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集痰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3714发布日期:2022-03-02 04:5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集痰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用品或医疗检验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收集痰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咳痰瞬间产生的痰液飞沫会带有大量病菌,而普通人群中无防护的咳嗽、咳痰现象较为常见,这一现象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患者就医通常会留取痰液进行检验以诊断疾病,在痰液留取过程中也容易发生痰液飞沫传播。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收集痰液的装置,不仅能够作为日常收集痰液,防止随地吐痰咳痰飞沫污染环境,传播疾病使用,而且必要时可以收集痰液,用于医疗检验诊断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收集痰液的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6.一种收集痰液的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容器;所述第一挡板中间形成折痕,将第一挡板分割成两个等大的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的上边沿均连接一个第二挡板,每个矩形区域的侧边沿均连接挂绳;所述容器呈90度扇形结构,容器的一个直角边上连接上盖,弧形边中部区域形成纺锤形的下颌托板;所述容器的两条直角边和下颌托板之间的区域向内凹陷形成容置腔,容置腔中放置有储痰盒;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沿插入容置腔并夹在容置腔的侧壁和储痰盒外壁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本体为表面光滑的硬质纸板,靠近其两侧的区域表面覆盖有吸水纸;所述第二挡板表面整体覆盖吸水纸。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为扇形,圆心角不小于60度;两片第二挡板的圆心角在第一挡板折线上重合。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其中一条半径与第一挡板连接,另一条半径上设有胶条,用于将两片第二挡板粘接在一起。
10.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底部设有胶条,用于临时性固定储痰盒。
11.进一步的,所述挂绳具有弱弹性,用于将本装置挂在使用者耳朵上。
12.进一步的,所述下颌托板表面低于容器的上边沿。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为10-15cm,底边长度为10-12cm;所述容器的两直角边长度不小于第一挡板底边长度的一半;储痰盒的深度为1cm且不大于容置腔的深度。
1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临床痰液检验的辅助器材,也可作为普通人的日常卫生用品,可以有效地将痰液收集起来,防止唾液飞沫传播病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正置);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倒置);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平铺展开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储痰盒置于容器的示意图(放置过程);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储痰盒置于容器的示意图(放置完成);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容器和储痰盒的俯视图。
23.其中1.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容器;301.容置腔;302.上盖;303.下颌托板;4.挂绳;5.储痰盒。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25.如图1~7所示,一种收集痰液的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第二挡板2和容器3;所述第一挡板1中间形成折痕,将第一挡板1分割成两个等大的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的上边沿均连接一个第二挡板2,每个矩形区域的侧边沿均连接挂绳4;所述容器3呈90度扇形结构,容器3的一个直角边上连接上盖302,弧形边中部区域形成纺锤形的下颌托板303;所述容器3的两条直角边和下颌托板303之间的区域向内凹陷形成容置腔301,容置腔301中放置有储痰盒5;所述第一挡板1的下边沿插入容置腔301并夹在容置腔301的侧壁和储痰盒5外壁之间。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为纸质,生产时按照规定尺寸裁剪即可;容器3和储痰盒5为塑料材质,生产时用专用模具一次成型,并进行灭菌。设计专门的储痰盒5是因为如果直接使用容器3,由于使用者下颌接触容器3表面,可能会引出其他杂菌,干扰检验过程。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满足无菌的要求,可以为储痰盒5额外配备盖子,使用密封袋包装,痰液收集完毕后,取出盖子盖在储痰盒5上。
26.所述第一挡板1本体为表面光滑的硬质纸板,靠近其两侧的区域表面覆盖有吸水纸;所述第二挡板2表面整体覆盖吸水纸。硬质纸板作为基板,其硬度适中即可,例如可以使用300g牛皮纸。如图1、2、3所示,第一挡板1上,阴影部分标示的区域即为覆盖吸水纸的区域。其余区域可以覆膜,从而使之更光滑。第二挡板2和第一挡板1实际上可以是同一张纸,其连接部按压痕的方式加工方便弯折即可。所述第二挡板2为扇形,圆心角大小不小于60度,两片第二挡板2的圆心角在第一挡板1折线上重合。所述第二挡板2其中一条半径与第一挡板1连接,另一条半径上设有胶条。原则上,使用时需要将第一挡板1的两侧折成90度夹角,角度太大无法防住飞沫喷出,角度太小又不足以遮蔽脸部。在此基础上,如果两个第二挡板2的交叠区域太小,吐痰后折叠的过程中,痰液又容易从两第二挡板2交叠处的缝隙中漏出,故第二挡板2的尺寸不能太小。另外,第二挡板2边缘的胶条可以有效防止痰液的撒漏。
27.所述容置腔301底部设有胶条。所述胶条优选为有弱粘性的胶条,用于临时性固定储痰盒5。所述胶条可以使用普通双面胶,如果不设置胶条固定,使用时或者向检验室送交
痰液样本过程中,储痰盒5会晃动甚至翻倒;而胶条的强度太高会导致检验人员不方便将储痰盒5从容器3中取出。
28.所述挂绳4具有弱弹性,用于将本装置挂在使用者耳朵上。这样的设计与口罩的固定方式类似,故挂绳4可以使用通用口罩中使用的挂绳。
29.所述下颌托板303表面略低于容器3的上边沿。如图5和图6所示,这样设计是为了方便盖上上盖302。
30.所述第一挡板1的高度为10-15cm,底边长度为10-12cm;所述容器3的两直角边长度不小于第一挡板1底边长度的一半;储痰盒5的深度为1cm且不大于容置腔301的深度。
31.本实用新型可以设计为两种规格,一种是不带容器3,只有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这样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而且可以像现在已经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口罩一样方便携带;另一种是配合容器3使用,用于医疗检验。
32.两种规格无论使用哪一种,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的制作方法都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时将第一挡板1正置还是倒置,如图2、3所示。
33.实施例一:
34.本实用新型可作为临床痰液检验的辅助器材。考虑到避免杂菌干扰检验过程,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在生产加工时,要经过灭菌处理,而且需要单独密封包装,每次取用一只。
35.使用时,首先如图5所示,将储痰盒5放入容器3中,再如图1所示,将第一挡板1的底部插入容器3中,最后将整个装置置于使用者面前,下颌压在下颌托板303上,挂绳4挂在耳朵后面,吐痰过程中,痰液直接落在储痰盒5中,或者落在第一挡板1中间位置后滑落到储痰盒5中。
36.完成后,将第一挡板1抽出,折叠,扔进垃圾桶中,将储痰盒5的盖子盖在储痰盒5上,再将容器3的上盖302盖紧,将容器3整体送到检验室。检验室取出储痰盒5,对里面的痰液进行检验。
37.实施例二:
38.如果不需要对痰液进行检测,可以仅使用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从而本实用新型还可作为普通病房中使用的卫生用品。这种情况下,就不再有严格的灭菌要求,从而第一挡板1和第二挡板2可以采用类似于多只装的一次性口罩的包装方式。
39.其具体使用方式为:撕掉第二挡板2边缘的背胶,露出胶条,再将第一挡板1的两侧沿折痕向内翻折至约90度,将两个第二挡板2通过胶条粘在一起,再将整体置于使用者面前,粘接后的第二挡板2托住下颌,挂绳4挂在耳后,吐痰后取下,将整体折叠后,扔进垃圾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