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切口闭合和留置管固定的装置

文档序号:30050291发布日期:2022-05-17 14:3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切口闭合和留置管固定的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切口闭合和留置管固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2.胸外科医生在完成椎旁神经阻滞的置管后,采用医用线进行对切口进行缝合,并放置椎旁留置管进行输液。
3.但是线缝合容易对病人的切口造成二次伤害,当后期切口愈合后,还需要进行拆线,过程较为复杂耗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身理心理健康。此外,目前椎旁留置管所需其他材料为硬膜外置管,其固定方法多利用丝线在管壁周围捆绑结扎后缝合于皮肤表面,由于留置管在皮肤垂直出口方向无固定装置,易弯折、断裂,易引起丝线固定失败,使得留置管向垂直于皮肤方向外移甚至滑脱出皮肤,从而导致引流不畅、切口出血、感染及延迟愈合,
4.所以,需要一个能对胸壁切口缝合和留置管固定的一体化处理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完成椎旁神经阻滞留置管导管固定及切口闭合的装置,并可有效避免留置管道弯折、断裂与滑脱。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切口闭合和留置管固定的装置,包括包括粘合片,粘合片包括粘贴片一和粘贴片二,所述粘贴片一上设若干个锁扣,所述粘贴片二上设若干个扎带,所述扎带卡紧固定于对应的锁扣内,粘贴片一、粘贴片二相对侧可闭合,所述扎带垂直于粘合片的闭合边。粘贴片二上设导向梯、定位座和铰接于定位座的座盖,定位座顶面水平开设一通槽,所述导向梯上端连通定位座上的通槽,下端连通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靠近粘合片的闭合边。
7.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为带内螺纹的锁孔,所述扎带为带螺纹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自由端均设有拉手,所述调节杆和锁孔通过螺纹配合卡紧固定于锁扣内。
8.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为半箭头状的正向卡扣,所述扎带上设有半箭头状的反向卡扣,反向卡扣可活动于扎带上,正向卡扣和反向卡扣通过自锁配合卡紧固定于锁扣内。
9.进一步地,所述扎带的一端均通过锚定器固定于粘贴片二。
10.进一步地,相邻的锁扣以及相邻的扎带间距均为1-3cm。
11.进一步地,所述通槽的截面呈优弧形。
12.进一步地,述粘贴片一、粘贴片二上层为无纺布,下层为不含橡胶成分的水凝胶;所述粘贴片一、粘贴片二为矩形。
13.进一步地,所述扎带材料采用尼龙。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5.本实用新型的粘贴片一、粘贴片二粘贴于切口两侧,拉动扎带自由端的拉手,粘贴片一、粘贴片二挤压切口保持闭合,不但克服了病人切口缝合、拆线等困扰,而且提高了医
生的工作效率。定位座和定位孔对留置管进行二次固定,达到防止管道滑脱、抗牵拉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导向梯的坡度设计可有效避免留置管道的弯折与断裂。
16.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闭合切口的的操作简单、快捷,避免病人无切口缝合的痛苦,有效提高椎旁神经阻滞置管固定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粘贴片一1;粘贴片一2;锁孔3;调节杆4;导向梯5;定位座6;座盖7;通槽8;定位孔9;锚定器10;拉手11;连接件12;扎带13;正向卡扣14;反向卡扣15;切口16。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6.实施例1:
27.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切口闭合和留置管固定的装置,包括粘合片,粘合片包括粘贴片一1和粘贴片二2,粘贴片一1上设若干个带内螺纹的锁孔3,粘贴片二2上设若干个带螺纹的调节杆4,调节杆4能够拉动或转动,从而调节粘贴片一1和粘贴片二2之间的距离,调节杆4卡紧固定于对应的锁孔3内,粘贴片一1、粘贴片二2通过调节杆4挤压切口16合拢并保持闭合。调节杆4垂直于粘合片的闭合边,调节杆4的垂直固定可提高切口16的聚合效果。相邻的锁孔3之间通过条形的连接件12连接,相邻的锁孔3以及相邻的调节杆4间距均为1-3cm,连接件12保证贴片的闭合力连续均匀传递。调节杆4的一端均通过锚定器10固定于粘贴片二2,调节杆4的自由端均设有拉手11。
