螺纹孔一。锁紧螺栓一323设置在加强座322的螺纹孔一内,使用时拧紧,锁紧螺栓一323顶住t型滑块13332,将距离调整结构32锁紧。
84.u型滑道331设置在固定支撑架31前端,u型滑道331侧面设置有螺纹孔二。滑块332设置在u型滑道331内,并可自如滑动。锁紧螺栓二333设置在加强座322的螺纹孔二内,使用时拧紧,锁紧螺栓二333顶住滑块332,将高度调整结构33锁紧。
85.滑块332顶部设置全通的螺纹孔三。管路口341为圆形筒状结构,使用时将胃管从中穿过。管路夹持器342为圆弧状结构,使用时可在管路口341的帮助下夹持胃管。锁紧螺栓三343设置在螺纹孔三内,拧紧后可顶住管路夹持器342,提高胃管夹持的稳定性。
86.实施例4
87.如图8-1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88.测距结构35位于固定组件3侧面。测距结构35包括测距传感器351与测距底座352。测距传感器351设置在测距底座352下端,使用时可实时监测胃管是否脱落。
89.控制组件2位于包覆结构11的侧面。控制组件2通过导线与测距传感器351连接,控制组件2接收测距传感器351信号做出相应反应。
90.控制组件2包括控制器21、开关22、提示组件23与电源组件24。开关22设置在控制器21表面,可控制控制组件2的开启与关闭。提示组件23设置在控制器21表面,当胃管脱落时可发出信号提醒患者注意。
91.提示组件23包括电击架与电击器。电击架设置在控制器21表面。电击器安装在电击架上,电击器在接到控制器21的指令后,会对患者进行微弱的电击,以提醒患者注音胃管脱落。
92.电源组件24包括电池仓241,电池仓241设置在控制器21内部,使用时可安装圆形纽扣电池为控制组件2提供能源。
93.实施例5
9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
95.鼻托组件1还包括内衬14,内衬14设置在包覆结构11内表面上,使用时可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96.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