28.粘贴片二2上设导向梯5、定位座6和铰接于定位座6的座盖7,定位座6顶面水平开设一通槽8,导向梯5上端连通定位座6上的通槽8,下端连通定位孔9,定位孔9靠近粘合片的闭合边,导向梯5的坡度设计可有效避免留置管道的弯折与断裂,座盖7将留置管限制在定位座6的通槽8内,防止留置管从定位座6脱出,避免留置管移位,定位座6能让病人佩带留置管时也可自由活动,更加舒适。
29.操作过程:
30.在胸腔镜手术结束前,病人仍然处于插管麻醉状态下,胸外科医生在胸腔镜的辅助直视下完成椎旁神经阻滞置管操作后,先将粘贴片一1贴于切口16一侧,再将粘贴片二2贴于切口16另一侧,用手轻轻按压粘贴片一1、粘贴片二2确定与皮肤牢固粘合,医生一只手轻轻按住锁孔3,另一只手拉动调节杆4自由端的拉手11,将其穿过锁孔3,通过调节杆4拉动粘贴片一1、粘贴片二2的距离,从而带动切口16合拢,达到缝合切口16的目的。这种方式的
合拢使切口组织皮缘外翻并且使组织“起褶皱”,有效减少疤痕的形成,如果切口组织合拢过紧,放松锁孔3中的调节杆4,可任意调节切口组织的收紧程度,从而实现切口16的精准闭合。当调节杆4调节至切口16闭合的最佳恢复位置时,医生手动旋转调节杆4,使调节杆4的螺纹可以翘起转动,螺纹连接卡紧固定于锁孔3的内螺纹。然后用剪刀剪去调节杆4自由端的多余部分,完成椎旁神经阻滞的切口16闭合操作。
31.最后将椎旁神经阻滞的留置管针头插于定位孔9下,打开定位座6的座盖7,将其他的滞留管通过导向梯5压于定位座6的通槽8之中,关上座盖7,以保证座盖7将留置管限定在定位座6的通槽8内,完成椎旁神经阻滞的留置管固定操作。导向梯5可防止留置管弯折、断裂,座盖7防止留置管从定位座6脱出,避免留置管位移。
32.实施例2:
33.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切口闭合和留置管固定的装置,包括粘合片,粘合片包括粘贴片一1和粘贴片二2,粘贴片一1上设若干个半箭头状的正向卡扣14,粘贴片二2上设若干个扎带13,扎带13上设有半箭头状的反向卡扣15,并能够拉动或转动,从而调节粘贴片一1和粘贴片二2之间的距离,正向卡扣和反向卡扣通过自锁配合卡紧,粘贴片一1、粘贴片二2通过扎带13挤压切口16合拢并保持闭合。扎带13垂直于粘合片的闭合边,扎带13的垂直固定可提高切口16的聚合效果。扎带13的一端均通过锚定器 10固定于粘贴片二2。
34.粘贴片二2上设导向梯5、定位座6和铰接于定位座6的座盖7,定位座6顶面水平开设一通槽8,导向梯5上端连通定位座6上的通槽8,下端连通定位孔9,定位孔9靠近粘合片的闭合边,导向梯5的坡度设计可有效避免留置管道的弯折与断裂,座盖7将留置管限制在定位座6的通槽8内,防止留置管从定位座6脱出,避免留置管移位,定位座6能让病人佩带留置管时也可自由活动,更加舒适。
35.操作过程:
36.在胸腔镜手术结束前,病人仍然处于插管麻醉状态下,胸外科医生在胸腔镜的辅助直视下完成椎旁神经阻滞置管操作后,先将粘贴片一1贴于切口16一侧,再将粘贴片二2贴于切口16另一侧,用手轻轻按压粘贴片一1、粘贴片二2确定与皮肤牢固粘合,医生一只手轻轻按住正向卡扣4,另一只手拉动扎带13自由端,扎带13拉动粘贴片一1、粘贴片二2的距离,从而带动切口16合拢,达到缝合切口16的目的。这种方式的合拢使切口组织皮缘外翻并且使组织“起褶皱”,有效减少疤痕的形成,如果切口组织合拢过紧,放松扎带13,可任意调节切口组织的收紧程度,从而实现切口16的精准闭合。当扎带13调节至切口16闭合的最佳恢复位置时,医生手动将扎带上的反向卡扣15盖于正向卡扣14的上面,两个卡扣自动锁合卡紧固定。然后用剪刀剪去扎带13自由端的多余部分,完成椎旁神经阻滞的切口16闭合操作。
37.最后将椎旁神经阻滞的留置管针头插于定位孔9下,打开定位座6的座盖7,将其他的滞留管通过导向梯5压于定位座6的通槽8之中,关上座盖7,以保证座盖7将留置管限定在定位座6的通槽8内,完成椎旁神经阻滞的留置管固定操作。导向梯5可防止留置管弯折、断裂,座盖7防止留置管从定位座6脱出,避免留置管位移。
38.粘贴片一1、粘贴片二2上层为无纺布,下层为不含橡胶成分的水凝胶,不含橡胶成分的水凝胶能牢固粘贴,反复使用三次也不会影响其粘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吸水透气及保
持伤口干燥的性能,避免引起皮肤过敏。粘贴片一1、粘贴片二2为矩形, 矩形易裁切,易加工生产。所述扎带13材料采用尼龙,尼龙材料柔软,而且耐酸、耐碱,耐侯,耐热,耐寒,绝缘性良好,耐久性不易老化,这类材料还可以为聚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或其他热固性聚合物。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